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衫:从民间的艺术走向艺术的民间
2023-12-25杨耐
杨 耐
一、竹衫在当下所引发的“疑古事件”
竹衫,也叫竹衣,为细竹管穿编而成,分有袖、无袖两款,又有圆领、立领等不同样式。竹衫或竹衣在不同地方还有许多不同的叫法,如竹丝衣、竹、凉衣、隔汗衣、竹丝络、竹枝衫、珍竹衫或珍珠衫等。有的地方又把无袖的马甲式竹衣叫做竹衣马甲、竹马甲、竹背心、凉背心或竹坎肩等。过去在南方竹产区比较常见。但因其制作工艺繁琐细腻,再加上电扇、空调等避暑产品的普及以及现代生活条件的改善等诸多因素,原本习以为常的竹衣基本已在人们当下的日常生活中销声匿迹。
2016 年2 月,一场由天津戏剧博物馆与北京鲁迅博物馆共同举办,主题为《天津——京剧艺术的重镇》的戏曲文物图片展在北大红楼开展,①《北大红楼“唱”大戏》,《北京日报》2016 年2 月4 日,第13 版。“北大红楼”位于北京东城区五四大街,原为北京大学第一院,后改为鲁迅博物馆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因全楼以红砖红瓦建成,故称。《天津京剧文化展走进“北大红楼”》,《今晚报》2016 年2 月4 日,第9 版。展品中的竹衣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同年9—10 月间,天津戏剧博物馆为庆祝建馆30 周年推出原创展览“沽上·伶韵·皮黄腔——天津京剧往事暨戏曲文物精品展”,上述竹衣再次展出,据说该竹衣曾是我国京剧名家马连良所用。②《天津戏剧博物馆30 年馆庆亮家底》,《中国文化报》2016 年10 月10 日,第2 版。2017 年6 月初,由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录制的《中国戏曲大会》也对马连良的这件竹衣进行了现场展示。2017 年6 月25 日,《文物春秋》第3 期刊登天津戏剧博物馆馆员邵虹撰写的文章《马连良的两件竹衣子》,文中对马连良曾经穿过的两件馆藏竹衣进行了比较细致的介绍。根据该文的描述,这两件竹衣一件为姜黄色,圆领,对襟,通袖,衣长61 公分,袖长110 公分,重0.66 千克。竹衣两侧开襟至大臂。制作竹衣的竹管直径约1 毫米,长约2 毫米。约使用了19 万根竹管。另一件竹衣为古铜色,亦圆领对襟通袖,衣长66 公分,袖长132 公分,重0.47 千克。竹管直径1.5 毫米,长8 毫米。约由2.2 万根竹管穿制而成。文中称,竹衣所用之竹为“单枝竹”,即“生长在广东、广西海拔300 ~800 米的石岩山上的天然单枝竹”,“单枝竹直径一般在4—8 毫米之间,原材料产量不多,而直径只有1 毫米的单枝竹产量更是不可多得”,“单枝竹为实心竹,穿制此竹衣的竹管直径仅1 毫米,长仅2 毫米,每根小竹管都要精细地钻眼,并将两端打磨圆润,其手工的精细程度可想而知”,“稀少的原材料铸就了此件竹衣独一无二的特性”。按照文章的描述,马连良系京剧大家,收入不菲,故可“大笔如椽地购置一件精美竹衣”。①邵虹:《马连良的两件竹衣子》,《文物春秋》,2017 年第3 期。
2019 年4 月,北京京剧院在为纪念建院40 周年而举办的开放日活动中也展出了一件竹衣,②《走进京剧院》,《北京晚报》2019 年4 月8 日,第3 版。有关竹衣的消息在北京晚报、首都文明网、北京旅游网、千龙网等网络媒体中传播转载。
以小竹编制的竹衣在北方本就少见,在经历了一个世纪的隔膜之后,即便是在盛产各类秀竹的南方,竹衣也成了稀罕之物,一旦经由重要媒体尤其是央媒的宣传报道,大小新闻媒体接连转载,一时间,大江南北吸引了人们众多关注,有关竹衣的讨论文章便越来越多,而其内容大同小异,概括地说大致聚焦于两点:一是其工艺,独特而奇绝,以今人之想象,衡以今日之标准,犹显珍贵,故视为奇珍异品;二是既然珍贵无比,则穿竹衣者,非富即贵。
虽然大小各新闻媒体、网络平台甚至央视都纷纷报道,且有专业院校或研究人员对之开展了研究,但对于竹衣这种在当下人看来十分陌生的古怪之物,人们仍然充满了各种疑惑:竹衣究竟是什么人穿的,怎么穿的,过去人为什么要穿竹衣,它是用什么竹子做的,怎么做的,什么时候开始有了竹衣,它产自什么地方,现在为什么又没了?等等。
关于“竹衣是什么人所穿”以及“为什么穿”的问题,有不少文章声称竹衣是过去唱戏人用的,是为了隔汗或保护戏衣,依据是当前所见很多竹衣都是过去的戏剧演员留下的,最著名的如前面提及的马连良的两件竹衣。在此之前,2013 年8 月8 日,《中国文化报》曾报道在安徽怀宁一位戏剧老艺人后人的家中发现了一件清代竹马甲,报引中国黄梅戏博物馆馆长姚中亮的话称“竹衣马甲”俗称“隔汗衣”,穿在身上具有透气和隔汗的功能。③钱续坤、江用虎:《怀宁发现清代“隔汗衣”》,《中国文化报》2013 年8 月8 日,第3 版。2014 年4 月20 日,天津《每日新报》报道“季砚农捐赠戏剧资料展览”在鼓楼博物馆开展,展品中有京剧名家季砚农捐赠的竹衣子、胖袄等行头。该报道称:“竹衣子和水衣子都是价格比较高的行头,但吸水布料缝制的水衣子是温度低时所穿,竹衣子是温度高时所穿。展品中一件马褂式的竹衣子,据说是用细细的江苇尖编制而成,做工十分精细。这件竹衣子应是清廷升平署所制,后流传出宫的。”④郑东红:《京剧名家季砚农捐赠品昨在鼓楼亮相》,《每日新报》2014 年4 月20 日,第A4 版。2012 年4 月26 日,《安徽商报》在报道该省首个县级非遗馆岳西非遗馆开馆展出的镇馆之宝竹衣马甲时引用该县文物局副局长的话说:“竹衣马甲俗名隔汗衣,穿在身上具有透气和隔汗功能,质量轻手感好,是当时戏子唱戏时穿在戏服里面用作降体温、隔汗用的。”①王国栋:《四百年前竹衣可降温能隔汗》,《安徽商报》2012 年4 月26 日,第14 版。除此之外,苏州黄埭评弹博物馆和中国苏州评弹博物馆②笔者按:分为位于江苏省苏州相城区黄埭镇阅湖广场北与裴阳路东之苏州评弹公园以及苏州市平江路中张家巷。也分别收藏了评弹名家潘伯英和杨振雄生前所用竹衫。③倪艳等:《黄埭评弹博物馆免费开放》,《现代快报》2022 年8 月24 日,第C01 版;王玲玲:《评弹的祖师爷是泰伯?有没有搞错》,《现代快报》2014 年6 月27 日,第C01 版。老生行当青年女演员吴群讲述当年在戏校学戏,师从于年逾古稀的张派老生创始人张桂凤,张老先生曾“把厚厚4 本记着演戏心得的笔记和记录自己艺术经历的录像母带、带过的髯口、用过的披、贴身穿的竹衣,一一送给了弟子”④端木复:《吴群:师恩浩荡铭记心》,《解放日报》2007 年11 月21 日,第11 版。。无独有偶,福建越剧表演名家尹桂芳(1919—2000)也曾将生前穿过的两件竹衣传给其弟子。⑤林毅红:《穿在身上的“空调”》,《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年7 月11 日,第7 版。2016 年4 月26 日《嘉兴日报》报道该报记者收到一名70 多岁读者卞堃铭的来信,信中提到其爷爷卞全斤有一件当年挑班《三乐大舞台》演京戏时穿在肉身防汗水的竹衣流传至今。⑥孔越:《如何做强南湖区旅游经济?》,《嘉兴日报》2016 年4 月26 日,第7 版。在当代学者李荀华等人所著《广东汉剧发展史》⑦李荀华等:《广东汉剧发展史》“续表五”,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 年,第412 页。以及戏曲舞美专家刘月美所著《中国京剧衣箱》中也都提到“竹衫”。⑧刘月美:《中国京剧衣箱》,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年,第182 页。刘月美将竹衫归在戏服“内衣”一项,称“竹衫”亦叫“竹衣”“竹背心”,是戏曲服装的辅助服装。它是“将野生小竹(观音竹)截段,用丝线串缀而成”,故亦叫“珍珠衫”“竹丝衫”,“夏季穿在胖袄内,既凉爽,又能起到间隔汗液、保护戏装的作用”。
竹衣如何穿,上面有提到是“贴身穿”,“穿在肉身防汗”,“穿在胖袄内”或戏服内。换句话说,竹衣是当内衣来穿的。但是也有文章中提到一张拍摄于19 世纪70 年代的照片,该照片为一外国人所拍,照片中的中国古董商人不仅身穿竹衣,且该竹衣是外穿而不是穿在衣服里面的。⑨夏添等:《传统竹衣形制及其工艺特征》,文中收录一张署名为威廉·桑德斯的外国人拍摄的古董商人照,该商人身穿竹衣,文章标注该照片印于1870 年。参见《纺织学报》,2017 年第10 期。这是不是说,竹衣也可以外穿呢?
即便是内穿,剧团中也有不同的说法。有人将竹衣归为武戏行头之一,言外之意,其主要是武戏演员(净或丑)所穿;⑩马建中:《山东戏曲论稿》,书中介绍“二衣箱:早时多由武行兼管。管理靠、改良靠、箭衣马褂、包衣打衣、战衣战裙、兵衣兵坎、罪衣罪裤、茶衣、彩裤、胖袄、水衣、竹衣等武戏行头。”北京:华艺出版社,2000 年,第201 页。有人说文戏演员(生或旦)也穿;⑪顾群等:《中国京剧观赏》,书中引用该书艺术指导云燕铭(京剧演员-笔者注)的话称:“过去,热天演戏,还用竹制的衣服,一般老生穿竹衣,旦角穿竹背心,很讲究。”参见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 年,第33 页。有人说男女演员都可以穿,只是在形制尺寸上有所区别。至于具体的穿法,有人说是贴肉穿,有人说是穿在水衣子外面的,有人说穿在胖袄外面。⑫张永和《京剧名角台上如何度炎夏?》(《北京晚报》2022 年7 月22 日,第22 版。)文中提到“几十年前,不但台上热,每到炎夏,后台也像一盆火”,作者在广和剧场后台,见其好友高宝贤“临上场前,对着电扇,把穿着的蟒的两只大水袖分别张开,让电扇吹出来的风都灌进大水袖中,然后抓紧袖口,像怕漏了风似的,踏着锣鼓经一溜烟似的就上场了。刚开始我还想笑,但后来我笑不出来了,心想:京剧演员太不容易了,我穿着单裤单褂还热呢,何况他们穿着这么厚的行头!”故由此感叹道:“怪不得许多艺术家,都备下用竹子编制的‘竹水衣子’,到了夏季,把竹水衣子罩在‘胖袄’外面,这是怕出大汗透过胖袄把外面的‘行头’给汗沤了,所以加了个‘隔断’”。许星《竹衣初探》(《装饰》, 2004 年第8 期),文中称:“在戏剧服装中也有一种竹衣称为竹衣子,是用细竹节穿串而成的一种上衣,在夏天贴身穿着,防止汗水玷污罩在外面的戏服,能起到通风凉爽的作用。山东吕剧演员则将其穿在胖袄和蟒袍的中间,专用于保护蟒袍或道袍”。持不同说法的人,有不同理由:贴肉穿,主要是凉爽、排汗;穿在水衣子或胖袄外,是为了保护戏服。持后一说法的人称:一来竹衣它终究是竹子做的,不那么光滑,贴肉穿多少有些不舒服(非所有竹衫做工都很细),所以至少得隔着一层衣服;二来天气太热对于唱戏的人来说穿啥都热,即便穿竹衣它也凉快不了。①2022 年7 月至8 月间笔者分别与山西、陕西、浙江、天津、北京等多个地方的不同剧团、专业院校、科研机构、社会团体等业内人士就竹衣如何穿着的话题进行了访谈。诚然,戏曲演员,尤其是武戏演员,在最复杂的穿法中,不仅要穿水衣子,还要穿胖袄,褶子,箭衣,蟒靠,这里里外外好几层,在没有空调的大夏天,的确是即便穿了竹衣恐怕也跟没穿一样,该热的照样热。如此说来,即便是“如何穿”这一类似“生活小常识”的问题都莫衷一是了。
关于竹衫的功用,上面的报道也多有提及,一般强调其具有“凉爽”“隔汗”的作用,演员贴身穿着主要是用来防汗的。中国当代散文作家陈益(1949 年生)在其《以竹为衣》一文中写道:“好多年前,我在古镇周庄乡下见过一种竹枝衫。衣衫是用蜡线将极细的竹枝编织而成的……伸手抚摸,手感凉爽而又润滑,它不像棉纱丝绸那么柔软,却颇有弹性……竹枝衫有一种特别的功效。夏天贴肉穿,外面再罩一件衬衣,十分凉爽。要是出了汗,汗水只顺着竹枝衫往下滑,不会打湿衬衣。从前苏州的评弹艺人为了不失风度,三伏天登台时常常在长衫里穿一件竹枝衫,一档书说下来,长衫上不见一斑汗渍。”②陈益:《盲人看花:江南人文手记》,上海:学林出版社,2015 年,第29 页。作家汤雄(1954 年生)在其《竹衫》一文中写到:“我第一次看见这种衣衫时,不由甚为惊奇和疑惑:这也是衣衫吗?这衣服是用寸余长的细竹管串成的,每节竹管之间串连着细细的丝线,编织得很精巧……我向竹衫的主人——一位年长的评话演员借来穿了一下。时值盛夏,光膀子贴身穿,倒也凉飕飕的。但只觉滑稽可笑:这与光膀子有何两样?老评话演员笑着告诉我,这是舞台演员用来在盛夏演出时穿在里面的工作服。”作者描述了20 世纪60 年代初夜晚坐在旧式书场听书的场景,书场的天花板上吊装着“一幅幅门板大的硬布片”,“每幅硬布片上都安装着一根细麻绳,呈放射状集中到书场后排那位雇工手中。这便是当今年轻一代闻所未闻的人工布吊扇。开场前后,那位雇工只要使劲扯动手中那股绳子,满场的布排扇就会整齐划一的前后摆动起来,搅动满场闷热的空气,给听众送去阵阵轻风”,而评话艺人“上穿一身藏青色的中式长衫,脚穿一双黑色圆口北京鞋,右手握一把纸折扇,左手执一块惊堂木,满头灰白的头发梳理得溜光水滑、一丝不苟,端得是神采奕奕、精神抖擞,好像那酷热全然与他无关”。这是过去南方人们经常在炎热夏季夜赏评话时再熟悉不过的场景。“半回书下来,老演员走到后台。我随他走进后台休息室。这时,我惊讶地发现他身上的那件长衫居然一点也没汗湿。可当他脱下外面的长衫与里面的长袖白衬衣,露出最里面贴肉穿着的那件竹衫时,我惊呆了:老演员浑身上下就像从水里捞出来一般,齐裤腰处硬是汗湿了半截腰,那件竹衫更像是与他那赤裸的上身溶化在了一起,连整件竹衫的每一节边缘上都滴淌着串串的汗珠”“穿上竹衫,能隔除汗水,不让汗水弄湿了外面的演出服,如此便可保持演出时的台风与台容,不让观众感到有任何别扭感。”③汤雄:《竹衫》,《吴江日报》2012 年7 月20 日,第A08 版。
竹衫隔汗的功能在上面两篇对于旧式书场评话艺人的描写中体现得再清楚不过。相比于评话艺人,京剧舞台上动作更多、更激烈,穿衣也更厚,可想而知,戏剧演员内里穿上竹衫防汗是很有必要的。
从目前存世的情况及相关描述来看,有不少留存至今的竹衣都曾是当年的书场艺人或戏剧名家在表演时为了防汗而穿用的。当然,也不全都是说书或唱戏者所用。也有一些竹衣则是社会名人、官宦人家或私塾先生留下来的。譬如,浙江杭州西湖边上的章太炎纪念馆就收藏了一件据说是章太炎(1869—1936)穿过的小竹编织的竹衫。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章太炎的女婿龚宝铨(1886—1922)其故居中也发现了一件由小竹穿编而成的竹衫。①沈洁:《官服、医书、刺绣品……》,《嘉兴日报》2010 年12 月17 日,第15 版。中国近代哲学家、逻辑学家金岳霖(1895—1984)在其回忆录《我更注意衣服》一文中写道,其父亲“是清朝的小官”“可能是三品”“他的官虽小,衣服可多……其中有特别怪的,例如用切成了一寸或半寸长的空心小竹,用丝线穿连成三角形或四方形的图案织起来的贴心小褂。穿上这样一件小褂,当然等于不穿。可是在这样一件衣服上面可以穿上蓝的铁线纱袍,黑的铁线纱马褂,这两件衣服也都不会沾上汗水。”②金岳霖:《金岳霖回忆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年,第110 页。江苏徐州矿物集团退休职工顾某家中珍藏了两件“珍竹衫”,每根竹节长度不足4 毫米,直径不到1 毫米,“竹节之间均用苏州特有的丝绸串联”。顾某介绍称:“清朝康熙、雍正年间,我爷爷的爷爷在朝廷做尚书时,有一年夏天上朝,皇帝看到我祖先穿着官服汗流浃背,便把这件‘珍珠衫’御赐给他。”后来,这件“珍竹衫”被顾尚书带回老家苏州,作为传家之宝流传至今。1986 年,其母亲在上海去世时,顾某得知这件竹衫是御赐的传家宝。③周涛:《顾先生想为两件传家宝寻觅新主人》,《彭城晚报》2008 年10 月31 日,第A06 版。浙江奉化陈某收藏了一件其曾祖父留下的竹衣,陈某的曾祖父(1860—1942)曾经是一位私塾先生,“当时读书人要穿长袍,夏天时‘竹衣’穿在里面,外面再穿长袍,既凉快,又能保持仪表。”④余建文:《稀奇:清代“竹衣”薄如蝉翼》,《宁波日报》2011 年7 月13 日,第A13 版。
当代福州文史专家郑丽生(1912—1998)撰《福州民俗志》卷一“服饰·”载云:“竹:福州有不隶于道观而在家的职业道士,应人之请作各种祈禳法事时,要穿长的道袍,暑天道袍之内所穿的‘套’(衬衫),有一种非常奇特的,削竹为细管,长径寸,中穿孔如小竹枝,以麻线联缀之,组织成衣,叫‘竹’。使道袍不紧贴于身,可防汗渍。不知始于何时,民国以后,犹见之,今则荡然无存。”关于“”,志中解释:“短衣古称襦。福州方言叫做‘’。”“为单衣”男女短衣都可以叫做“”,而且兼有内、外衣的含义,但是女性的外衣只能称“衫”,不能称“”。⑤郑丽生:《福州民俗志》,《郑丽生文史丛稿》,福州:海风出版社,2009 年,第807 页。
由此可见,过去除了说书唱戏之人,官宦文人、科考士子⑥《古代考场没空调,学霸自备竹衣做避暑神器》,《现代快报》2014 年7 月24 日,第F10 版。、富贾商人⑦夏添等:《传统竹衣形制及其工艺特征》文中收录署名为威廉·桑德斯的外国人所拍摄的照片中身穿竹衣的人为一名古董商人(书中标注该照片印于1870 年)。参见《纺织学报》,2017 年第10 期。以及做法事的道士等也都会在炎热夏季穿竹衫或竹衣。至于穿着竹衫的原因,“避暑”可能还只是其次,更多的似乎还是为了乡间俚俗所言之“隔汗”。尤其对于过去那些比较注重个人形象的文人仕宦来说,在暑热难耐的夏季,要保持风度仪表,身穿长袍,内穿隔汗竹衫,就显得十分必要了。而评话艺人或唱戏的演员以及禳灾做法的道士因职业所需,即便是炎炎夏日,也不得不穿着厚厚的长衫袍褂,如此则“轻利”“舒爽”的竹衫恰适所需。
然而,虽然目前所见竹衫大都来自过去那些比较著名的表演艺术家、官宦士人或社会知名人士,我们却不能由此就得出一个结论,认为过去穿竹衫者非富即贵——将竹衫视为富贵人家所穿之另一种意义上的“富贵衣”。
此外,由于近年来陆续发现的竹衣实物多为清代尤其是清末以来的遗存物,当下鲜活之物及其传统制作技艺几无踪迹可寻,与之相关且比较明确的文字记载可溯及明清,最早不过元人乔吉时期,因此有人据以断定竹衣盛行于明清时期,民国以后其手艺无存。至于竹衣制作所用之竹究竟为何竹,如何对之进行加工,以及哪些地方可以做如此加工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同样是传说不一,众说纷纭。其中最为“惊悚”的一种说法是上万根小竹管,需一一打磨穿孔,让人感觉十分不可思议。
从竹衣是什么,到竹衣制作工艺起于何时,亡于何时,乃至竹衣为何人所穿,为什么穿,以及如何穿等等,原本在古人的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竹衫”却在当下为人们留下了一系列悬而未决的疑案。
二、竹衫在民间的生活状态与艺术飞升
竹衫是否“生而富贵”,也许我们可以从过去的文字资料中寻觅些许端倪,从而了解它在民间生活中的真实状态。
宋人有诗云:“输税地全无菽麦,入城人半是渔樵。度暑田夫作竹衫。”①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全宋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年,第45133 页。宋人王象之(1163—1230)称该诗句为立山县刘君所做。王象之撰《舆地纪胜·广南西路》“昭州”卷云:“输税地全无菽麦,入城人半是渔樵。立山县刘君诗。”王氏释“度暑田夫作竹衫”句称“立山县里妇长于缕绩吉贝蕉络之类,其细轻红边之类,谓之入筒,又能以竹作布充暑服。刘诗云……即此也。”②王象之撰,李勇先校点:《舆地纪胜》,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年,第3599 页。立山县,位于今广西蒙山县东北侧。王氏引《元和志》曰:“蒙州立山县,即汉苍梧郡荔浦县。武德五年,置立山县,属荔州……正观八年,改为蒙州”。又引《国朝会要》云:“熙宁五年,废蒙州,以立山县属昭州。”③同上,第3586 页。昭州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平乐县古城。按照王氏的解释,宋人刘某“度暑田夫作竹衫”的诗句描述的似为广西平乐地区的“竹衫”制作,“竹衫”为“竹布暑服”,且为立山县妇女所作。但原诗中说的十分明确,是“田夫作竹衫”。可见,王氏的解释与原诗有很大的出入。或许,王氏引述立山县妇女“以竹作布充暑服”只是为了旁证“暑服”的存在,而非强调诗中“竹衫”为“竹布”所为。
那么,诗中的竹衫有没有可能是“竹布”所为呢?换句话说,诗中“竹衫”究竟是细竹编织而成,还是竹布裁剪而成呢?据史料记载,我国以竹为原料织布的历史很早就有了。西晋嵇含撰《西南草木状》“箪竹”条云:“箪竹,叶疏而大,一节相去五六尺。出九真。彼人取嫩者磓浸纺织为布,谓之竹疏布。”④嵇含:《南方草木状》,马俊良编:《汉魏小说采珍》,上海:上海中央书店,1937 年,第35 页。东晋戴凯之《竹谱》云:“單竹,大者如腓,虚细长爽,岭南夷人取其笋未及竹者灰煮,绩以为布,其精者如縠。”⑤戴凯之:《竹谱》,马俊良编:《汉魏小说采珍》,第161 页。在唐宋诗歌典籍中也多有关于竹布或竹布衣的记载。如唐代诗人白居易《香山避暑》诗云:“纱巾草履竹疏衣,晚下香山踏翠微。”⑥白居易:《香山避暑》,《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80 年,第5169 页。刘禹锡《插田歌》诗云:“昨来补卫士,唯用筒竹布。”⑦刘禹锡:《插田歌》,《全唐诗》,第3962 页。宋代徐侨《次陈和仲惠云山歌韵》有“竹布充野服,筇杖替游缰”⑧徐侨:《次陈和仲惠云山歌韵》,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全宋诗》,第32810 页。句。徐侨另有一诗《竹布道服》云:“智创轻我节,工闲妙出机。疏风宁事扇,被体若无衣。颇与山翁称,何嫌俗子讥。此君元我契,相与不相违。”①徐侨:《竹布道服》,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全宋诗》,第32816 页。唐宋文献如《唐六典》《元和郡县图志》《新唐书》《文献通考》等典籍中对于各地朝贡竹布也多有提及。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卷十五“货语”云:“唐时端、潮贡蕉布,韶贡竹布。竹布产仁化,其竹名曰丹竹,丹亦曰单。竹节长可缉丝,织之名丹竹布,一名竹綀。”又卷二十七“草语”云:“有单竹,节长二尺,有花穰、白穰之别。白穰篾脆可为纸,花穰柔而韧,篾与白藤同功,练以为麻,织之,是曰竹布。故曰:南方食竹而衣竹。”②屈大均:《广东新语》,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第424、684 页。上述这些文字资料十分清晰地表明,竹布是以竹丝(竹纤维)为原料,练以为麻,织而为布,而竹布的织造技艺在晋代即已达到很高的水平,以至“其精者如縠”。到了唐宋时期,竹布为衣,已然寻常,以致被诗人感叹“颇与山翁称,何嫌俗子讥。此君元我契,相与不相违”。
但是我们也应注意在传统男耕女织的社会,纺纱织布基本以妇女为主,属于妇功。因此,王象之提到立山县妇女“能以竹作布充暑服”。而前引诗中讲的却是“田夫作竹衫”。田夫即农夫。在男女有别的传统社会,王氏自然当知“夫”与“妇”之别。倘若竹衫为小竹穿制,则确应由男性做工比较合适。因截取小竹诚非妇女所擅。故王氏所言竹布暑服,当是为诗中的“田夫竹衫”做补注而已。更何况,比起复杂的练丝织布工艺,截竹为衫可要简单许多,也更适合男性(田夫)。由此推测,《句》诗中的“竹衫”当为细竹编织而成。唐人王驾有诗云:“又作丰年望,田夫笑向人。”③王驾:《夏雨》,《全唐诗》,清光绪十三年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本,第2437 页。田夫盼丰年,再自然不过,但在那个靠天吃饭的年代,“菽麦全无”的光景也是经常有的,不排除“度暑做竹衫”是乐观质朴的田夫在面对困境时的一种变通之举。至于田夫做竹衫究竟是自穿还是货卖于人以维持生计,就另当别论了。
宋人洪刍的《次韵和南山即事呈使君》和明人汤显祖的《送刘司理平乐》两首诗中均提到竹衫,洪诗云:“竹衫争醉丰年日,瓦鼓仍闻载路歌。”④洪刍:《次韵和南山即事呈使君》,《老圃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年,第13 页。汤诗云:“过雨竹衫交白,终风草阁亚红蕉。”⑤汤显祖:《送刘司理平乐》,《玉茗堂全集》,明天启刻本,第740 页。诗中的竹衫究竟是指竹布衫还是竹编小衫,不知其可。相比之下,元人乔吉《竹衫儿》中的描写再清晰不过,其词曰:
并刀剪龙须为寸,玉丝穿龟背成文,襟袖清凉不沾尘。汗香晴带雨,肩瘦冷搜云,是玲珑剔透人。
浃背全无暑汗,曲肱时印新瘢,衬荷花落魄壮怀宽。挹风香双袖细,披野色一襟团,满身儿窥豹管。⑥隋树森编:《全元散曲》,北京:中华书局,1964 年,第582—583 页。
清代浙江人全祖望(1705—1755)《竹衫》诗云:“此君真不俗,衣被足神清。牵率耐寒友,支离触暑行。结来金琐碎,抡出玉琮琤。我欲镌诗句,应加汗简名。”⑦全祖望:《竹衫》,《鲒埼亭诗集》,清姚江借树山房本,第14 页。值得注意的是清刻本中该诗原题作《右竹衫》,表明此诗很可能为题画诗,刻本中将图画略去,仅录了诗作。
清代福建人赵怀玉(1747—1823)《谢金太守惠竹衫藏墨》诗云:“家占天都胜,函贻土物珍。明玕千缕擘,元玉几圭陈。芰制翻逾巧,桐烟辨最真。漫夸刚称体,却恐暗磨人。气挹临池爽,书通画竹神。感君切意,不独解衣亲。”①赵怀玉:《谢金太守惠竹衫藏墨》,《亦有生斋集》,清道光刻本,第16 页。
又有清人李方湛(1764—1816)《解连环·竹衫》词云:
问谁湘浦截箖箊,寸寸巧穿千缕。但仿佛短后,规模自疏,可邀凉滑能清暑。不藉针神,恰借得、此君机杼。看玲珑脉络,未贯鲛珠,尚含仙露。
绡衣衬来济楚。便珊珊锁骨,临风思举。若此日、把臂王猷,定狂态、倏然心许。荔带荷裳,好收拾、渭川归去。偶披襟,笑他褦襶,热惟自取。②李方湛:《解连环》,张宏生主编:《全清词》(雍乾卷),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年,第8367 页。
浙江海宁人查揆(1770—1834)更是以“竹衫”为题,撰写了一首长达三百多字的古体诗。其诗云:
热毒谢祗裯,裸丑避堂构。被炙炷瘢瘠,遭蒸出饙馏。晷景曜离明,风占绝巽繇。裼袭谅负重,顶踵亦在疚。
缫妄想蚕凉,绡虚丐鲛贸。初嫌巾带重,亦觉麻苎陋。纫荷讬牢骚,衣铢诳娇幼。词谲或难竟,匠巧乃在宥。
淇材斫么麽,鲁削砉迭奏。断竹续竹然,一经一纬就。排当丝缗穿,圆匀靑碧镂。连骈交网珊,诘屈画篆籀。
居然谢机绞,竞尔割领袖。蛇蜕藓皮斑,螺旋卍字凑。匝匝瓜蔓缠,乙乙筋络瘦。袒肉露空嵌,虚襟掣罅漏。
袂摇寒吹繁,汗润疏雨逗。滑㳠澣即干,森挺折不皱。适意肯迂今,猿心或拙旧。嘅想生民初,草衣一顽秀。
取足掩胫骭,自然跻仁寿。要其闭淳风,曾未泄灵宝。不然易地处,奇邪无不售。万物被翦裁,翻足薄绮绣。
蒙庄契鸿荒,眇论取驰骤。时哉圣人旨,质文有其候。③查揆:《竹衫》,《筼谷诗文钞》,清道光刻本,第15 页。
上面几首诗词都十分明确地描述了竹衫的特点是“并刀剪寸”“龟背成文”“支离琐碎”“明玕千缕”“芰制逾巧”“规模自疏”,结如金锁,抡之有声,圆匀青碧,溜滑森挺,尤其是洗易干,折不皱,穿在身上“玲珑剔透”“满身儿窥豹管”“屈肱时印新瘢”。将竹衫的形制、特点与穿用效果描述的十分生动形象,细致入微。
清人吴清鹏撰《笏庵诗》卷四收录了一首七言律诗《竹汗衫》,其诗云:“断竹续竹无寸长,千丝万丝网在纲。穿成宛比珍珠琲,著处俄生鳞甲光。刻露冰肌见姑射,点汙清泪湿潇湘。丈夫对客须盘礴,何必帘衣影里藏。”①吴清鹏:《竹汗衫》,《续修四库全书·笏庵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2002 年,第243 页。该诗再次表明,竹衫是以丝线为纲,串竹节而成,穿就的竹串犹如成串的珍珠,看起来很像帘衣。
清代道光年间(1831—1889)编修的《江阴县志》卷一“物产·货属”有“竹汗衫”条云:“截淡竹梢,线穿成衫,舒爽利汗,轻细者佳,出夏港镇。”②陈延恩等修,李兆洛等纂:《(道光)江阴县志》,清道光二十年(1840)刻本,第6 页。江阴,今江苏无锡。
清末江苏江阴人金武祥(1841—1926)有《江阴竹枝词》云:“春来古港接江城,鹦鹉堆边夕照明。爱买芙蓉新制好,葛衣凉衬竹衫轻。”词后注曰:“夏港在县西十里,传为夏禹所凿,故名,旧为来春乡。县志:古迹有鹦鹉堆,在夏港镇。又县志载:竹汗衫,截淡竹稍,线穿成衫,疏爽利汗,轻细者佳,出夏镇,即他处所称芙蓉衫。”③丘良任、潘超、孙忠铨、丘进:《中华竹枝词全编》(江苏卷),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 年,第243 页。
经过初步研究,我们会发现一个十分值得注意的现象,即过去人在提及竹衫、竹汗衫或竹布衫时,会将竹编或竹纺布衫这二者之间区分得十分清楚,这一点在清代文字资料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以前述诗歌为例,清人在言及“竹衫”或“竹汗衫”时,基本指的都是以小竹穿编的衣服,若是提到竹布做的衣衫,基本都会十分明确地将之称为“竹布衫”。如清代蘧园的《负曝闲谈》、李伯元的《文明小史》与《官场现形记》、遁庐的《斯文变相》、韩邦庆的《海上花列传》、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小说中无一不是如此。而诸如《客座赘语》《古今说海》《外交小史》等明清文献在提及“竹布”或“竹布衫”时同样没有丝毫的马虎。这一习惯区分,即使在近代也毫不含糊。1917 年9 月9 日,柳亚子在其写给长子柳无忌的信中写道:“天气冷了,你的竹布衫裤须脱下,换杜布衫裤穿上。短袄在箱子里,亦须穿上。倘再冷须穿棉袄。”④《柳亚子家书》,长沙:岳麓书社,1997 年,第13 页。这里的竹布衫也说的非常清楚,乃是指竹布所作衣衫,为季节性服装。不同季节须穿不同材质及厚度的衣服。
由此基本可以断定,古人在提及竹衫、竹汗衫或竹衣时,其所言即为小竹穿编的避暑短衣。另外,相比于精织细纺的竹布衫,竹衫盖因其形制粗朴,风格洒脱,别有傲骨,又往往成为郁郁不得志的文人墨客们讴歌唱颂的对象。从洪刍的“竹衫争醉丰年日”,洪吉的“衬荷花落魄壮怀宽”,到全祖望的“此君真不俗”,李方湛的“把臂王猷”“渭川归去”,其不愿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志向跃然纸上。清代查揆的长诗更是将竹衫与古风相连,使用大段诗句对之进行赞颂。唐人陆龟蒙《奉和夏景冲澹偶染作》之“蝉雀参差在扇纱,竹襟轻利箨冠斜”⑤佚名:《钦定四库全书·唐诗鼓吹》,北京:中国书店,2018 年,第149 页。两句也大致描摹了相同的士人情趣和诗歌意向。
当然,也有人可能会提出质疑,声称陆诗中“竹襟”乃为竹布衣襟,甚或是虚写,即以“竹襟”来隐喻“像竹子一样的襟怀”,实际则并无竹襟的存在。诗歌中的虚写是常有之事,但如此解释未免牵强。即便诗人写诗之时并无竹襟,却并不能由此便否认竹襟在现实生活的存在,否则,虚何以而生?更何况,“箨冠”是实物,已有诸多史料明证。“竹襟”与“箨冠”并举,一为虚一为实,没有道理。假设“竹襟”为竹布衣襟,可以想象,诗人这里“借题发挥”所着意称颂的高洁意向必然大打折扣。前面查诗中有“虚襟”一词,结合上下文,这里的“虚襟”显然是实写,而非虚写。因此,没有理由认定“竹襟”在现实中就是不存在的。
清代杂记《日下看花记》中描写当下名伶“金官”时,有诗赞曰:“醉后相逢散竹襟,绮罗丛畔展琴心。”①小铁笛道人:《日下看花记》,傅瑾主编:《京剧历史文献汇编· 清代卷》(一),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 年,第174 页。有学界同仁认为这里的“竹襟”为虚写,应当释为“像翠竹一样高洁的襟怀”。即便如此,则“襟怀”亦当有所实出。
清人张邵有《竹衫》诗云:
齐腰卉服亦消炎。穿就幽篁异织帘。鱼网筛风凉易透。鲛丝辟水汗难粘。身逃张荐裁应好。心爱王猷着未嫌。莫怪眼中微有刺。此君原与热人砭。②俞琰:《咏物诗选》,成都:成都古籍书店,1987 年,第138 页。
张诗描写竹衫,虚实结合,不仅将其与历史上的古帝传说、名士先贤相关联,还赞其哪怕粗陋怪异得像漏风的竹帘或渔网,网眼中甚至还微微带刺,这刺也不过是出自热心肠的针砭罢了,而非恶意。诗人对于竹衫的热爱与称赞简直达到无与伦比的高度,以致褒贬成颂,即便其略有微瑕,在诗人看来也都是好的。
至于竹衫的穿着,是否专为仪表故,也即为了“隔汗”?恐不尽然。清人蒋士铨《百字令·豆棚闲话图》词云:
居吾语汝,启雕龙炙輠,谈天之口。跂脚支颐还袒臂,杂坐东西前后。吐舌伸头,耸肩侧耳,共拍庐胡手。古人名姓,子虚亡是乌有。
试看忽鼓忽歌,妄言妄听,椎鲁皆良友。怕问三家村学者,六四括囊无咎。蕉扇驱蚊,竹衫收汗,星挂疏疏柳。先生倦矣,豆花聊以为寿。③蒋士铨:《百字令》,张宏生编:《全清词》,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年,第1546—1547 页。
蒋词“豆棚闲话”中刻画了一个在寻常生活中邋遢松垮、不修边幅的士人形象,这形象显然毫无半点仪表可言。而词人的志趣便亦在此,与张邵诗中不计竹衫之精细与粗陋,有异曲同工之妙。
明代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张岱在其笔记《快园道古·戏谑部》中记载了一件趣事,其云:“祁世培塾师曰大先生,云南归,携一竹汗络,初坏几节,即寻本地细竹补之。后经四十余年,所补殆遍,而云南竹无一存者矣。故凡事失其本来者,辄呼之曰‘大先生汗络’。”④张岱:《快园道古》,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 年,第118 页。祁世培即祁彪佳,号世培,与张岱为好友,亦山阴人。这段文字虽以戏谑笑谈的方式讲述了私塾先生的竹衣趣事,即一件竹衣修修补补,穿用四十余年,早已非原物,然却向人们透露了多个方面的细节:其一,该竹衣原本为云南所产;其二,该竹衣在当时也被叫作竹汗络;其三,一件竹衣可以穿用数十年,甚是结实耐用;其四,竹衣并非如当下人所想象的那样,断一线则竹珠尽散,而是可以修补,坏几节就补几节;其五,世培为浙江绍兴人,私塾先生自然亦在绍兴,衣坏可补,说明绍兴也产细竹,具备修复的能力。然所补之物又非原物,说明山阴本地的细竹质量或修补做工不如该竹衣的原产之处,即所谓“失其本来者”,故每每被人拿作笑谈。总的来说,竹衣算不得什么贵重衣物当了然于此。
明人马麟撰《约章成案汇览》乙篇卷四十二“赛会门·髻簮冠类”提及“汉口竹衣”①颜世清:《约章成案汇览》,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上海点石斋石印本,第41 页。,此竹衣当为民间赛会所用,且产自湖北的汉口。
近代名人丰子恺(1898—1975)在其《辞缘缘堂——避寇五记之一》一文中写道:“我梦见我孩提时的光景:夏天的傍晚,祖母穿了一件竹衣,坐在染坊店门口河岸上的栏杆旁吃蟹酒。祖母是善于享乐的人,四时佳兴都很浓厚,但因为屋里太窄,我们姐弟众多,把祖母挤出在河岸上。”②丰子恺著,丰一吟编:《缘缘堂随笔集》,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 年,第228 页。丰子恺是浙江省崇德县石门湾(今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石门镇石门湾)人。浙江海宁人蒋方震(1882—1938),字百里,其母杨镇和乃海盐儒生杨笛舟的遗腹女,未出生时父亲就不在了,只能和其母亲相依为命。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母女二人居无定所,食不果腹,甚至需要靠乞讨为生。不幸的是杨镇和13 岁时,其母亲也病逝了,剩下她一个人孤苦伶仃,仅靠家传的制作和修补竹衣为生。蒋百里的父亲蒋学烺生而残疾,备受歧视,从小就被送入庙中出家,后被一乡间医生认为义子还俗,并与孤女杨镇和结为夫妻。不幸的是,蒋百里出生后长到13 岁时,其父蒋学烺也病逝了。其母杨镇和为了维持生计,仍旧是一边做工修补竹衫,一边教育儿子读书写字。③杜继东:《蒋百里传》,北京:中华书局,2018 年,第11—12 页。张宗祥:《铁如意馆碎录·蒋方震小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年,第215 页。有关蒋母杨太夫人的事迹最早见载于梁启超为其撰写的《蒋母杨太夫人墓志铭》。④梁启超:《蒋母杨太夫人墓志铭》,《饮冰室合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 年,第17 页。蒋百里与梁启超为莫逆之交。1923 年蒋母去世时,梁启超应蒋之请为其母撰写墓志铭。其铭文云:“方震语启超曰:‘……杨氏世传能截竹为衣,竹似珠,善辟暑。母精其艺,因得自立于衣食’。”从铭文看,有关蒋母截竹为衣的事迹实为蒋百里亲口所述。与蒋百里从小一起长大的同龄人兼终身好友张宗祥(1882—1965)在其1960 年8 月撰写的《蒋方震小传》中也提到蒋母当年曾制作和修补竹衫的事迹。
从上面的文字资料,尤其是明人祁彪佳笑传的“大先生汗络”以及近代名人蒋方震、张宗祥等人讲述的杨太夫人“截竹为衣”或修补竹衫的故事,我们可以十分真切地感受到竹衫在民间生活中的真实状态。它既体现了不同职业、阶层中不同身份与地位的人在寻常生活中所自然展示的那种质朴而又平凡的人生艺术,同时也凭借着那与生俱来的青翠优雅、高洁不俗的竹品和气韵,从民间的生活艺术中逐渐走入艺术的民间,不仅被历代歌坛圣手捧为诗歌“贵宠”,赋予特别的含义,更走进各地大小书场与梨园,成为评书艺人或戏剧演员们的贴身挚友,如马连良、梅兰芳⑤吴开英《梅兰芳若干史实考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5 年),第299 页收录了一张“梅兰芳身穿隔汗竹衫的照片”。、季砚农等京剧名家无不与竹衣结缘。全国各地很多剧种,如京剧、昆曲、越剧、汉剧、川剧、晋剧、吕剧等剧团的衣箱中过去都有“竹衫”或“竹衣”一项。而过去南方那些为了生计而不得不奔走四方、于方寸天地演说古今乾坤的评话艺人更是凭借了竹衫的贴身内衬而维护了起码的尊严、体面和优雅。由此,若说竹衫曾在艺术的民间沃土中获得勃勃生机和长久生命,当不为过。
竹衫,而不是竹布衫,能够获得如此殊荣,一方面固然与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对于萧萧翠竹的偏爱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其本身所具备的特定优势有关。首先,其形制上更接近绿竹之原态,使其容易成为诗人们歌咏的意象;其次,其制作相对简单,且能发挥非同一般的“隔汗”功能;再次,与竹布衫相比,竹衫在护理上也有着更为明显的优势。元人撰《居家必用事类全》“洗练”中专门提到“洗竹布法”,称“衣服惟竹布不可揉洗,揉则随手断裂。须是折迭聚,只用隔宿米泔浸半日,次用温水淋,以手压,干晒,则垢腻皆可尽。”①佚名:《居家必用事类全集》,明隆庆二年飞来山人刻本,第44 页。明代徐光启撰《农政全书》中也提到:“洗竹布:竹布不可揉洗,须褶起,以隔宿米泔浸半日。次用温水淋之,用手轻按,晒干,则垢腻尽去。”②徐光启撰、石声汉校注:《农政全书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20 年,第1587 页。这说明,竹布衣衫作为暑服,与其他材质的衣服相比,虽然较为凉爽,穿用起来却甚是难以伺候。与竹布衫相比,竹衫可就省去了许多这样的麻烦,查诗称其一洗就干,折叠起来也不会产生褶皱。其制作相对简单不说,还结实耐用,一件竹衫修修补补能穿好几十年,留给下一代还能继续用。再加上别有一番“傲骨”,特立独行,如此则不更为可爱?
三、竹衫所面临的现实与未来
从前面提及的资料来看,当下看来新颖怪异的竹衫实际至少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这对一个以竹闻名的国度来说,并不奇怪。据考古研究证明,我国对于竹的应用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了。我国南方有关竹器实物的发掘比比皆是。只是竹衫因其形制比较特殊,再加上其作为内衣或云“野服”的使用特点,尤其是与珍贵的绫罗绸缎相比,实在不能登“大雅之堂”,因此,除了近代留存以及文人墨客偶一为之的歌咏或典籍碑刻中的相关记录,很难觅其踪迹,也就不足为怪了。但即便如此,我们已然可以想象竹衫在过去人的日常或艺术生活中扮演着怎样重要的作用。
然而令人深感遗憾的是,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竹衫基本都已褪去岁月的光华,静静躺在博物馆的角落或收藏家的壁橱,偶尔凭借网络媒体的曝光换来惊鸿一瞥或惊天神叹,同时还伴有各种诡异的神解。
从实用工艺的角度,1830 年美国人拜伦发明机械风扇,1880 年以电机带动叶片飞速转动的电风扇产生,1896 年电风扇传入我国,1924 年我国第一台电风扇在上海正式投产,这就是后来享誉海内外的“华生”牌电风扇。③(落霞)《创制中国电风扇的杨济川君》,参见《韬奋全集》(增补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第673—678 页。虽不清楚电风扇的产生对于竹衫的使用有没有影响,或者倘若有影响的话,究竟有多大的影响,但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但凡有点经济能力的人,无论怎么节衣缩食,也都会努力省出二十几块大洋来,“去买一架华生电风扇”④钱歌川:《一件长衫》,杜学忠、武在平等编:《钱歌川散文选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年,第81 页。。20 世纪30 年代,竹衫的穿着使用已开始逐渐减少。1935 年2 月14 日,上海《申报》刊登的《全国劳展总评判报告(六)》一文,对当时全国各地展出的工艺品情况作了一个简要的评述,如四川、陕西、湖南、湖北以及东北四省等皆有竹制品出产,但竹衫方面只有广西展出。其第二十六条云:“广西省出品甚少,但见有竹衣(凉背心)数件,为汗衫之代用品,是切断细竹枝用线穿缀胡椒眼而成,清凉朴雅,轻便灵巧,实胜于汗衫,此乃我国固有的特产,近年已甚少见,极应提倡。”⑤《全国劳展总评判报告(六)》,《申报》1935 年2 月14 日,第15 版。这说明,20 世纪30 年代,广西尚存有竹衫的制作工艺,但也已比较少见。
20 世纪90 年代,浙江临安、遂昌和缙云等地皆有人尝试做竹衣,并一度行销海外。临安朱世荣原本为竹匠,15 岁时跟着舅舅学习竹编手艺。1991 年,他从“当地古代竹衣的传说中受到启发”,然后又“专门跑到浙江林学院找老师请教”,“再结合自己多年的经验”,经不断摸索,“终于掌握了竹衣的设计和编织技巧”。①寿芳、张伟星:《如梦如诗翠竹衣》,《浙江日报》1996 年5 月7 日,第6 版。朱世荣制作竹衣经过了“切割、筛选、清洗、防腐、漂白、抛光等诸多工艺处理”②叶寒青:《天目山下翠竹衣》,《浙江日报》1996 年6 月10 日,第7 版。,在工艺制作和设计款式等方面都有许多与传统不同之处。
遂昌的石练镇过去也有竹衣制作的传统。1992 年,朱可风在当地办竹制品加工厂,组织员工向老手艺人请教制作竹衣。竹衣制作选用当地小金竹为原材料。小金竹必须是老竹子,取竹子顶端细嫩部分,直径约二毫米左右,长一厘米左右。小野竹需进行抛光,过去用小刀片轻轻把竹子表面刮光,现在改用刨光机。然后漂白,开水里放双氧水,漂两分钟左右。再然后晾晒,染色,画图设计,最后对照图纸以线穿缀。制作时,要从衣摆往领口顺序穿竹,穿一节竹子打一个结。③李晖:《清凉隔汗的好竹衣——石练竹制内衣》,http://scnews.zjol.com.cn/scnews/system/2011/08/01/014058024.shtml,发布日期:2011 年8 月1 日,浏览日期:2023 年5 月1 日。可以看到,朱可风的竹衣制作既参考了传统工艺,又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更新。
缙云的竹衣制作与临安有所不同,其是利用竹皮,也即将普通野生竹皮抽成竹丝,然后经过一些比较特殊的工艺处理,再编织成衣。④卢俊和:《缙云竹木业“编织”新时装》,《浙江日报》2000 年3 月31 日,第2 版。四川长宁产出的竹衣与之相似,亦为细竹片编织而成。这种竹衣与传统竹衫截然不同。
家住浙江海盐澉浦镇永乐村的步子训生于20 世纪40 年代,17 岁时开始做竹匠。据介绍,其年轻时曾在澉浦老镇上的一户人家家里看过一件用竹子做成的类似马甲的清代竹衣。步子训凭着自己的印象从山上找到“一些竹竿很细的原生小竹子”,“先将竹竿烘烤至颜色发红,再把竹竿切成细段,一节一节的,再打磨精细,编织串起来,差不多就能做成了。”⑤迟伟涛:《澉浦步师傅一手“复活”好多门手艺》,《南湖晚报》2009 年7 月1 日,第11 版。
浙江平湖的向祥宝(1944 生)擅长做衣服。二十多年前,她在妹夫家看到其祖上留下来的一件竹衣,后来空闲时想自己做一件,就凭着此前的记忆,使用从公园采得的小竹枝进行摸索和尝试。刚开始时没有经验,因为南方天气太热,刚做了二十多天,小竹管就全都发霉坏掉了。后来使用水煮的办法才解决了这一问题。在经历过若干失败后,向祥宝终于成功编织了一件竹衣。她把这件竹衣捐给了博物馆,然后又做了一件留在手中作纪念。与之前见过的竹衣相比,向祥宝认为自己编织的竹衣不够精致,小竹管有些毛糙,原因是不太懂得传统的制作工艺,也没有人传授经验,全靠自己琢磨,故在工艺方面有所欠缺。另外,选用的竹材也不够好,有点扁,不像那些好的竹材,其竹管完全是圆的。⑥笔者按:2022 年9 月20 日上午,笔者对目前居住于北京顺义的向祥宝进行了电话访谈。
海盐和平湖俱属于嘉兴,尤其海盐为前文所提蒋百里之母杨镇和的家乡。蒋百里、丰子恺等近代名人俱为浙江嘉兴人。这说明,至少20 世纪初至五六十年代,竹衫在浙江嘉兴还算是比较普遍的存在。
得益于上述这些竹产区竹匠手艺人及一般业余爱好者的喜爱与尝试,我们偶尔尚可接触到当下新作的竹衣。有些剧团的年轻演员也会从网上购买一两件,在炎热的夏季演出时穿在衣内防汗。然而,传统做工精致的竹衫留给人们的终究是更多的神秘和惊叹。
从目前报道来看,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如广东、广西、福建、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四川、重庆、陕西以及天津和北京等不同地方的博物馆或民间收藏者手中都有一些清代或民国时期留存下来的竹衣呈现,就连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都收藏了一件竹衣①任芳慧:《呼唤人文关怀抢救传统服饰》,《中国纺织报》2003 年4 月25 日,第5 版。文中载有北京服装学院李克瑜曾在某传统服饰论坛上的发言称其曾于1981 年到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参观,“其中就有一件中国的用小竹子编成的衣服,是用特别细的竹片,竹片之间还缀有珍珠,非常漂亮。”。做工精致的长袖竹衫,重仅几十克,小竹管长不到2 毫米,管径也不过1 毫米,恰如米粒,大不过绿豆,故多次在诗歌中被古人比拟为珠玉,称其为“竹珠”毫不过分。以如此小珠编织竹衫,其孔眼细密,穿着舒适,然其制作成本也大。有的竹衫,竹管稍长,编织的孔眼则较大。简要之,竹管的长短与直径大小,决定了竹衣网眼的细密程度。竹管短而细,则其做工耗时也更多。竹管的长短粗细以及线绳穿编技巧对于竹衫的结实性也都有很大影响。而其纹饰,以四节小竹围成的菱形孔网结构为主,也有六节或十节围成的六边形与长棱形孔网结构作装饰。这种孔网状结构比较有利于折叠拉伸。领口、下摆、门襟及腋下开口处等通常会用麻布或丝绸包边,以防止断线脱落。衣扣则有盘扣、系带扣和竹木扣等几种。其中,盘扣又分一字型、花好月圆型、鱼眼扣(又叫英雄扣)等;系带扣则为布条打制;竹木扣乃以竹木为之。前两种方式为传统衣扣;末一种似为近代机械加工所为,其扣容易松散。
相比于博物馆或民间收藏的喧嚣与热闹,竹衫在当下的生活应用中却显得十分落寞。尽管在过去的很多剧团,如北京、天津的京昆剧团、重庆四川的川剧团,以及山东的吕剧、山西晋剧、广东的汉剧等不同剧团的衣箱中都曾备有竹衣,但现今很多年轻演员或管箱师傅对于竹衣已然闻所未闻,更不要说亲见了。然而,对于那些送戏下乡或露天演出的演职人员来说,夏日的暑气依然难当,不仅如此,即便是大白天演戏,也要忍受大功率舞台灯光的炙烤。即便如此,也没有过去那般内衬竹衣的讲究了。故而,延绵千年的传统竹衣最终赖以依存的空间也因为现代人的简省与淡漠而几乎丧失殆尽。至于闾里乡间或明堂大厦,更不用说,因为现代制冷设备的普及,早已没有竹衫可以鲜活立足的土壤。
需补充的是,与竹衫在当下的黯淡与退隐相比,过去那种汗流浃背、衣衫浸透的场面却并没有真正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由此,与其说竹衫在当下所面临的生存难题与现实困境乃时代所迫,不如说是在当下人的生活习惯中缺少了几分真正的从容与雅致。
四、题后记
笔者对于竹衣的关注已持续若干年,每每留意探访,一直未获佳音,亦未能亲眼目睹。前不久,与浙江李少春聊及剧团竹衫,偶然得知其恰有实物。又幸蒙其信任,将其十多年前购得的一件压箱底的竹衣寄于我,由此得以细端其详。观其工艺,为现代工艺所为,较之传统工艺有所改进,然亦有不可比拟之处。
通过一番比较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这才发现真正的竹衫与人们的想象有所不同。近年来有不少人撰文介绍竹衣,文中存在不少错讹之处,譬如对于竹材的选择加工以及对于竹衫的穿着与定位等,多不够准确,容易造成误导。虽然竹衫的传统制作技艺目前已经很难寻觅,过去的小竹加工技艺究竟如何,不得而知,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在竹材方面我国有着比较丰富的竹产资源可供利用。从现有资料记载来看,广东广西的单竹,川渝地区的水竹与斑竹,浙江丽水的小金竹,湖南邵阳的篁竹,湘西龙山的毛竹,以及湖南湘浦地区的箖箊竹等,都可以用来制作竹衫。此外,还有观音竹和江苇竹等。在所有这些绿竹品类中,只有福建的玉竹大概为实心竹,其他竹品基本皆为空心竹。不管哪一种竹,差不多都是需要取竹之末梢枝桠,另外需满足直径圆管这两个基本要求。实际上,作为一个以竹闻名的国度,我国遍布各地的上千种翠竹中能够满足这一要求的竹子有很多。目前已知在云南、四川、湖北、湖南、河南、安徽、江苏、江西、福建以及浙江的绍兴、嘉兴、丽水等地都有适合加工竹衫的小竹。不同地方的竹子大概在品质上会存在一些差异,小竹管的加工与制作工艺也存在精粗高低之别,非可一概而论。而穿着竹衫的人与穿着的场合及穿着方法,也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做工精细的竹衫自然品味较高,穿着讲究,做工稍微粗糙的竹衫难免会令人有些担心,穿着起来也要多一层防护,即非贴肉来穿。在过去,竹衫是一种非常接地气的内穿或外用衣物,寻常百姓,可以在闲暇之余为自己或家人编织一件非常工巧的竹衫,也可货卖于市,赚取一点生活补贴或税赋之资,抑或作为一件贴心的土物,赠送于亲朋好友。总之,我们可以看到,生活中的竹衫实际有着许多温情与优雅的一面。至于其未来何在,仍不得不令人深思。然无论如何,姑且先抛一砖,以引良玉。
本文在撰写的过程中,得到许多学界同仁的鼓励和帮助,尤其是在文献查找与阐释等方面得到蒲宏凌、胥志强和王维家等几位学友的巨大帮助,在此表示特别的感谢。另外,浙江的李少春、吴延飞、向祥宝,山西的崔永智,重庆的江博文,天津的李俊延,陕西的李晓龙以及北京的王馗和杨珍等诸位老师也提供了不少实际帮助和专业启发,在此一并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