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共同体思想:学理渊源、科学内涵与价值意蕴

2023-12-23胡宝红,张建军

关键词:科学内涵价值意蕴

胡宝红,张建军

摘 要:新时代共同体思想聚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和世界向何处去的两大时代课题,内在包含中华民族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自然生命共同体等复合型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统筹两个大局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马克思世界交往理论、真正共同体思想、中华传统和合文化分别从客观前提、价值旨归、精神根基三个不同维度演绎了新时代共同体思想形成的逻辑理路。新时代共同体内在包含了“四个共同”的科学内涵,即在思想理念上,主张求同存异的共同理念;在主体关系上,倡导相互依存的共同思维;在目标旨归上,坚持天下大同的共同追求;在实践遵循上,贯彻合作共赢的共同行为准则。新时代共同体思想不仅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蓬勃生机与活力,还为建设合作共赢、共同繁荣的新世界提供了中国智慧。

关键词:新时代共同体;学理渊源;科学内涵;价值意蕴

中图分类号:D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217(2023)06-0001-09收稿日期:2023-09-06

基金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科委托项目(2023ZJFLZ01):新时代习近平关于加强与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在新疆的实践研究。

作者简介:胡宝红(1992-),女,江西吉安人,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张建军(1975-),男,四川内江人,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①“两个大局”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凝聚共识,激发各族人民创新创造活力,积极融入党和国家伟大事业的生动实践中;如何营造向善空间,坚持自身发展的同时推动世界和平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广阔和谐的国际环境,既是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力量”问题的追问,又是对“世界该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的思考。对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给出了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以及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回答。

随着“中华民族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各种类型共同体概念的提出,理论界出现了“共同体”的研究热。纵观已有研究,关于“共同体”主题的研究,大致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类:一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研究。李二明从理论建构和实践两个维度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了分析研究。②戴兆国等探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历史意义。③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孟凡东等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属性和内涵展开讨论。①马冬梅等探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形成逻辑以及理论渊源。②三是其他更加具象的共同体研究。比如中华民族生态共同体③、水事命运共同体④、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⑤以及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⑥等,以上研究多集中于对具体共同体的理论渊源、内涵、价值以及路径探析。四是各类共同体之间关系的研究。刘荣军等就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继承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深刻内涵的基础上,在向度重塑、路径重铸、价值重释三个方面展现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新境界。⑦张淑娟则从理念契合和践行张力两个维度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的异同进行探微。⑧通过文献梳理,不难发现,关于“共同体”的研究,学术界已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是以上研究多聚焦于具体的某一类共同体或者不同共同体之间关系的探讨。关于某类共同体的研究好比一个又一个的点,关于共同体之间关系的研究好比一条条线,现有研究缺乏整体性、共性研究的面,来使“共同体”研究更加立体化。职是之故,本文尝试对以上具体的共同体理念统合为“新时代共同体”,并就其合理性、内涵以及价值意蕴进行探赜,旨在从一般性、整體性角度丰富“共同体”研究,进而为推动共同体构建提供镜鉴。

一、学理渊源:新时代共同体的逻辑理路

新时代共同体作为一个复合型概念,其生成逻辑既遵循唯物史观原理要求,又体现中国特色,是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其中,马克思主义的世界交往理论揭示了各民族的存在和交往的客观规律,为新时代共同体的形成提供了客观前提;马克思主义“真正共同体”思想集中展现了马克思恩格斯对人本质复归的关怀,为新时代共同体提供了最高价值旨归;中华传统和合文化内蕴的“协和万邦”“天下大同”“天人合一”等彰显了中国气派和中国智慧,是新时代共同体的精神根基。

(一)客观前提:马克思主义的世界交往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⑨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从无到有,经历了从最初原始社会以性别、年龄等纯生理因素为基础的自然分工到畜牧业与农业的分离、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以及商人阶层的产生的三次社会大分工的演变。期间,生产与交往的逐渐分离致使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分离,不仅分工形式日益多样化、复杂化,交往范围也由原来仅局限于家庭、氏族、部落内部日益扩大至民族,进而最终横跨整个世界。不难发现,在马克思看来,生产方式决定分工复杂程度,伴随分工越来越细化,交往范围也越来越大。长久的交往必将打破各民族相互独立的孤立状态。诚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指出的那样:“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①一方面,各民族各方面的交往代替各个民族封闭隔绝状态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民族之间的交往不可避免;另一方面,世界历史的形成有赖于生产力的发展和交往的扩大,世界历史的发展亦然。同时,人的交往关系是极为广泛的,有物质、有政治、有宗教、有脑力,乃至谈话和爱情。其中,物质生产是最基本的生产,决定着其他精神文化的生产。在所有的交往关系中,最基本的还是物质交往,最基本的关系是物质交往关系。

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物质生产出现国际分工并日益细化,进一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普遍交往。“普遍交往中,国家成为交往主体,不再局限于个人、城邦和民族之间的交往。”②马克思认为交往可以分为民族内部交往和民族外部交往。然而,由于历史文化差异问题、种族观念问题以及政治认同问题,各民族国家在交往过程中总会伴随着大小不一的諸多问题。在资本的驱使下,资产阶级为了获得更大的原料和市场,进行血腥的殖民贸易。因此,在资本原始积累阶段,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殖民地与宗主国之间的国际贸易、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交往的鲜明表现。对此,马克思给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③以及无产阶级运动与民族解放运动相结合,以打破资本主义秩序,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药方。在看到无产阶级在世界交往中为解放人类必须同资产阶级展开各种形式斗争的同时,马克思也非常重视资本主义促进生产力发展进而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奠定物质基础的历史作用。“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④资本主义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不仅促进世界历史发展进程,同时还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到来做着重要而不可跨越的准备。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⑤。在人类真正进入人的社会之前,在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之前,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还要共同存在很漫长的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无产阶级不仅要充分重视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问题,还要善于运用资本服务于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到来奠定物质基础。

(二)价值旨归:马克思主义“真正共同体”思想

马克思在坚持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前提下,以现实的个人及其物质生产活动为研究起点,同时通过考察生产力发展与分工、私有制与阶级斗争的历时性变化,进而形成马克思主义“真正共同体”思想。在马克思看来,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作为一个由现实的人构成的共同体,先后经历原生形态的自然共同体、依赖于物的虚幻共同体到人能够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真正共同体”的过程。其中,虚幻共同体为真正共同体奠定物质基础。

马克思认为:“分工和私有制是相等的表达方式,对同一件事情,一个是就活动而言,另一个是就活动的产品而言。”⑥如同劳动产品决定于劳动,所有制决定于分工。分工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存在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相对应的,所有制形式也要经历这么一个过程。从人类历史进程来看,在原始社会早期,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只能通过协同劳作的方式才能够在强大的自然力面前生存下来。集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决定了人们共同占有和分配劳动产品,形成以生产资料公社所有制为基础的自然共同体。在自然共同体中,由于没有剩余的劳动产品,个人占有和分配劳动产品的多少取决于整体劳动产品量,人们十分关心集体利益,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劳动生产率提高,出现剩余劳动产品,产品交换与真正意义上的分工成为可能。在分工中占据有利地位以便榨取更多的剩余劳动,追求私人特殊化的利益成为人们热衷的方式。随着社会财富逐渐积累到少数人手中,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社会开始出现阶级。其中,经济上占绝对优势的阶级成为统治阶级,其他阶级则沦为被统治阶级。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因利益的对立性而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一方面,统治阶级为了获得更大的私利,运用国家暴力机器维护自身的统治;另一方面,被统治阶级为了摆脱被剥削的命运,先后出现了奴隶反对奴隶主、农奴反对封建主、无产者反对资本家等一系列的反抗斗争。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工场手工业被机器大工业代替。机器大工业发展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而且还创造出无产阶级这一革命性、组织性的先进阶级。

马克思不仅发现了社会分工带来的阶级分化,更进一步洞悉了这一分化带来的人们组织形式的变化。社会分工的发展产生了单个人或者说单个家庭的特殊利益与所有相互交往的个人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为缓和因利益矛盾引发的冲突,将冲突保持在秩序范围内,共同利益采取国家这种在表面上采取一种共同体的形式而非阶级组织形式,但本质上依然是在社会分工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的那个阶级统治着其他一切阶级的独立形式。故而“国家内部的一切斗争——民主政体、贵族政体和君主政体相互之间的斗争,争取选举权的斗争等等,不过是一些虚幻的形式——普遍的东西一般说来是一种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在这些形式下进行着各个不同阶级间的真正的斗争。”①简言之,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为了掩盖阶级分化和压迫的事实,通过“民主”“自由”“平等”人为塑造所谓“民族”“民族利益”——本质上是一种“虚幻的共同体”和“虚幻的共同利益”——来割裂无产阶级国际联合,以维护自身阶级利益和统治。

资产阶级社会中被粉饰的“自由和民主”的虚幻共同体的本质随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矛盾的深化而日益浮于表面。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民族作为虚幻的共同体有着以下三大特征:一是“赋予自己思想以普遍的形式,把他们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②的虚幻意识形态;二是“对于被统治阶级来说,不仅是完全虚幻的共同体,而且是新的桎梏”③的虚假共同体;三是个体沦为创造财富机器的抽象的人。

马克思主义认为,破除资产阶级“虚幻共同体”的唯一办法就是通过暴力革命推翻一切现存秩序。“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④,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代表“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的真正共同体。真正的共同体是能够为个体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条件和保障的共同体,即“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⑤。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类精神境界高尚、各尽其能按需分配是真正共同体的三大特征。其中,物质财富是基础,精神境界是支撑,按需分配是目的。换言之,真正的共同体是人摆脱物的依赖、回归本性、实现全面发展的共同体。在那里,没有与人类自身对立的分工,人是全面发展的人;没有阶级和阶级压迫,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实现和谐统一,摆脱必然进入自由王国。

(三)精神根基:中华传统和合文化

“和合”首次出现在《国语·郑语》中,“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意为商契可将五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加以和合,使百姓安身立命。“和”指和气、和谐、和睦,关系友好;“合”指包容统合、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尊重差异、增进共同。和合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宽广的精神品格。“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强调要在求同存异中推动事物的发展;“保合太和,乃利贞”强调唯有保持万事万物的和谐统一,才能实现和谐的最高境界“太和”;而“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天下为公”等观念则是和合理念的具象化表现。其中,“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本是一体,理应践行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而不同”强调和谐并不意味着消灭差异,保持事物各自特色的和谐才是最美的;“天下为公”强调视野更为广阔、空间更为宏大的和合,展现一种天下大同的最高人类价值追求。

中华传统和合文化因其内在的独特风格和精神品质,为新时代共同体奠定了牢固的精神根基。“保合太和,乃利贞”意为唯有保持和谐统一,才能促进事物的发展。这表明和合是事物发展的重要动力。小到个体、民族,大到国家甚至是整个世界,欲实现发展,必须重视内外和谐。“天人合一”要求我们正确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敬畏自然,并非征服自然。“协和万邦”告诉我们要本着平等友好、开放包容的心态与其他民族国家平等交往、坦诚交流,实现互利共赢。“天下大同”引导我们矢志不渝地追求人类对友爱互助、平等团结、和平安详的未来社会的美好憧憬。“和而不同”与“求同存异”是我们实现“太和”的手段和基本原则。新时代共同体既不排斥差异,也不寻求绝对的相同,而是追求一种能够保持自身独立性的特点的和合。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内部,还是处于世界民族之林,都要始终本着尊重差异、增进共同、平等交往、互惠互利的原则,以和合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推动整个世界向前发展。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中华传统和合文化始终坚持人与自然本是一体的观念,在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基础上,合理科学运用自然,造福人类,找寻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最佳平衡点。

二、科学内涵:“四个共同”

新时代共同体概念中,就“新时代”一词而言,党的十九大报告所讲的“三个意味着”和“五个时代定位”科学阐释了其丰富内涵。①就“共同体”一词而言,《社会科学大词典》中做了如下表述:一般说来,共同体是处于互相熟知的关系之中的最大的人类集团,同时也是一种政治集团。同一个共同体具有基本相同的文化,共同体成员之间的关系处于互惠状态,并具有某种归属意识。共同体这一概念,也常常泛指各种类型、各种层次、各种性质以及各种规模的人类社会或文化集团。②不难发现,新时代共同体即是指基于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以及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需要,人们以主客观方面的各种共同特征为纽带,为着共同的利益、价值追求联结而成的各种类型、各种层次、各种性质、规模大小不一的人类群体。其中,共同体成员在保持自身特征的同时,对共同体具有一定的归属感;共同体成员之间在思想理念、主体关系、目标旨归以及实践遵循上有着特殊的规定性。

(一)思想理念:求同存异的共同理念

儒家经典《礼记·乐记》中有记载:“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意为乐的特性是求同,礼的特性是求异。同使人们互相亲爱、亲近,异则使人们互相尊敬。但是如果乐事一旦太过却不加节制,会使人之间尊卑界限混淆、流移不定;礼事太过也不加节制,则使人们之间离心离德。恰到好处把握同与异,追求快乐的同时不忘记用礼约束自我,方能不致乐流礼离的局面。这即为求同存异的思想理念。增进共同、尊重差异不仅是不同个体之间得以和谐相处的方法原则,还是新时代共同体成员共同体意识生成的关键。

从国内背景来看,我国已经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阶段性任务,踏上了奋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较之前更为强烈,然而地区发展不平衡,尤其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等发展相对滞后的事实不容忽视。同时,改革开放进入攻坚区,人们的需求日益呈现多样性特征。为此,要引导人们理性地把握存在的事实上的差异,将人们的思想和行动聚焦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共同价值追求上来,营造为着共同的价值追求而接续奋斗的共同体氛围。从国际背景来看,国际政治经济秩序面临重组,各种矛盾相互交织,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零和博弈的冷战思维,为世界的发展带来诸多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因素。面对风高浪急甚至是惊涛骇浪的世界之变,全球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以及发展赤字有增无减的时代之变,以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历史较量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历史之变,我们党统筹“两个大局”,对内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确处理一体和多元、共同性和差异性问题,凝心聚力共圆中国梦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命题;对外本着宏阔的国际视野和大国的责任担当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呼吁各国尊重彼此发展道路和文明,增进互信和理解,以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为纽带,共同为世界发展迎来光明前景。

(二)主体关系:相互依存的共同思维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处于紧密联系之中,不存在孤立的事物。小到个体、大到国家,或者说整个自然和社会,都处于这个庞大的关系网之中。近代以来,资产阶级在资本的驱使下,以榨取剩余价值为目标,以工业文明为手段,开辟了世界市场。随着世界市场的不断发展,全球化从经济领域延伸至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诸多领域,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形成一个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特别是长达三年之久的世纪疫情让我们意识到各个国家处于极端相互依存的关系之中。一方面,疫情传播速度之快、蔓延范围之广,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和安全,耗费大量社会资源。在这场疫情中,全世界人民不分职业、种族、国籍,都处在了疫情威胁和灾害之中。另一方面,面对此次疫情,各国唯有抛弃零和博弈思维和陈旧理念,共同携手合作应对,方能成功渡过这场世界大考。然而,在这场世界级的疫情大考中,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依然秉持零和博弈思想,將病毒政治化,甚至以“武汉病毒”“中国病毒”污名化中国,抹杀中国对世界疫情防控的突出贡献。正如有国外学者指出,在过去75年一直扬言担负着建立和维护世界合作秩序的美国,在此次疫情期间并没有积极倡导合作。相反,无耻地利用病毒实现其打压中国形象的目的。①

本次疫情暴露出很多全球治理问题。比如:联合国、世卫组织等陷入部分失灵状态,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等国际机制反应迟缓以及大国协调合作难度加大等。问题的实质在于以意识形态划界并制造彼此排斥的思维甚至是话语体系依然在左右着整个人类世界的发展。世界何去何从,中国在疫情防控中用行动给出了回答。中国本着对本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健康和安全负责的态度,及时发布疫情信息,加强科研攻关国际合作,尽可能向需要帮助的国家,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施以援手。中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挽救了全球成千上万的生命,践行了新时代共同体内蕴的主体交往中相互依存的共同思维,彰显了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诚愿望。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新冠肺炎疫情以一种特殊形式告诫世人,人类是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重大危机面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团结合作才是人间正道。”②国与国之间相互依存的共同思维代替非此即彼的零和思维是历史发展大势所趋,是新时代共同体内关于主体关系的本质确证。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作为世界文明大花园重要组成部分的各国文明包容共存、相互交流借鉴,在推动人类现代化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要重视文明传承与创新,致力于在密切交流借鉴过程中共同推动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推动人类现代化进程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三)目标旨归:天下大同的共同追求

天下大同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共同理想与价值追求。中国《礼记》描绘的“大同世界”、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圣经》里的“伊甸园”、莫尔刻画的“乌托邦”以及康帕内拉塑造的“太阳城”,无不展现出古今中外的人们对这种理想的热切追求。以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崇高价值目标的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将人类这种最朴素的理想变成了科学。他们的后继者们接续为了这个理想而不断探索、不断实践:列宁结合俄国具体的国情,探索建立了首个社会主义国家,一改资本主义独占天下的国际局面;毛泽东立足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扎根中华文化土壤,建立和发展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彻底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悲惨命运;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结合各自所处的国内外历史背景和条件,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使命担当接力书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时代篇章。反观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在资本的驱使下,呈现出一派与天下大同理想渐行渐远的趋势。对内,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事实上的不平等、不自由、不民主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粉饰的“平等、自由、民主”形成鲜明对比;对外,遵循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全然不顾基本的道义和准则,为着本国利益不择手段,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霸权主义等是他们的常规伎俩。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惟有马克思主义才是指导全人类迈向天下大同社会的科学理论,惟有社会主义制度才是推动人趋向本质复归的制度保障,惟有无产阶级政党才能引领全人类实现天下大同。

在现有的国际秩序当中,尽管呈现出“东升西降”趋势,但是“西强东弱”的总体格局尚未改变,人口占世界绝大多数的第三世界国家依然处于弱势。距离实现天下大同的崇高追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的坡要爬。世界各国还要共同面对各种因文明差异、利益分配而引发的分歧甚至是摩擦。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摒弃“文明冲突”“文明优越”等狭隘错误观念,倡导各国以“天下大同”的共同追求为最大公约数,以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和各国人民共同福祉为国际交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类良知为价值判断的底色,遵循“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原则,彼此尊重,加强协商,增进共同,凝聚各国文明和智慧,昂首阔步地向天下大同的理想社会进发。

(四)实践遵循:合作共贏的共同行为准则

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向亚洲各国发出倡议:“只要我们携手同行、行而不辍,就一定能汇聚起合作共赢的伟力,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挑战,迎来更加光明美好的未来。”①合作共赢是破解当前全球治理四大赤字的密码,是战胜全球各种挑战的必由之路,更是世界各国书写美好未来的共同行为准则。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以及发展赤字的有增无减表明西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下世界历史的发展,以互利共赢、互谅互让、求同存异、以诚相见为内在要求的合作共赢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所翘首以盼、真诚拥护的国际交往的重要实践准则。合作共赢有别于西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近年来的国际发展形势越来越表明,西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内在本质就是一种狭隘的、排他的丛林法则,已经完全无法适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要求。而合作共赢则倡导各国根据时代和世界发展需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吸取各种逆全球化思想和行为的经验教训,共同正视世界发展面临的种种危机和挑战,摒弃文明冲突的思想,尊重各国文明发展道路和选择,增强平等互信互利意识,牢牢扭住天下大同的共同价值追求,积极推动适用性更强、更具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格局的形成,进而在国际交往中更好开展平等合作、共赢合作、整体性合作,实现国与国、自然与社会事实上的合作共赢。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于国内而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蓝图已经绘就,复兴伟业的实现要凭借中华民族强大的内在凝聚力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贯彻与落实;于国际而言,如何走出世界发展困境,怎样立足本国国情在全球化不断加深的浪潮中实现自身发展,中国发展的经验已经给出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最终效果如何取决于世界各国能否展开合作共赢的交往实践。换言之,面对各种紧迫的世界范围内的挑战,世界各国唯有共同搭上“新时代”的高速列车,摒弃西方传统的权力思维、零和思维以及线性思维,开放包容、坦诚相待,精诚合作,方能迎来更加光明的未来发展前景。

三、价值意蕴:理论贡献与现实服务同频共振

新时代共同体思想聚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世界向何处去的时代课题,内在包含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等复合型共同体形态,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着眼理论与实践创新的伟大理论创造。新时代共同体思想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而且为科学应对世界发展难题提供了破解之道,实现了理论贡献与现实服务的同频共振。

(一)理论贡献:“两个结合”的时代产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①新时代共同体思想面向世界之变、历史之变以及时代之变,锚定党和国家事业的时代使命和任务,汲取中华文化智慧和精髓,遵循马克思主义世界交往思想以及真正共同体思想的内在规定性,倡导求同存异的共同理念、相互依存的共同思维、天下大同的共同追求以及合作共赢的共同行为准则,就如何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对关系,特别是不同国家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从理念至实践全方位立体式的中国智慧,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蓬勃生机与活力。

一方面,中华和合文化既是新时代共同体得以构建的重要价值维度,又是其得以向前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天人合一”强调自然与人的和谐相通,新时代共同体倡导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和为贵”强调珍视和平、协和万邦,新时代共同体倡导通过和平的方式、手段处理分歧和解决矛盾;“和而不同”强调相互尊重与兼容并包,新时代共同体倡导国家间超越种族、文化、国家和意识形态的界限,互尊互谅互信;“和衷共济”强调同心协力,克服困难,新时代共同体对内注重民族团结凝聚,奋力谱写新时代新征程复兴伟业新篇章,对外倡导世界各民族、各国家通力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挑战,谋求合作共赢。

另一方面,新时代共同体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真正共同体的必经阶段,两者在价值追求上具有内在统一性。进入没有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的真正共同体,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终极价值追求。新时代共同体倡导建立一个以人类良知为道德基础、以全人类共同利益为出发点、以合作共赢为实践原则的命运共同体。这是首次超越资产阶级国家虚幻共同体的狭隘性,在坚持本国发展的同时谋求全人类共同利益,共创美好世界的创新性实践,为推动人类进入马克思主义真正共同体做好必要的实践准备。

(二)现实服务:为建设合作共赢、共同繁荣的新世界提供中国智慧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新时代共同体思想聚焦推动民族复兴伟业与世界未来发展提出追求至善的道德理念、求同存异相互依存的思维、天下大同的共同追求以及合作共赢的行为准则,绝非仅停留于话语理论层面,还通过切实而生动的实践引领并强化这种共同的话语理论。历经九年耕耘的“一带一路”倡议已经结出促进周边沿线国家共同繁荣的硕果,共建“一带一路”成为相关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搭乘“新时代”快车的重要抓手。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内涵由最初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不断丰富和拓展为“数字丝绸之路”、“创新丝绸之路”、“绿色丝绸之路”以及“健康丝绸之路”。这再次证明了新时代共同体思想的科学性与强大的感召力。中国式现代化是继“一带一路”倡议之后又一大立足本国发展兼顾人类共同利益的重大战略举措。中国式现代化关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在要求,为新时代新征程上促进民族复兴伟业,迎来更加开放包容、绿色健康、共同繁荣的美丽新世界提供方向指引。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仍在加速演进,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尚未形成,逆全球化思潮、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层出不穷,世界进入了新的动荡变革期。于中国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无论是机遇,还是挑战,都要写好团结聚民心的文章。于整个世界而言,矛盾交织与低速发展同在,迫切需要各国,尤其是美西方国家,摒弃文明冲突思想,以开放包容、互尊互谅互信的态度,参与到深层次、宽领域的整体合作中,在促进本国发展的同时兼顾整个人类的共同利益,推动构建合作共赢、共同繁荣、绿色美丽的新世界。换言之,新时代共同体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破解世界发展难题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彰显富有国际担当和天下情怀的中国气派和中国智慧。

结 语

新时代共同体思想有着特定的学理渊源、成功的实践基础以及崇高的价值追求,不仅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如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及如何破解当前经济发展低迷、全球治理赤字难题等重大时代课题,而且首次超越虚幻共同体的狭隘性,谋求本国利益与全人类利益的和谐统一,共创美丽新世界。新时代共同体超越西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的霸权思维、同质思维以及线性思维,摒弃文明冲突论的排他论调,倡导合作共赢的行为原则,致力于构建合作共赢、共同繁荣、绿色美丽的新世界,因而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诚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世界是各国人民的世界,合作共赢才是人间正道。新时代共同体必将最大限度地凝聚人心,引领各国昂首阔步在人间正道上,推动整个世界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The Thought of Community in the New Era:  Theoretical Origin, Scientific Connotation and Value Implication

HU Bao-hong,ZHANG Jian-jun

(School of Marxism,Xinjiang University,Urumqi 830000,China)

Abstract:The thought of the Community in the new era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and on where the world is headed. It contains a composite commun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a community of natural life and so on, which is a major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nnovation of the CPC to balance the two overall situations. Marxs world communication theory, real community thought, Chinese traditional harmony culture respectively deduce the logical path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thought of community in the new era from three different dimensions: objective premise, value purport and spiritual foundation. The new era community contains the scientific connotation of“four commonalities”, that is, it advocates the common concept of seeking common ground while shelving differences in ideology; it advocates a common mindset of interdependence in the subject relationship; it adheres to the common pursuit of great harmony in the objective and it implements the common code of conduct for win-win cooperation in practice. The thought of the Community in the new era not only highlights the vigor and vitality of Marxism in the new era, but also provides Chinese wisdom for building a new world of win-win cooperation and common prosperity.

Key words:community in the new era;theoretical origin;scientific connotation;value implication

[責任编辑  常伟]

猜你喜欢

科学内涵价值意蕴
习近平选人用人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
准确理解组织路线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意蕴
社交媒体时代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的价值意蕴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模式建构
当前我国民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价值意蕴析论
全面理解绿色发展思想的科学内涵
读懂名师
『四个全面』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及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