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老年人学习意愿情况调查与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的对策研究
2023-12-21袁慧波汤正东黎晓敏
□ 周 炜 房 晖 袁慧波 汤正东 黎晓敏
进入新时代,老年学员学习需求产生了新的变化。研究新时代老年学员学习需求,针对性地加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对新时代老年大学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中国老年大学协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开展了《新时代老年人学习意愿情况调查与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的对策研究》这一课题研究,由重庆市老年大学牵头,与四川、芜湖等老年大学的相关负责人和研究人员组成了课题组。该课题于2019年10月16日在上海开题,经过近4年的调查和研究,2023年2月在重庆结题。课题通过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全国各级别老年大学学员、教师、管理人员及多个省市区老年教育资源供给情况进行了调查。旨在精准把握新时代老年学员学习需求,有效扩大新时代老年教育资源供给,促进新时代老年大学高质量发展。
一、新时代老年学员学习需求变化及老年教育资源供给现状
2019年末,我国老年大学总学员人数占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即入(参)学率为5.81%。这与《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到2020年底“以各种形式经常性参与教育活动的老年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比例达到20%以上”的要求,相差甚远。老年教育的有效供给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群体对老年教育的实际需求。
调查发现,由于城乡发展情况、经济水平、政府重视程度、观念认识等多方面的差异,导致不同区域老年教育发展之间的不平衡现象。呈现出老年教育资源向中心城区集聚,大中城市强、基层乡镇弱的特点。部分大中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老年大学门庭若市,非常火爆,而一些偏远地区或基层、乡村却门可罗雀,无人问津。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与部分地区党政领导重视不够,或部分地区受经济发展制约,对老年教育投入较少,使老年教育质量不高,对老年人没有吸引力等,有一定的关系。
调查发现,新时代老年学员学习需求由原来的有书可读即可,到现在变为喜欢选择地理位置优越、市政配套齐全、交通便利快捷,校园环境优美、设施设备先进、师资力量雄厚、管理规范有序的高质量学校,并呈现出择名师、选小班、对线上课程质量要求较高等特点。比如重庆市老年大学属公益性质,收取学员学费比社会办学机构要低很多,而且有专业场地、优秀师资,以及组织学员参加各类展演等诸多优越条件,致使许多老同志舍近求远,宁可多赶路,也要来重庆市老年大学上学。而重庆市老年大学面向全市老年人招生,学员求学需求大,学校资源供给不足。钢琴、古筝、电子琴、插花、茶艺、烹饪等受限于教室面积和设备要求,每个班级仅能容纳30名左右的学员。如3间钢琴教室,5天时间上下午轮流使用,累计已开设27个班级,也只能招收600余人次学员,且无法增座扩容。学校也已经开发了线上课程,但由于平台、设备、专业人员的限制,仅为公益类免费课程,对学员吸引力不够,不能起到分流缓解线下教学压力的效果。
进入新时代,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及国民综合素养提高,老年学员学习需求产生了新的变化,从以前的娱乐需求为主转变为以社交及自我实现为代表的精神需求为主,学习内容在传统唱跳、书画、乐器的基础上,发展出了育儿、心理学、生命教育、临终关怀等多方面的需求,学习方式变革也由传统线下课程为主转为线上线下双融合模式。
重庆市老年大学书法研究院班师生开展笔会交流活动
二、老年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扩大资源供给的宏观分析
通过调查了解到,新时代老年学员的学习需求产生了较大变化,而原有老年教育资源供给和现有老年人的实际学习需求之间存在矛盾,老年大学课程匹配不够精准,这些问题制约着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面对以上问题,课题组对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进行宏观分析。一致认为,当务之急是加强宏观指导。即在国家层面进行指导,打造平台、统筹谋划,推动老年教育发展。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出台相应的指导性文件,如《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到期后,应继续出台相应持续性文件,指导老年教育发展。二是优化理论研究机制,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的统计信息平台和理论研究刊物平台,加强理论研究队伍建设,推动老年教育相关问题探讨交流及成果的吸纳和转化。三是深化各地经验总结,为扩大资源供给提供启发式借鉴。
此外,课题组对促进基层落实也进行了研究。认为,各地应结合自身现状和发展,提出建设目标,选择科学可行的举措积极推动落实。一是开源寻求增量。在政府主导下,通过兴办老年大学、整合社会资源、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等,有效增添、吸纳教育资源。二是开掘存量资源。通过优化资源配置,盘活现有老年教育资源,不断提高资源的管理使用效率。三是打破“围墙”限制。通过发展远程教育,创新开展游学,探索体验式、现场式等多种学习形式,打破传统单一课堂学习模式,开辟老年教育广阔空间。
三、省市级老年大学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的实践对策——以重庆老年大学为例
为了匹配新时代省市级老年大学老年学员的学习需求,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课题组从线下办学和线上办学两条路径上作出了如下思考:
(一)线下路径:多措施提质增学位,扩大老年大学辐射“半径圈”
1.加快扩容,增加学位供给
一是新增课程。做好学员课程需求调研和各类专业教师储备,分析学员报名情况,淘汰人数不足、教学质量不高的课程,整合升级老牌课程,新增学员需求较高课程,确保课程内容与时俱进,形成学科涵盖全面、专业门类丰富、课程设置多样的教学体系。
二是科学管理。目前,很多学校并未限制学员单人可报课程数量,且大多存在班级毕业学员不毕业的情况,声乐、舞蹈、书法、美术等专业较为突出,学员们反复跟随同一名教师不断学习同一教学内容,对吸收新学员和教师教学安排有一定影响。各老年大学在后期招生规定中,可减少单人可报课程1至2门,并结合实际,研判毕业班级学员不再报名同类班级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使老年大学能够普惠更多新面孔。
三是升级设备。各地老年大学可以加快推进新校区建设,新增现代化多功能教室,满足学校教学发展的需求;更换或升级现有教室电教设备,改善现有校区教学环境,综合提升办学条件。
2.加紧提质,提升办学质量
一方面,全面加强政治建设,引导师生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开展教师培训,涵养高尚师风师德;推进“课程思政”,搞好老年思政教育;强化大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升学员政治素养。
另一方面,稳步推进教学改革,努力实现教学活动规范有序管理高效。总结各地老年教育经验,加强队伍建设,促进管理规范,以优质师资、优秀教材、精品课程为教学质量提升的重点,打造各级老年教育优质精品课程,开设有全国影响力的“名师工作室”,不断满足老同志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
3.加力增效,发挥学员作用
坚守老年教育价值取向,积极组织老年学员走出学校,服务社会。搭建展示平台,建立银发人才库和老年志愿者团队,让学员朋友们运用丰富阅历和在校所学积极参与家庭教育、公益活动,助力乡村振兴、书香城市建设,展示阳光心态、传承优良作风、贡献智慧力量,共创美好生活。
4.加强示范,推进跨区发展
省市级老年大学要持续强化对社区教学点、区县老年大学教学基地、分校的指导,探索多校区、多教学点、多分校办学模式;联合各地学校探讨避暑校、避寒校等季候校模式,比如哈尔滨老年人大学在海南兴办老年大学,而重庆也结合山城避暑特色成功探索了在仙女山、黄水等避暑地区开办避暑季候校的新模式。这些做法都能把优质老年教育资源输送到社区、街道、区县和分校,以合作促发展。加强区域资源整合,校校联合,跨省跨区协作,资源共享,推动全国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线上路径:大力度拓展云空间,助推老年教育跑出“加速度”
老年人口增长速度远超过老年教育供给增长速度,教育缺口较大。如果只考虑线下路径,受限于资源供给,无法真正有效推进和落实普惠教育。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线上教学,是一条可行且有效的必经之路。下面将从教室打造、平台建设、团队培养、课程设置、创新融合五个方面来思考。
1.打造老年大学智慧云教室
做好前期调研,加强与老年远程教育平台和网上老年大学的合作,与线上经验较为丰富的上海、山东、四川、湖北等有成熟线上课程经验的老年大学深入交流,结合各地区老年教育现状,增设网络课程专用教室。合理规划教室区域,做好功能搭建,配备电脑、手机、摄像头、收录音设备,智慧黑板、投影等电教和直播设备,匹配高速网络,做好隔音遮光补光,确保教师网络授课环境和线上课程音画效果,提升网络课程学员体验效果,保障课程质量。
2.建设老年教育高效云平台
要做好线上教学,必须要有能匹配学员需求、具有自主操控和功能拓展的老年教育专用云平台。老年学员中有一部分已经接触到高品质线上课程,但他们反馈各类线上平台存在不能投屏、不能回放、字体较小、画面不够清晰等问题,这也是他们更倾向于线下课程的重要原因。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做好学员需求调研,采购专业网络公司开发服务,搭建双屏互动、分会场功能、投屏回放、作业提交点评等功能,开发一个适老适用并能与时俱进、功能齐全且高效的专用授课平台,以减少老年学员网课适应障碍,培养更多受众,分流学员,减轻线下教学压力。
3.培养老年大学专业云团队
有了高质量的硬件和软件,专业的线上课程团队必不可少,这也是决定网课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云团队由优秀授课师资、专业技术团队和教学管理人员构成。一是选拔专业网课教师。在学校现有师资中选拔专业精湛、能适应现代化技术手段、有线上授课经验且深受学员欢迎的教师,通过培训和考核后再开设相关课程,确保授课质量。二是引进专业信息技术工作人员,成立线上课程管理部门,负责把关第三方服务质量和解决在平台操作中遇到的困难,确保网络课程教学秩序稳定。三是配备教学管理人员。为确保网络课程可持续发展,需要教学管理人员做好教师能力评估、课程质量评价和学员意见搜集,不断跟进课程,确保学员有较好的上课体验。
4.创设分层普惠特色云课程
线上课程可以分为公益类课程、普惠类课程和精品类课程,公益类课程以党建、时政、金融、生命教育等类别为主,面向全市受众开放;普惠类课程按照学校现有线下课程收费标准及教学安排进行,采取线上教学模式,做好课后服务和效果反馈;精品类课程以满足学员更高学习需求为主,为基础较好有精进需求的学员搭建高品质学习平台。三类课程要科学组合,精准满足不同层级学员需求,拓展学习空间。
5.融合线下优质资源创新云品牌
线下课程互动体验更为真实,线上课程资源广阔操作灵活,二者融合能扬长避短相得益彰,焕发出勃勃生机,在开展线上课程的同时,利用线下资源和场地开展拓展巩固活动,有利于增加线上课程附加值,激发学员学习兴趣,从而获得更多的线上学员。无论是书画类、器乐类还是声乐类、舞蹈类课程,可以利用学校现有场地和重庆地区文化资源,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线下交流展示活动,让学员们将线上所学展示到线下,形成先进的融合创新课程,并不断辐射推广,让优质老年教育资源走出校园,惠及更多老年人。
新时代新举措,新生活新追求。要通过线下路径,多措施提质增学位,扩大老年大学辐射“半径圈”;通过线上路径,大力度拓展云空间,助推老年教育跑出“加速度”,从而突破老年大学办学限制,匹配老年学员学习需求,扩大资源供给,引领老年教育发展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