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治法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2023-12-23颉瑞萍王剑虹
赵 楠,颉瑞萍,刘 雪,李 影,王剑虹
(1.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2.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3.江苏省常熟市中医院,江苏 常熟 215500)
干眼症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眼表疾病,现已被纳入慢性病管理体系,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泪液的质、量及动力学异常导致的泪膜不稳定或眼表微环境失衡,伴随眼表炎性反应、眼内相关组织损伤及神经异常表现,轻者造成眼部不适,重者会影响视功能[1]。该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眼睛持续存在干涩、烧灼、刺痛、畏光等异常感觉,患者处于慢性应激状态,易引发焦虑、抑郁情绪,进一步加重干眼症状。西医治疗干眼症的疗法较多,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部分人工泪液及抗炎药物含有少量防腐剂,长期使用影响角膜上皮健康;湿房镜等物理手段因影响美观,多被中老年干眼症患者所接受;泪点栓塞等手术方式费用较高,患者接受度稍低。
干眼症属于中医“白涩症”“燥证”“神水将枯”等病证范畴。明·傅任宇谓其症状“不肿不赤,爽快不得,沙涩昏蒙,奈因水少津”,指出干眼症的主要症状及干眼症的发病与津液亏少直接相关。干眼症发病与肺、脾、肝、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由于肺阴不足、肝肾阴虚、外邪入侵、饮食不节等原因导致津液输布失常,不能上濡于目,目窍失养而发病[2]。《素问·宣明五气》曰:“五脏化液……肝为泪。”《素问·五脏生成》言:“故人卧则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肝藏血,肝开窍于目,在液为泪,由肝精、肝血经肝气疏泄于目而化生;肾藏精、主水,具有调节津液代谢的作用,肝肾不足可致泪液分泌不足。张景岳《类经·藏象类》云:“肺主气,气调则营卫脏腑无所不治。”表明肺气不足,则目珠昏暗不明。汪昂《医方集解》云:“肺为水之上源,肾为水之上源。”在机体水液代谢过程中,肺为水之上源,肾为主水之脏,肺宣发肃降,通调水道,精微津液布散全身,归顺于肾之水液,清者气化升腾,上输三焦,浊者下传膀胱,两脏配合,调节一身水液。肺主肃降,将津液向下输送至肾,肾阴充足,上滋于肺,两者共同维持机体津液的正常输泄,因此肺肾二脏与眼部津液是否充足密切相关。脾主运化,若脾运化失常,则津液不能上布于目,也会导致干眼症发生[3]。中医认为,精气是视觉产生的物质基础,眼功能与来源于五脏六腑的精气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若脏腑功能失调,精气不能化生或上输于目,则会导致眼部疾病的发生。故眼病发生的根本原因为经络阻滞,血气运行受阻致精血亏耗。中医外治法具有安全性高、适用范围广等优势,因此本文将近年来中医外治法治疗干眼的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针刺
针刺是应用较广泛的中医外治法之一,根据文献分析统计,针刺治疗干眼症常取的眼周穴位有睛明、攒竹、太阳、四白、瞳子髎、鱼腰等,远端穴位有合谷、足三里、肝俞、内关等,以阳经穴居多,以足三阳经为主[4]。张蕊等[5]采用郑魁山教授“过眼热”针刺法治疗气阴两虚型干眼症,通过对主穴风池施行温通针法,其他配穴不施行手法,促进眼周血液运行,显著增加泪液分泌量。刘亚丽等[6]比较电针(取穴睛明、瞳子髎、太阳、攒竹、丝竹空、风池、太溪、三阴交、太冲)与常规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使用电针治疗的治疗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及泪液分泌量均优于对照组,表明电针能通过不同频率的短时间强刺激提高泪液分泌量,促进损伤泪膜修复。张德玉等[7]使用鬃针疗法治疗干眼症,从上、下泪小点经外奇穴进针,直接作用于泪器系统,刺激泪液分泌,改善眼表环境。迟凯耀[8]将66例肝经郁热型干眼症患者分为常规针法组及眼针联合组,常规针法组选取光明、足临泣、太冲、肝俞、印堂、攒竹、内关、合谷、太阳、四白、阳白、头临泣进行常规针刺治疗,眼针联合组在上述常规针刺基础上联合眼针三、四、五区治疗,结果显示眼针联合组在改善患者的泪液分泌量、眼表疾病指数量表(OSDI)评分及延长泪膜破裂时间方面均优于常规针法治疗。
基于中医经络理论,全身的经络相互贯通,故针刺治疗干眼症既要选取眼周部位进行近端穴位刺激,使眼周气血通畅,目珠濡润,同时又需配合远端取穴针刺,达到调畅脏腑气机、激发全身经络的效果。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针刺治疗干眼症主要通过抑制炎症因子、调节激素水平、调控细胞凋亡自噬等发挥作用[9]。该方法可有效促进泪液分泌,达到治疗干眼症的目的,是临床治疗干眼症常用的外治疗法。
2 雷火灸与核桃灸
临床治疗干眼症常用的灸法有雷火灸和核桃灸。基于眼“外露”的生理特点,加之眼周皮肤娇嫩,不可直接施灸,须通过间接热传导治疗,将艾绒与多种药物混合制成的灸条点燃后进行穴位熏灸,常灸穴位有睛明、太阳、攒竹、鱼腰、足三里、合谷及相关耳穴[10]。曹水清等[11]将80例围绝经期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驻景丸加减方(由楮实子、茺蔚子、菟丝子、密蒙花、五味子、枸杞子等药组成)联合雷火灸治疗,雷火灸取穴睛明、瞳子髎、太阳、攒竹、鱼腰、丝竹空、四白、耳门及合谷,治疗30 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高于对照组的60.0%,且观察组泪膜破裂时间及泪液分泌量均优于对照组。张馨等[12]将50例蒸发过强型干眼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睑板腺按摩联合雷火灸治疗,灸疗部位包括前额、双眼、泪腺部、鼻部及耳部相关穴位,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及睑板腺按摩治疗,结果显示加用雷火灸能提高泪液量,增加泪液分泌量。范雪燕[13]给予干眼症患者人工泪液滴眼液联合核桃灸及穴位按摩治疗,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8.23%。王慧敏[14]将60例肝肾阴虚型干眼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润目汤联合隔核桃灸治疗,结果显示润目汤联合隔核桃灸治疗能有效增加泪液分泌量,延长泪膜破裂时间,减轻角膜损伤,改善眼部及全身症状。
雷火灸与核桃灸均通过热传导对穴位进行刺激,在减少对眼部刺激的同时达到祛外邪、调畅气血的作用,有效改善干眼症患者泪液质与量不足的状况,但目前此法常与其他疗法联合使用,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3 中药超声雾化熏洗
中药超声雾化熏洗是将单味或复方中药装入超声雾化仪中,通过仪器的电磁振荡使电磁能转化为机械能,产生破坏药液表面张力的超声波,使药液雾化成为含有气溶药物胶粒的气体,充斥眼罩,持续均匀地作用于患者的角膜、结膜及眼周皮肤,濡润眼表,常用祛风止痒药、清热凉血药、行气活血药等[15]。王舟盛等[16]采用人工泪液结合中药雾化熏眼治疗干眼症,其中中药组方选用杞菊地黄汤滋阴养肝、明目祛风,有效改善泪液分泌不足的情况,效果较好。程美美等[17]给予自拟滋阴方(由麦冬、黄芪、生地黄、太子参、天花粉、冰片组成)超声雾化治疗干眼症患者,结果显示该疗法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主观症状,且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任芳等[18]将60例肝肾阴虚型干眼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试验组给予自拟滋阴润目方雾化联合面部刮痧治疗,结果表明患者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泪液分泌试验(SIT)等指标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中药超声雾化熏洗是将长期使用眼药水治疗转换为短期定次雾化熏洗治疗,起效较快,可作为临床常用的干眼外治法。侯小玉等[19]研究表明,由蠕形螨睑缘炎引起睑板腺功能障碍而导致的干眼,亦可通过此法进行治疗,促进炎症消退,同时改善患者泪液分泌量,继而改善干眼症状。
4 中药直流电离子定向传导
中药电离子定向传导是通过微弱电流作用,使药物离子从眼外皮肤向眼表乃至眼内组织定向渗透的外治疗法[20]。除麦冬、枸杞子、当归、菊花、熟地黄等常用中药外,临床也常使用鱼腥草滴眼液等眼药水作为导入药物。颉瑞萍等[21]将80例气阴两虚型糖尿病干眼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及中药离子导入联合低频脉冲治疗,中药包括党参、黄芪、葛根、枸杞子、山萸肉、熟地黄、丹参、菊花等,对照组仅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结果显示中药离子导入联合低频脉冲疗法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干眼症状。曾志成等[22]采用中药密蒙花离子导入治疗干眼症,结果发现其不仅可以抑制干眼复发,还可抑制泪液白细胞介素-6(IL-6)及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的分泌。张子怡[23]采用丹栀逍遥散口服联合直流电离子导入香丹注射液治疗围绝经期肝经郁热型干眼患者,结果表明该法不仅能改善患者的眼表症状,同时能缓解围绝经期症状。研究显示,眼部中药电离子导入相较于局部滴眼药水,具有发挥作用快、用药量省、减少角膜上皮受损的优点[24]。
5 其他
除上述中医外治法外,穴位注射、放血疗法、耳穴压丸、揿针等中医外治法也常用于治疗干眼症。尹海荣等[25]在对干眼患者进行眼科常规治疗的同时穴位注射当归注射液,治疗30 d后总有效率为91.11%。穴位注射的特点是将针刺、中药及穴位渗透作用相结合,多角度进行干预。耳尖放血疗法是针刺疗法变化衍生出的放血疗法。李馨源等[26]将44例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电针加耳尖放血组,治疗12次后,结果表明电针加耳尖放血组眼部症状积分和BUT 明显优于电针组。耳穴贴压常选取肝、胆、脾、肾、眼等耳部穴位,将王不留行籽贴压于耳穴上,按病情轻重决定贴敷保留时间。单婷婷等[27]给予干眼患儿聚乙烯醇滴眼液配合雷火灸及耳穴贴压治疗,治疗14 d后,总有效率为93.10%,表明耳穴压豆贴压治疗儿童干眼疗效良好。耳穴压丸的特点是易于操作且无创,易被患儿所接受,用于改善干眼患儿眼表微环境。揿针是一种皮内埋针的特色治疗方法,常用于治疗干眼症、近视、视疲劳等眼科疾病,常选取攒竹、太阳、四白等穴位。武静等[28]将40例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埋针治疗组选用攒竹、太阳、四白穴进行揿针治疗,对照组给予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治疗14 d后患者的相关症状均较治疗前好转,表明揿针治疗不仅可以增加泪液分泌量,而且在修复角膜受损及延长BUT 等方面均有良好效果。
6 小结与展望
中医外治法具有安全性好、适用范围广等优势,其中针刺、雾化治疗、中药电离子传导、雷火灸等中医外治法的作用机制相对明确,广泛用于治疗干眼症。为了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不同中医外治法常联合使用。目前,中医外治法治疗干眼症的相关研究仍存在以下问题:①虽然种类众多,但每种方法并未提出具体适用的干眼症中医证型或类型;②中医外治法在临床中常联合使用,缺乏单一疗法的研究;③中医外治法的相关研究多为临床试验研究,缺乏基础实验的作用机制研究;④由于干眼症有易反复的特点,临床研究中应延长随访时间。
笔者认为,干眼症不易治愈,在未来临床工作中应加强防治本病的宣传工作,做到“先预防,后治疗”,基于中医整体思维认识和治疗干眼症。中医注重辨证论治,雾化治疗、电离子导入等疗法应辨证选用中药,以发挥最大的治疗效果。干眼症目前已被纳入慢性病管理系统,若未来能够形成中医外治法治疗干眼症的标准化方案,将有利于中医外治疗法的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