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想增长,越难增长
2023-12-22李靖
李靖
打破增长瓶颈的怪圈,需要根本性切换自己的视角,从一个追求增长的视角,变成价值创造的视角,而这需要很大的勇气,也需要信念
讲到增长这个话题,最常见的一个思考视角就是,如何优化效率、抓住流量、完成增长。一个经典AARRR模型可以很好地诠释这种思考模式。最近几年遇到的无数企业都沉浸在这个思路里:融资,获取用户,变现收入,再融资,然后不断找到各种方式去提高效率,抓取更多的流量。但时间长了,很多人都体验到一种无力感、劳累感——感觉像被人拿着鞭子抽打一样疯狂奔跑,全力以赴却很难再取得更大的成就。我们仍然在不断开发产品、研究流量,不断再优化组织、提高能力但就是很难突破,一直在原地徘徊。
这时,我们会感觉好像进入了增长的瓶颈。进入增长瓶颈的一个典型现象,就是越想增长,距离想要的增长越远。
比如一个在淘宝做食品的品牌,踩中势能崛起后,想要维持增长,就不得不继续扩增品类并且依靠新产品去带动新流量。随之而来的就是,每一种产品产销规模都很低,形成不了规模效应,从而无法给用户带来超值体验,提高了规模却逐步失去用户的信任。而且,这也要求公司频繁成立无数的项目组,采用各种不同的工作流程,管理复杂度与日俱增,甚至让创始人开始怀疑自己的管理能力。
但没办法,必须增长,只有增长才能维持势能,咬着牙挺吧,可能挺过去就好了。可结果往往相反,公司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这种现象,那就是我们被我们想拥有的东西绑架了。
所有人都知道,增长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在大趋势中先人一步进行创新,站在用户的角度创造超额价值并赢得口碑,以及不断积累和沉淀自己。但当一个人被增长的预期绑架就会失去这些习惯,他会像投机一样地去跟随对手而非做开创性的事情,会天天计算自己的利弊得失而非关注用户,会抓取身边的资源、流量而非积累价值,这些都让他距离增长越来越远。
再进一步的恶性循环,就是觉得这些问题的原因是自己还不够狼性、不够拼搏,所以不断压榨自己、逼迫自己,让自己活在焦虑紧张和对失去的害怕中,让自己更加难以去做自己热爱的事情,更加难以专注,从而进一步失去优势。
这就是一个在增长中最常遇到的怪圈,说实话我也曾深受其折磨,不断思考如何去突破。我发现,破除增长焦虑唯一的方法,就是从追求增长的视角切换成价值创造的视角。
我们只有调整视角,才可能破局。我一直相信,转化看待问题的方式,而非解决问题本身,往往才是最关键的办法。
这里面最难的一个转变,就是如何从一个追求增长的视角变成价值创造的视角,从一个“我如何得到增长”变成“我如何成为一个值得被奖励增长的人”。只有进入这样的视角,才有可能去做真正有利于长期增长的事情。比如在巨大的趋势面前做开创性的事情;关注用户,并且提供超额价值;立足于长期去做积累。否则,找再多的方法、喊再多次长期主义都没用,毕竟问题出在那颗“心”上,而非那个大脑上。
那么怎么切换这个视角呢?
现在的战略最重要的就是怎么面向未来、面向用户。而大部分企业和个人,实际的出发点都是面向过去、面向自己、面向资源,其背后都是一种“争抢的视角”。真正要去摆脱这种视角,最难的不在于方法论,而是三种“勇气”,即面向未来而非面向过去的勇气,面向用户而非计算利弊的勇气,积累价值而非抓取资源的勇氣。
面向未来而非面向过去的勇气
我一直好奇一个问题:究竟是什么,让一些本来很具备开创性的创始人,变得因循守旧、故步自封,从而深陷增长瓶颈的。
前段时间,跟一个做到一定规模但陷入增长焦虑的消费品公司创始人聊过,他每天非常忙,忙着搞定更多的渠道,忙着建立更多的联名合作,忙着寻找一个又一个便宜流量,但当我问“你所在的行业未来三年最重要的机会是什么”时,他却愣住了。是的,几年前开始创业的时候,创业者对这个问题都有着清晰的认识,但是做到一定的规模后,反而失去了对未来机会的感知、对行业变化的洞察,开始在资本的驱动下疯狂地追求规模。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一些开创性的人深陷瓶颈?
我参加过一些公司的复盘会,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回顾公司发展的过去并以此启迪未来。我发现大部分时候本质上是在问这样一个问题:过去你坚持了什么,从而让你有了今天?(暗含的假设就是继续坚持这些会创造更好的明天。)
接着会总结出非常多的方法论、经验和价值观。这本身没有错,说实话还很有收获,但接下来又会基于这些对历史的总结来决定下一步做什么、不做什么,这往往就陷入自我设限里去了。
当成功没有如期而至的时候,就会进一步想,是不是自己还是对自己不够狠,自己的缺点还是太多,自己还是没有足够坚持之前的价值观和做法。接着就进入一个因循守旧并且给自己施加越来越多框框的循环。
思考“我们坚持了什么让我们走到今天”并没有错,但如果我们在复盘会中除了上面的问题,还问另外一个问题:“过去你抓住了什么机会,或者打破、开创了什么让你拥有了今天?”我们就会发现视角完全不一样了。真正巨大的增长一定来自巨大势能的推动,来自巨大势能下有意义的开创性的举动。
就拿消费品行业来说,历史上成功的大公司,无一例外都是与当时最重要的势能成为朋友,率先通过开创性的举动抓住巨大的趋势,涉及新的用户群和市场、新的渠道和媒介、新的科技等。比如路易威登率先开发出轻便、耐磨损的旅行箱,抓住了19世纪欧洲火车普及的机会;耐克通过赞助顶级球星的方式抓住了电视转播崛起的机会;索尼抓住了晶体管技术突破的契机开发了随身听;等等。甚至这些公司的持续增长,也是因为抓住了新的趋势和机会。比如路易威登后来成长为一个大集团,得益于率先抓住全球化趋势,在全球开设直营门店。
这个道理如此之简单,但也如此广泛地被忽略。当我们进入一个追求增长而非价值创造的视角,我们就会特别想延续过去的高速增长,于是就会产生这样一个信念:只要我自己仍然是昨天的自己,我就可以复制昨天的成功。我相信每个曾经有过成就的公司和个人,几乎都有过或多或少的、抓住某个趋势打破惯例的开创性举动。但很多人和公司一旦取得了成功,就把这一点给忘了,误认为自己是靠日复一日的例行动作获得成功的,并且期待,只要重复这些动作,提高自身效率,改正自己的缺点,成功就会再次如期而至。
有了这样的信念,我就什么都不敢尝试了,因为一旦尝试改变, 我就不再是昨天的我了,一旦不再是昨天的我,我就不能再复制昨天的成功了。即使做新的尝试,也会带着浓浓的过去,生怕一旦没有使用过去所积累的资源,就无法取得新的成功。
如果换一个视角,我想要的不是追求增长本身,而是基于长期目标,抓住趋势去创造更大的未来,是不是感觉就不一样了?
这里的一个重要判断就是,你觉得过去的你和未来的你,哪个更大。只有觉得未来的自己更大,远比过去已经创造出来的自己要大,才能真正洞察趋势,开创未来;才可以真正看到市场的扩张、需求的迁移、渠道和媒体的变革、科技的渗透和普及带来的势能,并且顺应这个势能去创造价值。
面向用户而非计算利弊的勇气
当我们在一个追求增长而非创造价值的心态中时,还有一个典型现象,就是陷入循环往复、永无休止的评估判断中,然后不论怎么计算和判断都算不出最优解。
对一家大型企业来说,到底是做多个品牌还是将不同产品统一到一个品牌中?如果做多個品牌,就不能复用之前品牌的势能,显得太散;如果不同产品线共用一个品牌,按照定位理论,又会扭曲定位和认知。
对互联网公司来说,到底是做矩阵式App还是做一个大的旗舰App?
对消费品渠道来说,到底是聚焦线上还是扩展线下?
但如果把视角切换为“我想解决用户的问题,应该怎么做”,答案就容易找到了。
比如品牌策略。在电视广告场景下,用户看广告和去超市购买是分离的,他就是需要一个品牌代表一个品类方便去记忆,还需要简洁的口号、清晰的形象和明确的利益点,否则到了超市还是不知道怎么选,这时候自然需要你聚焦定位。但有时候,比如用户在淘宝买零食,他就是需要一家店多买点,一个大礼包买回家,最好是一个牌子的,那自然就应该用一个品牌代表多个品类。
甚至你要不要做品牌,也是看你要解决用户的具体什么问题。格力需要做品牌,因为用户选空调后悔成本太高,自然需要稳定的品牌帮忙判断;茅台需要品牌,我请朋友吃饭希望摆上一瓶酒,朋友就知道这酒很贵,不需要解释也能体现我对朋友的重视,自然就需要价格高、品质稳定的品牌。
这一个非常简单的常识,就是增长背后的动力,一定来自用户的持续选择和使用。但更多时候,我们进入了一个追求增长的心态中,就会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去计算每一个决定对自身的利弊得失,反而越来越分析不清楚。我们基于自身需要反推给用户提供什么,只能是越来越累。
一个互联网App,按照数据分析,为了降低流量成本,需要提高频次,所以就给用户加上很多根本不需要的功能。一个集团公司,按照战略分析,需要开展多元化业务以满足增长的需求,所以就逼迫自己去做很多并不擅长的行业,最终铩羽而归。一个家具公司,按照对标研究,需要延长门店的顾客时长,所以学习宜家,做多品类的体验式门店,却忽略了宜家的出发点并不是延长顾客的时长,而是解决它崛起时最重要的客户需求——当客户搬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如何一站式地在一天之内拥有一个家。这个需求来到中国可能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是的,我们经常去学习很多“打法”和“模式”,并且计算每种打法和模式带给自己的价值,却忽略了自己最重要客户的最重要需求,以及如何基于这些最重要客户的最重要需求去迭代自己。
我们特别想要增长,但正因如此,就会把视角全部放在自己身上,去计算自身的利弊得失,于是距离顾客越来越远。
实际上,我认为现在最大的机会,是如何基于新一代用户的需求,把所有的产品重新做一遍。
积累价值而非抓取资源的勇气
陷入对增长的焦虑,还有一种典型的做法,就是所有的做法都越来越指向对资源的抓取而非价值的积累。我观察到很多陷入瓶颈的企业、个人,甚至包括我自己,都会有这样的举动。
比如一个品牌,越是对增长有焦虑,就越会降价促销、渠道让利,短期内销售额上来了,却失去了品牌的势能。比如一个互联网公司,越是对盈利有要求,就越会在每一笔投放前计算短期回报,不打平不做,这样反而会失去很多能够带来巨大变革的机会,丧失了长期产生更大盈利的可能(我的一个朋友跟我提过,字节跳动的增长部门,经常优化的不是投资回报率,而是抓住机会的速度,因为有时候机会是最大的成本)。
实际上,这也是一个奇怪的现象,我们花费了太多精力去抓住无限的、流动的东西,而非关注真正稀缺的、不变的东西。对一个品牌来说,销售额几乎是无限的,而且每年都在改变,但是用户的品牌心智是稀缺的。对一个科技公司来说,资本几乎是无限的(想要融资总会有风投等着),但是机会是稀缺的,一旦错过一个重大机会,下一个需要等很久,甚至有被颠覆的可能。
这背后的心态是什么?就是我们越追求增长,就越倾向于在数据上获得安慰。我们越是寻求这种安慰,就越容易去抓取最容易获得的资源,而这种资源一定是无限的、流动的,换句话说,是不值钱的。接着就会进入一个怪圈,我们放弃真正值钱的东西去换取不值钱的东西,我们能掌握的实际竞争力就会越来越少,增长就会越来越困难。为了缓解焦虑,我们就会再进行资源抓取,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要打破这种循环,就不得不去识别,在当前环境中,最稀缺、最恒定的是什么,有时候是品牌,有时候是数据,有时候是稀缺供给,有时候是人才。如果整体的优化目标本着这些,就会形成正向的价值积累。
为什么“可持续增长”这么难,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一个人或者企业成功之后,往往就不再去做当初给他们带来成功的事情。
他们当初的成功,往往是在别人存在惯性的时候,率先面向未来抓住机会;往往是在别人较少关注用户的时候,深刻洞察了用户需求并且以此为准绳去设计所有的动作;往往是在别人追求短期资源的时候,能够识别关键价值并且去积累价值。
可后面一旦面对巨大的增长预期,就很容易为了追求增长而放弃价值创造,开始因循守旧面向过去,开始不关注用户而是计算自己的利弊得失,开始抓取短期的增长数据以提高安全感,最终陷入了瓶颈。
打破这种增长瓶颈的怪圈,需要根本性切换自己的视角,从一个追求增长的视角,变成价值创造的视角,而这需要很大的勇气,也需要信念。
摘自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卖货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