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主题·小任务: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单元教学任务建构策略
——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例
2023-12-21浙江省义乌市龙回实验小学刘智慧
浙江省义乌市龙回实验小学 郭 勇 刘智慧
小学语文教材通常都是以单元形式组编,将那些情感相似的人文主题和具有相同训练要素的文章组合在一起,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整体认知。单元内的篇章作为课程内容的主要载体,不能再被孤立看待成一篇篇文章。 教师组织学生学习时, 要有组织化和结构化地设计学习任务,在主题任务驱动下,设置几个与之密切关联的“学习活动任务”, 从而形成一个具有内在关联性的“大主题+学习任务”的整体组织体系,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打破单元内篇章之间的壁垒,实现单元教学重构。 现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例进行深入探讨。
一、任务缘起:故事中蕴含的大道理
新课标指出,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适应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求,可以破解语文课堂教学“高耗低效”的现实困境[1]。 本单元由中华民族寓言故事和民间故事构成,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流淌着中华文化的“血脉”, 故事中角色的思维方法无不蕴含着深刻的寓意,采用“小故事大道理”的形式呈现。如果教师不能以文章中“小故事大道理”作为学习任务群建构的灵魂,这样的学习任务群显然就是一个摆设而已。
本单元围绕着“小故事大道理”中的“思维方法”这个主题编排了《坐井观天》《寒号鸟》《我要的是葫芦》三篇课文。 不难发现三篇课文中角色不同的“思维方法”,产生了不同的认识,并导致了不同的结局,在这些浅显的故事中讲述着深刻的道理。 教师必须要对三篇文章的“思维方法”有一个清晰的梳理,才能让学习任务群方向更加明确(见表1)。
表1 三篇课文中不同的“思维方法”
梳理发现,三篇故事都是有着写作背景的,借助“小故事”来说明“大道理”。《坐井观天》的故事来自于唐·韩愈《原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唐朝中期佛教盛行,儒学影响日渐衰微。 韩愈为了维护儒学的基本观点,发扬儒学思想,驳斥佛老之非,力求说服众人,排斥佛教,扫除佛教的思想影响。用井底之蛙来作兴比,让人更易明白其中的道理。 其实“坐井观天”中的“坐”不能理解为“坐在”(臀部放在物体上支持体重) 的意思, 应该理解为“坚守”,引申为“常驻,不动”这个解释。所以“坐井观天”的意思是:长期驻留在井里看天,与外界隔绝,由此引发自大,不知外面世界之大,这是无知的一笑。
《寒号鸟》最早见于元末明初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作者避世不仕, 在民间授学, 于弟子高谈阔论时所得,借“寒号鸟”为题而发挥,以辛辣的笔调讥讽了“世之人中无所守者”, 近代文人柯玉生借用前半部分改编为一个现代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借故事劝说人不能“得过且过”,这是诚恳的一劝。
《我要的是葫芦》一文,是作者刘仲元挖掘东北民间故事整理改编的,创作时间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中期。 当时社会不切实际的浮夸风盛行,这则寓言是否有警世一说? 让世人思考做事要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这可能是无奈的一说。
基于以上背景分析,就能确定以“小故事大道理”作为任务缘起,并以此作为建构学习任务群的主线,整合相关的“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引导学生在思辨性阅读的任务群中去感悟和理解。
二、任务重构:以“大主题”统领“小任务”
学习任务群是课程内容的组织和呈现方式。 重构单元,建构学习任务群,这不是凭空想象的,一定要基于教材编排的特点,在与编者、文本、学生充分对话的基础上来进行设计。根据本单元的课后习题的提示与低年级年龄段特点,教师可以围绕“大主题”构建三项“小任务”,构建学习任务群(见表2)。
表2 单元学习任务群
上表从宏观上呈现了本单元的学习任务群的具体内容,在“聆听小故事,悟出大道理”的大主题统领下,建构出三项具体的小任务。 这三项小任务题干清晰,指向明确的阅读进阶, 来源于教材课后习题的助学系统, 与文本、编者、学生形成内在的一致性和关联性,确保学习任务不偏离语文学习的航道,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任务一:探寻故事的异与同
本单元的三篇课文,内容浅显,但是寓意却十分深刻,要想学生领悟故事中的道理,重点还是要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去体会。教师可以从探寻三个小故事的“异”与“同”为主要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深化感知课文的内容。
1.故事之“异”
故事“异”在何处? 需要教师深入思考。 就本单元的三篇课文来说差异还是较大的, 如果仅仅看到三篇课文的“主人公”不同,或者《坐井观天》《寒号鸟》是动物拟人化,《我要的是葫芦》是写人的这两个视角得出差异,学生的思维难以得到真正提升。
教师可以借助课后习题:《坐井观天》一文引导学生读青蛙和小鸟对话中的反问句、感叹句、祈使句。《我要的是葫芦》一文对比朗读,读好种葫芦人的反问句。在《寒号鸟》一文中,找出并读好描写天气的词语。 在这些句式的引导和贯串下,串联起故事的内容,发现这些不同句式的表达,不仅仅是在强化着一种语气, 更多是在提示着课文内容,引领着学生深入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通过句子和词语的朗读再去进一步感受这些主人公得出观点的视角是否一样。《坐井观天》是在对话中争论,青蛙和小鸟表达各自的观点,最后一笑让人思考。《寒号鸟》是通过比较喜鹊和寒号鸟不同的结局,体会其中的道理。《我要的是葫芦》是从主人公的行为、结果出发,引发读者思考错误的根源。 在这些“异”的探寻中,学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感知和理解,对三个小故事留下深刻印象。
2.故事之“同”
通过探寻三篇课文的不同点,学生会对整个单元产生初步感知,但是要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还是要有着整体的意识,找出三篇课文的共性所在,更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篇文章有着什么相同之处呢?这就需要学生归纳分析,梳理信息,整合结论。学生不难发现每一篇寓言都在讲述着一个道理,每一个道理都在劝说中彰显出来。 三个文本有着相似的表达结构,在反复中层层推进;三篇文章都在劝说中循循善诱,小鸟劝说青蛙要蹦出井口,站到井沿上看看;喜鹊劝说寒号鸟要早早垒窝,不要懒惰;邻居劝说种葫芦的人要给葫芦治病,要捉掉蚜虫。 学生豁然顿悟其中的道理。
由“异”到“同”,学习任务不是在转变,而是在引导学生思维向更深处发展,学生从整个单元出发,从多角度、多层面思考, 开阔思路,更能全面地感受着三个小故事的内容,为学生从“小故事”中初步体会到“大道理”做了良好的铺垫。
任务二:感受故事的言与理
在二年级故事教学的课堂中,许多教师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就把故事中蕴含的道理生硬地告诉学生。 在“知识本位”的学习方式中,这样固然能帮助学生得到高分,却忽略了对学生主动探究能力的培养。 学习任务群强调学习的综合性、情境性和实践性,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交流讨论,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正好给学生主动探究提供了机会,实现了“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的转型[2]。 就二年级小学生来说,表达方式和言外之意是很难理解的,为了完成从“言”中悟出“理”,必须分解出相应的子任务。
1.那一笑,笑出青蛙无知自大
《坐井观天》中印象最深的应该是青蛙和小鸟的第三处对话。在前面两次对话描写中,都没有加上任何提示语,在第三处对话时,它们怎么就笑了呢?在设计学习任务时,就要紧抓这一“笑”,走进“笑”的背后,它们各自有着怎样的心理想法?(1)读好感叹句和问句。“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青蛙的一叹一问,读出了什么?(2)读第三处对话,探讨笑的相同和不同。 提示语虽然相同,但是它们的心情却是不同的,青蛙的笑是对自己的看法深信不疑,是自信的笑,同时也在笑小鸟的狂妄自大。 小鸟的笑是一种坚定的笑,同时也有善意的提醒。(3)体会想法,感受寓意。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到高高的井壁挡住了青蛙的视线,所以它的目光短浅,所见有限,对小鸟说的话根本不相信,还自以为是正确的,这一“笑”字写出了青蛙的自大,通过对“笑”字的揣摩,引导着学生体会故事的寓意。
通过以上三个子任务,学生不断地品读与思考,在读中感悟,读中思辨,把学生和文本的主人公勾连起来,理解小故事中蕴含的大道理。
2.那一劝,劝出寒号鸟得过且过
《寒号鸟》一文有着明显的语言重复,这是显而易见的地方,也是最需要引发学生思考的地方。
这两处都是喜鹊反复地劝告, 寒号鸟都是不听劝告,是相似的语言、相似的故事情节,相同的结局。有着这么多的相似或相同之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反复呢? 反复的背后有着什么差异呢? 指导学生对比阅读喜鹊的前后两句话,发现都有“快”字,这是一只想邻居所想,急邻居所急,关心邻居的喜鹊。 两次劝告都告诉了寒号鸟该怎么做,第一次劝告不听,第二次还去劝告,说到“现在懒惰,将来难过”,并且还指出这样做的道理所在,对比中了解到喜鹊的苦口婆心、善良真诚;在寒号鸟的两处语言对比中,由“不要吵”读出寒号鸟的不耐烦,到“别啰嗦”看出寒号鸟烦的程度加深了,烦得都不想听喜鹊讲话了。 寒号鸟没有长远打算,胸无大志,得过且过,就是在这不耐烦的反复语言中得到鲜明的体现。在对比探究的过程中,品读“劝”字,走进人物,学生对人物有更多新的认识,从而丰满、深刻、完整地认识到课文中两类不同的人物, 在思维的碰撞之下,产生心灵的震撼,道理的顿悟。
3.那一说,说出种葫芦人片面固执
《我要的是葫芦》要在人物的对话和葫芦变化过程的语言品读中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要想帮助学生能“言”中悟出“理”,读好文中带有语气词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心情,就要引导学生读好反问句的语气,体悟出种葫芦人片面固执和对邻居的不理解。品读第四自然段,抓关键词句,体会蚜虫、叶子和葫芦之间的联系,体会道理。
任务群的形式学习中,有着前两篇课文的学习,这里的子任务可以自主学习,小组交流,给学生充足的实践探讨,最终学生能在“说”的语言中感受种葫芦人不懂得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做事情,态度固执,不听劝告。
任务三:迁移故事的联和说
学习任务群“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3]。 本单元一组“小故事”如何让它在“现实世界”中透出我们的思考,领悟到“小故事大道理”的真谛?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思维发展的空间, 可以结合课后习题,设计出一组“联”与“说”的学习任务。
“联什么”就是让学生站在当下,对故事中角色做出评判,然后迁移联结到社会。生活中你见过像青蛙、寒号鸟或者种葫芦的人吗?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可能有一定的困难,不妨链接一些视频,让学生结合着视频,说说视频中的故事,再去联结到寓言故事中蕴含的道理。这样的联结,才会更加激发学生去思考,激活他们的思维。
在上面联结感受中,学生对“小故事”中的“大道理”有着更进一步的感悟和理解后,教师创设情境,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本剧表演,让学生化身为故事的主人公,在真实的情境中碰撞,其他学生作为观众,指点江山,实现对故事的“再创作”,完全符合低年级学生学习的特点,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通过迁移“联”和“说”,实现着文本的语言内化为学生的语言,在联结和再创作中,学生不仅把语言“内化”,甚至“活化”了,养育着学生语言素养,同时更是思维的提升和发展,养育着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批判性和深刻性,养成着积极思考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