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V起来”中动构式的识解机制:推论构式语用视角
2023-12-22唐莹薛兵
唐 莹 薛 兵
大连外国语大学 大 连 116044 中 国
一、引言
中动构式以其独特的形义匹配方式受到学界广泛关注(Keyser & Roeper, 1984;Fagan, 1988;Xiong,2018; Inglese, 2022;曹宏,2004;何文忠,2005;吴为善,2012;徐峰,2023等)。作为汉语中最为常见的中动构式,V起来类构式在形式表现为NP+V起来+AP。其中,NP为受事主语,V为动词(通常为及物动词),一般情况下AP指向主语NP,而NP为V的受事。与形式相比,中动构式的意义更为复杂,有学者(曹宏,2005:205-251;付岩 陈宗利,2017:30-35等)将其概括为表达任指性,情态性以及类指性特征。
然而,语言使用中存在大量不完全具备以上中动构式形义特征的典型实例,被称为非典型中动构式(何文忠,2005),可进一步分为三类,即非内论元主语中动构式、“对……而言”类中动构式和现实事件类中动构式(付岩 陈宗利,2017)。但是,如何理解这些非典型中动构式与中动构式之间的关系,并阐释独特的构式义识解机制,目前学界仍缺乏合理有效解释。对此,本文以“V起来”中动构式为例,采取推论构式语用视角对非典型中动构式进行分析,阐释其构式义的识解机制,以便揭示中动构式使用中形式与意义/功能之间的复杂关系。
二、典型中动构式与非典型中动构式
1. 典型中动构式的语义特征
首先,中动构式具有任指性是因为该构式句子中的施事者在语义上可以泛指任意施事者,例如,中动词“开”的施事可以泛指任意的一个施事者。
(1)这辆车开起来很容易。
其次,情态性是指中动构式描述的是事件发生的潜质,而并不描述真实发生的事件,呈现非事件性(曹宏,2005:207)。Fagan(1988)倾向于情态动词的角度理解中动构式表达的情态属性,认为中动表达(1)在意义上等同于含有情态动词的被动表达(2)。
(2)The car drives easily. 这辆车开起来容易。
(3)The car can be driven easily. 这辆车能够被容易地开。
然而,中动构式的情态范围和can所表达的情态范围是不同的。假设你开这辆车开了一百次,(2)所表达的是在这一百次中,至少有98次或者99次开起来是容易的,(2)这句话才为真;但是(3)所表达的是只要有一次开这辆车是容易的,(3)这句话就为真。因此,中动构式的情态性与情态动词的情态性是不同的。
最后,类指性,又称为通指性是学界广为接受的一种特征。曹宏(2005)提出汉语中动构式的类指性解读具有三个方面:外部论元的类指性解释(如4a)、中动句所表达的命题的类指性解释(如4b);句法主语的类指性解释(如4c),具体如下例:
(4)“奔驰”车开起来很舒服。
a. 对任何人来说,“奔驰”车开起来很舒服。
b. 通常的情况是,“奔驰”车开起来很舒服。
c. 任何一辆“奔驰”车,开起来很舒服。
2. 非典型中动构式的语义特征
并非所有中动构式都满足典型中动构式的语义特征,下面将叙述不完全具有以上语义特征的构式,即非典型中动构式。
第一,不具有任指性的非典型中动构式,如下例:
(5)对玛丽来说,这本书读起来很容易。
在(5)中,“玛丽”并不是施事者,而是感事论元,“对将……来说”这一短语的插入会改变中动构式的典型意义(即任指性),将其归为中动构式的非典型构式之中。
第二,情态性的表现为非事件性,即不描述真实发生的事件,然而Xiong(2018)提出了与前面研究都不同的观点,认为中动构式的情态性包括四种:可能性(possibility),事实性(factivity),必要性(necessity)和规定性(prescription),其中事实性(factivity)是与前面所述的中动构式不描述真实发生的事件相矛盾的,原因如下:
(6)那时的大学考起来很不容易。
这句话描述的不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而是事实性,描述的是真实发生的事情。那么情态性便在语境中被取消了,而这种被取消了情态性的中动构式被归为了非典型中动构式。
第三,类指性的第一点与任指性相同,不再赘述;第二点是命题的类指性,而中动句所表达的命题的类指性有时会用特定的词汇(如总是,都是等)或上下文语境来强调,如曹宏(2005)中所述“他还有个特别本领是编歌子,不论村里发生件什么事,有个什么特别人,他都能编一大套,念起来特别顺口。”这句话便是利用上下文语境来体现整个句子所表示的命题的类指性;类指性的第三点句法主语的类指性解释在语境下也可被取消,如“这辆奔驰车开起来很舒服。”,这里是定指而非类指。
3. 非典型V起来中动构式研究
综上可以发现,大多数学者主要是根据语义特征来定义非典型中动构式的,然而非内论元主语中动构式违背了中动构式的语法制约条件,被视为非典型中动构式,因此仅凭语法规约无法识解非典型中动构式,如下例:
这把刀切起来很舒服。 (付岩 陈宗利,2017:30-35)
V起来类中动构式在形式表现为NP+V起来+AP。其中,NP为受事主语,V为动词(通常为及物动词),一般情况下AP指向主语NP,而NP为V的受事。上例的形式满足NP+V起来+AP,语义特征不满足中动典型特征的类指性,属于非典型中动构式,然而NP(这把刀)并不是V(切)的受事,与中动构式的语法制约条件相悖,如何解释这种现象是下文将要讨论的。
Ackema和Schoorlemmer(1994)对中动结构中出现的for引导的介词短语(等同于汉语中的“对将……而言”)进行了研究,认为for引导的介词短语是中动构式中的逻辑主语,即外论元;而张智义和倪传斌(2014)根据转换生成语法指出中动构式不存在任何显性或隐性的外论元,认为for引导的介词短语是附加语,其作用在于将中动构式的抽象意义施加到具体个例上。然而,这种解释只适用于“对将……而言”类非典型中动构式,无法解释非内论元主语中动构式和现实事件类中动构式。
曹宏(2005)认为工具、处所和材料为主语的V起来类中动构式即非内论元主语中动构式是典型中动构式的扩张现象,是使用和发展的结果。然而,其未通过历时或者是其它的方式证实就将非典型中动构式看作为约定俗成的结果,无法说明非典型中动构式的识解机制。
杨佑文(2011)认为赞同自然语言中,各种范畴大多具有原型及家族相似性特征,即有典型的成员,也有典型性逐步递减的成员,直至边缘性成员,典型性逐步递减的成员即为非典型中动构式;他们认为即使非典型中动构式在某些方面违反了中动构式的典型特征,但因为它们和范畴的原型有家族相似性,所以属于中动构式范畴的非典型成员。然而,中动构式的范畴与作格结构等范畴具有相似性,如;
a. The door closes easily; it only takes a gust of air.
b. The door closes easily; you just have to press down. (何文忠,2005:11)
a和b前半部分是相同的,都不具备类指性,而a为作格结构,b为非典型中动构式,因为a中这扇门关起来容易,是在无需外力的情况下;而b中这扇门关起来容易是需要外力介入的,由此可见,判断是否为中动构式需要结合语境,仅凭范畴内的家族相似性无法判断是作格还是非典型中动构式。
徐峰(2014)从总体出发,认为中动构式是构式压制和词汇压制共同作用的结果,说明了典型中动构式的任指性、通指性及情态性产生的原因,但并未对有些中动构式不具有以上特征即非典型中动构式进行说明。除此之外,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动“起来”的意义已经虚化,在中动构式中完全没有考虑到“起来”的作用,根据词典释义,“起来”具有拿起武器的意思,吴为善(2012)认为“起来”主要表示趋向、结果、起始三种意义。本文认为即使“起来”意义已经虚化,也无法保证“起来”在V起来类中动构式中完全不起作用,相反“起来”有助于解释V起来非典型中动构式义。
综上所述,上述的研究各有不足,对非典型V起来中动构式识解需要语境和推论,且不能忽视“起来”的意义,本文初步认为之所以无法对非典型中动构式进行识解,原因在于没有考虑语用规约和语用推论在构式义中的关键作用,推论-构式语用观是薛兵和林璐(2022)近期提出的一种基于语法—语用互动思路的构式分析模型,能够弥补中动构式构式义的研究中缺乏对语用规约和语用推论的分析这一不足。
三、推论-构式语用观
薛兵和林璐(2022)一文中详细说明了后格赖斯语用学和构式语法的优点与不足,认为二者可以吸收对方的有益思想,弥补自身不足,因此提出推论—构式语用观。推论—构式语用观认为构式义的识解在本质上依赖于规约性语法意义,规约性语用意义与语用推论成分三种信息来源之间的“构式并合表征”,具体如下图所示:
图1 构式并合表征模型(薛兵 林璐,2022)
根据薛兵和林璐(2022)中所述,词汇和句法形式构成构式的形式层面,语法规约意义、语用规约意义和语用推论进行互动统合构成构式的意义层面。其中语法规约意义是词汇和句法进行编码的字面意义,具有语法强制性,一般不可取消;语用规约意义是有词汇——句法形式编码或具有语法兼容性的另一类规约意义。语用规约意义和语法规约意义共同构成了构式的整体构式义,往往具有“构式不确定性”;语用推论指的是由语法结构触发,但由语境驱动的推论成分,在构式的识解中体现为对不确定构式义进行语用充实,使话语命题可以进行真值判断。语法规约意义,语用规约意义与语用推论三者相互作用,共同表征构式义。
四、非典型V起来构式的识解:基于推论构式语用观的解释
根据前文非典型“V起来”的分类,本文将非典型V起来类中动构式被分为三类:非内论元主语V起来类中动构式,“对将……而言”V起来类中动构式,现实事件V起来类中动构式。下面将分别对这三类非典型中动构式进行识解。
1. 非内论元主语V起来中动构式的识解
非内论元主语中动构式指的是主语不是中动词的内论元,根据主语的语义类型,非内论元主语中动构式又可分为处所主语中动构式,工具主语中动构式,情况类主语中动构式等(董成如,2021:555)如下面的例子所示:
(7)这把刀切起来很舒服。
(8)这块被午后阳光温暖的大石躺起来格外舒服。
(9)天亮走起来方便。
上述三个例子分别以工具,处所和材料作为V起来类中动构式的主语,大多数学者只是认为这类的构式属于中动构式的类别,却未对其进行解释。例(7),(8),(9)中不存在受事论元,与中动构式的语法制约条件(主语NP为谓语V的受事)相冲突,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根据推论构式语用观,V起来类中动构式的句法形式决定了主语应该为对应动作的受事,体现了V起来类中动构式本身的语法规约意义,但是(7)中“这把刀”是主语,却不是受事,和语法规约意义(主语是受事)相冲突,但该构式依然属于中动构式的类别,这是由于根据语境可推断出“起来”的源动词语义“拿起”参与到了V起来类中动构式中,呈现为语法意义之外的语用规约意义“拿起某物”,语法规约意义和语用规约意义共同构成非内论元主语中动构式的规约意义,然而这种非内论元主语中动构式的意义是不确定的,因为在没有语用充实的作用下,无法判断“这把刀”是指“哪把刀”,“切”的受事具体指什么,其构式义是不确定的,同理(8)和(9)可知,构式义的解释需要语法规约意义、语用规约意义和语用推论进行互动。
2.“对...而言”V起来类中动构式的识解
“对...而言”类的中动构式是指通过“对将……而言”等方式将施事引出的现象,具体如下面的例子所述:
(12)a. 对于电脑高手而言,什么密码破解起来都很容易。
b. 什么密码破解起来都很容易。
(13)a. ski,school,scot里面的[k],对阿拉伯人来说听起来是前、后、中三个不同的[k]。
b. ski,school,scot里面的[k],听起来是前、后、中三个不同的[k]。
在(12a)和(13a)中,通常中动构式中隐藏的施事在构式中体现了出来,与中动构式的典型特征任指性相冲突,当“对于某人而言”和“对某人来说”进入到中动构式中,根据语境可推断出是“起来”的源语义“趋向义”参与到了“V起来”中动构式之中,形成语用规约意义“趋向某一类人”,使得“对于...而言”这一结构进入典型中动构式时,依然属于中动构式的类别,然而这类中动构式义依然是不确定的,原因在于(12a)电脑高手具体是指技术好到何种程度,“密码”的含义指的是电脑密码,手机密码,保险箱密码等都是不确定的,(13a)中前、后、中不同的[k]具体是什么音也是不确定的,出现这种问题需要根据语境对其进行推论,因此该类构式义的解释,需要在语境的作用下,语法规约意义、语用规约意义、语用推论进行互动,从而获得准确的构式义。即便如此,从上述例子仍然可以得出结论(12)和(13)表达的都是主语(密码、[k]的发音)在V(破解;听)的作用下表现出来的属性特征(容易;前、后、中不同的音)。
3. 现实事件V起来中动构式的识解
典型中动构式中的情态性被认为是在描述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不满足这一点的可被看作是现实事件中动构式,具体如下例所示:
(14)那时的大学考起来很不容易。
(15)以前的孩子糊弄起来比现在容易多了。
“那时将……”和“以前将……”都是表示过去的时间发生的事情,与NP+V起来+AP的典型特征不描述真实事件的发生相冲突,但是当“起来”的源语义“结果义”进入到中动构式之中,表现为语法意义之外的语用规约意义“表示事情的结果”,与“那时将……”和“以前将……”表示过去的时间发生的事情相一致,且有助于构式义的识解。只是该中动构式的构式义依然是不确定的,因为不清楚(14)中“那时”指的是何时和(15)中“以前”是什么时候,需要根据语境进行语用充实,因此在语境的作用下语法规约意义、语用规约意义、语用推论相互调节,现实事件中动构式义才能够准确识解。(14)和(15)的共同之处在于二者表达的都是主语(那时的大学;以前的孩子)在V(考;糊弄)的作用下表现出来的属性特征(不容易;容易)。
五、结论
本文在梳理以往对中动构式义的研究时,发现学界将不符合中动构式典型特征的中动构式划分到非典型中动构式中,非典型中动构式就像一个废纸篓,若某一中动构式不具备典型特征,就将其归为非典型中动构式。本文采用推论——构式语用学的视角对V起来类非典型中动构式及其构式义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起来”的意义进入到了V起来类中动构式中,V起来类中动构式义的准确识解需要在语境的作用下,语法规约意义、语用规约意义、语用推论进行互动统合,但是它们都表达了一般性的构式义,即主语在V的作用下表现出来的属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