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次跨越 华丽蝶变
——安徽省马鞍山市老年大学建校37周年随笔

2023-12-21刘艺帆陈宜勇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23年12期
关键词:建校马鞍山市蝶变

□ 刘艺帆 陈宜勇

安徽省马鞍山市老年大学创建于1986年10月,建校初期,学校没有专项经费、没有任课教师、没有固定教室。在市老干部局的协调下,学校临时借用市委老干部俱乐部两个房间开展教学工作。随着老年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马鞍山市老年大学经过三次跨越,实现了华丽蝶变。第一次跨越:1994年,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建议市政府在地方财政中拨款125万元,为市老年大学兴建一幢独立的综合教学楼。次年7月,一幢高三层、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集教学、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教学楼在风景秀丽的雨山湖公园东门外落成,马鞍山市老年大学一跃成为全省办学条件最好的市级老年大学。乔迁当年,市老年大学招生学员近700人,比上一年增加了近一倍,是建校8年来招收学员最多的一年。第二次跨越:2009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市规划局原3000平方米的办公楼整体移交市老年大学作为办公和教学使用。随后,又将办公楼附近的原市规划局2000平方米的城市规划展示馆翻新改造后一并交给学校使用。第三次跨越:2011年,新建的市老干部活动中心落成后,将其中约5000平方米的活动室交给市老年大学作教学用房。2019年,批准市老年大学与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合并,学校(中心)的总建筑面积超过15000平方米。

1995年新建的市老年大学教学楼,现为北校区

2011年建成的市老干部活动中心,现为新校区

马鞍山市老年大学从办学初期的租借房屋办学,到分设三个校区开展教学,经过三次华丽蝶变,学校在招生人数、办学质量、教学教研和管理水平等方面都获得很大提升。2020年,学校(中心)被批准为参公管理事业单位,体制机制取得前所未有的重大突破,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组织保证。

马鞍山市老年大学建校三十多年来,始终狠抓教学质量不松手,在专业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理论研究等方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教学教研等质量工程上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绩。一是重需求、重实用。学校以满足广大老年学员求知、求健、求乐、求为等目标,在着力打造文学赏析、书画摄影、音乐舞蹈等精品课程的同时,为适应时代发展和学员需求,与时俱进逐年增设智能生活、网络应用、心理咨询、证券实践、旅游地理等专业课程,更好地满足了老年学员的实际生活需要,从而使办学规模不断攀升。二是重人才、重培育。教师是立校之本,学校严把教师聘用入口关,千方百计吸引高校在职教师到校兼课任教。2023年在聘的126名教师中,副高以上职称教师有30人。学校还适时选送教师参加专业培训,积极扶持教师编写《PS图像处理》《健身气功》等22部校本教材,其中有8部教材公开出版,面向全国发行,教学视频、精品课程、校本教材、课题论文等获全国和省级奖项26个。三是重调研、重校本。2013年,学校与安徽工业大学合作,成立了“加快推进马鞍山市老年教育发展的战略设计与突破口选择”课题组,该课题研究成果获市科研项目三等奖。2017年,学校又成立了“马鞍山市老年教育资源整合发展以及政策建设研究”课题组,两项成果均在老年教育界产生了良好反响。截至2022年底,学校已有120余篇理论文章先后在报刊发表和获奖。四是重质量、重服务。学校大力倡导“把老年教育当事业干,把老年学员当亲人看”的工作服务理念,把开展“亲情式服务”作为学校日常管理的基本模式,采用工作态度上用心、沟通方式上用心、服务细节上用心的“三用心”工作方法,让广大学员生活更快乐、学习更有劲、思想更阳光。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学校建成了全市首家面向“一老一小”的“银耀悦书房”;打造了“智慧校园”,开通智能门禁系统;启用微信线上报名系统,网上注册、选课、缴费……大大提高了老年学员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2022年,学校举行老教师荣退仪式

建校37年来,马鞍山市老年大学以培养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新时代老人为办学目标,在规范化、制度化、现代化奋进之路上一马当先、砥砺前行。到2023年春季学期,马鞍山市老年大学已发展成一所拥有3个校区、建筑总面积达15000余平方米,开设5个教学系、43个专业、247个教学班、约9000人次的规范化、现代化、智能化的老年大学,被安徽省委老干部局誉为“全省老年教育工作中的一面红旗”。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示范老年大学”“全国先进老年大学”“全国老有所为创新奖”、安徽省“首批省级示范校”等一系列称号。

猜你喜欢

建校马鞍山市蝶变
马鞍山市中医院
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七中学
皖美出行“蝶变”
主编寄语
——庆祝南京农业大学建校120周年
勇攀高峰,从“0到1”的蝶变
我校举行建校70 周年校庆活动
蝶变cosplayer
福州大学喜迎建校60周年
中国制造“蝶变”40年
马鞍山市九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