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科技赋能体育强国建设的逻辑理路与推进路径

2023-12-23江礼磊侯宇洋王新博姚振宁

体育科研 2023年4期
关键词:强国数字科技

黄 谦,熊 优,江礼磊,侯宇洋,王新博,姚振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 “推进新型工业化,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1]这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强调 “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人才强国战略、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路径,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1],将数字科技创新的战略意义上升到新的高度, 为我国数字科技创新引领和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大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技创新发展新动能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要问题[2]。 在全球范围内,数字科技已经在医疗健康、教育教学、公共安全、社会服务等领域广泛应用,并进一步与实体经济融合,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变革,不断催生新业态。与此同时,数字科技也是赋能体育创新发展的核心引擎,无论是体育用品的创新研发,还是体育消费方式的升级,都离不开数字技术。随着我国科技体育事业的迅猛发展, 数字科技对体育事业各领域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3]。 《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为进一步明确体育强国的目标,指出加快数字科技在体育领域的应用, 以数字科技创新驱动全民健身、 竞技体育、 体育产业全链条转型升级发展。 《 “十四五” 体育发展规划》同样指出以新科技及其应用的新领域为依托,强化数字科技创新驱动,为 “十四五” 期间科教兴体进行了部署和谋划,为体育科技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十四五” 时期,以5G 为核心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科技将在体育强国建设各领域进行创造性应用, 助推体育强国建设各层面创新变革, 实现数字科技与体育强国深入融合,为体育强国提供科技动能。数字科技并非直接作用于体育强国建设, 而是通过数字科技推动体育科技创新,最后应用在体育强国建设的各领域,借助科技力量助推体育强国建设。 本文以数字科技赋能体育强国建设为研究对象, 探讨数字科技赋能体育强国建设的理论内涵、逻辑理路、制约因素与推进路径,以期为体育强国科技创新提供理论借鉴。

1 数字科技赋能体育强国建设的理论内涵

1.1 数字科技

近年来全球新一轮信息革命爆发, 数字科技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数字科技是所有科学技术的统称,包含计算机、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量子信息、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一系列前沿科技。 数字科技通过数字技术对人们的社会经济产生影响, 其本质是数据,主要特征是数字化和网络化,是数字化技术从物理世界向数字世界的有效转化。 数字科技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数字经济、 数字生活及数字产业,最终实现产业成本降低、用户体验增强、产业效益增加和产业模式升级。数字科技是以产业既有知识储备和数据为基础, 以不断发展的前沿科技为动力,着力于产业与科技的无界融合,推动产业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4]。对于体育强国而言,数字科技为体育强国建设提供了新的动能,体育强国建设各领域依托数字科技开展多维度、全链条的数字化转型,从而促使体育生产要素数字化、业务流程数字化和最终产品数字化。 数字科技在体育强国各领域的不断渗透可以提升体育科技创新能力, 实现体育强国建设科技化、智能化、智慧化的本质性变革。

1.2 体育强国建设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体育强国建设的内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目前,学界关于体育强国建设的内涵界定尚未形成共识,但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学者们的观点主要归纳为以下5 种: 一是从转变发展方式的视角来界定。 体育强国建设是指从 “体育大国” 迈向 “体育强国”[5]。 更具体地说,是从追求体育领域总体数量的全覆盖转变为注重体育质量的内生发展。二是从现存短板与提质增效的视角来界定。体育强国建设的实质是明晰我国学校体育、体育产业、竞技体育、社会体育等板块的现存问题,补齐各领域短板,实现体育产业和体育事业的提质增效[6]。 三是从国家现代化进程的视角来界定。 体育强国建设是为了建设现代化体育治理体系、 大力推进体育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从而加快我国的现代化进程[7]。 四是从融合创新的视角来界定。 体育强国建设是体育领域与文化、产业、经济等多领域深度交叉融合,打造 “体育+” 新模式,衍生新业态、构建新格局的过程[8]。五是从体育新发展理念的视角来界定。 体育强国建设旨在通过体育强国建设这一环节带动体育各领域的变革与长足发展, 从而推出一系列具有统筹我国体育发展全局的针对性战略[9]。

1.3 数字科技赋能体育强国建设的内涵

在对数字科技赋能体育强国建设的内涵进行理解和界定之前,首先需要明确 “赋能” 一词的含义。赋能最初源于管理学中 “empower” , 强调的是给予组织成员能量的含义。 激发能量的首要前提是要求管理组织的领导适当放权与授权, 这样组织能够更好地面对未知的环境,从而进一步加强组织的灵活性。赋能,简意是为某个主体赋予某种能力和能量。学者们对数字科技赋能体育强国建设有众多理解, 如: “数字科技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10]、 “科技创新助力竞技体育发展”[11]、 “数字技术赋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12]等。上述研究更多强调数字科技对体育领域某一层面的促进作用, 而数字科技赋能体育强国建设作用于体育各领域,实现深度融合。

综合现有文献中的核心观点, 笔者认为数字科技赋能体育强国建设是实施主体与创新主体通过数字科技融合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制度创新等实现体育科技创新,推动体育领域数字化转型,推动体育治理智能化、科学化、精细化、高效化,从而加快实现体育强国。 数字科技赋能体育强国建设包含以下4 个环节:第一,实施主体与创新主体。 以政府和企业为核心作为数字科技发展的实施主体,以高校和科研机构作为数字科技发展的创新主体,实施主体和创新主体是数字科技赋能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力量。 第二,数字科技赋能基础。 通过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为体育强国建设提供相应的物质基础与资源基础。 第三,创新发展战略。 通过数字科技融合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制度创新等实现体育科技创新, 从而驱动体育强国建设。第四,建设体育强国。数字科技应用于体育领域,实现 “体育大国” 向 “体育强国” 的转变。

2 数字科技赋能体育强国建设的逻辑理路

《 “十四五” 体育发展规划》指出当前我国体育的 “四梁八柱” 已经基本形成,其中 “四梁” 是指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群众体育、学校体育,数字科技赋能体育强国建设首先表现在推动体育治理现代化变革创新,其次主要作用于 “四梁” ,实现竞技体育数字化转型发展、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群众体育智慧化应用、体教融合智慧化。

2.1 数字科技推进体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变革

“十四五” 时期,我国正处于体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关键时期,我国体育治理体系存在体育治理模式单一、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积极性不足、体育治理过程动态化不足、沟通渠道不畅等问题。 随着数字科技逐渐应用于体育治理体系,数字科技赋能为破解传统体育治理的众多难题提供了解决路径。 第一,疏通了体育治理的沟通渠道。 数字科技赋能体育治理沟通范式变革,破除了行政部门、社会组织、体育企业和群众之间的沟通屏障,打通了多元主体参与体育治理的渠道,促使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沟通渠道,促进了多层级、多业态、多部门的跨界联合。如体育高端智库、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打破了横向与纵向的信息壁垒,建立了体育治理多元主体的信任、沟通和信息共享机制,保障了公民体育治理的知情权。 第二,激发了多元主体参与体育治理的积极性。 数字科技的数据平台、智能终端设备激发了民众参与体育治理的意识,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企业单位、公民个体等多元体育治理主体进一步实现实时互动,畅通民众参与体育治理决策的渠道。第三,创新体育治理过程动态化。数字科技加速了信息间的传递能力、 改善了信息间的传递方法,体育治理主体实时精准获知公众需求,体育治理流程公开便捷、快速高效。 借助可视化分析、语义引擎、数据算法等新兴数字科技,体育治理流程更加可视化,体育治理主体可以更实时有效、清晰直观地洞悉体育治理过程中的矛盾, 并分析其具体原因,不断提升体育治理的精度。

2.2 数字科技推动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

在建设体育强国的新征程上需要科学研判新形势, 深化创新变革竞技体育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数字科技不断应用于运动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等方面, 调动竞技体育内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推进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高我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和体育国际地位。 第一,运动选材方面。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前沿数字科技正在推动运动选材模式的变革,改变传统运动选材的主观性和经验科学。 数字科技应用于运动员选材,通过数字科技收集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数据,并分析数据得出各项指标,从海量运动员中筛选出适合的运动员,进而选拔具有潜力的运动员,提升选材效率。 例如,英超足球俱乐部伯恩利使用AI 球探服务AiSCOUT, 来发现具有潜力的年轻球员。AiSCOUT 允许世界各地的用户拍摄自己的训练视频, 并且使用视频识别技术来衡量运动表现,后台自动分析各项数据,如速度、力量、射门表现等。 在此基础上,将数据提供给球探作为选材参考。第二,运动训练方面。 随着数字科技逐渐应用于运动训练,实现了运动训练的科学化。 智能鹰眼系统、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运动辅助设备以及为运动员提供精准营养的智能设备,为各项竞技体育运动训练的科学化插上翅膀,进一步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教练员可以精准对运动员训练过程中的动作技术进行量化分析,提供精准的反馈,从而更好地指导运动训练,让运动员在科学的训练方法中提升竞技水平。 例如王芫[13]基于深度神经网络对羽毛球运动员运动姿态的识别,并分析和指导运动员在运动训练过程中的动作。第三,运动竞赛方面。随着数字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科技逐渐成为运动员提升运动竞赛成绩的重要性因素。 教练员通过数字科技收集运动员比赛时的相关运动数据,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分析运动员表现,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指导运动员的战术实施。 例如,美国大学体育协会下属的美东联盟与Synergy Sports Technology 合作,帮助篮球教练分析球员在练习和比赛中的表现,通过记录捕捉到的大量运动实时数据,运用机器学习对数据进行分析预测,最后得到精准的运动员表现数据,进而科学化、系统化布置战术。

2.3 数字科技驱动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体育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主体内容之一, 早已是数字科技发展渗透的重点领域, 体育领域亟待借助数字科技进行数字化升级, 从而实现数字科技与体育领域的有机深度融合[14]。第一,在体育用品制造业方面, 体育用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顺应了数字科技革命的时代洪流, 数字科技变革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内部各环节。在生产环节,通过数字科技整合信息资源,在科技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技术下可以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在交易环节,依靠数据这一 “新能源” ,打造符合当下市场环境和消费需求的高效响应机制,为需求端提供个性化服务,辅助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发挥专业指导与合理运营职能, 促进企业决策与组织效率, 实现以较低边际成本获取更大顾客规模,提升营销效率。第二,在体育服务业方面,数字科技的快速发展为体育服务业数字化发展提供了相应契机。 利用5G、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完善相关体育服务链。 充分发挥体育服务业的规模效应和范围效应,扩大体育服务业转型升级的需求,推动体育消费的便利化和普惠化, 让体育消费者能够享受更加智能化的高质量体育服务。第三,在体育旅游业方面,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与体育旅游业全面融合, 供给主体依托数字科技破除供给端与需求端的信息交互障碍, 迅速了解消费者的实时消费需求,加快体育旅游的服务效率,培育核心竞争力,打造智能体育旅游发展新格局。 第四,在体育竞赛表演业方面, 数字科技的革新发展给体育竞赛表演业升级变革提供了巨大动力。 得益于5G 网络和物联网等技术的普及发展, 网络直播已成为现代体育赛事直播或转播的新选择, 足不出户看比赛已成为消费者的新风尚,2022 年卡塔尔世界杯就是一大例证[15]。

2.4 数字科技提升群众体育高质量发展效率

体育事业的科学化决策离不开数字技术高效的数据决策、数据监管和数据评价支撑。传统的体育决策基于组织或个人的主观经验分析和总结体育现象的矛盾规律, 其决策的科学性需要进一步用时间检验,存在较大的盲目性。然而运用数字科技对海量的体育视频、图片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更客观地获知体育运动背后的隐藏规律, 从而改变传统体育中以 “经验” 为基础的价值判断,为体育参与者、赛事组织者提供科学化的决策能力、实施能力与评测能力。第一,为运动健身者提供精准的锻炼建议。数字科技通过可穿戴设备以及各种家用健身设备收集个体用户体育数据[16],分析运动锻炼者的身体健康状况、运动锻炼习惯、跑步运动姿势等,从而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健身指导方案,提供更针对性的运动训练建议,帮助用户制定个性化、科学化的健身目标,体育锻炼者选择符合自身健康状况的健身项目和健身计划。第二,为体育博彩者提供更可靠的决策依据。 目前多家数据分析公司为体育比赛提供精准化的体育赛事结果预测报告。例如,美国艺电公司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对足球运动员多场比赛中的数据进行分析, 预测比赛结果,成功预测4 届世界杯夺冠球队(2010 年西班牙夺冠、2014 年德国夺冠、2018 年法国夺冠和2022年阿根廷夺冠)。 第三,政府管理部门为群众体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宏观的科学决策。 相关的政府管理部门通过数字科技汇集用户的个体数据, 对接教育、医疗、交通等各个系统,为用户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公益培训活动、锻炼监督反馈和医疗紧急服务等内容,从而提高群众体育高质量发展效率。

2.5 数字科技促进体教融合

体教融合是新时代我国教育和体育工作的全面部署与顶层设计, 是当前我国体育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实现我国体育强国的重点改革事项。数字科技在助推体教融合的进程中,不断创新体育教学的手段、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完善体育教学评价方式[17],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培养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与健康的生活方式, 让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一,体育教学手段多样化,体育教学过程中积极引进数字科技, 实现体教融合资源信息的互联互通,合理分配体育教学资源,协调文化学习与体育锻炼的关系。 数字科技的使用丰富了体教融合的手段,解决由于场地、天气、安全等客观条件限制而难以实现的教学手段的问题, 虚拟现实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使得学生在 “沉浸性” 的教学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例如,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构建虚拟环境应用于足球教学,生成对足球教学的沉浸式体验, 让学生多重视角观看技术动作细节, 可以身临其境了解技术知识与技术动作。 第二,体育教学内容多样化,数字科技的发展与在线教育的发展,使得体育教学内容不断丰富,体育教育日渐趋向智能化。 基于数字科技的海量体育教学资源的在线教育平台, 大数据技术分析及预测学生个体的体育锻炼需求,从而推送个性化、定制化体育教学内容, 解决学生在课余体育锻炼中无法获得专业性技术指导的问题。 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选择感兴趣的体育锻炼内容, 在学校体育、 课余体育及体育竞赛实践中运用所学的运动知识与技能,从而健全人格、陶冶情操、锤炼意志。 第三,体育教学评价科学化,科学化的体育教学评价在体教融合实践中处于重要地位, 数字科技应用于体育教学评价,通过科学客观的评价,更有针对性地评价体育教学效果[18]。 当学生使用可穿戴设备进行体育锻炼时,可穿戴智能设备感知学生的各项数据,例如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GPS 坐标等数据,通过大数据技术对相关的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生成运动数据报告。不仅教师精准掌握教学过程,解决教师基于个人的主观经验总结体育教学过程的问题,提高体育教师的工作效率,而且学生也能更直观地了解自己的体育学习状态, 进而体育教学评价科学化程度不断提升,提升体教融合效率。

3 数字科技赋能体育强国建设的制约因素

数字科技赋能体育强国建设并非一帆风顺,受到各方面因素制约,尤其是在科研人才、创新能力、制度保障、科研经费和科研成果方面较为突出,具体如下。

3.1 科研人才:体育科技人才缺乏

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路径之一是 “人才兴体” 。体育科研人才是推动体育强国建设的核心要素[19]。虽然近些年我国数字科技与体育发展进行了深度融合,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体育科研人才仍然存在一定差距。 首先,我国体育科技人员的综合知识素质能力不足, 对体育系统科学知识的掌握不完善, 不能准确理解运动项目特征及训练的本质规律, 难以胜任体育科技攻关与科研服务工作。其次,复合型的高精尖体育科研人才短缺。 我国目前尚未形成多学科融合交叉的体育科研人才培养体系[20],缺乏形式多样和相对灵活的培养激励措施,体育科技后备人才数量不足,难以满足体育强国建设的发展要求。最后,高层次级别的体育科技领军人物缺乏, 在国际体育科技界缺少有话语权的体育科技专家。

3.2 创新能力:体育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数字经济时代, 体育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决定了体育科技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体育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建设体育强国的核心竞争力[21]。 体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必须实现高水平的体育科技自立自强,统筹推进体育技术研发和转化。但目前体育科技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匮乏。 虽然我国体育科技形成了具有奥运科研攻关的研究模式, 但在高端体育产品、技术装备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22],高端冰刀、滑雪板、压雪机等为代表的冰雪运动装备技术研发滞后,面临关键技术 “卡脖子” 的问题。体育科研领域的研究方法不足, 我国的体育科技研究方法主要是借鉴体育发达国家的体育科学研究。因此,需要提高我国体育科研自主创新能力, 进而促进体育科技创新发展,提高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的智慧化服务水平。

3.3 制度保障:体育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健全

数字科技赋能体育强国建设各层面, 实现科技创新与体育领域的交叉融合离不开体育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保障。 目前仍然存在以下问题:首先,体育科技创新的管理体制尚不健全。虽然国家体育总局主管体育科研工作, 但其他相关部门也管理体育科技工作[23],尤其在体育科技课题、项目等方面存在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的管理现象。 其次,体育科技创新过程中激励各类创新主体发展的制度有待完善。缺乏保障体育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措施,导致体育企业的市场活力不足, 相关体育企业的可持续创新能力不足。 最后,资源配置规范化亟待完善。 虽然国家对体育科研经费的投入不断增加, 但我国体育科研资源分配不均匀,体育科研投入结构不合理,缺乏有效、健全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容易造成资源配置失衡及浪费。

3.4 科研经费:体育科技经费有限

数字科技赋能体育强国需要科研经费的持久保障。科研经费是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保障,科研经费不仅是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的前提, 还是科研活动的重要支撑力量。 首先,体育科研经费短缺。 与发达国家的体育科研经费投入相比, 我国体育科技的投入存在一定的差距。 其次, 体育科研经费融资渠道单一。目前我国体育领域的科研经费来源单一,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投入, 体育企业的科研资金来源主要是企业自筹。 最后,资金投入缺乏统筹安排。 在社会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研究投入仍主要集中在竞技体育方面, 体育科研发展的经费主要聚焦于 “奥运战略” 。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两者之间存在跨期替代关系,从长远来看,体育科研仍然存在资源约束下的不同领域统筹安排问题。

3.5 科研成果:体育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及推广能力弱

数字科技赋能体育强国的效果主要通过科研成果转化体现。 发达国家体育科研成果转化率一般为60%~70%,但是我国的体育科研成果转化主要服务于竞技体育的发展需求,贡献只有20%~30%[24]。 目前我国体育科研成果转化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成果转化率低、周期长。当前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速度慢、 转化率低等问题一直困扰体育社会科学界。 体育科研成果重复立项、低水平重复研究、转化速度慢等现象依然存在, 体育科研成果转化途径单一、专业性不强,目前我国科研成果的转化主要是科研论文。 其次,体育科研研究结构的非均衡现象。我国体育科研经费主要来源于体育总局和各级体育局,体育科研的研究一直聚焦于竞技体育的发展,偏重于奥运备战,忽视体育科研事业的整体发展,群众体育的科研研发力度不足。再次,体育科研主体缺乏协同创新。受制于体育创新发展过程中的多主体性、协同性和跨学科性等特征,体育院校、体科所和体育企业等多元主体间很难协同创新发展, 缺乏有效的沟通协作机制, 造成体育科技的研发不能很好对接企业需求, 在科研成果资源共享层面存在差距。 最后, 体育科技成果推广能力薄弱, 自身造血能力不足。群众获取信息来源渠道单一,缺乏成熟的体育科研成果推广平台。

4 数字科技赋能体育强国建设的推进路径

面对制约数字科技赋能体育强国建设的不利因素, 需要在体育强国建设进程中不断完善数字科技的应用保障体系, 切实推进数字科技在体育强国建设的深度应用, 具体可通过建构产学研相结合的体育科技创新体系、 创新体育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体育科技经费投入体系、创新体育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等路径实现。

4.1 建构产学研相结合的体育科技创新体系

数字科技赋能体育强国建设源于运行机理的推动, 数字科技在体育强国建设的演变历程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当下需要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体育科技创新体系,创新体育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助推体育科研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充分发挥动力机制的作用。第一,突出体育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体育科技创新体系,政府通过相关的激励政策,赋予体育企业高度的自主权,鼓励体育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促进体育科研成果高效落地。 相关高校和科研单位发挥科研优势,及时获取体育企业的研究需求,为体育企业创造有力条件。第二,完善产学研相衔接的支撑体系。其一,相关政府部门完善产学研相结合的制度设计。 在科技创新中,应明确体育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各创新主体的责任分工, 监督各创新主体积极参与,实现各创新主体协同发展,充分发挥各创新主体之间资金、设备、技术等要素作用,助推体育科技创新的良性循环。其二,体育产学研合作项目的管理和开发。政府以重大体育科研项目为抓手,引导产学研合作各方共同研发体育科研成果, 为体育科研成果创造市场化条件。第三,改革体育科研人才培养模式。 其一,建构立体化体育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高水平、高层次、国际化的复合型体育科研人才。其二,深化高校课程体系改革, 加快形成结构完善、 层层递进、适应市场发展需求的现代化教育体系,培养创新能力强、高素质应用型的体育创新人才。 其三,广泛开展各类体育科研人才的合作交流, 加强各类高校的科研成果交流,促进体育科研创新高效运行。通过联合培养我国体育科研人才, 不断提高体育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

4.2 创新体育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健全各方面制度,完善治理体系,运用制度优势应对挑战和机遇。 针对体育科技创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需要方向明确、下定决心,破除科技创新过程中的体育科技管理体制的体制性梗阻, 聚合全社会力量形成创新大合力[25]。第一,鼓励体育科技的集成创新,形成结构合理、科学决策的体育科技体制与机制,建立以企业为创新主体,市场为导向的体育科技创新体系, 充分发挥市场对体育科技研究方向的导向作用, 不断提升我国体育科技发展的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第二,保障和完善我国体育科技创新的相关政策和法规, 加强相关政策制度设计的科学性, 综合考量部门交叉管理的权限划分和管理范围,增加对各部门执行相关制度情况的监督与考核。以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体育实践结合为目标, 为促进体育科研与体育实践结合提供制度保障, 不断深化体育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 明确各机构的发展目标,形成布局完善、分工合理、结构完整、运行流畅的体育科技管理体制。

4.3 创新体育科技经费投入体系

在数字科技赋能体育强国发展的道路上, 资金的投入是基本的保障。 在现代化体育科技需求多样化的背景下, 体育科研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单一投入已无法满足现实需求。因此,有必要建立多渠道、多方位、多元化的体育科技经费投入体系。第一,拓展体育科研经费的来源渠道, 形成以政府财政资金投入和社会资金筹集相结合的经费来源格局,体育科研经费的投入优先保证公民的基本体育需求。第二,通过行政和经济等多种手段,多渠道、多样化筹集体育科技经费,以政策引导、政策激励等措施吸引社会各界投资体育科技。第三,加大体育彩票公益金对体育科研经费的投入比例, 转化体育科研资源配置,加强体育科技的基础性成果研究,创建新型体育科研交流与合作平台, 加快体育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与推广。

4.4 创新体育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在数字科技引领背景下, 创新是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引擎, 体育科技自主创新是现代创新型国家必备的创新能力之一, 体育科技自身的创新能力是我国体育事业创新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未来需要高度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 促进体育科研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推动体育科技成果能力转化。 第一,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各类体育科研创新主体加大对体育科研成果转化的力度, 政府及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体育研究成果转化的工作, 完善转化评价机制、创新成果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 第二,强化体育科研成果转化的过程管理, 各类相关部门对体育科研成果进行严格认定, 并对体育科技成果进行科学分类,明确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利用价值。 第三,整合体育科技成果信息平台, 围绕科技创新应用搭建新平台,助推体育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建构合理的资源配置平台,整合不同行业、部门、机构间的体育科技资源,建立前沿体育科技信息共享机制。

5 结束语

中国正处在数字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 数字科技为体育发展带来了强大动能, 也重塑了中国体育强国建设的理念、规则、制度和方式,赋能体育强国朝着数字化、智慧化、高效化、科学化方向发展。数字技术赋能体育强国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一方面数字科技为体育强国建设插上快速发展的翅膀, 另一方面也面临数字科技应用的新问题和挑战。因此,在体育强国建设进程中, 国家需要从战略高度认识到数字科技对体育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作用, 制定一系列具体保障措施,完善管理体制机制,推动数字科技与体育强国建设深度融合。

猜你喜欢

强国数字科技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强国有我
秦晋争霸
答数字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数字看G20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