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持续开展“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主题活动
2023-12-21
全国中小学持续开展“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主题活动
中国教育新闻网消息 近日,教育部、人民日报社、全国少工委印发通知,决定在全国中小学校持续深入开展“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主题活动,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通知明确,活动包含两项主要内容。一是开展“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主题阅读活动,开设专栏,重点阐述党的二十大精神,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念及内涵,宣传新时代的伟大成就和巨大变化;开设“习爷爷的时政活动”专栏,全面介绍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活动和重要讲话精神,将重大主题生动化,通过时政教育,帮助中小学生了解国家大事,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开设“跟着习爷爷学用典”专栏,采用故事、图解、举例等形式,讲解和阐释习近平总书记用过的典故、名句,让中小学生跟着习近平总书记学用典,学习理解典故的深刻内涵;开设“跟着习爷爷学党史”专栏,采用动漫专题片等形式推出《跟着总书记学党史》,以一桩桩、一件件党史故事回顾我党在百年风雨中的奋进历程与宝贵精神,让更多青少年牢记革命历史的峥嵘岁月,感受血与火的精神洗礼;开设“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专栏,诠释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培育总结的伟大精神,反映中国从满目疮痍、山河破碎走向繁荣富强、国泰民安的历史进程,引导中小学生接受党史学习教育,增强进取精神,锻造坚强意志。
二是开展“我们的新时代”主题展示活动,开设“我们的新时代”专栏,通过学生参与主题短视频配音、旁白以及文章朗读等形式,集中展示各地中小学生学习感悟和收获体会,引导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学习中参与”,不断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2024年国考“扩招”近7%,报考人数已超40万
中国青年报消息 招录公告显示,2024国考招录39 561人,比去年增加2 461人,涨幅近7%,再度刷新历史新高,这也是国考连续第六年“扩招”。根据中公教育提供的统计数字,2024年国考已超40万人提交报名申请。
從近六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招录情况来看,国考招录规模正逐步攀升,报考热度也在升温。从国考招录总体情况来看,职位主要集中在税务、海关、铁路公安、出入境边防总站等系统。其中,税务系统依旧是“招考大户”,招录职位数达10 063,招考人数为24 008,约占总招录人数的61%。此外,铁路公安、海关等执法机构的招录人数同样位于前列。其中,铁路公安系统在2024国考中共招录2 913人,与去年相比,招录人数涨幅达63.37%。
北京:督学进校督导“新中考”落地
北京日报消息 近日,北京市“新中考”改革方案落地实施,500余名挂牌责任督学陆续进校,对各校落实中考改革情况开展全覆盖专项督导。
“这次中考改革,计分科目减少了,但教师应该在教学上做好‘加法。”西城区挂牌责任督学安彩凰到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开展督导时说,“历史、地理、化学、生物4门科目的课程怎么开,是督导重点。”
她拿着一份“考核表”,坐在初二年级的教室里,听历史课和生物课。下课后,她说:“两节课听下来,感觉在课时计划达标的基础上,机械化记忆的内容少了,注重学生体验和互动的内容多了。”
调整部分科目考试方式,让师生从应试压力中解放出来。“新中考”改革方案公布后,北师大附中相关学科取消了每周的“统练”测试,以实践活动和科学实验代替;作业形式也更加多样化了,笔头作业少了。“更多的是完成实践类作业,如小实验、小课题等,这些也将作为学生综合评价的一部分。”北师大附中副校长顾咏梅说,“我们还将开发更多跨学科的特色校本课程,把学生带入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
所有初中校都将迎来类似的“考试”。北京市教委、市政府教育督导室要求各区责任督学通过实地督导、干部师生访谈等多种方式,指导各校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指引、落实新课标“教-学-评一体化”要求,让课程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对标对表。
全国妇联:义务教育阶段性别差距基本消除
中国教育新闻网消息 新时代党的妇女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我国妇女在教育、就业领域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义务教育阶段性别差距基本消除。
据悉,妇女享有更加优质更加多元的教育。义务教育阶段性别差距基本消除,高等教育中女生占比持续过半,接受职业教育的女性越来越多,“互联网+教育”助力更多女性学习成才。同时,各级妇联大力推进巾帼建功系列活动。全国妇联联合科技部等实施科技创新巾帼行动、制定促进女性科技工作者发挥更大作用的若干措施,支持女性在科技创新中“揭榜挂帅”。
第十六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闭幕
本刊讯 (记者 王世赋) 10月30日晚,第十六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和第三届“汉语桥”世界小学生中文秀总决赛暨颁奖仪式在昆明举行。俄罗斯赛区选手丹尼尔获第十六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全球总冠军及欧洲洲冠军,黑山赛区选手柏爱莉获第三届“汉语桥”世界小学生中文秀全球总冠军及欧洲洲冠军。
本届“汉语桥”比赛于10月16日至30日在北京、云南举行,来自97个国家的168名世界中小学生参赛。比赛通过“赛、学、游、进”等丰富活动安排,增进了各国参赛选手对中文、中华文化及中国的热爱,促进了文明交流互鉴。参赛选手以饱满的热情和优异的成绩谱写了青春、团结、友谊的诗篇。赛事组委会与执委会秉持“丝路精神”,以“感知中国,了解云南”为主线,坚持“赛学结合、游教一体”,呈现了一届高水平的国际中文赛事赢得了参赛选手、家长、辅导教师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山东淄博推进学校体育数字化
《中国教育报》消息 “3、2、1,开始!”随着体育教师一声令下,学生们稳住呼吸,起、落、起、落,仰卧起坐测试正在运动摄像头的监视下进行。和传统体育课上教师用纸笔计分不一样,学生的成绩由操场上的一组组运动摄像头来判定,实时传到教师手里的平板电脑上。这是日前在山东省淄博市学校体育数字化工作推进现场会上,临淄区溡水实验学校智慧操场上展现的场景。
临淄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围绕体育教学、体育锻炼、体质健康监测、体育考试、体育教研五大场景,临淄区“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示范项目”完成19所初中学校的智慧体育教学环境升级改造,建设项目包含50米跑、立定跳远、引体向上、仰卧起坐、800/1 000米等以AI视觉技术为核心的智慧操场设备以及心率监测、智能跳绳等智能体测设备,通过智慧体育全场景应用,推进常态化应用和模式融合创新,探索“教、练、赛、考、评”一体化智慧体育新模式,实现体育教学、评价、管理数字化转型升级。
2023年度“新时代昆明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会举行
云南网消息 10月20日,2023年度“新时代昆明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会在西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行。活动通过视频短片、故事讲述、现场互动等形式,集中展示了30位2023年度“新时代昆明好少年”的先进事迹和个人风采,为广大青年学子传递了身边榜样的力量。
本次活动由昆明市文明办、昆明市教育体育局、共青团昆明市委、昆明市妇女联合会、昆明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据了解,自2018年首次启动评选以来,昆明市共有18人荣获“新时代云南好少年”称号,共评选出182名“新时代昆明好少年”。今年5月,2023年度“新时代昆明好少年”推选工作正式启动,经过各县(市)区评选、市级复评和终评后,最终确定30人当选2023年度“新时代昆明好少年”。
在这30名好少年中,有的自立自强,在逆境中拥抱生活;有的热心公益,积极服务社会;有的全面发展,带动身边的同学勤学奋进;有的多才多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们是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身边榜样。发布会上,通过精彩的讲述,好少年们的事迹一一生动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