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守护流派 赓续传统
——“平湖派琵琶艺术演奏人才培养”项目综述

2023-12-21陈音璇高欣然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中央音乐学院平湖流派

陈音璇 高欣然

2023年4月10日至25日、5月8日至21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为指导单位,北京文化艺术基金资助,中央音乐学院主办,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承办的“平湖派琵琶艺术演奏人才培养”项目(以下简称“平湖派项目”)于中央音乐学院顺利举办。这是国内首次针对平湖派琵琶艺术开展的集中化、规模化、高标准、高规格的业务进修,也是由专业音乐院校主办,通过人才培养的形式进行传统音乐类“非遗”保护与传承人培养的重要活动。《中国日报》《人民日报》《中国艺术报》《北京青年报》、中国新闻网、光明网、新浪网、腾讯网等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追踪报道。

本次培训在全国范围内挑选了25位优秀学员,包括国家一级演奏员、高校教师以及社会人士,在地域上以京津冀地区为主,同时覆盖了上海、陕西、广东、吉林、山东、浙江、河南、四川等不同区域。在授课专家方面,邀请了近30位不同领域的杰出人物作为师资,包括我国音乐界享有盛名的音乐学家、作曲家、琵琶演奏家和教育家;平湖派琵琶重要传人及其亲传弟子、“非遗”传承人,以及致力于研究、传承和推广平湖派琵琶艺术的各界专家学者。

“平湖派项目”旨在以兼容并蓄的态度,从不同层面推进平湖派琵琶艺术的活态传承与教学研究,以人才培养的方式,展开对平湖派琵琶艺术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在两个培训周期、共计30天的封闭式密集训练中,学员们完成了9首平湖派经典古曲的工作坊研习、22场讲座观摩、3场音乐会、4场学术研讨会,并撰写结业论文,以优异的成绩圆满完成学习任务。从项目的缘起、内容和意义来看,“平湖派项目”具有以下三个典型特色。

一、抢救性保护,延续性发展

平湖派琵琶艺术源自清代李氏五代(李廷森、李煌、李绳墉、李其钰、李芳园),具有丰满华丽、坚实淡远的演奏风格特征。平湖派是中国琵琶演奏艺术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进入近现代专业音乐教育体系的首个传统流派,在琵琶艺术发展进程中占据重要的历史地位。现如今,浦东派、崇明派、汪派等琵琶流派都在学校系统传承,而平湖派琵琶却面临着后继乏人的窘境,以致其对琵琶艺术发展的贡献与昔日的辉煌也鲜有人知。

1895年,平湖派第五代传人李芳园刊印的琵琶谱《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以下简称《李氏谱》)标志着平湖派琵琶艺术风格的确立。该谱是首次以琵琶大曲形式进行整理的乐谱,所录《郁轮袍》《淮阴平楚》《塞上曲》等十三套琵琶大曲代表着明清琵琶艺术的发展高峰。1927年,师从李芳园及其大弟子吴柏君的平湖派琵琶第六代传人朱英(1)朱英(1889—1954),字荇菁,浙江平湖人。琵琶演奏家、教育家。,应蔡元培之邀进入上海国立音乐院(1929年改名为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今上海音乐学院)任教,代表着以民间家传为传承方式的琵琶,首次进入了专业音乐教育体系。在十七年的教学生涯中,朱英不但教授了著名音乐家谭小麟、丁善德、陈恭则(2)陈恭则(生卒年不详),琵琶演奏家,师从朱英,曾任教于南京师范学院,参与整理出版《瀛洲古调选曲》(陈恭则、樊伯炎、殷荣珠编:《瀛洲古调选曲》,樊少云传谱,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樊伯炎(3)樊伯炎(1912—2001),著名琴人、画家,平湖派琵琶传人,先后师从其父瀛洲派琵琶传人樊少云、平湖派传人朱英,曾任教于上海音乐学院。、杨大钧(4)杨大钧(1913—1987),平湖派琵琶传人,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师从朱英、汪昱庭、徐立荪。等人,也培养出了他最欣赏的学生,平湖派琵琶第七代传人——杨少彝(5)杨少彝(1913—1974),别名全祺、绍羲。山东省茌平县人。。

杨少彝自小热爱音乐,1930年他从上海美专国画专业转考入上海国立音专琵琶专业,师从朱英,并继承了平湖派全套琵琶大曲。毕业后,先后进入大同乐会、山东省立剧院、中国戏曲研究院等组织与单位工作,研究古乐、教授琵琶。1958年,杨少彝赴西安音乐专科学校(今西安音乐学院)任教。1963年,他主持并带领学生李健正(6)李健正(1940— ),琵琶演奏家、音乐学家,陕西省艺术研究所研究员、长安古乐首席研究员,师从杨少彝。、何明威(7)何明威(1938— ),琵琶演奏家,川派琴家、斫琴家,原四川省歌舞团(四川省歌舞剧院)琵琶演奏员。师从杨少彝,担任《古谱今译——平湖派琵琶十三套大曲》(李健正译著,章红艳主编:《古谱今译——平湖派琵琶十三套大曲》,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21年)翻译和整理工作。、王天健(8)王天健(1939—2023),1959年考入西安音乐专科学校,师从杨少彝,毕业后任西安市歌舞剧院琵琶演奏员,后任北京市朝阳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民乐教师。、任鸿翔(9)任鸿翔(1942—1999),琵琶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西安音乐学院教授,师从杨少彝,整理出版《平湖派琵琶曲13首》(任鸿翔整理:《平湖派琵琶曲13首》,朱荇菁、杨少彝传谱,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年)。整理的四册“李氏谱”琵琶教材(10)四册教材分别为《李氏谱工尺谱》《朱英注校工尺谱》《杨少彝演奏谱简谱》《杨少彝演奏谱五线谱》,均为油印本内部教材,当时未正式出版。,对平湖派琵琶的保护与传承有着重大意义,也为专业音乐教育体系中的琵琶艺术教材建设作出了开创性的探索与贡献。在朱英教授过的学生中,大部分都是在研习平湖派琵琶的同时也兼习其他琵琶流派,或从事其他音乐类的工作,惟有杨少彝始终专注于平湖派琵琶的演奏、教学与理论研究,并得其精髓,著书立作,传予后人。然而,1974年,随着杨少彝先生离世,他的弟子大多离开了学校,不再从事与平湖派琵琶相关的工作。(11)杨少彝生平参照姜宝海《华夏神韵 源远流长——平湖派琵琶艺术的传承》(《人民音乐》,1998年,第8期)一文整理。

近半个世纪以来,虽有不少平湖派琵琶专家学者默默坚守在不同的领域,但是平湖派琵琶并没有得到实质性发展。相较于其他流派在学院专业教育中开枝散叶,以系统的培养传承模式茁壮发展,平湖派琵琶的传承与传播岌岌可危,面临着极大考验。2008年,琵琶艺术(平湖派)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项目编号:Ⅱ-119)。2009年,朱英之子朱大祯(12)朱大祯(1939— ),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平湖派琵琶艺术”代表性传承人,师从樊伯炎、朱英。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但是艺术流派的真正传承无法仅靠个人力量,平湖派日渐式微,少为人知的情况成为客观现状。“平湖派项目”负责人章红艳表示,“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想要学习平湖派,却不知道去哪里学。艺术传承不是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些人的事情,必须大家一起做,这样才能连接‘非遗’艺术的昨天与未来。”(13)章红艳在“平湖派项目”开班仪式上的讲话内容。

秉承着“琵琶艺术走向当代,每一个流派都不能缺席”(14)同注③。的重要理念,为了系统延续平湖派琵琶的正统传承,2019年,章红艳教授开始走访仍健在的平湖派传人或相关人士。2021年她带领中央音乐学院“非遗中心”成立项目组,启动了筹备多年的“琵琶平湖派传人杨少彝先生年谱考”项目(以下简称“年谱项目”)。项目组通过对全球范围相关人士的不断寻访与挖掘,联系到了多位杨少彝先生的嫡传弟子及再传弟子。特别有幸的是联系到了杨少彝先生的第一批学生——当年共同整理“李氏谱”的李健正、何明威、王天健三位弟子。随着“年谱项目”组四处寻访的深入,逐渐意识到一个愈发严峻的问题,平湖派传人谱系中还健在的代表人物多已年过八旬,他们有的卧病在床、行动不便,有的听视力受损、交流不畅,平湖派琵琶面临后继无人、传承近乎断绝的艰难境况。

项目组深刻认识到,平湖派当前面对的不是发展的问题,而是能否在当代存续的生存问题。这项针对平湖派琵琶艺术的研究工作,成为了与时间赛跑的抢救性保护工作。为更好完成此项任务,理论著作整理、出版等工作也在同步推进。2019年,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开始筹备,并在2021年出版了李健正早在1981年就完成但一直未能正式出版发行的《古谱今译——平湖派琵琶十三套大曲》(15)李健正译著,章红艳主编:《古谱今译——平湖派琵琶十三套大曲》,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21年。。

2022年,章红艳教授带领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以“平湖派琵琶艺术演奏人才培养”项目成功申报了北京市文化艺术基金,力求发挥中央音乐学院的专业优势及平台资源,为挽救平湖派当前濒危的发展现状做出积极努力。在通过“年谱项目”明晰了平湖派琵琶的谱系与文本传承后,确立了以杨少彝先生为核心的传承脉络,通过对经典古曲的演奏训练和相关音乐理论的研习,开展平湖派琵琶演奏的人才培养,以此推动平湖派琵琶在舞台与教学中的活态传承。为此,项目组特意安排了以高校骨干教师、乐团优秀演奏家、社会机构教员为主的学员构成,希望他们能将平湖派琵琶演奏艺术的精髓运用于日后的教学与舞台实践中。令人心痛的是,在“年谱项目”中寻访到的王天健先生,于“平湖派项目”开始前的几个月遗憾离世。李健正先生与朱大祯先生也因身体抱恙无法亲临活动现场,这更加说明了对平湖派琵琶进行抢救性保护、延续性发展的重要性与迫切性,也凸显了“平湖派项目”的重要意义。

二、超越流派藩篱,共促琵琶繁荣

2023年4月10日,在杨少彝先生离世近50年后,“平湖派琵琶艺术演奏人才培养”项目在各方的支持与帮助下于中央音乐学院正式启动。在项目内容的安排上,突出以教学、实践、理论并举的多元设置,以工作坊为核心开展经典古曲的专业教学与实践;以专家讲座丰富平湖派及中国民族音乐相关理论知识;以研讨会促进授课专家与学员之间的学术探讨与交流;以系列音乐会作为学员各阶段学习成果的呈现形式,共同促进平湖派琵琶的传承与发展。

在项目筹备阶段,项目组便确立了“学习流派、超越流派”的目标与理想。为了学习流派,项目组尽可能地邀请到了与杨少彝先生及平湖派琵琶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所有专家,包括杨少彝先生的嫡传弟子李健正、何明威、刘西峰(16)刘西峰(1943— ),琵琶演奏家,1958—1966年就读于西安音乐学院,师从杨少彝,曾在日本大阪艺术大学、东京文教大学及相关文化艺术中心教授琵琶等乐器。、曾庆蓉(17)曾庆蓉(1938— ),琵琶演奏家,师从陈济略、杨少彝、林石城,先后任教于四川音乐学院、云南艺术学院、四川省职业艺术学院。、王劲梅(18)王劲梅(1940— ),琵琶演奏家,原中国琵琶研究会理事,师从熊化兴、陈济略、林石城、杨少彝、孙裕德、王惠然。、徐明(19)徐明(1953— ),“年谱项目”访谈专家,师从杨少彝。、张鸣(20)张鸣(1958— ),教育心理学博士,医学考试专业研究员,师从杨少彝、樊伯炎、杨毓荪。;杨少彝先生的再传弟子:其子杨毓荪的学生郭少华(21)郭少华(1959— ),琵琶演奏家,曾就职于铜川市歌舞团、豫剧团,咸阳市秦腔团,师从杨少彝、杨毓荪。、学生任鸿翔之子任畅,得到李健正、王天健、任鸿翔、杨毓荪等多位老师指导的李莲芳(22)李莲芳(1957— ),原陕西省人民艺术剧院、广东省南方歌舞团琵琶演奏员,师从王天健、李健正、杨毓荪、张棣华、任鸿翔。2017年为章红艳教授引荐了李健正先生,促成了“年谱项目”与“平湖派项目”的开展。,以及平湖派琵琶艺术的重要传人朱英之子朱大祯、朱英的弟子杨大钧之子杨宝元(23)杨宝元(1953— ),琵琶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原国立东京艺术大学教师,师从杨大钧、刘德海、陈泽民、林石城。、樊伯炎之子樊愉(24)樊愉(1958— ),原《音乐爱好者》杂志执行主编,师从其父樊伯炎。。为了超越流派,项目组又邀请到了琵琶演奏家、教育家孙维熙、曲文军、钱铁民,以及音乐学家王次炤、田青、乔建中、项阳、肖学俊、张伯瑜、汤琼,作曲家秦文琛、鲍元恺。从演奏、教学、创作、历史、文化等各个层面共同推动平湖派琵琶艺术的传承发展。

学员主要由全国各大高校、院团等单位的琵琶专业中青年演奏家构成,包括:赵洁(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齐洁(中央音乐学院讲师),刘小菁(中央音乐学院讲师),董晓琳(中央民族乐团国家一级演奏员),任宏(中国音乐学院附中高级讲师),舒银(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杨艺(天津音乐学院附中讲师),李跞(浙江音乐学院副教授),于源春(中央音乐学院外聘教师),杨晨(星海音乐学院讲师),都嘟(星海音乐学院附中助教),廖莎(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王婷(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讲师),梁宁(中国戏曲学院副教授),罗慧芳(中国歌剧舞剧院一级演奏员),陶亮亮(北方昆曲剧院国家三级演奏员),姜雨婷(山东艺术学院助教),吴宇(吉林艺术学院助教),隋琼莹(山东大学艺术学院讲师),孙佳茵(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讲师),梁欢(河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助教),高燕铭(浙江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讲师),王晶(四川省曲艺研究院国家一级演奏员),邵笑(沈阳音乐学院助教),杨孟姺(北京灵动乐教育机构琵琶教师)。

近30位不同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与25位不同背景的学员因平湖派琵琶项目从五湖四海聚集一堂。在业内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发掘源于流派、超越流派的艺术精萃,在保护与传承平湖派琵琶,发挥其作为琵琶艺术重要源流价值的同时,促进中国琵琶艺术的守正创新。

(一)教学工作坊

“平湖派项目”的教学工作坊与专题学术讲座同步进行,相辅相成。曲目教学以杨少彝主编的四册“李氏谱”教材中的第三册——《杨少彝演奏谱简谱》为主要教材,辅以李健正的《古谱今译——平湖派琵琶十三套大曲》,由郭少华、张鸣、刘西峰、李莲芳四位平湖派琵琶传人对学员们进行了辅导教学,共研习了9首平湖派代表乐曲。

1.《郁轮袍》(朱英、杨少彝传谱)。平湖派武曲代表作,根据《华秋萍琵琶谱》(以下简称《华氏谱》)中的《霸王卸甲》改名扩充而成,《李氏谱》在原本楚汉战争的故事中,植入唐代诗人王维“郁轮袍”的典故,一曲两用,为这首传统琵琶武曲注入了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并以独有的三角马蹄轮、满轮、下出轮等特色指法凸显了乐曲特有的魅力。

2.《平沙落雁》(朱英、杨少彝传谱)。平湖派文曲代表作,成曲于《李氏谱》,采用了《华氏谱》中北派同名西板小曲中的乐句素材。全曲分七段,以音乐为载体、以雁咏志抒怀,铺陈出一副完整的艺术画面,体现了传统“六艺”的教育主旨。

3.《满将军令》(源自《李氏谱》)。平湖派武曲代表作,源自《华氏谱》的《将军令》,乐曲特色之一为双弦全轮到底,特色之二为一弦二弦同音,由此产生了不同于寻常琵琶曲的内涵气韵。1930年,大同乐会将其改编收入大型民乐合奏曲《国民大乐》第三乐章,冠名《一统山河》表达对祖国统一的愿望。

以上3首乐曲均由郭少华老师辅导学习。

4.《青莲乐府》(朱英、杨少彝传谱)。平湖派文曲代表作,首见于《李氏谱》,李芳园沿袭清代文人托古之风,以李白为“曲中之人”,将《华氏谱》中的《清平词》《凤求凰》《三跳涧》《玉连环》四首八板小曲联缀编创而成,借此表达以“青莲居士”为典型代表的士子情操与风采,在十三套大琵琶曲中最具文人音乐色彩。

5.《小霓裳曲》(源自“浙谱”,朱英订谱、杨少彝传谱)。十三套大曲之外的平湖派小曲,原为浙江一带流行的丝竹曲,朱英先生曾选择此曲作为上海国立音专的基本教学曲目。此曲旋律温润典雅、清丽飘逸,借描写月色,抒发经过新文化运动洗礼的青年学子的朗然进取之情,具有一种特殊的感染力。

6.《淮阴平楚》(朱英、杨少彝传谱)。平湖派武曲代表作,由《华氏谱》中的《十面埋伏》改名扩充而成,《李氏谱》使这首描写楚汉之争题材的古曲第一次有了“曲中之人”(淮阴侯韩信)的意味。全曲共十八段,在演奏上采用满轮的特色指法,相较于其他流派篇幅更大、更具历史故事的叙述性,代表着清末琵琶演奏技艺所达到的高度。

7.《浔阳琵琶》(朱英、樊伯炎传谱)。平湖派文曲代表作,首见于《李氏谱》,取意唐诗名篇《琵琶行》,运用了平湖派特有的蝴蝶双飞、挂线轮、捺音等技法。1921年,朱英随以顾维钧为首的中国代表团赴美参加太平洋会议时曾演奏此曲,亦成为上海国立音专与国外音乐家交流演出的保留曲目。

以上4首乐曲均由张鸣老师辅导学习。

8.《阳春古曲》(朱英、杨少彝传谱)。平湖派文曲代表作,首见于《李氏谱》,取《闲叙幽音琵琶谱》中的《大十样景》《小十样景》等多首八板体小曲联缀编创而成,轻快流畅、结构严谨,杨少彝先生曾评价演奏此曲“如写楷体字”,是十三套大琵琶曲中最具民间音乐色彩的作品,后由汪昱庭演奏发展为琵琶经典曲目。此曲由刘西峰老师辅导学习。

9.《塞上曲》(朱英、杨少彝传谱)。平湖派文曲代表作,首见于《李氏谱》,源自《华氏谱》中的五首乐曲,由《昭君怨》的故事,结合《思春》《泣颜回》《傍妆台》《诉怨》四首小曲曲调联缀创编而来,寄写王昭君远嫁单于、思念故土的伤感悲怨之情。浦东派与汪派的《塞上曲》均以平湖派为底本丰富润色而来。此曲由李莲芳老师辅导学习。

通过有规划的高强度课程及练习,四位老师将平湖派琵琶的演奏技巧和独特艺术风格倾囊相授,使学员们对平湖派的流派特点、演奏风格与艺术理念有了深入了解。其主要成效有三:其一,学员们学到了许多平湖派琵琶特有的技法,例如马蹄轮、满轮、轰、挂线轮等。尤其是对平湖派“下出轮”指法的学习,对于目前以教授“上出轮”指法为主的高校琵琶教学而言,无疑是一种拓展。其二,学员们掌握了经典琵琶曲的平湖派版本。本次研习的9首乐曲均为平湖派琵琶的代表曲目,多由李芳园根据传统琵琶曲扩充编创,或将琵琶小曲联缀为套曲发展而来,后被继续整理提炼,成为目前各琵琶流派以及民乐演奏的经典曲目。因此学习作为底本与来源的平湖派乐曲,有助于学员了解琵琶演奏版本的历史发展与流变,也有助于其理解平湖派乐曲的旋律发展手法与创作逻辑。例如平湖派擅长不断重复与展开乐曲中的核心段落,其乐曲篇幅较目前常见的其他流派版本更加繁复。其三,学习流派技法与经典曲目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全面把握流派的独特艺术风格。平湖派被公认为最具文人气质的琵琶流派,尤其在对文曲的美学追求中,只尚淡远、不尚铿锵,常常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追求演奏者个人内心对音乐的感受。杨少彝称之为“文化作品”,追求演奏者与听众“感受与精神的直接交流”之境界。(25)参见张鸣、王范地:《杨少彝先生与中国民族音乐琵琶艺术》,《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第130页。平湖派清微淡远的艺术风格为大家带来了新的艺术体验和创造灵感。

(二)讲座

“平湖派项目”在注重对流派经典曲目与风格技法的演奏学习之外,还着重关注对平湖派琵琶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论研习。为此项目组先后举办了22场内容丰富的讲座,总体可以归纳为平湖派琵琶专题、琵琶音乐形态研究、民乐人才培养、传统音乐观念四大板块。

1.平湖派琵琶专题

与平湖派琵琶相关讲座共有11场,其中2场涉及到民乐人才培养的内容,其余9场则可分为“平湖派艺术”与“回忆杨少彝”两个主题。钱铁民《李芳园的琵琶艺术》、樊愉《朱英先生与平湖派琵琶》、杨宝元《平湖派琵琶承传经历与心得》3场讲座分别讲述了李芳园、朱英、樊伯炎、杨大钧等几位平湖派大师的艺术生涯与演奏特点,梳理了平湖派琵琶的源流、发展、传承与流派风格。其中樊愉和杨宝元作为樊伯炎与杨大钧的后人,分享了父辈对于平湖派琵琶传承的艰辛与坚守。

何明威《平湖派琵琶艺术源流及其艺术特色》、曲文军《回忆平湖派琵琶一代宗师杨少彝先生》、刘西峰《杨少彝先生的课堂教学》、王劲梅《缅怀杨少彝先生 发扬平湖派琵琶》、李健正《我的老师杨少彝先生》、曾庆蓉《传统琵琶艺术的继承与发展》6场讲座均以对杨少彝先生的回忆为主要内容。各位发言人从自己的学艺经历,以及与杨少彝先生的交往点滴出发,动情讲述了先生的生平事迹、艺术风格、教学特点、治学精神与坚韧品格。其中,杨先生的嫡传大弟子李健正因身体原因未能亲临活动现场,由张鸣代为朗读了他的“手写回忆录”,在字里行间的诸多细节中,还原了一代琵琶宗师的鲜活形象与20世纪平湖派琵琶的曲折发展。

2.琵琶音乐形态研究

讲座中有4位专家学者带来了关于琵琶及中国传统音乐的形态研究。中央音乐学院的肖学俊教授在《三大乐制与中国传统乐律的应用》的发言中,指出五度相生律、纯律、十二平均律在实际应用中各有长处,由此提出了对“欧洲中心论”的反思,认为不应以欧洲乐理的标准来看待与评判中国传统音乐。

中国艺术研究院项阳研究员的《关于琵琶演奏风格与流派的认知》、中央音乐学张伯瑜教授的《华氏 〈琵琶谱〉中收录的“西板小曲”研究》、刘西峰的《琵琶五度定弦法体系变革》研究,则分别从琵琶的风格流派、传统曲目、定弦体系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项阳指出,把握琵琶流派的特点关键在于原谱,要在较早版本的基础上先把骨干音演奏谱定位,继而体味同一首曲谱不同流派的特色,对于琵琶来说,就要从整理把握好《华氏谱》和《李氏谱》开始。张伯瑜通过对《华氏谱》中的62首“西板小曲”的分析,认为它们是基于同一母体,在部分乐曲之间保留点滴相似因素,又各自独立的乐曲群,体现了中国人的“群体性”音乐创造思维和手段。刘西峰介绍了自己多年来参与和推广琵琶五度定弦法体系的始末,虽然因病常年不能操琴,但他仍以《霍拉舞曲》的片段现场展示了这一不同于传统定弦的琵琶演奏。

3.民乐人才培养

保证人才培养是传统音乐保护与传承的首要任务之一,在本次“平湖派项目”的讲座中,有四位专家分享了对于民乐人才培养的思考。西安音乐学院任畅教授与中央音乐学院孙维熙教授从平湖派琵琶的人才培养展开讲座内容。任畅的《寻源觅真——平湖派艺术在西安音乐学院的传承与发展》梳理了西安音乐学院平湖派琵琶从杨少彝到任鸿翔的流派传承,包括教材与乐谱整理、修订、出版的具体情况。特别介绍了2018年以来,在西安与平湖两地成立的“平湖派琵琶工作室”及相关工作的开展。孙维熙《继承与创新——从“平湖派”演奏人才培养所想到的》的发言,梳理了建国后中央音乐学院的琵琶教学与人才培养情况,指出平湖派琵琶具有其独特的韵味,刘德海先生的《浔阳琵琶》就带有平湖派的风格和印迹。我们需要博采众长,根据原谱学习、分析与吸纳每一个流派的优秀传统。

中央音乐学院汤琼教授与中国艺术研究院乔建中研究员分别针对“专业院校”与民间“非遗”的人才培养展开讲座内容。汤琼的《中国高等音乐学院传统音乐演奏人才培养的历史与思考》,以史料为线索分别梳理了上海国立音专与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乐院(中央音乐学院前身之一)对于国乐人才培养的方案,对如何建构中国特色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乔建中在《“非遗”代表作传统音乐类别中“传人”的认定及其保护》中,为“非遗”音乐传人培养提出了三点建议:其一,被认定的每一位传统音乐项目的传人,都应在社会上享有特殊的地位,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其二,有计划、有目标、有周期地让传承人培养新的传习者;其三,为所有音乐类传承人录音录像,从“活态传承”与“静态保存”两个层面进行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4.传统音乐观念

讲座中有4场讲座以中国传统音乐观念与艺术理念为主题,分别从音乐学家与作曲家的不同视角讲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形态、审美与价值。作为音乐学家,中央音乐学院王次炤教授以《音乐传统的多层结构》为题,指出音乐传统是一个多层结构,其中传统形态是表层,传统观念是深层,传统的思维方式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中介结构。单纯形态的继承并不是唯一的途径,从观念或思维方式着手也同样是一种继承,虽然最终没有传统形态的痕迹,但却包含着传统形态所渗透的传统精神。原中国艺术研究院田青研究员以《用国乐讲好中国故事》为题,首先指出流派的出现是艺术成熟的标志,但目前有的流派开始淡化并消失,或仅存其名,我们在继承流派的同时应充分了解流派之间的异同,各取所长、兼收并蓄。其次他以日本通过法律保护“无形文化遗产”为例,对我国如何进行文化建设进行了反思,认为传统文化需要注重积累和继承。

作为作曲家,原厦门大学鲍元恺教授和中央音乐学院秦文琛教授从自己的创作经验出发,分别以《“黑白分明和而不同”的艺术理念》与《从创作的视角解析传统音乐的当代价值》分享了他们眼中的中国传统音乐。鲍元恺认为中西音乐都有各自的独特之处,不能抹杀各自特点将二者混为一谈。东方旋律要保持其“原汁原味”的独特韵味,西方形式要保持其“洋腔洋调”的严密结构,在艺术创作时,既要保持中西音乐的各自特色,又要使两者和谐共处于一个完整统一的艺术体内。秦文琛带领大家分别欣赏了民歌、歌曲、器乐、曲艺、戏曲中的代表性选段,以及展现民间原生环境的摄影作品,进而指出民间音乐是一种原艺术、一种真诚的艺术,代表着人类最初对艺术的理解和表达,在审美趣味上,传统音乐是被当代音乐视角所关照的艺术,可以孕育出新的艺术。

(三)系列音乐会

“平湖派项目”在开班、中期与结业的三个重要时间点各举办了一场音乐会,25位学员几乎一人不落参与了全程演出。

1.开班学员展示。4月17日,在中央音乐学院演奏厅举行了“平湖派项目”的第一场音乐会。这场演出以学员自主报名的形式展开,10首曲目的流派风格及演出内容丰富多样,例如齐洁和吴宇表演的汪派曲目《灯月交辉》;于源春、邵笑与打击乐配合的《楚汉之战》;都嘟演奏的《平沙落雁》;姜雨婷、梁欢与大阮相配合演奏的当代作品《品》;刘小菁、舒银、隋琼莹演奏的浦东派曲目《龙船》,以及全员齐奏的汪派曲目《阳春白雪》与充满新疆风情的《天山之春》等。本场音乐会曲目跨越古今,是具有交流性质的学术音乐会,既充分展示了学员们精湛的琵琶技术和细致的音乐处理,也体现了他们来自不同学习背景的专业积累和艺术熏陶,流派纷呈、风格多元,是一场百花齐放的当代高校琵琶教学成果展示。

2.中期学员汇报。5月10日,第二场音乐会在中山音乐堂举行,这是一场教学工作坊研习成果的汇报演出。虽然系统学习平湖派琵琶的时间尚不足月,但学员们依然以全本背谱演奏、不接扩音设备的形式,全面呈现了在工作坊学习的9首平湖派经典曲目。包括杨艺的《青莲乐府》、任宏的《阳春古曲》、舒银的《塞上曲》、董晓琳的《淮阴平楚》、赵洁的《平沙落雁》、罗慧芳的《浔阳琵琶》,均为琵琶独奏。李跞与刘小菁领奏了《满江军令》,梁宁与廖莎领奏了《小霓裳曲》,最后以一首全员齐奏的《郁轮袍》结束了演出。由于在此之前,几乎没有过如此专业的平湖派琵琶专场演出,因此本场音乐会具有历史意义。学员们充分展现了平湖派琵琶“一人一琴、人琴合一”的淡远雅致,及其一脉相承的文人风范与气韵。平湖派琵琶艺术的独特气质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在艺术上与学术上都获得了高度评价。

3.结业师生同台展示。5月19日,在“平湖派项目”正式结束的前夜,第三场音乐会在中央音乐学院歌剧音乐厅圆满举办,以全体学员齐奏《满将军令》开场,齐奏《淮阴平楚》收尾(26)在前两场音乐会中,除了独奏、合奏与领奏的学员之外,杨晨、王婷、陶亮亮、孙佳茵、高燕铭、王晶、杨孟姺也共同参与了音乐会的齐奏演出。。虽然音乐会的主要曲目与第二场基本相同,但与刚学习平湖派琵琶的学员相比,平湖派传人们在正统师承、经年积累下传递出的坚实古韵直抵人心,震撼全场。每一位演奏家所展现的不仅是平湖派琵琶艺术的技艺与风格,更有作为传者的襟怀,承者的用心。他们以全然不同的方式,向世人展现平湖派琵琶自历史向未来,致新致远的传承。

参与演出的郭少华老师与张鸣老师已年逾六十,郭少华老师演奏了《阳春古曲》与《郁轮袍》两首传统作品,分别展现了平湖派文曲与武曲的不同特色。他扎实的功底与熟稔于心的演奏背后,是对流派艺术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张鸣老师演奏了近17分钟的全本《浔阳琵琶》,他并非职业琵琶演奏家,然因其父辈与杨少彝先生为世交,他在青少年时,常得到杨少彝先生的悉心指导,其技法与审美反映出平湖派的风格与气质。张鸣老师的亲身经历也侧面说明了流派的传承不仅局限于业内弟子、单支脉的师承脉络,也体现在行业外社会弟子的传承。任畅老师携古筝演奏家魏月明演奏了根据平湖派同名乐曲编创的二重奏《塞上曲》,体现了中青年一代在保留原作意蕴的基础上,以编创等方法,为推动平湖派琵琶的当代创新而做出的探索与努力。

王劲梅老师与曾庆蓉老师作为已逾八旬高龄的琵琶演奏家,能够登台演奏,在琵琶业内已属十分难得。她们皆是编创型演奏家,此次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用音乐向人们诉说半个世纪以来,自己对于平湖派琵琶的传承与守护。王劲梅老师演奏了当年经过杨少彝先生亲自指导的《塞上曲》。她此次选择不戴义甲,以真指甲演奏,更体现了老一辈的风骨。曾庆蓉老师演奏了个人原创、取材于彝族红河舞曲的《红河夜景》。据曾老师回忆,杨少彝先生曾谈到过,“音乐是死的,人是活的,必须赋予其激情,才能让音乐充满感染力。”(27)来自曾庆蓉讲座《传统琵琶艺术的继承与发展》,2023年5月15日于中央音乐学院。这也成为了她的音乐理念,在活学活用中不断博采众流派之长,不但有着自如、洒脱的演奏风格,也创作了许多丰富多彩的琵琶新作。

本场音乐会以高水准的演绎,全面展示了平湖派琵琶马蹄轮、满轮等代表性指法,展现了平湖派琵琶最独特的文人古韵,体现了流派从古曲到新作、从前辈到后生的传承与发展,见证了老中青三代琵琶人为保护和发展平湖派琵琶所做的共同努力,必将在中国琵琶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四)研讨会

“平湖派项目”组分别于4月13日、4月27日、5月11日、5月20日举办了4场不同规模的研讨会,其中最后一场研讨会的规模最大、人数最全、讨论最充分。经历了30天的培训日程,与会嘉宾们在研讨会上围绕参与本次项目的体会与感想直抒胸臆、畅所欲言。总体来说,与会嘉宾们对本次项目提出了三点肯定。

其一,充分肯定了各位学员的努力与付出,来自全国各地的25位学员暂时放下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全封闭的高强度培训中,为平湖派琵琶的传承并肩作战。

章红艳指出,学习、传承需要水准,而这一次的“平湖派项目”将主流、非主流等概念全部打破,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的传承。每一位学员在入学时身上都有其他流派的身影,而在后续的两场音乐会上,他们用集体的力量,全身心沉浸到本次学习的艺术风格中,找寻共同的气息,集体呈现学习成果,反映出流派的特点。他们的进步不仅体现在指法等技术上,更是意识、观念的进步,曲目和艺术风格的拓展。每一个人的练习过程都是成长和进步的过程,他们在齐奏的呈现上达到了声音的融合。曾庆蓉认为,民族音乐的发展需要各方努力,此次中央音乐学院开了一个非常好的头。她回忆了杨少彝先生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谈到此次看到传承不同派别的学员能够汇集在一起演奏,并在短时间高强度的训练后达到现在的演奏水平实属不易。

中央音乐学院琵琶专业教授樊薇提到,她曾旁听课程,对授课专家精湛的演奏充满感慨。结业音乐会上郭少华老师的自然通透、张鸣老师一招一式的文人特点,令她感受很深。每一位演奏家都有自己的演奏个性,但在舞台上,他们没有突出表现个人风采,而是汇聚在一起,把平湖派琵琶最有特色的内容展示了出来。张鸣指出,学员们的练习非常刻苦,演奏具有很高水平。希望琵琶艺术不只是以演奏家为主的“演绎琵琶”,而是有更多如师范院校的学生参与,不断面向外界普及。

其二,充分肯定了此项目的学术性与专业性。从教学选曲、讲座安排到音乐会策划,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项目组的用心设计,将平湖派琵琶的代表性指法、谱本、乐曲、美学观念、艺术风格以及历史演变等内容进行了全方位地剖析与展现。

琵琶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校友李彤认为,本次培训中的多元化讲座、排练与音乐会,让人感到精彩、惊喜又震撼。从构想、策划到音乐会的幕前幕后,项目安排用心、周到,看到了主办者的胸怀和格局。钱铁民认为,经过此次培训,一方面学员对平湖派琵琶的传统文化内涵、美学精神,对传人的人文思想、治学态度有了更全面、更系统的认识与提高。赞誉音乐会“创造了平湖派时隔一百多年的高峰”。另一方面,平湖派项目是在扎实的调查研究基础上开展的,项目组从数年前起开始对杨少彝先生的学生及有关人士进行采访与口述记录,从“非遗”层面对平湖派进行了抢救性的收集与整理,对保护与传承平湖派琵琶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三,充分肯定了此项目对于平湖派抢救、保护与发展的重要意义。“平湖派项目”充分发挥了中央音乐学院的平台影响力与号召力,集结了全国范围内的中国音乐知名专家学者,以及平湖派传人、不同流派的琵琶演奏家、研究及创作领域的顶尖学者,从实践与理论两个层面对平湖派进行成规模的,实质性的抢救、保护与传承。

王次炤表示,此次项目是他参加或经历过的类似项目中最令人难忘的,平湖派琵琶项目组倾尽全力抢救我国琵琶艺术史上濒临消亡的平湖派演奏艺术,取得了十分有意义的成效,这是一次扎扎实实的文化遗产抢救和青年琵琶演奏人才培养工作,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传统琵琶艺术推广的重要举措。他深信这个项目必将在中国琵琶艺术史上留下重要的一页。

作为杨少彝先生的第一个“社会学生”,徐明谈及自己跟随平湖派学习已有二十余年,作为杨家父子及平湖派发展的见证人,他希望学员可以将平湖派好的内容传承下去、发展下去。曲文军谈到,项目学员能够汇集全国翘楚,并在密集培训十余天后的音乐会上演绎平湖派经典大曲,给予他强烈的震撼。通过系列音乐会,他看到了琵琶艺术的沿袭,给琵琶界带来了新的文化认知。郭少华回忆了40年前,他曾与杨毓荪想在北京演出平湖派作品,如今这一想法终于实现。能够在平湖派青黄不接之时举办此活动,实为空前之举,感谢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为平湖派做出的贡献。

孙维熙提到,一是要谦虚地向民间学习;二是要将不同风格的流派相结合,尽量将其作为一个高等院校的学派来学习;三是在继承流派的过程中不仅要继承乐谱和指法,还要继承音乐本身的风格,加强对谱本音乐逻辑的研究。王劲梅回顾了自己师从熊化兴、杨少彝等先生的学琴历程,强调在跟随杨少彝先生学习时,杨先生反复提到要把平湖派传承下来,如今这个心愿得以在中央音乐学院实现。此项工作如现在不做,很久以后可能便会有断代的危险,因此要有组织性地将工作做好,为项目组地付出而感动。

中国音乐学院琵琶专业教授杨靖指出,中央音乐学院成功举办平湖派琵琶艺术演奏人才培养项目,有远见、有担当、有引领。此项目对审视琵琶传统流派的历史价值定位,对洞悉前人丰富而多变的润腔行韵之法则,对观照当今琵琶艺术发展的方向,对民族器乐间的互鉴、互动、互融都具有历史性、学术性与社会性的重要意义。

在研讨会最后,特别播放了工作组赶赴平湖采访朱大祯的影像。从影片中看到,这位84岁的“非遗”传承人几乎失去了视力,行动非常迟缓,采访一句话需要等好久才能慢慢回答,但即使如此,他还是拿起了许久未弹的琵琶,亲自示范了平湖派的技法,同时还告知,近几年,他又收了一位朱姓徒弟。朱大祯老先生以这样的形式出现在了“平湖派项目”的现场,在场嘉宾与学员无不动容。

“平湖派项目”从构思、策划到具体实施都深刻把握以“流派”为主线来进行传承的模式。在授课内容上,以传承过程中发挥核心作用的乐谱、乐曲、指法为根本设计教学方案,通过工作坊、讲座、音乐会、研讨会等一系列学术实践活动,保证项目的内容质量。在授课对象上,选择高水准的中青年职业演奏家作为项目学员,通过高密度、集中化的培训取得实际成效,以保证在学员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后,能够持续推广平湖派琵琶,保证传承的延续性。在授课专家上,不但邀请各不同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平湖派”传人,保证教学质量,同时为了超越“流派”局限,邀请中国音乐界的知名专家,从演奏、作曲、理论研究等各个维度,拓展学员的音乐视野与人文高度,将“流派”放置于更宽广、更具社会意义的领域进行考察,让本项目在人才培养、保护与传承平湖派琵琶艺术的主旨之外,延伸出对于琵琶流派、中国传统器乐艺术、传统音乐类“非遗”更为深刻的认识与探索,产生了多重价值与实践意义。

三、发挥高校优势,助力非遗传承

新时代背景下,平湖派琵琶不仅是音乐界关注的传统艺术流派之一,也是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本次“平湖派项目”能够顺利筹备、有序推进、圆满结项,与各方音乐人士、“非遗”单位的鼎力支持密不可分。同时,也得益于主办平台中央音乐学院的高校优势。可以说,本项目是当下高校参与“非遗”传承的重要案例之一。

在还没有“非遗”具体概念的20世纪中叶,中央音乐学院已经开始承担中国民族音乐教育、传承、创作、研究与普及的工作。“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专业音乐院校加强民族音乐的教学内容,成为一个必须认真贯彻的方针。”(28)乔建中:《现代专业音乐教育与传统音乐资源》,《音乐研究》,2003年,第2期,第6页。出现了民间著名音乐演奏家进入高校任教的历史潮流。1956年,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正式成立,査阜西、吴景略、管平湖、林石城、李廷松、曹东扶、张为昭等著名演奏家进入民乐系任教(29)章红艳、智凯聪:《开拓奋斗 传承发展——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发展史(1940—1980)》,《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在琵琶领域培养出了陈泽民、刘德海、邝宇忠等一系列知名音乐家,显示出民间演奏家进入高校任教所取得的丰硕教学成果,并逐渐改变中国民间音乐的传统传承方式。现代音乐教育体系培养下的民族音乐人才已经成为了中国民乐发展的中坚力量,同时证明了看似各自发展的学院派与民间流派,在实质上是相互扶持,共同推进着民族音乐的发展。

因此,在推行“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的今天,高校有责任继续联合民间,发挥平台优势、参与抢救濒临消亡的传统音乐。借助高校平台,音乐类“非遗”传承可以在保证专业学术水准的基础上,实现师资整合、人才培养、教研转化、传播推广和社会普及等多重目标。以“平湖派项目”为例,2019年起,“年谱项目”筹备组多次往返各地,采访调研、搜集资料,甚至不惜花费几个小时只为劝说一位已经退出舞台的老先生来京参会。经过四年的努力,为“平湖派项目”的师资积累了十余位宝贵的传人,突破了平湖派琵琶近半个世纪以来在民间和学院之间的壁垒,将分散在全国各地的传人汇聚一堂,使该项目得以实现民间传人、高校学者、社会专家等师资力量的有效整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各个领域的最大价值。早在2006年,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就采取“走出去”的方式,向郭少华老师学习平湖派经典曲目;从2019年起,邀请张鸣老师参与平湖派教学课程,并贯穿了三届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周期,为“平湖派项目”的人才培养工作进行了前期准备。而“非遗”中心的年谱项目资料、《古谱今译——平湖派琵琶十三套大曲》的出版,王次炤、张伯瑜、秦文琛、肖学俊、汤琼等学院专家们的研究与创作,也一并成为了“平湖派项目”的教学内容,实现了教研的直接转化。相比“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个体抢救式传承,高校参与“非遗”传承的最大优势是可以学科化、系统化地实现人才由一至多、开枝散叶的群体发展式传承。“每位相关的从业者都应该是传人,不仅是某一流派或者学科的传人,更是历史与时代的传人。”(30)章红艳在“平湖派项目”开班仪式上的讲话内容。同时,面对行业内外及社会各界不同层次的受众群体,高校可以有针对性地以“非遗”为主题,举办讲座、工作坊、音乐会、音乐节等系列活动,实现教学、舞台实践与公众普及的有效联结与可持续性运转,提高“非遗”传承的社会效应。中山公园音乐堂、中央音乐学院歌剧音乐厅的两场音乐会既是一次面向公众的成果展示,也是平湖派琵琶艺术在社会层面的有力推广,既提高了平湖派琵琶在社会层面的认知度,也让更多人增进了对琵琶艺术“流派”概念的学习与了解。

结 语

“平湖派琵琶艺术演奏人才培养”项目集中培训历时30天,结合教学实践与理论学习,以工作坊、讲座、音乐会、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全面研习并向社会呈现了平湖派琵琶的艺术特点。此项目的开展进一步完善了对中国琵琶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让人们了解与正视了平湖派琵琶在中国琵琶流派传承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中国传统音乐发展所起到的关键作用。抢救性地保存了平湖派琵琶的相关资料,进一步促进了平湖派在舞台与教学中的活态发展,让淡出观众视线的“满轮”等特色技法和坚实淡远的流派风格得以传播与传承,促成了超越流派、跨越领域的交流与互动。同时,项目以中央音乐学院为平台,努力搭建高校传承的“非遗”机制,为高校参与音乐类“非遗”工作进行了有益探索。其成果对于中国琵琶演奏与教研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流派见证并记录了琵琶艺术历史的源流,也是当代发展的起点。群体性的活态传承,是流派得以生存并繁荣的重要前提。超越流派的共同传承,是为了更好地让流派去伪存真、推陈出新的精华,得以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从而与时俱进,活跃起来,发展起来。平湖派琵琶是我国最早形成的琵琶流派之一,是最早进入中国近现代专业音乐教育体系的琵琶流派,也是孕育了当下许多经典琵琶曲与民族器乐曲的琵琶流派,它不应该被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杨少彝先生在世时曾担忧:“多年来,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平湖李氏学派琵琶艺术不仅在发展上缓慢,甚至停滞,而且面临失传的危险,使得这部分珍贵遗产不能作用于社会生活,不能促进我国琵琶艺术的发展。”(31)张鸣、王范地:《杨少彝先生与中国民族音乐琵琶艺术》,《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第131—132页。相信经过本次项目的推动,平湖派琵琶演奏艺术将不仅是一个“非遗”名义下的文化符号,也能够真正地在全球各地的舞台上“活”起来、“走”下去,与中国其他琵琶流派一道,作为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精萃,代表中国人的音乐精神与追求,如百川汇流,奔涌向世界音乐的江海。

感谢“平湖派项目”工作组提供的宝贵资料,谨致谢忱!

猜你喜欢

中央音乐学院平湖流派
以《进步日报》看中央音乐学院初创历史原貌
吟荷
中央音乐学院2020年新年音乐会
中央音乐学院·延安“10·15”艺术节
容轩读印——明代流派印(下)
海洋玉髓鉴赏收藏的“十大流派”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论京剧表演新流派的创立
关于戏曲流派概念及推出新流派的思考
《走近音乐的世界》系列之三 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告诉你 艺术让人学会感受幸福
平湖“三制三线”防范处置企业欠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