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编织·意象”策略的城市街道色彩设计探究

2023-12-21何文佳

流行色 2023年10期

何文佳

摘 要:针对目前中国许多城市文脉断裂、城市意象日趋同质化的现象,本文运用“城市意象”和“城市织补”理论,通过“以单个点的织补”及“以点—线—面系统的编织”策略探讨城市街道空间色彩设计,以恢复城市历史记忆和文化特色。在点上,织补物质性要素和非物质性要素;在线上,形成连续统一的街道色彩;在面上,塑造区域色彩特色。从点到线及面,逐级织补点、线、面元素,使城市色彩意象系统完整和连贯,既传承历史,又富现代气息。“编织”策略可使城市色彩规划从无序走向有序,重塑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街道空间,触发多样化的行为和活动。这有助于缓解城市空间文脉缺失的问题,建立富识别度的城市意象。

关键词:城市意象;城市织补;城市街道;空间色彩

Abstract: In response to the fragmented urban context and homogenized urban imagery prevalent in many Chinese cities, this paper employs the theories of "urban image" and "urban darning" to investigate the spatial color design of urban streets. The study utilizes strategies such as "darning by a single point" and "weaving by a point-line-plane system" to revive historical memory and cultural distinctiveness within cities. In the case of a point, both material and non-material elements are darned; along the line, a continuous and unified street color is established; on the net, regional color characteristics are shaped. Moving progressively from point to line and net, the elements of point, line, and net are systematically darned to create a complete and coherent city color image system, seamlessly integrating historical elements with modern features. The "weaving" strategy facilitat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urban color planning from disorder to order, reshaping urban street spaces with distinct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iggering diverse behaviors and activities. This approach not only mitigates the lack of urban spatial context but also fosters the establishment of a highly recognizable urban image.

Keywords: Urban image;urban darning;urban streets;spatial color design

0 引言

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着城市化。尽管这为人民带来了诸多福祉,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在这种扩张式增长中对地域文化的忽视,与建筑新材料和工艺的应用,许多传统城市的地域特色遭到了不可逆的破坏。在这种破坏中,城市历史文脉出现断裂,连续均衡的城市肌理被打破,富有地域特色的建筑与景观逐渐消亡,有意义的传统生活场景也随之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平庸又杂乱的城市面貌,尤其是在城市街道空间色彩方面。国内大城市的街道色彩规划向国外大都市看齐,国内中小城市的街道空间色彩又向大城市靠拢,大多数城市的街道丧失了原有的空间色彩形态与生活方式,在新老更替中变得杂乱无序。

这种趋同感与无序性主要汇集在“碎、散、零、乱”这四个方面。

首先是“碎”,许多现代城市的街道界面,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并存。新建筑的风格和色彩往往缺乏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统一,使得从整体上看,城市的建筑色彩关联性不强,略显杂乱无章;其次是“散”,目前中国城市原有的连续街道受到打断,越来越宽广的现代道路切割了传统街巷,“重道轻街”的发展方向导致城市街道色彩单一乏味;再者是“零”,重视车流而非人的需求,使得街道上的公共生活空间被压缩。居民日常生活从街道上退出,街道生活被逐渐排斥到城市的角落作为孤单零星的存在,当然也缺少了原来的那份市井气息浓郁、鲜活的生活色彩;最后是“乱”,体现在包含建筑、广告、城市家具、景观、道路铺装等各种物质性元素的色彩秩序缺失、色彩层次混乱。这些街道中的不当设置就像是一篇乐章中的噪音,通常被称为“躁色”,使街道的秩序感、领域感、独特性消失,会对生活工作于此的人们产生不良心理影响,使人产生烦躁不安的反感情绪,影响人们的正常活动,对城市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展望未来,我们有必要通过色彩规划方式恢复城市街道空间的色彩秩序、历史记忆和文化个性。接下来,本文将通过归纳、分析、应用“城市意象”“城市织补”等理论,在“点”的层面上,编織城市街道空间中物质性要素和非物质性要素的色彩。在“点—线—面”的层面上,织补城市街道空间中的节点、骨架及网络。从科学、人文的新路径实现城市色彩规划的转型升级,从而延续历史文脉、塑造城市个性。

1 理论概述

1.1 城市意象理论

“意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由来已久的术语,也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意”即审美主体的情意或情趣,“象”即感性的艺术形象或审美形象,最早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易传》文本中的“立象以尽意”。“意象”即是指主体的情感意趣与对象的感性形象的融合。在英语语境中相对应的词是“Image”,指人们脑海中的某人某事的图画或概念。城市的意象在许多领域有着不尽相同的定义,但这些定义都指向一个共识,即当一个城市被提及时,人们的脑海中会闪现一些与这座城市相关的概念,而这些相关的概念能够汇聚出这座城市的意象。凯文·林奇也在他的著作中阐释过城市意象[1]的内涵:“人们通过城市中的建筑、公共空间、艺术、街道、人群、个人体验和他人的体验来获取各种各样的关于这座城市的信号。城市意象则建立在人与这些城市构成要素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交流之上。”

在建筑学领域,城市意象的定义更加强调空间体验者与城市要素的互动。通过与建筑、公共空间、街道等的互动,人们获取有关这座城市文化内涵的概念,最终构成城市意象。笔者将城市意象总结为:人们在城市空间中通过与各要素的驻足、互动、交流,获取关于这座城市文化内涵的概念。

1.2 城市织补理论

西方国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研究和探讨城市织补的理念。美国城市学者简·雅各布斯在其1961年出版的著作《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2]中,就对美国当时大规模的城市改造行为进行了批判。她认为城市更新应采取更加动态和小规模的方式进行,这为后来“织补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随后,英国建筑师柯林·罗在1970年出版的《拼贴城市》[3]一书中,提出以文脉主义思想来应对城市发展中片段化严重的问题,主张运用拼贴方式,使用文脉“织补”破碎的城市肌理和生态景观环境,串联景观空间。之后,“织补理论”随着在城市更新活动中的不断实践,其运用范围也从织补城市肌理与空间层面逐渐涵盖到城市规划的各个层面。总体而言,织补理论强调新旧城市格局的历史关联性,主张在城市改造中尊重和延续地方,这种对城市社会环境进行系统性“织补”与“缝合”的观点,已成为当代城市更新的重要手段与指导思想之一。

1.3 街道空间色彩、城市意象与织补

卡尔·克罗普夫在他的论文《城市组织与城镇特征》中,将城市定义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认为城市由不同阶层的“城市组织”构成。不同层级的城市组织对应着城市形态的不同元素,而城市的微观层级就是指向与人的尺度相对应的,能够被人们感知的公共空间。街道是城市中分布最为广泛,同时也是最主要的线性公共开放性空间,是在人眼的视角以步行、骑行、车行等为主要活动方式时,观察和拾取城市环境信息的。斯蒂芬·马歇尔[4]、简·雅各布斯、杨·盖尔[5]等学者也持有类似观点。在街道空间里,人们用大量时间和精力,有意或无意地感知和欣赏城市,以体验者的角色穿行街道,对城市进行感受和把握。因此,组织城市骨架的街道空间也成为体现城市性格和文脉的重要载体,是感知城市意象的主要要素,而街道空间的色彩则又是其中难以忽视的重要部分。

因此,我们可以基于“城市意象”理论与城市“织补”理论,以“编织”街道空间色彩的方式达到“织补”城市意象,最终“缝合”起城市地方文脉与个性的目的。“编”和“织”分别有着“排列”和“构成”的含义,带入到设计和色彩学语境,即色彩组合与色彩构成,通过色彩的科学组织方式,去营造独特的空间品质和丰富的场所意蕴。让人在街道空间中与城市构成要素进行互动、交流,以视觉为中心,联合其他感官和行为等反馈物质与精神表达形式再现于人们脑海之中,去编织成这座城市的独特意象。

2 编织“点”:城市街道空间中的物质性要素与非物质性要素

编织城市街道空间中的物质性要素和非物质性要素,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编织城市之“象”,即街道外在表象和空间品质。其色彩织补需建立视觉次序,遵循色相、明度、彩度等原则,实现色彩的协调性,最根本是组织和调控色彩的关系,采用颜色间色度(色相、明度、艳度、彩度)以及色彩面积、色彩对比等手段,建立街道色彩秩序感和丰富性;另一方面是编织城市之“意”,即街道内在意蕴和场所精神[6]。生活色彩织补需传达非物质文化内涵,激发多样化行为,让人重新感知城市街道空间所传达的文化意象(图1)。

2.1 城市街道空间物质性要素色彩织补

城市街道空间物质性要素色彩织补,是以协调环境为目的进行的空间适应、复原和再造。可利用以下几种方法打造城市街道独特的空间品质和完整情境,营造出丰富场所意蕴。

第一,利用色彩织补统筹空间的整体性和多样性。通过不同色彩的组合与搭配,使街道各元素之间的色彩达到统一,条理分明,组织严谨,具有连续性。同时在统一的色彩协调中,强调多样性在街道空间中的排列组合与变化[7]。这种整体性与多样性并存的色彩织补方式,能打破单一色调的枯燥乏味,让人在欣赏色彩变化的同时,也感受到空间的生机与活力。

第二,利用色彩织补空间的时空性。城市是历史的沉淀,是建筑艺术的活博物馆,必然残留着不同时期的历史印记。我们可以通过修复型织补谨慎保留历史原迹,延续那些蕴含城市文脉的意象。也可以通过再造型织补的方式去对街道空间进行再创造与转型,通过色彩拼贴、色彩图符再现、色光与新技术新材料等设计手法和新载体,去搭建城市街道空间新旧元素之间的桥梁。

第三,利用色彩弥补空间尺度失衡。随着城市发展,街道宽度日益加宽,导致空间高宽比失衡,围合感减弱。色彩研究表明,色彩具明显空间效应[8]。冷暖对比产生近远感,明暗对比塑造层次。彩度和明度同增时,视距离减少。通過合理选用色彩,巧妙布置各元素,可以相对弥补空间尺度失衡。例如,远处建筑可用低彩度中高明度色调,近处城市家具、植被等元素可用中高彩度中明度色调,营造透视感,修复视觉体验,弥补物理形态的不足。

第四,利用色彩织补强化空间方向感。交通街道空间需要清晰的方向感,若路径弯绕,会严重干扰行进方向判断。因此街道空间应遵循色彩视觉诱目原则[9],采用分级色彩,将街道的物质性要素一分为三,分为三级用色。重要元素使用高饱和度鲜艳色,次要元素使用低饱和度柔和色。一级色突显关键信息,如交通公共标识。二级色呈现建筑构建、城市家具等中等信息。三级色传达基调信息,如路面、主体墙面。明确的色彩级别关系能构建视觉顺序,强化方向感。当然,在实际的应用中还需考量色彩与面积、造型、肌理等因素相互作用,严谨组织各元素,使色彩系统形成秩序,共同塑造流畅、清晰的方向感(图2)。

2.2 城市街道空间非物质性要素色彩织补

城市街道空间不仅具有物质属性,也承载着当地文化环境特征、人文风土、价值观念等非物质文化内涵。作为公共活动场所,街道空间的色彩织补也需要考虑非物质性要素。

非物质性要素的色彩并非是独立的,需要通过人及人参与的活动和事件来体现。重复的日常活动可以释放社会记忆,而人在参与生活、活动、事件时的穿着和使用物上的色彩,可以唤醒这种记忆。具体来说,即是将活性因子“X”(体现城市社会文化内涵的节庆活动、宗教仪式、传统工艺、表演艺术等)与色彩结合,通过活性因子的内核存在,去寻找相应的原生色彩、感染共同情绪、感知空间记忆,激发空间活力。以街道空间的各类物质性中介为载体,以汇聚街道的体验者为目的,通过色彩拼贴、意象隐喻、图符再现、虚拟呈现等色彩转译策略,保证非物质性要素能与不同的物质性要素形态良好结合,来营造生活街彩,活跃场域,为体验者所感知,追寻以色彩视觉为主导的五感联觉的入境之感,营造具有地域性辨识度的城市意象。

3 由点到面:如何系统“编织”城市街道空间的色彩

完整的城市色彩意象可比喻为点—线—面结构的逐层补充。首先是织补节点,形成点状色彩意象;然后织补骨架,形成线性街道色彩;最后编织面状网络,形成区域色彩。从点到线再到面的层层织补,最终汇集构成统一协调又富有个性的城市色彩意象。具体的织补方法如下:

首先是织补点的定位和选取。需要对城市区域内的街道空间色彩载体和色彩意象要素进行详尽调研,在此基础上科学定义主色、辅色、点缀色。在充分尊重历史地域特征的前提下,还要考虑城市主导功能和发展方向等因素,以及使用主体的色彩情感,选择最具代表性、营造潜力、实施价值和可行性的区域或建筑,采用“点式切入”方式,营造小范围的色彩聚集点。简单来说,点式切入,就是先从最具特色和核心作用的单一点入手,如地标性建筑或公共空间,进行色彩设计和织补。点的色彩织补要充分发挥该点的自身特色,又要兼顾整体环境和色彩系统的协调统一。

其次是编织骨架。依托城市空间结构,确定意象空间的骨架,划分控制层级,对街道空间进行色彩主次分析。重点打造街道节点,以点带线,适度采用弹性设计,使整体色彩环境协调统一。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城市的总体意象由多个区域意象构成,同一区域内的元素往往具有相似性,不同区域的元素具有差异性。街道间的相互联系可以促进区域意象的形成,重点区域的意象某些程度也能代表整个城市的意象。因此织补的骨架可大可小,可以按照改造的成本和力度,弹性选择骨架的区域范围。

最后是编织网络。重点在于保护现有社区网络,维护城市记忆。尤其应保留一些存在记忆意义的老街区,作为城市记忆的容身之处。这些空间的色彩织补,应该在保留原有歷史印记的基础上,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进行。既利用实体织补丰富街道界面和细节处理,也可通过意象的延伸达到虚拟织补的效果。在编织网络中也需注意的是,网络织补不在于扩大规模,而应注重提升织补的质量。通过对存在和潜在目标的精细化织补,构建系统完整、易于识读的城市色彩意象网络。这种网络状的织补方式,应当兼顾从点到面的各个层次,将之前的节点、骨架织补有机融合,使整体城市色彩呈现出统一性与连贯性(图3)。

4 结语

本研究运用“城市意象”和“城市织补”理论,构建了“编织·意象”策略,通过单点和系统的点—线—面编织,对城市街道空间色彩进行设计,以恢复城市历史记忆和文化个性。研究表明,逐级织补点、线、面元素,使城市色彩意象完整连贯,可重建地域特征鲜明的街道空间,唤起城市文化认同。但实际操作时,需考量城市发展需求,探索合理的织补范围和力度。本研究此阶段力求为文脉断裂与同质化困境的城市色彩落地提供系统化路径,希冀为引领城市色彩从无序到有序,建构宜居审美环境提供借鉴价值。后续阶段将通过具体案例检验“编织”策略的实际效果。

5 参考文献

[1] [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 [美]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3] [英]柯林·罗.拼贴城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4] [英]斯蒂芬·马歇尔.街道与形态[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5] [丹]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6] 王京红.城市色彩:表述城市精神[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7] 苟爱萍.从色彩到空间——街道色彩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8] [日]卢原义信.街道的美学[M].尹培桐译.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

[9] [日]吉田慎悟.环境色彩设计技法——街区色彩营造[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