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五峰民宗部门助力传统手工业焕发“新活力”

2023-12-21唐丽红

民族大家庭 2023年4期
关键词:西兰卡普榫卯

文/唐丽红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民族手工业作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要与时俱进,积极对标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不断提质增效,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开新局。近年来,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民宗局充分发挥职能优势,落实落细民族政策,以实际行动守匠心护传承,焕发传统手工业新活力。

推陈出新“西兰卡普”破冰回暖

在中华民族共同体五峰体验馆中,前来“西兰卡普”工作室体验织锦、手工包包等手工制作的学生、游客络绎不绝。机声轧轧,彩线往返,八方游客、研学学生以棉纱为经、丝线为纬,在岁月的流逝中织着自己的人生和梦想。

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织锦曾代表着中国织物的最高水平,随丝绸之路传入波斯、古罗马等国,被世界所认知。随着岁月的沉淀,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域的人们以数千年的生活与创造,呈现出织锦多元化的风格,尤以云锦、蜀锦、宋锦、壮锦、土锦五大织锦为最。“西兰卡普”也称为“土锦”,全称土家织锦,不同于云锦的典雅、蜀锦的斑斓、宋锦的明丽、壮锦的热烈,土锦“浓妆淡抹皆相宜”。

土生土长在五峰的“80 后”周连芝对“西兰卡普”手工艺品有特殊的感情。工作以后,她请教有经验的老师傅传授“西兰卡普”编织手法,将“西兰卡普”织锦手工艺制作应用到包包、玩偶、土家服饰中,深得游客、当地群众的喜爱,并纷纷慕名来体验手工制作,工作室的订单一度爆满。

据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五峰体验馆于2023 年4 月23 日在五峰举办湖北省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期间正式开馆,开馆以来,更是将“西兰卡普”工作室体验参与制作手工艺品的热度推向了高潮,负责人周连芝介绍道,工作室一直坚持以高品质为起点,原料选用精挑细选,各道工序一丝不苟,独具“西兰卡普”土家风格的手工包包、花束、玩偶等远销上海等地。

“西兰卡普编织周期长,加上原材料、用工成本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运用不是很广泛,去年客流量受环境影响也不是很稳定,流动资金上也有一定的困难,好在有民宗、文旅等部门的支持,传统手工艺搭上省第十届民族运动会和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的‘顺风车’,前来体验的游客、研学学生和当地群众增加了很多,我们每天忙得前脚不沾后脚,订单也是排到了两周以后,一定程度上打开了我们工作室手工艺品的市场。”谈及工作室的经营情况周连芝表示。

“五峰的旅游环境越来越好,土家族儿女热情好客名声远扬,非遗传承馆的名气也越来越响,工作室也将努力传承好、发展好西兰卡普手工艺制作,让传统民族工艺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对今后的发展,周连芝信心十足。

匠心传承“榫卯制造”活力旺盛

走进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月山村,碧翠满山、泉水潺潺,耳畔鸟鸣雀啼;亭台楼阁、迂回走廊,目之所及传统建筑文化显现,在月山民宿建筑的一凹一凸中,榫卯主题设计概念流露其间,静静诉说着中国传统文化和土家传统架子屋手工制作的故事。

“榫卯是中国传统木作行当之魂。一榫一卯之间,一转一折之际,一凸一凹之巧,一阴一阳之妙,凝聚着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精粹,沉淀着岁月流转中工匠精神的复合传,用榫卯传统工艺设计打造月山民宿,意在致敬工匠精神,从而在建筑外观上为民宿奠定一个榫卯文化主题的基础,将我国的传统手工艺传承和乡村旅游结合,打造极具特色和民俗文化的中国民族村寨,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月山民宿负责人刘卫东介绍道。

当初,为了精益求精打造出具有独特土家风格的民宿,刘卫东遍访周围十里八村的能人工匠,终于寻找到了来自湖南省传统工艺木匠范洪敬。刘卫东将自己的想法和范洪敬说出来以后,二人犹如一拍即合,约定在设计打造具有传统文化和传统工艺榫卯结构的特色月山民宿。

三年过去了,“月山老家”特色民宿初步成型,名气也逐渐打了出去,前来旅游和体验的八方游客逐渐增多。

“我们村统筹规划乡村振兴和文旅融合项目,坚持打造独具特色的中国民族村寨,提升特色民宿旅游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刚起步时困难重重,这一路走来,碰到的沟沟坎坎不少,对此民宗部门的大力支持,民宗干部的倾情帮助,三年来,严格按照程序为月山村分配实施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少数民族发展)390 万元,重点实施河道整治项目、乡村旅游配套设施项目、采摘园基础设施建设、民族文化收集整理出版等项目,为我们村的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月山村支部书记刘益双介绍道。

2021 年以来,县民宗部门为该村乡村振兴和特色民宿旅游出谋划策,让乡村旅游、特色民宿及传统手工艺及时充分享受少数民族发展政策的红利,积极挖掘民族文化,助力“传承之火”越燃越旺。

“预计2024 年5 月‘月山老家’特色民宿项目实施完成后,将带动周边20 余户村民发展民宿、餐馆和就业,为大家增加更多收入。希望我们的传统手工艺——榫卯木工技术能够继续传承出去、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了解它、赞赏它。”月山民宿负责人刘卫东信心满满地说。

守护初心“精细竹编”增收致富

湖北五峰的精细竹编技艺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除了实用性外还具有独有的美观性,给人一种自然感、原始感、民俗感。五峰精细竹编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李凤英在传承精细竹编技艺的同时,探索产业化发展道路,带领乡亲们一起增收致富。

作为土家精细竹编技艺第三代传承人,李凤英从小耳濡目染,经过多年学习和实践,他成立“李凤英竹编画工作室”,将传统竹编技艺提升到用竹丝编织书画作品的全新水平。

近年来,李凤英先后被授予“湖北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好人”“荆楚工匠”等荣誉称号,是土家精细竹编技艺之集大成者。

走进五峰非遗传承馆“精细竹编”工作室时,李凤英的徒弟刘学宇正专心致志地编织着手中的竹条。据了解,多年来李凤英致力于培养优秀的竹编技能人才,带领学员赴沿海发达地区考察学习,帮助传统艺人建工作室,指导他们设计作品和摆摊展销,以此为契机带动村民就业脱贫。

刘学宇介绍道:“感谢师傅李凤英多年的精心教导和传授技艺,让我有了吃饭的手艺,师傅和五峰那些手艺精湛的竹编老艺人一样,传承的是竹编手工艺,守望的是一方民间文化的沃土,编织的是濒临失传的乡土技艺和贫困人口的幸福生活。”

为了传播技能文化,弘扬工匠精神,李凤英和她的工作室举办了“五峰首届竹编大赛”“五峰首届传统竹编扶贫培训”。李凤英在各乡镇成立了12 个工作室,带动128 人就业,包括失业妇女、孤寡老人和残疾人等。并在五峰国际大酒店、宜都青林古镇等地创办了销售网点,并与电商网络销售开展合作,将产品销售到国内外,进入省、市两级博物馆。

据悉,2022 年12 月,由五峰文旅局、民宗局主办、县文化馆暨县非遗保护中心承办的第二届五峰精细竹编技艺文创大赛在县文化馆精彩上演,展现了传统技艺、交流互鉴,演绎竹编的独特魅力,更是培育广大群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鼓励更多年轻人致力于竹编的传承和发展,让非遗项目竹编融入现代生活。

李凤英的徒弟刘学宇一边制作竹编一边展望未来:“我今后要像师傅一样,把竹编技艺传承下去,扩大经营,让更多乡亲们学习竹编技艺,研发竹编新品类,将精美的竹编作品远销国内外。”

猜你喜欢

西兰卡普榫卯
榫卯结构在玩具中的应用研究
卡普它
融设计展·榫卯 和合而生
西兰公路 削陡峻 扩仄险 通甘陕
西兰卡普之恋
卡普与卡普(①初来乍到)
《榫卯》
榫卯构造在现代空间装饰中的创新应用(二)
声东击西
湘西永顺西兰卡普技艺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