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桂梅思政大讲堂玉溪市分课堂:“一抓两用三激活”构建“3+X”分课堂模式

2023-12-21

云南教育·视界 2023年10期
关键词:聂耳玉溪师生

玉溪市把办体现玉溪特色、具有玉溪辨识度的思政“精品课”作为工作目标,以大讲堂为标杆,传承玉溪崇文重教、办学兴学的优良传统和深挖红色文化资源,每年由市级主办3场张桂梅思政大讲堂玉溪市分课堂,9个县(市、区)、11所市直学校至少举办1场,辐射带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参与分课堂建设。2023年全市计划开讲28讲,已举办13讲。市级第一讲以“一座城 一首歌”为主题,联合市委宣传部、玉溪师范学院举办,180余名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高校师生参加现场授课,全市师生通过视频课学习,云南卫视晚间新闻、玉溪新闻作了报道。通过多部门协同办好分课堂,多渠道整合资源服务分课堂,多平台同步推广分课堂,全学段覆盖学好分课堂,形成“3+X”分课堂模式,促进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

抓住“讲故事”一个关键,形成一条鲜明主线

明确怎么讲。制定市、县(市、区)两级开课选题计划表,确定课题、开课时间、具体负责人等,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调度,形成事有人做、责有人担的工作局面,保证各地各校按照计划表有序推进分课堂开讲。

明确讲什么。统筹利用聂耳纪念馆,孙兰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红色教育资源及45个国家、省、市级研学实践基地、青少年教育基地,着力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讲好玉溪故事,讲好教育故事。

用好遴选、特聘两条途径,形成一支综合性队伍

遴选讲述人。举办师德师风征文、演讲比赛,红领巾讲解员大赛,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和思政课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动暨党员教师技能“大比武”活动等,遴选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事迹感人、品学兼优、代表性强的师生,丰富讲述人员结构类型。

聘任授课教师。依托玉溪师范学院、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名师工作室等教科研平台,联合市委宣传部、市委党校、聂耳纪念馆、博物馆等部门,特聘一批专家教授、专业讲解员、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思想政治(道德与法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名校长、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担任授课教师,目前已遴选、聘任14人,打造一支稳定、优质、专业的授课教师队伍。

激活参与、展示、资源共享三个平台,形成一个多元化课堂网络

激活参与平台。充分利用本土思政资源,深入峨山县、易门县开展红色文艺轻骑兵暨“行走的音乐思政课程”,在六·一儿童节、7·17聂耳纪念日、教师节等节日和纪念日常态化举行“同升国旗 同唱国歌”活动,采用现场授课与录播课结合的方式,利用玉溪广播电视台、融媒体、官微等平台面向全市师生和干部职工授课,通过线上线下结合,使分课堂走进学校、走近师生,提高参与面,扩大影响力。

激活展示平台。精心建设2个聂耳少儿管弦乐团、1个民乐团、14个少儿合唱团和1个教师合唱团,举办“聂耳杯”青少年才艺大赛、中小学生合唱比赛,“沿着聂耳的足迹前进”线上音乐会等专场演出,邀请市一幼、江川区九溪镇马家庄小学若水童声合唱团、玉溪第一小学教育集团、玉溪第一中学、玉溪第四中学、玉溪卫生学校和市民族中学等从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团队参加现场授课,让分课堂成为师生展示风采、学习成长的舞台。

激活资源共享平台。充分发挥“五老”人员、校外少先队辅导员、文化人才、先进典型人物作用,因地制宜开发富有教育意义的地方和校本课程,组织宣传部门、主讲教师、讲述人参与集体备课,构建从选题、教师遴选、备课、课件制作、课程录制到反馈评估的完整课堂流程,共享活动方案、课件、视频等,促进思政小课堂、社会大课堂和网络云课堂有效衔接、相互配合。

推行“3+X”分课堂模式,有效加快了全市大中小幼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进程。各地各校充分整合资源、用好人才,全力办好分课堂,通过同备一堂课、同上一堂课,跨地区、跨学校、跨学段的“思政教师共同体”“学校联盟协作体”和“1+N”大中小幼思政课教学联盟、优质教学资源库逐步形成,顶层设计、育人队伍、育人元素、育人效果、合力机制“五个一体化”工作機制得到加强,营造了浓厚的工作氛围,打开了遍地开花、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

(玉溪市委教育工委供稿)

猜你喜欢

聂耳玉溪师生
化险为夷靠淡定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玉溪 滇中的清流如玉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36卷)总目录
聂耳,你是中华民族的英灵
献给玉溪师院的歌
麻辣师生
永远的进行曲——田汉和聂耳
从《玉溪文征》看滇中传统休闲文化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