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式现代化国际传播路径新探索

2023-12-22王维伟

新闻爱好者 2023年10期
关键词:中国式话语现代化

□王维伟 薛 锦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持续增强,中华文明影响力进一步提升,生态文明现代化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理念受到国际社会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强烈呼应,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然而,在国际社会中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传播中国式现代化成就还面临“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困境。“失语就要挨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对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做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和规划,这为传播中国式现代化成就、构建中国式现代化国际传播新路径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以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传播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不断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一、中国式现代化国际传播新机遇

(一)中国现代国家治理的平稳推进,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传播提供了制度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按下了 “加速键”。在政治制度层面,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等一系列的制度安排与中国现代国家建设和治理的成就相得益彰。在经济层面,中国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显著提升。在文化层面,社会主义先进理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外来文化实现了某种程度的融合,文化自信和统一的文化认同正在提升和加强。在社会层面,社会保障、社会稳定、社会公平正义得到实现和维护,社会活力得到释放。在生态层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得到践行。我国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山河秀美的东方大国形象,在国际社会上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和赞美。由此可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所形成的“中国模式”已经具备了可描述、可界定的内容,有了更加完整的内涵和内在逻辑[1]。越来越多的人想知道,中国将以什么样的方式实现现代化,中国亟须向国际社会传播和共享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宝贵经验。

(二)变乱交织的世界局势,为中国式现代化国际传播提供了历史机遇

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不稳定性明显增强,全球经济和政治形势正处在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的时刻。西方正在遭遇政治体制失灵、经济发展失调、社会稳定失序的困境,以美国、德国、英国为代表的西方主要发达经济体可能出现严重的滞胀性债务危机,经济或将陆续陷入衰退。为了维护自己的单极霸权地位和利益,美国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霸凌主义行径越发猖獗,地缘政治与地缘战略对抗的态势明显上升。中国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路线,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稳定和拓展周边睦邻友好关系,大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友好合作,不断为建立公正合理持久稳定的国际新秩序贡献中国力量。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世界各国创造了巨大市场,提供了巨大的经济发展机遇。在“东升西降”的历史趋势下,具有中国式现代化独特优势的国际传播能够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国际社会期待听到响亮的中国声音和精彩的中国故事,这为中国推进国际传播、提升国际话语权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三)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成就,为中国国际传播赋予了鲜活内容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的经济发展、文明进步、生态改善、全球治理贡献等现代化的新实践新成就赋予了国际传播新内容。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经济发展奇迹为向世界传播中国道路和中国力量提供了生动的实践案例。中国式现代化认为人类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型现代化道路,丰富和发展了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中国通过对内采取社会主义制度、对外进行公平贸易的方式实现了文明型现代化转型,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文明走出困境开辟出一条新路,为人类社会向更高的文明形态演进创造了新的范式。与西方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不同,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和平发展的价值内核、理念特质与实践创新。中国的“一国两制”伟大构想、通过谈判协商和平解决领土争议的主张、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成功斡旋沙伊复交、在力所能及的基础上不断加大对非援助等实践,体现了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特征,彰显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扩大了中国同各国的利益交会点,维护了国际秩序的公平正义。

二、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

话语权是国家实力与国家形象的表达。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建设是中国国际传播的核心问题之一。当前,国际传播“西强东弱”格局仍未根本改变,国际话语权主导地位依然由西方发达国家把控。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它具有自己独特的理论内涵和话语表达。有鉴于此,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

(一)从战略高度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

过去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在国际上 “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困境就是我们的对外传播话语体系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因此,要把握国际传播领域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的趋势,在构建对外传播话语体系上下功夫,在乐于接受和易于理解上下功夫,让更多国外受众对中国话语听得懂、听得进、听得明白。这就需要中国学者不断提炼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贴合国际理解习惯,创造易于理解的概念表述[2],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形成更多与中国式现代化相匹配的融通中外的概念和表述,把我们想讲的中国道理同国际受众想听的中国故事结合起来,在了解对象国社会民意的基础上,打造一些更易于识别、易于传播、具有丰富内涵和时代精神的中国式现代化符号,使中国故事更多为国际社会和海外受众所认同,不断提升对外传播效果。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注重运用最新数据、发展亮点、具体案例,有力彰显中国式现代化为什么能、中国式现代化为什么行、中国式现代化为什么好,让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更好地分享中国经验、中国方案,推动形成现代化国际化传播的话语力量核心优势,真正建立走向未来的秩序感[3]。

(二)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传播叙事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是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全新内容。议题设定是传播的发端,同时也左右着话语权的归属与公众态度走向。当前,全面深刻地讲述中国式现代化故事是我国国际传播的关键议题。在进行国际传播的过程中,要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要在深耕对外传播内容上下功夫,使中国的国际传播内容更加丰富。既要讲好中国历史故事和文明故事,更要讲好新时代故事,特别是将新时代建设作为主题来进行叙事和传播,讲好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故事,以及“人口规模巨大”“共同富裕”“精神富足”“和谐共生”“和平发展”的故事。媒体要寻找合适的叙事角度,从一个个小切口中进行宏大的叙事,从具有代表性的人事物中去阐释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众多宏大主题。要丰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国际阐释,善于将中国化议题用国际化表达,国际化议题用中国化表达,创新传播方式,通过新技术新手段呈现中国故事背后的思想伟力。

三、丰富国际交流形式,发挥国际传播多元主体功能

国际传播话语的主体不仅包括政府、媒体、智库等官方机构,还包括民间组织、社会团体、个人等非官方主体,中国式现代化国际传播更应注重利用多元主体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可见度、影响力与感召力。要打造国际受众全方位了解中国的窗口平台,加快“走出去”与“引进来”步伐,丰富国际交流形式,需要真正把官方主体所代表的“主旋律”与非官方主体的“多声部”结合起来,加强政府与民间非政府资源的协同,形成讲好中国故事的合力。

(一)官方传播者是表达中国立场的主体力量

政府在国际传播中始终承担着展现与维护良好国际形象的职责,是传播中国声音的主导力量。智库学者在创新中国理论、诠释中国方案方面具有独特的权威性和可信性,其声音更容易被世界接受。媒体能够起到动员国内外民众支持本国政府政策,形成国际舆论支持本国主张的作用,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创举能否获得受众认可的重要力量。有鉴于此,要全面拓展以政府为主导,以智库、媒体、企业和普通公众等多元化的行动主体,积极举办各种品牌化的国际会议、专家互访、课题合作研究等,搭建立体化的国际理论研讨平台,支持鼓励相关领域的优秀中国学者走上国际平台、国际媒体,利用重要国际会议论坛、外国主流媒体等平台和渠道发声,更好地发挥高层次专家作用,用中国价值统领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将政策和主张与受众的故事、话语相衔接。同时,随着媒体业态越来越多元化,越来越需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国际传播队伍,要培养一批理论素养与技术素养都过硬的国际传播人才,使之承担起中国式现代化国际传播的顶层设计和成果转化的重任[4]。

(二)民间传播者是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时代,我国民间传播力量不断壮大。要加快提升社会和民间团体对外话语能力,用好重大活动和重要节展赛事平台,用好中华传统节日载体,用好海外文化阵地,用好多种文化形式,展现当代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精神生活、政治参与等,发挥好民间社团独特作用。推动“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促进民心相通,团结和争取大多数,不断扩大知华友华的国际舆论朋友圈[5]。例如,中国在国际传播中的弱势地位,使很多外国人没有信息渠道了解 “真正的中国”,那么,进入中国旅游就成为直接的国际传播方式。面对面的沟通永远是消除误解和偏见的最佳手段。中国入境旅游已经从早期赚取外汇、以创汇为主要目的,变成以展示大国形象、获得文化认同为主,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的最佳方式。韩国和日本近几年大力发展国际旅游业,对世界年轻人的吸引力逐渐放大。中国应加大入境旅游资本投入,从设计丰富多彩的旅游路线、完善多元支付方式、便捷入境流程等方面着手,吸引更多的海外游客到中国来,使其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国际传播的自发传播者。

四、以媒介新技术拓展传播渠道,创新国际传播新模式

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更迭,媒体融合的作用日益凸显,在选择传播载体时,不仅要利用传统的媒体和平台,还要充分运用新兴的媒体和网络平台,在新媒体新技术运用中推动各种传播媒体的深度融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借助媒体融合优势,拓展传播渠道,满足国际受众的多样化信息需求。

(一)借助媒体融合拓展传播渠道

把传统媒体长期以来积累的内容生产优势与新媒体技术优势进行深度融合后,可以满足融媒体时代受众的多元需求。既要有讲道理的“硬传播”,也要有讲故事和生活的“软传播”,不仅需要严肃理论解释,也需要大众通俗易懂的多方位展现,准确、优质的可视化传播表达,有助于可视化内容的进一步传播,通过短视频、动画、卡通、直播、抖音等多种新媒体和多模态手段,增加海外受众特别是年轻群体的认可度和喜爱度[6]。

(二)创新国家传播新模式

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需要科技赋能,整合线下和线上、现实和虚拟,以全媒体数字化传播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加快推动新技术条件下的国际传播创新,打造全媒体国家传播话语的融合矩阵,构建基于中国现代化的文明共生、共享和共荣理念的新媒体国际传播新模式。注重文化因素的融合,通过挖掘传统和文化符号中的共同价值,通过全媒体渠道不断创造更多民间的形式、民间的内容、民间的表达方式,真正推动实现地缘相亲、人缘相亲、民心相通。

猜你喜欢

中国式话语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中国式失败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
中国式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