首届“东西方民间文学论坛”综述
2023-12-25乌哈娜张京京
乌哈娜 张京京
不论是外国文学还是中国文学,民间文学都是其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作家文学的源头,是世界各民族自古以来精神、物质生活的生动载体。具有跨学科、多学科交叉性质的东西方民间文学研究更是在沟通不同研究方向的同时,给予人们发现和理解各个民族历史发展、生活方式、情感表达、思维观念、道德准则、意识形态等文化之根的清晰脉络。
为了在外国文学和民间文学交叉学科框架下讨论东西方各国民间文学的学科理论和学术实践,促进民间文学关联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推动民间文学教学科研事业发展,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大学人文学部主办,《民间文化论坛》编辑部、《西北民族研究》编辑部、《民族艺术》编辑部协办的北大人文论坛——北京大学首届“东西方民间文学论坛”于2022 年10 月22—23 日在北京大学顺利举办。
此次论坛为国内首次“东西方民间文学论坛”,设有东西方民间文学经典研究、理论研究会场和青年论坛会场,采用线下、线上结合的方式同步举办。来自国内外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七十多位专家学者围绕“东西方史诗研究”“东西方民间故事研究”“东西方民间文学学科理论”“东西方民间文学与文化”等议题宣读论文或评议论文,并结合古典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东方学等经典研究方法就如何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下推动东、西方民间文学进行体系化、专门化的研究、助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文科”的生态等问题贡献了前沿的思路,碰撞了灵感的火花。
一、东西方民间文学与“新文科”生态
中国民间文学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发端于北京大学,中国的外国文学翻译和研究,尤其是外国民间文学的翻译和研究也与北大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东西方民间文学研究可以推动中外语言文学、民俗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融合,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文科生态”,这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背景下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
在论坛开幕式致辞中,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外国语学院院长陈明教授在回顾北京大学收集、整理中国民间文学的学术历史的同时,结合民间文学的跨学科属性,突出强调了在当今时代发展和完善东西方民间文学研究、促进各领域学术交流的重大价值。他认为,中国民间文艺和民间文学的收集整理的开端是北京大学,而如鲁迅、胡适、陈寅恪、季羡林、金克木、张鸿年等学者在引介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文学经典的同时,早早奠定了东方民间文学研究应运而生的科研基础。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北大外国语学院、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的成立,学者们接续中国民间文艺学和外国语言文学的研究传统,陆续完成了东方民间文学研究的诸多重大项目课题,编写了《东方神话传说》《东方民间文学概论》和《东方民间文学》教材。而今,在北京大学从事东西方民间文学研究的专家学者怀着满腔的学术热情亟待同学界一同构建“新文科”,这对东西方民间文学研究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一方面,在交流合作中,东西方民间文学研究日渐呈现出和文学经典研究、民间文艺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学科融通、互鉴的属性;另一方面,在学科发展中,本身蕴涵交叉性、多元性的东西方民间文学作为各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载体,各民族心理认同构建的根基,在“一带一路”倡议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事业的历史背景下愈加呈现出可解、可读的“瑰丽面”,孕育出多样而丰富的学术创新点。在这样的跨学科意义和跨时代意义中,携手共创的学科生态逐渐成型,更多的互动必将为东西方民间文学研究的纵深发展带来裨益,为世界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智力支撑。
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北京大学东方学研究院院长王邦维教授在致辞中高度肯定了北京大学在东方民间文学研究及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绩,同时也对新阶段东西方民间文学研究及文明互鉴研究表示期待。他以印度史诗在历史、社会、区域国别等多学科研究中的阐释和解读为例,突出了诸如此类的东西方民间文学样本在新时期文学研究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并呼吁与会各领域、各高校的学者联合起来,为东西方民间文学研究的体系化、深入化研究贡献力量。
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院长董晓萍教授在致辞中结合“十四五规划”建设的角度谈及了三点她对本次论坛的评价。她认为,首先,本次论坛涉及的东西方民间文学理论和经典研究类议题体现出了高度重视基础研究的必要性,这对中国作为亚洲文明乃至世界文明古国,赢得世界学术话语权、形成独立学术、站稳中国特色的文学研究、凝练出中国本土的“东方学”概念显得尤为重要;其次,北京大学所承接的前辈研究气质与底蕴在涉及亚、非、欧等区域、国别为核心的各研究议题中均有呈现,这是学术传统深厚性、学术眼光前瞻性所带来的连环效应。因此,以此为中心开展的交流也必将为拓展“他学科”研究、跨文化研究带来帮助;最后,诸如研究史诗、民间故事、神话的论文充分呈现出学者们“保持文学研究本色”的研究倾向,当学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归于文化之“文”、文学之“文”,这自然便有助于年轻一代学人带着前辈的才华与底气,正对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拓展视野,发挥才智。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史诗研究会会长朝戈金研究员在致辞中结合几种文学研究概念的辩证关系表达了对东西方民间文学研究现状的关切和期许。他认为,只有将“东方”与“西方”、“古代”与“现代”、“口头”与“书面”、“文学”与“其它艺术”等几个维度的问题通盘考虑,才能使每个局部的特点得到更加清晰的呈现。从中,他以当代学者们对西方文学经典、《文心雕龙》等研究客体所贡献出的民间文学研究思路说明了“尊重民间文学过渡形态”与“尊重文学自然选择”的必要性。朝戈金研究员认为,近年来,文学分类研究、文学母题研究、文学美学研究、文学形态学研究等话题的层出现象说明了将文学作为一个整体、一个“谱系”去建立“全观”视角、进行通盘考虑的学术趋势。他也表示,此次“东西方民间文学论坛”为不同学科的学者们进行思想交流与碰撞搭建了平台,这一过程中势必产生能够在未来“照亮思想天空的火焰”。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邱运华教授在致辞中举出中国三大史诗、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俄罗斯作家的文学经典创作范本,再次阐释了民间文学的现实价值、思想价值、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互鉴作用。进而,邱运华教授再次梳理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编撰出版等里程碑式、奠基式举措为中国民间文艺学发展带来的重要作用。他总结道,民间文学蕴含着人们朴素的情感寄托和崇高的民族精神,它激励着各国、各民族世世代代人民的同时,为文学和文艺创作提供茁壮成长的沃土,此次“东西方民间文学论坛”的举办具有开创性意义,其未来的发展值得期待。
开幕致辞后便是围绕东西方民间文学的核心问题依次进行的主旨发言。清华大学新雅书院助理教授颜荻以《民间文学与经典文学:从古希腊神话“地生人”谈起》为题的主旨发言主要围绕古希腊神话“地生人”这一神话典型文本在古希腊民间故事、古希腊经典悲剧文学中的不同异文,试图重新审视民间文学与古典学经典文本(canonical text)的整体性。她不仅反思了以往将民间文学、经典文学分开讨论、界限分明的固有研究模式,还理出了“地生人”这一传统文学母题深藏于“民间”与“经典”之中的互通有无、相互借鉴之内在逻辑,进而说明古希腊文学传统自古以来就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被同一书写者、受众群体塑造,共存于同一时空的整体性特征。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彭牧教授在《学科独立与表演转型:以罗杰·亚伯拉罕斯为中心》为题的发言中,以美国民俗学者亚伯拉罕斯的学术经历为线索,阐释了其在民歌复兴、社会政治运动、公共民俗学实践复杂交织的历史图景中逐渐积累和沉淀出的多重身份,进一步说明了民俗学、民间文学研究者个体与研究对象紧密互动,研究学界与民俗生态有效互通的重要意义。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林丰民教授以《朱哈和阿凡提:从中东到中国的流传与变异》为题,梳理了阿凡提这一“大智若愚”的形象在乌兹别克斯坦、中国、土耳其、伊朗、阿拉伯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流变史,对“阿凡提”故事从阿拉伯到中国的流传路径进行了分析,并着重介绍了与该形象相关的故事、影视作品、音乐剧等文艺作品在中国民间的传播情况。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钟志清研究员以《圣经母题在现当代希伯来文学中的回响》为题,萃取《希伯来圣经》中“以撒献祭”这一最为典型的“牺牲”母题,与以色列当代著名作家大卫·罗格斯曼的《到大地尽头》中的叙事主人公在复国理想、民族冲突等历史背景下作出的个体选择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了这一文学母题在民间、作家两种文学书写中所呈现出的犹太民族身份建构的象征性含义。
卡里普索是起源于非洲民间的传统乐舞形式。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周敏教授在《加勒比文学中的卡里普索传统及其中国启迪》主旨发言中,围绕卡里普索所表达的奴隶制抵抗情绪、作家兰明和奈保尔小说中的互文现象,探讨了研究文本在加勒比社会意识和民族认同上的重要影响。她认为,理解民间文学传统在历史、文化、语言、宗教等方面在加勒比地区的传播与发展,对中国文化走出去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具有很好的启迪作用。菲律宾的史诗遗产非常丰富,既是各民族重要的口头传统和地方性知识,又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族文化表现形式,是东方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达冉根》史诗(Darangen或Darangan)是菲律宾南部棉兰老岛马拉瑙民族历史悠久的口头传统。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东南亚系史阳副教授以《菲律宾马拉瑙人英雄史诗〈达冉根〉的程式研究》为题,介绍了《达冉根》史诗和以它为代表的菲律宾的史诗文化、分类、分布情况等,进而从《达冉根》史诗的活形态特征、情节程式、口头传统等几个方面,具体分析、归纳了它所反映出的菲律宾英雄史诗的主要特征。
上述主旨发言分别从古典学、民间文学、经典文学、民间文学研究者、多样研究客体的角度一同引出了东方民间文学论坛几个核心概念,为分论坛的讨论开启帷幕。
二、东西方史诗研究与“全观诗学”
东西方文学之间的联系和比较,必须从两者各自独立发展之前的共同的口头传统,即最早的神话、史诗等民间文学体裁入手,这要求学者们重新反思和总结东西方民间文学在各自文学文化传统中的地位,审视口头与书面文本之间的错综交互的多样关系。全观诗学是立足口头文学之本体,围绕口头文学之问题,引入多学科视域而构建的文学阐释体系。①朝戈金:《“全观诗学”论纲》,《中国社会科学》,2022 年第9 期。其宏观视角和微观题涉在有效概括各类文学传统及其研究体系的同时,能够与东西方史诗的研究文本、研究理论进行有效对话和启发。
北京大学哲学系长聘副教授陈斯一在题为《血气、灵魂与分身:荷马史诗的生命观》的发言中重点分析了荷马史诗的特色语汇,试图以此反驳对于荷马用词的非文学解释和种种误读,主张尊重荷马史诗的文学性并按照其自身的叙事风格、修辞手法来理解魂魄和灵魂等语汇的用法,进而理解其中蕴含的生命观及其思想意义。中亚史诗是中亚各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传统文化根基,也是欧亚大陆史诗文化圈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的阿地里·居玛吐尔地研究员撷取《玛纳斯》《阿勒帕米斯(西)》《阔尔奥格里》《艾尔托什图克》等古老而经典的中亚史诗个案,对其内容、结构、主题以及传播路径、传承特点等进行了多角度分析,阐释了中亚史诗传统的本质及其深厚的人文价值。《全美十姑娘》是非洲著名作家恩古吉·瓦·提安哥晚年创作的一部有关肯尼亚基库尤民族的起源史诗,内容涉及基库尤民族的起源以及九个部族的创立过程。西安外国语大学的梁真惠教授在《全美十姑娘——有关基库尤和姆比的史诗》为题的发言中概述了恩古吉创作的思想基础和史诗创作的背景、动机,并从宗教起源、文化传统和性别平等三方面探讨了史诗所蕴含的后殖民时期非洲民族的复兴问题。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助理教授李睿以《“史诗自成”——德意志浪漫派对〈尼伯龙人之歌〉的接受研究》为题,梳理了德意志浪漫派对德国中世纪英雄史诗《尼伯龙人之歌》的接受史。她认为,德意志浪漫派学者对史诗的接受观殊途同归,他们均以不同出发点、不同研究范式,参与了对史诗在19 世纪的民族主义建构。汕头大学文学院的罗文敏教授以《史诗镜鉴之中西叙事传统——以〈格萨尔〉与荷马史诗为中心》为题,从文本特征差异、中西文学传统的侧重、中西叙事起点的差异等方面将藏族史诗与荷马史诗进行了详细对比。他认为,中西早期叙事作品在观审世界、思维表达以及文学叙事等诸多方面的相通与融通,熟知这一点将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西亚系助理教授刘英军重点关注波斯语史诗传统生成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他在《史传文学视域下波斯语史诗记史功能的发生、消解与再生成》中指出,波斯语史诗传统生成于重述古代伊朗历史的浪潮,具有史传文学特征的同时参与了伊斯兰时代伊朗民族性重塑的历史进程;在长期演进的过程中,随着大量具有民间文学典型特征成分的融入,波斯语史诗的记史功能逐渐消解;后又经从民族史诗到历史史诗的创作转向,其记史功能得以再生成,但与早期民族史诗相比,呈现出形似神离的特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巴莫曲布嫫研究员从文本回归、语文学研究、文献学研究、口头诗学理论、语料库的完善、史诗和史诗观等方面对陈斯一、阿地里·居玛吐尔地、梁真惠三位学者的论文进行了细致的评议;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陈岗龙教授的评议则围绕中西文明比较的空间性和实践性,史诗历史文献的梳理、浪漫派的解读等方面对三位学者的报告进行了点评。两位评议专家均认为上述几位发言人的论文对东西方史诗的认识和研究具有实质性的推动作用,研究话题时空范围深远,研究视野独到,兼具创新性和前瞻性。
青年学者论坛的“东西方史诗研究”分板块则有河北师范大学讲师刘潋、西安外国语大学讲师海纳尔、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教授史月、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东南亚系讲师郄丽莎、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郑友洋带来的主题发言,他们分别讨论了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回环模式、哈萨克口述传统阿肯阿依特斯的表演场域与文本创编交互性、阿拉伯英雄传奇中的女性形象、马来古典史诗《杭·杜亚传》的英雄历险书写与集体记忆构建、民间文学对菲律宾骑士传奇的影响等内容。在评议中,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刘英军高度评价了本次青年分论坛所具有的“全观诗学”视角,认为史诗的框架结构、唱诵语境、女性话语与社会状况、民族记忆、传奇故事的弥合等显而可见的课题蕴生于史诗文本与社会实践的互动,离不开史诗所具有的“文明互鉴”的特征。
三、东西方民间故事、神话研究与比较故事学视角
从世界范围来看,广义的民间故事不论在古代文化或者现代文化中都占有重要位置,它既是民众自我教育和自我娱乐的通俗生动的口头语言艺术,又是各民族人民心灵的窗户。而对东西方民间故事和神话进行研究,则需要以比较故事学的视角进行跨国、跨民族以及跨学科的深入对比,逐渐发现文本之间可能是彼此交流,同出一源,也可能是不谋而合、平行类同的关系。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陈燕萍副教授从魁北克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空中魔舟”的溯源和变异着手,以奥诺雷—博格朗的文本为研究对象,结合巴赫金的狂欢理论,从故事的主题、情节、语言表达等方面分析其节庆性狂欢民俗的诸多特点;同时,她也结合法裔加拿大社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博格朗的书写特质探讨了这种狂欢节俗形成的原因、象征意义和民众广泛接受之成因。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葡萄牙语系讲师周文旭在《“羊蹄夫人”故事:梅留辛(蛇女)原型在中世纪葡萄牙的演绎》中探讨了梅留辛原型在葡萄牙文学中的变体“羊蹄夫人”故事的中世纪文学源头,故事类型与拉弥亚(“白蛇传”型)故事的关系,进一步阐释了东西方同型故事互通的文化意象与内涵。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助理教授章文在《从民间故事到贵族童话——多尔努瓦夫人与路易十四宫廷中的女性故事书写风尚》中,选取了法国“仙女故事”中具有代表性的、创作自多尔努瓦夫人的文本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童话文体所经历的从民间故事到贵族童话的“机制化”进程,进一步分析了故事保留民间版本架构的同时,亦按照沙龙文学的通行规范来重塑人物、设定背景世界、传达道德寓意的特质,推导出其中包含的女性主义倾向。
阿拉伯古诗常以诗人在情人旧居前落泪的叙述来起兴。这种基于对话并暗含多重时间性的叙述手法的变体也在轶闻、玛卡梅和《一千零一夜》等阿拉伯文学体裁中,在中国的《紫花梨记》、印度的《十王子传》,甚至古希腊的《奥德赛》中也可以找到。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助理教授钱艾琳在《“未语泪先流”的叙事框架及其变体研究》中分析了“未语泪先流”叙事框架传递感情、模糊讲听者界限、带动受众参与的三个互动性特点。她认为,该叙事框架的普遍性可促使我们将这种多重时间性的东西方说书技艺视作整体,以研究它不同于单线性叙事的特点。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文明史研究所的唐均教授在《江流儿母题故事叙述中英雄初生漂流载体的跨文本研究》中分享了英雄诞生神话中极具特色的江流儿或摩西母题(Moses motif)研究。通过对萨尔贡传说、印度史诗迦尔纳传说、中国唐僧取经史实演绎的江流儿传说、日本桃太郎故事等进行的跨文本、跨文化比较,进而说明了相同母题在不同文化语境中所具有的不同的文化隐喻,并从语文学角度进行比对,探讨了该母题的跨语境传播轨迹。
槟榔是中国南方、东南亚和南亚等热带地区的重要物产,它被日常生活赋予深刻社会意义的同时也有广泛流传的传说故事。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东南亚系副教授夏露在题为《越南〈槟榔传〉与亚洲槟榔文化圈》的发言中以《槟榔传》为线索,结合民间文学文本探讨了越南槟榔文化与中国以及东南亚、南亚地区的文化交流历史。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东南亚系副教授金勇在《〈白蛇传〉与泰国〈鬼妻〉故事》中使用“故事演进法”,对泰国著名的《鬼妻》故事的产生、传播及变异状况进行了系统的考证,他认为《鬼妻》故事并非一个在泰国民间自然孕育成熟的故事,而是白蛇传故事随着华人进入泰国,又在剧作家拉提巴攀蓬接受、改编为音乐剧版本后确立了主体情节、核心架构后形成的。故事不仅是中泰两种文化合力作用的成果,也是中泰之间跨文化交流的见证。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亚非系助理教授程莹在《重述祖母之歌:民间故事与当代西非女性小说中的性别政治》中谈到了当代西非女性小说的民间叙事元素。她借助几部具有代表性的非洲小说共同书写的Mami Wata 意象,进而探讨了祖母、母亲或女性长辈讲述的民间故事在叙事结构和主题建构层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她认为,民间叙事在当代非洲女性书写中充当着“摆渡者”角色,它在承载丰富文学传统与女性经验的同时,还将性别书写引入当代非洲文学的中心场域。
评议环节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万建中教授从巴赫金的狂欢理论、民间文学的传承性、故事学中的禁忌母题、民间文学与社会的阶层关系、叙事框架的解读等方面评议了四位发言人的论文并发起了讨论;辽宁大学文学院江帆教授则在评议中表示,几位学者用比较视野展开分析的同时引入了故事学的历史视角,把不同地域民间故事的生成、发展与演化还原到具体的、特定的场景之中展开思考和分析,并在其中带入了文学语境的特定文化细节,使被隐蔽的故事思想得以真正地被挖掘出来。
东西方民间故事的青年文学论坛分会场上,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亚非系博士生范宗朔,法语系博士生孟瑶,南亚系博士生吴小红、姜蕾,新华社贾伊宁分别分享了格林兄弟对《无手少女故事》改写的内在逻辑、唐璜变形记故事、印尼马来捕鸟故事、《故事海》中天女形象的文本比较、孟加拉故事的歌谣传统等民间故事话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尧在评议中高度赞扬了本板块学者们在一手材料上的分析能力,她从故事情节的深层结构、民间歌谣的社会功能、故事意象的特定象征、故事材料的组织与运用、人物形象与情节张力的互动等角度详细评议了东西方民间故事比较研究中的难点、突破点。
青年文学论坛分会场的“东西方神话研究”板块有5 篇主题发言。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刘淳副教授、西亚系助理教授陈飞、亚非系博士生乌哈娜分别就古希腊神话的图像叙事、古代两河流域洪水故事的流传、东方火种起源神话学术史等话题展开了讨论。而巴黎文理学院亚述学博士生袁锂、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杨曦则分别针对古巴比伦马尔图的成长神话中的婚事叙事、阿日达哈克神话在《列王纪》和亚美尼亚的版本流变话题进行了探讨。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史阳副教授在评议中认为,该板块完美呈现了东西方神话多样性、图像叙事、版本流传、叙事手段等方面多元问题意识,展示了衍生于神话学本身的前沿研究思路,不论是在基础资料还是理论实践上都具有参考价值。
四、东西方民间文学学科理论与东西方文学、文化
对于既关联着深厚的历史人文传统和审美情怀又体现着时代文化特征的东方文学学科来说,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学术研究领域的拓展与创新离不开细微之处的每一步尝试。东西方民间文学学科理论分会场和东方民间文学与文化分会场的专家、学者们在讨论学科理论建设的同时,不同程度地结合自身研究专长和当下学科热点,分享了对国外民间文学研究史和学科经典范式的深入观察,在更加广泛的视野里将文学研究回归文化语境,为现场带来由表及里、由内向外的东西方民间文学生态图景。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户晓辉研究员在其发言《吕蒂民间童话研究的目的论思想》中指出,吕蒂的民间童话研究是以目的论思想为出发点和基调的。这种目的论是指研究者需要以民间童话自身的目的为目的,直接观察到这种内在目的并促成其完满实现(Entelechie)。目的论思想不仅是深入理解吕蒂民间童话研究的一把钥匙,还对文学研究和民俗学研究的方法论具有理论启迪价值。
北京大学俄罗斯文化研究所张冰研究员以《“体裁诗学”及其故事文本结构》为题的发言主要介绍了俄罗斯汉学家李福清“体裁诗学”角度分析的中国民间文学研究范式。她认为,俄国学者李福清院士秉承故事“体裁诗学”传统,将研究视线投向故事文本结构这一方法常被中国学者所忽略,有效结合语境进行借鉴,将对中国故事学领域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帮助作用。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鞠熙副教授在《作为现代巫术的谣言——Julien Bonhomme 的当代都市传说研究》这一发言中主要介绍了法国社会学家Julien Bonhomme 从文学表象和巫术实践两个角度开展的都市传说的研究。她认为,Bonhomme 长期以来关注加蓬等中非国家的口头传统与交流实践,与中国民俗学界近年来提倡的“交流民俗志”不谋而合,尤其是他对当代非洲国家都市传说、谣言与跨国八卦的研究,既可与中国研究交流对话,亦能互相启发。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乌日古木勒研究员在《关敬吾日本民间故事采集分类思想》中介绍了日本民俗学家关敬吾在日本民间故事资料建设、分类和研究方面的重大贡献。她认为,关敬吾在反思和改进诸如柳田国男的民间故事分类法的同时,采纳阿尔奈的民间故事分类法,为日本民间故事分类和研究与国际故事学接轨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一开拓性尝试对中国民间故事分类研究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杨利慧教授在评议中认为,本场理论引介主要围绕故事、童话、传说这几个体裁形式展开,发言人不仅涉及著名的吕蒂童话研究、李福清故事研究、关敬吾文本收集、分类研究,还介绍了法国年轻学者Julien Bonhomme 的都市传说研究;同时,四篇成果视野开阔、主次分明地呈现出世界故事学研究的重要范式,他们不约而同地关注民间文学文本体裁内在规律的研究潜力,这样的引介可对当下民间故事的形式文体理论深化带来启示。
青年文学论坛的“东西方民间文学理论”板块中,唐山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沈玉婵、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玉兰副研究员、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刘名扬、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博士候选人李金剑、西安交通大学讲师张文奕分别对杜梅齐尔“三功能学说”与结构主义神话学、蒙古国民间文学学术史、普罗普故事学、斯瓦希里语作家文学与民间文学关系、阿育王故事的亚洲流传等话题展开了详细的讨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祝鹏程副研究员在评议中不仅肯定了上述课题在民间文学理论建构方面的借鉴意义,还以历时的角度分别评价了结构主义神话学、故事学、文献学等方法对国内学者开展研究的诸多启示和反思。
“东西方民间文学与文化”分论坛中,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梁坤教授以《普里什文的绿色神话与史诗创造》为题,分享了俄罗斯作家普里什文作品中蕴藏着的民间文化要素。她认为,俄罗斯作家普里什文的创作体现着“万物统一”和“永恒女性”神圣之美的宗教哲学理念,探索了俄罗斯灵魂最内在的方面与民间信仰的根基,它关系着20 世纪初俄罗斯知识分子精神探索的圣城基杰什的神话天然地带有多神教的绿色基因;尚未受到现代文明冲击的人们遵循古老的生存法则与自然相依相生,神话寄寓着存在之谜和自然律法,与圣经和希腊神话存在同构关系,是俄罗斯民族心灵的原乡。他运用“随笔”这一体裁,旨在“把诗歌、科学和生活结合起来”,且歌且吟,让内心的诗意流淌于笔端,创造出真正的绿色史诗。
奥西里斯—伊西斯神话的两位主人公是埃及神话中最著名的一对夫妻神,与他们有关的神话叙事充斥着埃及的民间信仰、民俗生活和作家文学创作。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邹涛教授在《奥西里斯—伊西斯神话与阿尔玛的非洲文化复兴叙事》探讨了非洲加纳著名作家艾伊·奎·阿尔玛小说中身体书写和人物设置等方面存在的奥西里斯—伊西斯神话原型,他结合非洲文化复兴的背景解析了阿尔玛小说创作中采用该民间神话文本素材的原动力。
浙江财经大学外语学院毕雪飞教授在《七夕诗宴:古代日本文化政治中的牵牛织女传说叙事》中讲解了古代日本文化政治中对牵牛织女传说叙事的接受、吸收与内化过程。她认为,正是王朝的公仪、贵族的私仪以及文人的述怀等文学之场的推动,使得飞鸟奈良时代的日本人最终通过和歌将牵牛织女传说进行了知识再生产,使其日本化,从而完成了对牵牛织女传说的接受、吸收与内化,并深深影响着民间口头文艺传统。
韩国盘索里《春香歌》的故事素材来源于民间故事,故事在长期的口传基础上经过民间的传播,特别是通过盘索里形式演唱,得到了快速发展与传播。北京大学朝鲜语言文化系文丽华副教授在《韩国盘索里〈春香歌〉的现代传承与意义》中梳理了韩国盘索里《春香歌》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并从其传承过程中产生的演唱形式、人物形象、主题变化等角度探索了该民间文学的现代接受为人们带来的启示和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毛巧晖研究员重点评议了本场专题发言个案研究的特色价值,她认为四个发言主题都谈及了流动、变化中的民间文学资源的再创造、再转化现象,很好地将长期割裂的文学研究各式文本从内在联系的角度进行梳理。同时,诸如属于东亚文化圈的日韩民间文学研究也都再现了当地文本与中国民间文学的历时性交流事实,涉及跨境民族民间文学和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前沿。
在论坛闭幕式上,祝鹏程副研究员对青年论坛整体情况进行了总结和评述。他认为,青年论坛会场的发言与讨论就好比国内外民间文学研究“年轻梯队的检阅”,即使年轻学者们的研究和成果相对有些稚嫩,但从其理论积淀和实践运用的多样性上看,他们的分享也呈现出“长江后浪推前浪”、学术前途无限美好的态势,相信在未来,这一梯队能够真正接承前辈衣钵,延续东西方民间文学研究的深厚传统。
《民间文化论坛》主编黄涛、《民族艺术》主编许晓明、《西北民族研究》主编马忠才在闭幕致辞中远程祝贺本次会议的圆满举办,他们在鼓励广大学者继续坚持和推进东西方民间文学研究的同时,热烈欢迎学者们产出更多高质量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踊跃投稿,以推动东西方民间文学研究领域蓬勃发展。
最后,本次会议发起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陈岗龙教授在闭幕辞中感谢了与会嘉宾的参与和所有线上兄弟院校师生、民间文学爱好者们的指导、支持与关心。陈岗龙教授表示,本次会议引发的关注远远超出预期,这正从侧面反映了当下民间文学研究所具有的潜力和价值;在融合了多体裁文本、多种研究方式、多方研究视角的诸多主题发言中,我们可以再次看到东西方民间文学不断更生的研究热点和亟待解决的前沿问题,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学者们能够更加积极地互相启发、互相合作,一道促进东西方民间文学学科的交流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