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浮针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2023-12-23姜晓丽谷源林范小艺戚美蓉王晓明

吉林中医药 2023年12期
关键词:浮针关节炎血小板

董 伟,姜晓丽,谷源林,范小艺,戚美蓉,王晓明

(威海卫人民医院,山东 威海 264200)

在我国,关节炎在40 岁以上人群中,发生率可高达46.3%[1],并且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不断增高,在65岁以上人群中,膝骨性关节炎(KOA)有高达85%的发病率[2]。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发展,2017 年我国已经约有2.41 亿60 岁以上的人口[3],故KOA 患者是临床工作中最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疾病,可表现为晨僵、肿痛、活动范围受限,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可造成严重心理负担。如何有效治疗早中期KOA 一直是临床医师研究的工作重点,西医对于早中期KOA 治疗主要为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并配合物理治疗,包括:红外线疗法、磁疗、射频疗法、电疗等,可取得一定疗效,但对心脑血管、消化系统等有一定不良反应,有其他潜在疾病的KOA 患者不适合长期服药[4]。富血小板血浆(PRP)来源于自体血,无免疫排斥反应、肿瘤效应、基因突变等,安全可靠[5]。可降低外周血中血清、关节液内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炎性因子表达,炎症反应减轻,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功能[6]。

《素问·痹论》中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KOA 属于中医“痹证”范畴,在内正气不足,肝肾亏虚,在外风、寒、湿邪侵犯筋骨,筋脉拘挛、痰瘀阻络而致关节肿胀、疼痛、畸形。浮针通过扫散手法,刺激、牵拉皮下疏松结缔组织,配合再灌注,可有效治疗骨关节疾病[7],1996年由符仲华首次提出,已成为中医骨伤科最常应用的现代针灸疗法之一[8]。基于此,本研究拟用浮针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早中期KOA,观察其临床疗效,并探讨联合应用作用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 年11 月-2022 年3 月在威海卫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60 例早中期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 例。观察组男11 例,女19 例;年龄50 ~67 岁,平均年龄(59.10±5.13)岁;病程5 个月~10 年,平均病程( 3.63±2.86)年。对照组男12 例,女18 例;年龄50 ~69 岁,平均年龄(58.73±4.39)岁;病程3 个月~11 年,平均病程( 3.76±2.69)年。采用Kellgren& Lawrence 分级法,观察组Ⅰ级10 例,Ⅱ级12 例,Ⅲ级8 例,对照组Ⅰ级11 例,Ⅱ级10 例,Ⅲ级9 例。2 组性别、年龄、病程、Kellgren & Lawrence 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膝关节炎诊断标准(2018 版)[9]:1)1 个月之内持续或间断膝关节疼痛;2)正侧位膝DR 示: 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或骨赘形成;3)晨僵≤30 min;4)年龄≥50 岁;5)活动时可触及骨研磨感。符合1)且同时符合2)~5)中任意2 条即可诊断。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0]: 1)膝关节疼痛;2)屈伸不利,甚至出现关节强硬、肿大;3)舌苔薄,舌质紫黯,脉滑;4)发病同气候有关。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同时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2)个人资料完整,年龄50 ~69 岁;3)初次就诊前未经过其他局部药物治疗;4)K-L 分级为Ⅰ~Ⅲ级;5)随访12 个月以上;6)本研究经威海卫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备案,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严重并发症,如肝肾功能障碍、凝血异常、心脑血管疾患等;2)合并其他膝关节疾病,例如感染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发育畸形(先天或外伤)等;3)严重皮肤过敏者;4)K-L 分级0 级、Ⅳ级;5)肿瘤患者;6)营养不良,肌力差,无法完成后期康复患者;7)无法配合完成随访者。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PRP 制备:在无菌环境下,于患者肘正中静脉取静脉血45 mL,与5 mL 枸橼酸(比例为1:9)相溶,反复晃动20 次使静脉血同枸橼酸混合充分,放入离心机首次以2 000 r/min(离心力为2 000 g)离心10 min,去除3 层血液中下层的红细胞,二次以2 350 r/min(离心力为1 760 g)离心10 min 去除上清液,抽出上层贫血小板层,得到5 mL 富血小板血浆,血小板浓度是患者正常血常规血小板浓度的3 ~5 倍,使用术中无菌注射器将5 mL PRP 注入膝关节腔。观察组在膝关节腔注射PRP 后次日起行浮针治疗:取软垫垫于患侧膝关节腘窝,放松下肢,膝关节屈曲,根据术者习惯采用双指或多指指腹仔细触摸大腿、膝关节、小腿肌群,注意多好发于胫骨前肌,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亦好发于股四头肌、腓肠肌内侧头,当指目下有条索、僵硬感或患者自诉局部刺痛明显,即为患肌;记号笔标记肌筋膜触发点;常规碘伏消毒,一次性浮针针尖对准标记点,手持专用进针器,同皮肤呈20°~25°快速刺入,记住刺针果断,但不需太深,持针手轻轻提拉,使针身离开肌层,退于皮下疏松结缔组织,放平针身,再运针,根据个人手感针尖略上翘,将浮针针座推进约30 mm,软管套基本没入皮肤,持针座,行扇形扫散,注意扫散动作平稳有节律,频率约每分钟100 次,幅度约45°,持续 2 min,约200 次。同时,根据患肌不同,行相应不同再灌注活动,胫骨前肌可一手按住足背、足底,患者抗阻20 s后放松,股四头肌:可一手按住小腿前侧,患者抗阻20 s 后放松,腓肠肌内侧头可一手按住小腿后侧,患者抗阻20 s 后放松,重复1 ~2 次,再灌注可多样化,注意治疗后指导患肢放松5 min,避免劳累,患肌被扫开后,拔出针芯,固定,6 ~8 h 后出针,隔日1 次,每周3 次,治疗2 周。

1.5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估患膝疼痛程度,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Lysholm 膝关节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评估患膝功能恢复情况,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液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评价炎症变化。显效:治疗后膝关节基本无疼痛,活动正常;有效:关节疼痛改善明显,关节活动轻微受限;无效:治疗后关节疼痛无明显改善,活动受限。总有效率为显效同有效之和占总例数的百分比。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7.0 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正态分布的计量单位资料,独立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观察组同对照组,组内比较实行配对t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 组临床疗效比较(± s,n = 30) 例

表1 2 组临床疗效比较(± s,n = 30)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 P <0.05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观察组 10 18 2 83.3#对照组 6 19 5 93.3

2.2 2 组治疗前后各项评分及关节液指标比较 见表2。

表2 2 组治疗前后各项评分及关节液指标比较(± s,n = 30)

表2 2 组治疗前后各项评分及关节液指标比较(± s,n = 30)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 与对照组比较,△P <0.05

组别 时间 VAS 评分/分 Lysholm 评分/分 WOMAC 评分/分 HSS 评分/分 血清IL1-β/(ng/L) TNF-α/(ng/L)观察组 治疗前 6.97±0.76 47.67±5.09 55.90±4.27 37.67±5.09 93.80±3.13 15.33±1.83治疗后 2.93±0.69#△ 73.17±4.45#△ 23.73±3.75#△ 62.83±4.45#△ 49.20±4.66#△ 9.50±1.01#△对照组 治疗前 7.07±0.78 48.03±4.72 55.90±4.27 37.43±4.76 93.93±2.52 15.53±1.91治疗后 3.57±0.50# 64.53±4.78# 34.87±4.46# 53.37±4.37# 65.90±4.25# 11.30±0.95#

3 讨论

膝骨关节炎(KOA)病因尚不明确,病理特点可表现为软骨的变性、软骨下骨继发硬化、骨质增生、滑膜炎性病变、甚至下肢肌肉萎缩无力等[9]。早期可表现为间隙性局部疼痛、发冷、酸胀、上下楼梯或坐起立行疼痛较重,治疗不当疼痛可持续性存在,严重影响患者生活[11],故对于早中期KOA 的治疗尤为重要。目前,对于早中期膝骨关节炎,西医保守方法包括口服外用非甾体消炎药,口服氨糖营养软骨,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医用几丁糖、激素等,可改善局部症状,但无法干预疾病发展进程[12]。软骨修复与否是疾病进展的关键,PRP 可提供多种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可促进软骨细胞生成与凋亡平衡[13],同时,外周血中血清内白细胞介素-6、IL-1 β、TNF-α、MMP-9、MMP-13、氧自由基等炎性因子表达明显降低,以此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14-15]。曾佳森等[6]报道通过对治疗后3 个月、6 个月、12 个月血清IL-1β、IL-6、MMP-9、MMP-1 3、TNF-α 含量行统计学分析,证实PRP 能有效改善局部症状的同时,可降低分解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有效控制病情的迁延。NAPOLITANO M 等[16]报道对27 例KOA 患者进行自体PRP 注射3 次,证实PRP 可明显改善KOA 患者疼痛和功能。

外在风、寒、湿邪侵袭,气血痹阻,内在气血不足,肝肾亏虚,筋骨失于濡养,日久脉络失和,不通则痛,而致“膝痹”,《诸病源候论》中记载:“由血气虚,则受风寒湿,而成此疾”。《素问·皮部论》中记载:“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腑脏也;凡十二经脉者,皮之部也”,故中医学对此病病因病机讲究整体观念,辨证施治,激发经络之气。浮针通过作用于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将生物信号通过经脉传到身体各处,故不仅针对痛点治疗,而且考虑中医学整体观念、经络学说,配合不同患肌相应肢体活动实现再灌注,对骨关节疾病治疗效果尤其显著[17]。2010 年符仲华在浮针牵拉结缔组织基础上,提出了“缺血-再灌注”的治疗理念,进一步完善了浮针治疗的系统理论及实践体系[18]。浮针疗法作用于浅筋膜层,操作简便,神经末梢无明显分布,酸麻、胀痛等针感较轻,进针点少,留针对患者日常活动影响较小,见效快,痛苦小,患者易于接受[19]。肖斌斌等[20]于2016 年7 月-2017 年12 月运用浮针对比常规针刺分别治疗35 例早中期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通过比较VAS 疼痛评分、疗效有效率、Lysholm 评分、中医症状积分、关节滑液中IL-6、TNF-α 水平。证实浮针、常规针灸均可有效治疗早中期膝关节炎,但浮针效果更佳,有效率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86%。李虎等[21]秉承患肌为重理论,通过对患肌再灌注细化治疗,应用浮针治疗肌肉、神经等系统疾病,疗效确切。宋翔等[22]通过Meta 分析浮针治疗KOA 疗效,证实浮针疗法治疗KOA 可确切提高有效率,疗效确切,并且可显著降低VAS 膝关节评分、WOMAC 评分、Lequesne 指数。

TNF-α、IL-1β 是膝关节炎关键介质,直接影响KOA 患者疼痛指数[23],富血小板血浆可有效降低两者细胞因子表达,结合浮针整体辨证,内外兼治,2 组患者膝关节评分、关节液炎性介质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同治疗组比较,功能恢复更佳,各项数据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浮针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疗效显著。

猜你喜欢

浮针关节炎血小板
Red panda Roshani visits Melbourne Zoo vet
浮针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研究进展
浮针治疗产后股外侧皮神经炎验案
关节炎的“养护手册”
浮针联合自拟通便方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对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防治效果
求医更要求己的类风湿关节炎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总数和血小板平均体积的相关探讨
浮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