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现代化路径
2023-12-23葛天博
葛天博
(绍兴文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
持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现代化,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命题,学界的关注点大多集中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参见王延中《扎实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民族研究》2022年第1期,第1—13页、第143页;金刚、哈正利《以深化“两个结合”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理论学刊》2022年第2期,第5—14页;李良品、葛天博《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法治化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探析》,《民族学刊》2022年第3期,第5—11页、第138页。,鲜有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21这不仅预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现代化研究亟待开启,而且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现代化迎来历经五千年奋斗的现代化新征程提出了五个原则,浓缩为政治方面强化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建设方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方面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文化方面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与治理方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1]22-27。遵循这五个原则,从五个维度系统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现代化。即政治方面坚持党的全过程领导深化政治认同,社会建设方面构建和融式社区提升民族一体意识,经济方面推进共生经济实现各民族合体发展,文化方面驱动中华文化现代转型促进民族文化和合,治理方面构筑总体国家安全防线克减风险溢出。五个维度系统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现代化,彰显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理论主张与实践自主的自我革命精神,昭示中华民族引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曙光将从东方地平线升起的理论光芒。
一、坚持党的全过程领导深化政治认同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坚持党的领导是其最本质特征,且已被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百年历史所证明[2]13-14。现代化在凸显每个民族发展能力的同时,更能强化每个民族的自我意识。在一场包括五十六个民族在内“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进程中[1]22,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已经不能满足各民族之间因为现代化导致关系式微与现代化要求共同体成员应齐心努力之间的紧张。组织全部资源推进现代化的力量来自高度的政治认同,需要在各项具体民族工作中体现党的过程性领导,深化党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全面领导。即建立一支始终在各项具体民族工作中落实党的全过程领导、坚定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和政策实施的民族干部队伍,三位一体推动党的全过程领导“高质量发展”[1]23。
(一)构建坚持党的全过程领导新格局
从1921年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确定了为人民大众谋取幸福、为民族谋得复兴的历史使命。1937年7月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根据局势提出并践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1947年5月,首个民族自治区内蒙古人民政府成立以及随后展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各个时期,党始终“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3],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坚持党的全过程领导,不仅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现代化的力量之基,而且是中华民族内各民族成员共享共同繁荣、共同发展目标的组织之力。构建坚持党的全过程领导新格局,其最高原则就是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现代化过程中坚持“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立场信念[4]21。
坚持党的全过程领导,一是在中华民族走在伟大复兴道路上持续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信任,各级党委必须“认真履行主体责任”[3],清醒意识到党的全过程领导符合国际局势不断发展变化和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进步的要求;二是坚定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各级党委应从具体工作出发建成“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民族工作新生态(2)“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参见习近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人民日报》2021年8月29日第1版。,持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现代化“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时性变革”[1]6;三是各级党委时刻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为方向,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现代化过程中四对重大关系的系统阐释[5],坚持党的全过程领导全周期贯彻。
(二)锻造坚定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现代化意识的干部队伍
锻造一支坚定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现代化意识的干部队伍是一项系统且长期的工作,对于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国际变局来解决民族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历史经验证明,民族地区干部队伍建设对于凝聚各族人民拥护党的全面领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具有带头示范作用。这就需要在民族地区“努力建设一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动特别坚定……的民族地区干部队伍”[3],“确保基层民族工作有效运转”[3],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现代化过程中落实坚持党的全过程领导。
民族干部队伍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发展目标的实现,对于民族地区人民群众清醒认知民族自身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辩证关系,自觉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3],具有引领性作用。一是要充分考虑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现代化的特性,“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吸引更多优秀人才”[3],培养更多的后备人才,以满足不断发展的民族工作的需要;二是要建立科学选拔民族地区干部队伍的遴选机制,通过建立各种平台,主动提升“敢于担当的优秀少数民族干部”的主体意识[3];三是要不断完善民族干部用人制度,分层次分类别建立民族干部精细化管理制度,通过财政专项支出解决民族干部特别是少数民族干部的后顾之忧。
(三)加强民族地区基层政权理论研究和政策实施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现代化因为社会关系更加处于动态调整过程而驱使民族内部矛盾与民族外部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加剧民族内外矛盾的振荡,造成民族地区社会秩序失稳。民族地区各种矛盾的预防和化解,考验着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整合社会治理的组织能力,反映出民族地区基层政权的稳定性、政治性是否符合党的民族政策要求。党的二十大之后,中国式现代化对民族地区基层政权能否将党的新时代民族工作理论与党的新时代民族工作政策相结合提出了现代化要求。即民族地区必须建成“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到基层有人懂、民族工作在基层有人抓”的治理阵地[3],既是民族地区基层政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政治责任,也是在党的全面领导下提高基层党组织治理能力时代化与现代化相结合的党建“牛鼻子”。
加强民族地区基层政权的理论研究和民族政策实施,既要注重理论教育,又要强化实践保障。一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民族地区基层政权理论研究的指导,将一百多年来党在民族地区不同时期建设基层政权的经验上升为解决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民族问题的理论;二是通过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教育,强化民族政策实施前培训,提升基层政权干部深刻理解党的民族政策能力,确保党的民族政策在民族地区得到科学贯彻;三是把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现代化意识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搞好社会宣传教育,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指导基层政权建设和民族政策实施,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现代化的基层执政基础。
二、坚持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现代化以其发达的科技逐渐弱化了各民族及其成员之间的社会关系,独立自主意识渐强的同时,也对民族共同体的牢固性产生撕裂的风险。随着现代化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带来丰富的公共产品,原先形成的维护共同体利益的民族关系将会因公共产品的差异化供给而更加凸显狭隘的民族意识。因此,动员全体中华儿女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起来想、一起来干的奋斗目标,需要一种超越平等、互助、团结、和谐民族关系的新型社会关系。即通过构建全域化就业保障体系、创新民族团结机制、构建和融式社会关系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现代化,熔铸五十六个民族一家人共识。
(一)构建全域化就业保障体系
现代化在给每一个人带来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在为每一个人就业制造障碍。其中,应当是最为关键的困难在于获得可以被现代化接受的就业技能和就业岗位的充分性。经过百年奋斗,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4。由于文字语言和教育经历的限制,民族地区外出发达地区务工人员主要以个体经营作为就业渠道,这种就业方式的灵活性与就业人员的流动性导致与就业所在地就业安置和社会保障的稳定之间难以形成有机的社会结构,影响了民族共同体内部不同族员之间的深度交融。
据统计,2012年以来我国1.25亿少数民族人口中,流动人口超过3 700万,仅广东省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有近370万[6],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就业数量占总量近三分之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1]22,虽然不能要求人人就业,实际上也难以做到,但是,应为那些能够就业的人提供就业技能学习机会和就业岗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义。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创设更多适宜就地就业群体的岗位;二是有序配置中东部发达城市社会服务型就业岗位,以就业多元化推进民族关系社会化;三是开展双语就业技能培训和设置双语岗位,以民族化服务促进各民族“三交”。
(二)创新民族团结方式方法
民族团结是中国共产党凝聚民族力量,众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现代化目标的实践沉淀,既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生息繁衍的共同家园开辟了富饶辽阔的疆域,又为形成炎黄华夏凝聚力、共同铸就中华民族历史认同提供了共识力量,也为共同创造中华民族现代化的文化大成提供了文化自信,更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理想信念与精神支持。“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着力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创新方法”[4],是中华民族在多边多变的国际环境中解决民族分裂势力与宗教极端势力的斗争方式。创新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族人民对中国式现代化幸福生活的向往,建成各民族共有的现代精神家园,决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深远力量。
民族共同体内各民族团结的关键在于认可各自的民族记忆,尤以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与文体活动为主要载体。创新民族团结方式方法的实质,在于通过各民族互相认可、参与、共享各自区别于他民族的活动仪式以及由此获得的仪式感。在反省、改造、发展传统仪式的现代化过程中,一是以社区、街道为单元,以丰富多彩的民族文艺作品展览和表演,结合民族传统节日、革命纪念日、英雄人物诞辰日,开展各类文娱活动,增进各族人民相互了解;二是尊重民族地区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在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范围内完善宗教信仰法治体系,推进宗教信仰现代化转型,促进各民族风俗习惯的共同体化;三是建立少数民族文体活动传播机制,提升民族文体活动的地位,推动中华民族文体活动国际化,构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一家人关系[1]22。
(三)构建和融式社会关系
任何民族都需要一定的文化、经济、社会空间才能得以实现自身的发展,各民族出于发展必须互相往来,这不仅促成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关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共同的民族心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虽然历代疆域面积时有盈缩,少数民族或人们共同体时有增减”[7],但是历史的全方位空间促成了各民族嵌入居住分布状态,经由文化共同体承袭中华民族大一统观念。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越深,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空间越稳定,民族之间就会更加和融。由此,中华民族就越能够获得来自内部的整体力量,从而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现代化提供源源动力。
一是基于“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空间[3],通过规划城乡一体化社会发展布局,完善社会发展政策支持体系,提升社会各项事业普惠力度,促进各民族群众无差别意识和融;二是民族地区加大财政投入,加强专款专用审计,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迭代升级,让各族人民充分享受到改革红利,促进和融式幸福感;三是城乡民族社区推进民族党员党建引领,业主委员会构成逐步加大少数民族居民数量,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塑造各族人民包容文化,提升文化认同、价值互认、利益共享的和融意识。
三、坚持共同富裕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
实现全体人民有序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就是“让各民族地区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8]152,各族“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1]11,继而“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3]。民族地区共同富裕诉求经济共生与“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的新发展格局[1]28,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充分发挥民族地区经济资源禀赋。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现代化要求挖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比较优势,推动民族地区城乡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1]28-29,在“民族事务治理与统一多民族社会的整体性发展共同推进”系统观的辩证框架下[9],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现代化。
(一)完善沿边民族地区开放政策体系促进乡村振兴
兴边富民在推进边境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激发民族地区群众戍边卫国热情、巩固国防、抵御突发性外来传统安全事件等方面具有基础性建设作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现代化全方位硬塑边境地区长期安宁,推动边境地区在“十四五”期间高质量发展,稳定与周边国家外交关系,拓展对外开放前沿幅度,展示国家实力与对外形象,这就“要进一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8]191,且“要实施好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兴边富民行动等规划”[10]129,全流域推进现代化进程。
沿边民族地区人口结构、面积规模、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周边睦邻、贸易通道等具体情势各有特点,因此,落实沿边民族经济发展应采取差异化举措。一是建立健全沿边民族特区改革开放的特别政策体系,在保证国家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先行先试,激发民族地区区域性经济活力;二是全要素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充分提升法治赋能经济发展的制度潜力,推进沿边民族地区经济现代化、法治化并进;三是加大国家财政投入,激活本土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社会资本等经济要素的混合动力,积极开展睦邻合作,“支持民族地区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3],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自身经济发展驱动力。
(二)立足沿边民族地区资源要素提升禀赋优势转化能力
沿边民族居住生活生产地区一方面是“资源富集区、水系源头区、生态屏障区、文化特色区”[8]20,另一方面,“大多数民族地区自然条件差,发展起点低、历史欠账多”[8]21,不同地区之间结构性失衡明显,地区间经济社会各项指标发展不平衡,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与内地相比突出不充分特征。尽管民族地区资源禀赋是推进经济发展的天然条件,然而,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还未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禀赋效能。因此,必须着力民族地区自有的资源禀赋,充分发挥禀赋比较优势,凸显民族地区经济特色。
一是建立健全民族地区差别化扶持政策,根据民族地区拥有的不同资源禀赋,制定针对性政策,吸引中东部发达地区投资热情,深度融合地方旅游产业,带动民族地区地方企业与私营企业的发展,并接轨国际经济大循环;二是通过引进社会资本、激活民间经济发展潜能,发挥传统工艺竞争力,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创产品,整合提升民族地区经济自我发展能力;三是通过政策引领、技术扶持、人员培训,帮助民族地区各民族“找准……促进共同富裕的切入点和发力点”[3],挖掘民族地区传统经济资源禀赋,快速成为国内经济循环的一个环节,促进多要素协调驱动共同富裕。
(三)调整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科学配置经济发展要素
民族地区产业构成碎片化,特别是低附加值高能耗产业,不仅形成资源投入高、产出效益低的内卷化经济发展,而且导致自然环境受到严重破坏,衍生出诸多次生性影响,直接损伤经济社会生态结构。“一个完整的人并不体现在他的力量上,而是体现在他的完善上。”[11]51“十三五”期间国家财政向民族地区实施转移支付资金达到3 800多亿元,均衡性转移支付超过20 000亿元[10]133,现阶段民族地区在道路硬化、无线通信、运输体系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发展成效。民族地区产业构成布局调整与优化经济社会发展机制的基础条件得到前所未有的改善,及时调整民族地区产业结构既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机制的内在要求,也是“防止规模性返贫”的积极举措[10]134。
科学规划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与优化经济社会发展布局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一是规划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要结合国内经济循环体,突出民族地区资源禀赋,找出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比较优势;二是要结合国际经济循环趋势,突出民族地区经济竞争优势,找准国际产业结构中民族地区产业融入的接口,通过外贸出口确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三是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之上,科学配置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要素,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激发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的驱动作用。此外,发动民族地区群众力量,鼓励、支持、引导更多自主性经营产业培育和发展,推进民族地区各种经济要素更好更快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融入国内国际两个经济循环轨道。
四、坚持文化自信构建中华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既是物质技术的反省与进步,更是文化精神的反思与再构,是“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性统一[1]23。中华民族文化历久弥新与文化认同“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发挥文化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价值”[12],是“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1]10,“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13]8,“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成小康社会的精神土壤[1]43。在多民族统一国家,民族语言文字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则是培育文化精神,融合共同体文化,“引导各族群众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的根本要素[14]。促进各民族文化现代化转型,能够驱动各民族文化和合,“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在全球现代化过程中发挥文化认同作用[1]43。
(一)深化党的民族文化发展思想研究
全面准确研判党的民族重要创新思想的史学系列教育,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频共振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和意义。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实践中不断发挥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法共时性功能,将马克思主义关于解决民族问题的理论与中国推进现代化进程中解决具体民族问题实践相结合,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理论时空。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党史的发展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在百年之久的空间里形成了共向同体,民族文化发展是党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民族文化发展史则贯穿党的全面领导。研究中国共产党民族文化发展思想,是“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立魂工作[1]43,加强民族文化发展思想研究则是不可绕过的驿站。
加强党的民族文化发展思想研究,一是要加强民族文化思想史的研究,即“深入总结我们党百年民族工作的成功经验,深化对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研究”[3],懂得党的民族工作史和民族文化发展史;二是要加强民族文化理论史的背景结构,再构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现代化背景下民族问题解决的方式方法,把丰富的民族工作经验转化为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向中国式现代化国家的民族文化发展理论;三是要深化党史教育与民族文化发展思想研究相结合,深刻认识到当代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之间往往因“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国内问题与国际问题”的交织而转化为综合性问题所带来的文化冲突新问题[15]2。
(二)构建民族地区精神生活现代化教育体系
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精神生活中传统文化的自我主体意识,在中国式现代化国家建设逐步走近成熟的进程中,演变为中华民族文化共建共治共享的整体意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现代化孕育了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精神的生活现代化,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现代化激发了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建设民族自我性认知,提出了精神生活传承要素现代转型建设这一命题。推动民族地区人民群众接受精神生活从传统转向现代,构建理念、观念、意识三个层面上的知识性教育体系,是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现代化的不二选择。
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现代化集中表现为现代文明建设。一是通过健全各类文明教育师资力量与设施配备,科学规划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教育工程、深刻实践“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良好学风,推进新时代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现代化新人培育机制建设,全要素“引导各族群众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的良好氛围[3];二是提升地方性文明行为促进立法质量,推进民族地区人民群众文明创建法治化,不断完善民族社区好人好事道德模范表彰体制,强化民族地区公民道德自我教育;三是建立健全社会资本、社会组织、社会公益、社会慈善协同机制,“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1]51,全面推进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和融。
(三)融合民族个性语言与国家通用语言一体化建设
中华民族各民族不仅各自拥有符合本民族历史传统的本族语言,而且拥有能够互为理解和使用的共群语言,是“自古以来就有通过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消弭隔阂、维护统一的治理经验和传统”的共同体基础[10]94。各民族认同的共群语言不仅是各民族相互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的理解性工具,而且也是促进中华民族历史认同、疆土认同、文化认同、精神认同的自觉性语言。科学推进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扬弃各民族传统文化,“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是各民族文化互动的传播媒介和条件[3]。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各民族发展共进中的标准化使用,为中华民族文化事业现代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广袤的土壤,对于各民族语言文字现代化发展具有更为深远的托底意义。
一是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要解决城乡师资规模的结构性短缺困境,特别是农牧区、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通过财政专项支持,在升学、就业、待遇、住房、发展等方面给予完善的制度性保障,满足双师型师资力量需求;二是通过引入社会组织和社会资本,改善基础教育设施,提高民族地区中小学集中教育比例,在民族高等教育院校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录取率,打破学制界限,采用学分制,提高民族群众双语水平;三是推进民族地区从互嵌式社会结构向融合式社会结构转化,特别是城市社区要建立健全促进民族融合的多元化平台、多样性活动、多语言教育体制机制,促进少数民族语言与国家通用语言在现代化道路上相得益彰。
五、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克减风险溢出
现代化带给民族国家的不仅只有物质与意识的现代性,而且还给民族共同体带来更多的安全风险。1990年到2016年底期间,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策划实施了数千起暴力恐怖案(事)件[16]。国内外民族分裂势力与极端民族主义势力交织,影响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总体国家安全。中国式现代化选择和平发展道路,在世界和平与发展与谋求自身发展的共进关系中推进人类文明进步。因此,“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1]52,做好海外民族工作、开展非传统安全斗争意识教育构筑总体国家安全防线,加强与国际反恐力量合作,有效防范化解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安全风险隐患。
(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守住意识形态阵地
民族是民族成员以共同生活区域、共同习俗、传统文化为集体自我意识内容而彼此相互承认具有共同身份的社会关系,并在其中以“用‘爱国主义’这个词来标示对自己民族的爱”[17]15。爱国主义不仅为解决各民族之间、民族内部成员之间的分歧提供共同的评判标准,而且通过爱国主义蕴含的民族责任感为各民族及其成员建立民主协商、实现政治认同提供了基础。爱国主义是社会道德的一部分,内容于各民族成员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不同的类型社会存在与之相匹配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人类崭新类型社会的价值观,其核心要义是爱国主义。因此,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努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不断深化增强各民族中华民族自豪感、认同感。
黄斌主席在开班讲话中指出,多年来,各级工会帮扶工作紧紧围绕各级工会的工作重点,不断创新工作机制,采取各种措施扩大工会工作的影响力,提升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并得到了各级党政和工会领导的充分肯定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一是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代化发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全周期以热爱社会主义为内容,扬弃中华传统道德观,贯穿为人民服务宗旨,坚持国家利益、中华民族利益、社会利益、个人利益四统一;二是依托国民教育体制,增强社会主义道德、公民品德、家庭美德意识,加强各民族人民群众自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注重提高各级党员干部辨析民族矛盾的斗争能力,构建体系化涉及民族因素意识形态教育系统;三是在民族地区要建立涉及民族因素意识形态预防与处置体制机制,提升民族地区干部队伍民族问题意识,主动前置强化舆情治理,“积极稳妥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意识形态问题”[3],提高解决民族问题能力。
(二)加强国际反恐合作做好海外民族工作
民族成员因为民族形成过程中具有的历史性、地域性、文化性而拥有民族记忆中的“时间深度”,尽管民族成员因为各种原因可能居住在民族聚居地以外的其他地区,然而,共同的历史记忆会让每一个民族成员不因为远离民族聚居地而消解自己的民族记忆。自古以来,背井离乡与叶落归根是旅居海外地区各族人民群众的共同乡愁。随着国际反恐共识与合作的不断深入,做好海外民族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保护成为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内容。做好海外民族工作是增强中华民族国内外团结,凝聚海外中华儿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前提,而国际反恐合作则是这一前提存在的安全保障。
加强国际反恐合作,“构建全域联动、立体高效的国家安全防护体系”[1]53。一是在中华民族成员旅居海外的重点国家和地区,建立多边外交关系,在世界范围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好重点国家和地区、国际组织、海外少数民族华侨华人群体等的工作”[3];二是国内要强化反恐应急处突预案体系建设,把恐怖事件化解在萌芽状态和预发阶段,整合各类反恐力量,建立群治群防机制,广泛运用“枫桥经验”,发动群众参与反恐斗争;三是加快、加强反恐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特别要加快民族地区反恐单行条例、地方性法规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反恐法治建设,把国内法治与国际法治相结合,推进反恐法治全球化建设,切实维护海外中华民族利益。
(三)开展中华民族集体自尊教育提升总体国家安全观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现代化的推进和发展“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牢固树立和认真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18],中国式现代化“面临对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内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双重压力”[19]506,诸如生物入侵、金融投机、文化输入、社会渗透、网络侵袭等非传统安全因素与现实社会生活紧密浸淫,“如果发生重大风险又扛不住,国家安全就可能面临重大威胁”[20]833。开展中华民族集体自尊教育,“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1]53,从民族发展的根本上促进中华民族全体成员自觉塑造安危意识,“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1]53-54。
各民族人民群众在生活当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在中华民族丝毫没有受到外敌干扰或者入侵的情况下,才能得以超然解决,并转化为中华民族复兴的力量,从而在人类社会未来的竞争中树立起中华民族的集体自尊,更好地维护中华民族各族利益。一是促进集体认同,促使各族人民群众以主体性意识正确维护“个体尊严”和“集体主义”视野下“人的尊严”;二是深化炎黄子孙皆有匹夫之责的理想人格意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化意识垒实集体自尊的伦理基础,系统推进党史和民族史融合教育研究,以中华民族数千年斗争精神丰富集体自尊,不断重塑和深化中华民族集体自尊感;三是不断改善和提升民族地区政治信用、经济支持、文化自觉、社会自力、生态建设,全周期促进民族集体自尊意识不断得到聚生。
六、结语
政治方面深化全过程坚持和加强党的统一领导,跟定核心伟力;经济方面推进共生性经济,实现民族城乡共同发展;文化方面加快现代化转型,构筑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社会建设方面构建和融式关系,推进共同体同态化发展;治理方面筑高整体安全观,防范民族地区安全风险,形成“1+4”系统性结构,彰显了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推进与发展的理论价值、时代价值与实践价值。
(一)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现代化的推进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论断的续造
人类社会类型从原始社会逐渐升级至社会主义社会的变迁史,也是一部从传统到现代的进化史,反映人类社会基本的发展规律。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华民族从贫穷发展到小康,不仅揭示了一国发展规律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论断,而且孕育了中华民族“后小康”时期发展的道路形态选择。中国式现代化正是中华民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的应有之义,“1+4”的理论基点源于马克思主义且一脉相承,坚持贯彻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理论续造与理论创新。
(二)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现代化的推进与发展是其他多民族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典范
20世纪的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以及当下正在进行的俄乌之战,鲜明地提出多民族国家或者民族冲突如何和平解决的时代之问。中华民族自孕育、发生、发展到新时代已有五千年历史,中国共产党在各民族拥护下解决了其他民族从未遇到的民族问题,是中华民族传统“民惟邦本”治国内涵的时代再现,更是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推进与发展。一方面反映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反映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工具理性主义过去是对的、现在是行的内生性动力,体现了把民族事务纳入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共治共享的共产主义信仰。
(三)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现代化的推进与发展是各民族共同富裕发展的基石
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现代化的推进与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稳步实现道路上的必然阶段,提出了现代化、时代化、一体化发展的超越同时期世界上其他多民族发达国家的历史性任务。各民族共同富裕发展既体现民族平等的人权实践,又体现民族团结的宪法遵循。中国式现代化是科学、持续、绿色发展的奋斗精神、人类社会不同类型发展演变的理论检验、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历史承继,凝结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3],从理论构想转化为实践证明的新时代成果。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现代化建设的推进与发展,为在世界范围内解决民族地区不确定性民族矛盾提供了实践、理论和制度样本,为人类社会最终从民族关系中解放出来,继而实现人类自由的联合体推开了曙光的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