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冶力关林场落叶松播种育苗技术

2023-12-21武小靖

乡村科技 2023年17期
关键词:落叶松林场苗床

武小靖

甘肃省洮河生态建设管护中心冶力关林场,甘肃 临潭 747506

0 引言

落叶松木材具有极高的工艺价值,常用于建筑、桥梁等工程建设;同时,落叶松树形挺直、树冠浓密,属于园林绿化树种之一。鉴于落叶松应用价值高、市场需求量大,近年来各大林场逐步扩大了落叶松造林规模,而高效的育苗技术是造林成功的关键。为了提高落叶松造林成功率,确保落叶松栽植后有效成活并旺盛生长,甘肃省洮河生态建设管护中心冶力关林场(以下简称冶力关林场)针对落叶松播种育苗技术展开了大量研究,通过技术优化、技术要点把控,培育出了优质的落叶松种苗,为营造落叶松人工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落叶松生长特性

落叶松是一种抗逆性、抗病性较强的树种,栽种成活率比较高,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落叶松具有喜光喜湿特性,对水分要求高,适合生长于河谷、山麓、草甸等多种环境下,在排水性佳、土层深厚、通风良好、光照充足的缓坡或丘陵地带长势最佳。虽然落叶松在干旱、贫瘠、土层较薄的山地阳坡也可生长,在积水量大的湿地或低洼地也有分布,但在这两类区域的落叶松生长较缓慢[1]。落叶松还具有极强的耐低温特性,在-50 ℃环境下也能生长。

2 冶力关林场概况

冶力关林场位于甘肃省南部,地处洮河中上游,地形上具有南部及北部高于中部的特征,最低及最高海拔分别为2 103、4 081 m,坡度为25o~35o[2]。冶力关林场总经营面积为7.94万hm2,活立木蓄积量为275.6万m3,森林覆盖率高达63%[2]。落叶松是冶力关林场重要造林树种之一。为提升落叶松培育质量,近年来冶力关林场不断优化落叶松播种育苗技术,取得了良好的育苗成果,积累了丰富的育苗经验。

3 落叶松播种育苗技术

3.1 优选苗圃地

落叶松苗圃需交通便利、光照充足、靠近水源,周边无杨、榆等易感染病虫害的树种;同时,苗圃土壤须通透性强、团粒结构佳、pH 值为6.5~7.0,含盐量不高于0.1%。综合这些要求,冶力关林场工作人员通常选择阴坡及半阴坡、排灌性能良好、土壤肥沃的砂壤土区作为落叶松苗圃。

3.2 整地与施基肥

选好育苗地后,工作人员要对育苗地进行修整,目的是通过科学整地,增强土壤通透性、疏松度,促进地温升高,为微生物繁衍提供良好环境,加快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速度,提升土壤熟化程度,消除土壤中的害虫、病菌及杂草[3]。由于冶力关林场气候较干燥,因此工作人员需要在育苗前一年秋季整地,土壤应深翻约30 cm,并进行耙地,第二年早春时再镇压,以提高土壤墒情。整地完成后耙平耙细土壤,确保土壤中无体积较大的土块或石块,并将杂草全部清除干净。此外,工作人员整地时需要同步施足底肥,可用腐熟的绿肥或农家肥作基肥均匀施于土壤中,通常每667 m2施用量为3 500 kg。

3.3 土壤消毒

为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工作人员需要对苗圃土壤进行消毒。工作人员可用50%福尔马林200 倍液喷雾,然后用联合整地机单遍作业混土,构建8 cm 左右厚的药土层并进行土壤封闭4 d 左右,再将土壤翻晒2~3 d,以有效杀灭土壤中的病菌;还可将辛硫磷拌入土壤中,或用40%五氯硝基苯粉剂与细土按照1∶5 的质量比混合后均匀施入土壤中,以灭杀地下害虫及丝核菌。

3.4 制作苗床

工作人员需要根据落叶松品种制作苗床。冶力关林场主要培育的是华北落叶松,因此工作人员应制作高苗床,苗床宽1.2 m,苗床长需要结合苗圃的具体情况而定,相邻苗床间预留30 cm 宽的步道,苗床高度要比步道高约15 cm。工作人员通常需要选择通透、深厚、板结率低、具有良好透气性与排水性、地温较高的土壤作为苗床土,以便营造适宜落叶松幼苗萌发、生长的土壤环境。播种前7 d 左右,对苗床浇足水,并在苗床间开设排水沟,以确保连续降雨天气下雨水可及时排出,不会出现苗床积水现象。

3.5 种子处理

3.5.1 消毒

播种前,工作人员需要对落叶松种子进行消毒,将种子置于3%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30 min,捞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再用清水浸泡24 h,可有效杀死种子携带的病菌及虫卵。工作人员还可用拌种的方法对种子进行消毒,将赛力散与种子按照1∶200 的质量比混合均匀,用麻袋片密封处理,放置24 h后即可播种。

3.5.2 催芽

播种前要对落叶松种子做催芽处理,主要有沙藏和雪藏两种催芽方法。

3.5.2.1 沙藏

冶力关林场主要采用沙藏法催芽。工作人员可在苗圃内选择排灌条件佳、背风向阳的区域挖掘沙藏坑(坑深不超过1.5 m),先在坑底铺放一层厚度为12 cm的湿沙,然后将消毒后的种子与湿润细沙按1∶3 的质量比混合(确保混合种子的湿沙呈手捏成团、松手即散的状态即可),再将种子与细沙混合物一同放入沙藏坑内,将坑填平后,在上方铺盖一层厚度大于20 cm 的细湿沙,并加盖2~3 层草帘。沙藏坑内要用稻草做竖向分隔,每隔1 m 设置一个,草把应比种堆厚度略高,以提升沙藏种子的通气性[4]。待种子露白率约35%后,便可进行播种。

3.5.2.2 雪藏

小雪节气前后,工作人员在挖好的雪藏坑中提前铺放厚20 cm 的雪层,将雪层踩踏压实后,将种子与雪按1∶3 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后放入坑中,然后填平雪藏坑,坑表面与地表保持相同高度,之后用草帘覆盖(覆盖厚度约15 cm),以营造低温环境,使水分逐步渗入种胚内部,让种子保持适宜的湿度。待第二年春季气温回暖且温度适宜时,种芽便会快速萌出。雪藏种子还能够避免低温、降雨等导致播期延后所带来的损失。

3.6 播种

3.6.1 播种时间

工作人员可在春季或秋季播种。适时早播可延长苗木生长期,避免幼苗萌发后遭受晚霜危害。因此,冶力关林场工作人员通常选择在春季播种。当气温升高至12 ℃左右,5 cm 地温达到8 ℃时,工作人员可选择晴好天气进行播种,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及成活率[5]。

3.6.2 播种方法

落叶松有撒播、条播两种播种方法。条播可在提高苗圃利用率的同时减少种子损耗,幼苗萌出后能保持良好的通风性及透光率,且除草松土、病虫害防治等苗期管理比较便利。因此,冶力关林场工作人员通常选择条播方式播种,播种沟行距为10.0 cm,挖0.5 cm深沟,将种子均匀播于沟内,每667 m2播种量为10 kg。

3.6.3 播后覆土

播后覆土是提高种子发芽率的关键。工作人员需要根据种子短轴直径,综合考虑当地气候条件、土壤情况,并结合播种时间灵活确定覆土厚度[6]。通常覆土厚度为0.4 cm左右,并保持各区域厚薄一致,最好选用沙土进行覆土。覆土后再进行镇压、浇水工作,浇水量不宜过大。

3.7 苗期管理

3.7.1 遮阳

播种后,工作人员需要设置遮阳棚,遮阳物可选用松枝等材料。为节约时间、减少工作量,工作人员也可用透光率为30%左右的遮阳网,并结合苗床大小设置遮阳网的尺寸。待落叶松幼苗进入生长后期,生出顶芽后,工作人员需要去除苗床上方的遮阳棚,增强光照,提升幼苗对环境的适应力[7]。

3.7.2 间苗除草

落叶松幼苗萌出后40 d 左右,工作人员需要实施首次间苗,此时苗木已生出2~3轮针叶、2~3层侧根,生长状态基本稳定。为提高幼苗长势,工作人员需要疏除过密丛株,提高丛间透光率,保证光照充足。首次间苗时,留苗率要比计划育苗量多出30%[8]。在幼苗进入分化期后实施第二次间苗,主要间除弱苗与劣苗,留苗株数要比计划育苗量多出20%左右。此外,在落叶松幼苗生长过程中,工作人员还要及时除草与松土,避免杂草与幼苗争抢营养,让土壤保持良好的通透性,从而增强幼苗长势。

3.7.3 灌溉

落叶松幼苗萌出前,苗床只需喷水保湿即可。工作人员可选择在中午高温时段喷水,遵循少量多次的喷水原则。幼苗萌出后,工作人员需要每日浇水3次,并酌情增大浇水量,为幼苗根系生长提供充足水分。为防止降雨后落叶松幼苗遭受“泥溅”危害,工作人员应在天气放晴后及时冲洗幼苗,以避免高温天气下幼苗生长发育受到影响。落叶松幼苗进入速生期后,工作人员应减少浇水频率,增大浇水量,每隔4 d左右浇1 次透水,确保苗床土20 cm 深度内保持湿润即可。

3.7.4 追肥

在苗木生长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根据苗木长势,结合天气变化,合理追施肥料[9]。当落叶松幼苗生出两轮针叶后,工作人员可进行第一次追肥,每667 m2施硫酸铵3 kg 加1%过磷酸钙8 kg;之后每隔7 d 施1 次硫酸铵,每667 m2施肥量为5~7 kg,共追施3 次即可。施肥10 min 后,工作人员需要用清水清洗幼苗,防止幼苗被肥料烧伤。待幼苗进入生长后期,不再施加氮肥,采取根外喷肥方式施1%~5%过磷酸钙浸出液,每667 m2施用量为10 kg。

3.7.5 病虫害防治

冶力关林场落叶松易发病害有猝倒病和落叶松杨锈病。防治猝倒病时,工作人员可叶面喷施2%硫酸亚铁溶液,每667 m2用药量为0.2~0.5 kg,每隔10 d喷施1 次;对于患病较轻的植株,工作人员可用波尔多液200倍液喷施,每667 m2施用量为150~250 kg,喷药间隔为15 d。防治松杨锈病,工作人员可用0.9%波尔多液喷雾,每667 m2用药量为1.5~2.0 L[10]。

落叶松苗期还易遭受地老虎、金针虫、蝼蛄等地下害虫危害。对此,工作人员可每667 m2用40%乐果乳油0.8~1.0 L 喷雾防治,或用黑光灯、毒饵等进行诱杀。

3.7.6 越冬保护

为确保苗木顺利越冬,在落叶松幼苗落叶前、根系正常生长时,工作人员需要对苗木做切根处理,将苗床下方15 cm 处的幼苗主根及生长过度的侧根切除,以避免苗木徒长,使下一年苗木根系具有更强的营养吸收能力,提升落叶松幼苗长势。切根后要立即镇压,以增强苗根与土壤的贴合度,提高侧根生长势。苗木越冬前,工作人员还要浇透防冻水,并于土壤冻结前实施1 次松土作业。翌年春季幼苗发芽前,浇灌解冻水,并加大留床苗管理力度。

4 结束语

为实现落叶松良种培育目标,扩大落叶松造林面积,各林场应科学应用落叶松播种育苗技术,提高播种育苗过程中选地整地、种子处理、播种、苗期管理等各个环节的技术操作规范性与合理性,切实提高落叶松幼苗培育质量。

猜你喜欢

落叶松林场苗床
扦插苗床对桂花扦插苗生长的影响
山西落叶松杂交良种逾10万亩
山西省两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
八步沙林场人的新愿望
长白落叶松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神奇的落叶松提取物
林场住宅
容器苗苗床施工技术
基于GIS的林场营林管理信息系统研建
海南粗榧扦插育苗技术及苗床环境调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