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苦难、责任与道德

2023-12-20周倩

长江小说鉴赏 2023年5期
关键词:苦难自由道德

[摘  要] 众所周知,美国浪漫主义经典作家霍桑不像其他超验时代的思想家那样持激进的观点,没有积极宣扬自立、独立等思想。霍桑着墨于集体和社会对人的影响,呼吁个人应融入集体,并通过与集体意愿保持一致对社会负起责任。即使霍桑对清教主义严格的戒律、缺乏情感考量的惩戒持批判态度,但当个人自由和清教基本规范背道而驰时,霍桑总是让后者发出威严之声,前者遭遇坎坷挫折。《红字》的女主人公海斯特就是因为追求爱情自由而犯下通奸罪,被迫在胸前佩戴红字以警示世人不顾法纪、一味满足个人欲望要付出何等沉重的代价。但是,这并不是说霍桑压制、拒绝自由。相反,他在描述海斯特坎坷的救赎之路时赋予了她很多自由的机会。这不仅让海斯特对自己之前所持有的狭隘自由观进行反思,更重要的是让她迅速收获成长,勇敢地接受一切考验,帮助心灵最终归于平静。本文将从三部分出发——苦难、责任、道德,来阐释海斯特在赎罪途中对自由的认识,并借此揭示霍桑在维护集体法则时,依然帮助个体寻找中间道路的仁爱之心。

[关键词] 自由  苦难  责任  道德

[中图分类号] I06        [文献标识码] A

一、苦难:发现自由的境遇

珠儿的诞生将海斯特的罪恶公之于众,海斯特必须接受来自清教权威的拷问、公众出于正义之心的谴责,以及她对自己一时迷失犯下错误的悔恨和失望。隐藏真相的她因秘密独属一人而感到安全,可当大家破除黑暗,将事情本身带到光明之下时,她被投进了一片巨大的超越经验范围的未知领域。从以往无人关注、挑战清教律法去满足自己情欲到现在处于焦点、作为教化民众的素材,海斯特看似被剥夺了自由。但是事实上,她的自由之路才真正开始。

苦难是霍桑为海斯特发现自由所创造的境遇。第一表现为来自清教道德戒律的威严判决。海斯特必须压制自身的激情,将由于年轻所产生的傲慢之气驯服,接受这种既富有正义与智慧,却因缺少情感考量和改良而变得腐朽的集体审判。第二,它表现为被排斥、被边缘化的孤独。没有选择逃离的海斯特住在城市的郊外,远离人群。她使用简陋的工具劳作,用针线活转移注意力,还要经常遭受人云亦云的群众的羞辱。即使她怀疑清教主义压制人性的禁欲要求,但因无法找出新的解决方案,所以必须忍受被放逐的精神折磨。第三,这种苦难表现为与自己的情欲作斗争。她对爱情有憧憬,但可惜的是神圣的婚姻没有带给她幸福。让理智与激情哪一种感情胜出,是她每天都要面对的困难选择。第四,这种苦难来自丈夫的仇恨。他以医生的名义在旁窥视迪梅斯戴尔的一举一动,让后者在虚假与真实的巨大反差里越来越绝望。这一切都被海斯特看在眼里,但她却无法拯救爱人,也出于良心无法揭露丈夫。霍桑给女主人公施加了持续十几年的痛苦,用意是让她发掘事物的真相,走向真正的自由。

海德格尔说:“此在自始就已沉沦。”[1]秘密被暴露之前,海斯特隐匿在“常人”中,和公众保持一致,导致自己的思想隐而不现。她远离自身,活在“常人”给予的家园感和安全感中,在经验范围之内的生活里寻找舒适。这种堕落于自身、沉沦在别人的安排的状态阻碍了海斯特发现自己并获得真正自由的步伐。只是,她对此毫不知情。当所有秘密都已公之于众,海斯特被迅速抛到经验范围以外,生活的苦难向她无情袭来。这时,终于要从堕落状态中被唤醒并踏上寻找真理之路时,她却因为公众的冷眼、被排斥的孤独等觉得一切重担都难以忍受。活在蒙昧状态,将自身的可能性抹杀时,她觉得安全;可让她抛弃“此在”[2]的沉沦状态,抛弃融入常人所带来的安逸,勇敢去发现真我的存在,去发现自由时,她却产生了畏惧,体会到痛苦。

在此之后,十几年的独立思考和赎罪生涯终于让她与苦难达成妥协,使她接受痛苦带来的成长,感谢痛苦将隐于黑暗的真相揭开。真相往往藏于黑暗中,可是揭露它的过程充满坎坷,就像她用单调的生活思考出“如果真相遍地可见的话,许多人的胸前都会有一个红字在闪烁”[7]这样的真理。以往活在熟悉感里的她没有获得真理的机会,因为“常人”往往使事物呈遮蔽状态,更不必说去拥有自我筹划、自我选择的自由。真正有意义的存在看上去是痛苦的,可是它却给予海斯特无限的可能性和希望。她在霍桑的安排下走进了“林中空地”[1]。这片空地无比澄明开阔,倒不是因为月光或灯光的作用,而是因为周围空无一物,她走进的是一片空旷的清澈之地。在这澄明的境遇里,她享受自由开阔的思想,对清教冰冷僵死的教条以及不合理的社会制度进行大胆质疑[3],不断发掘自身的道德理性,在不用哪一方妥协的情况下去实现个人自由与社会规范的统一。

霍桑先将海斯特抛入能够重新思考自由的新境遇,再让她在这充满可能性的陌生之地主动行动、争取自由。自由很普遍,也不狭隘,只是获得它需要足够的勇气。霍桑在一百七十多年前就借海斯特的故事向读者发问:当自由真正来临时,你能否辨认出它?海斯特毫无疑问地经受住了考驗,并且还要为完全巩固自由进行下一步的筹划和行动。

二、承担责任:拥有自由的必然行动

霍桑强调人对他人和社会拥有绝对责任,人不可能脱离规范独立生存。在霍桑看来,人的自由恰恰是在自我付出后才可以显现出来。海斯特就是在承担起对珠儿、牧师、丈夫、新英格兰宗教和居民的责任后,才将一直隐藏的真正的自由呈现出来,真正体现出“人的本质是自由”[4]这一哲学思想。

海斯特承担起由于自由选择而导致的痛苦结果的责任。首先,她负起一个作为母亲的责任。珠儿的衣服永远用最好的布料制出,配上精美的剪裁和装饰,而她却穿戴着粗糙的布料,一身素色与美貌极不搭配。她每天守护在珠儿身边,不离开半步。一位优秀的母亲不仅要给予孩子关怀和照顾,最重要的是带给孩子良好的教育。在第八章中,当教区总督想要让珠儿离开海斯特以便受到最正统的教育时,海斯特指着胸前的红字坚定地回答:“这个标记已经教育了我……我得到的这些教训可以让我的孩子变得更聪明,更学好。”[7]海斯特的思想因为历经苦难而变得深刻,远比教区牧师刻板的说教更有智慧。那生长在牢狱门口的野玫瑰丛不就是海斯特比一般基督教教徒拥有更多真理与知识的最佳诠释吗?其次,她担负起对爱情的责任、对婚姻的责任。十几年来和牧师同处一个教区,海斯特却压抑着自己去关心他、去爱他的欲望。她谨慎地保护着迪梅斯戴尔在教区的名望,不让激情再次使两人步入深渊。她就这样承担起所有谴责,努力守护着自己的爱情,不让他人有欺辱爱人的机会。同时,她对待冷酷、有仇恨心的丈夫时也充满自责与同情。因为她一时的不理智,导致无辜的丈夫深受伤害,让他从一位善良、公正、好学、隐忍的学者变成一个内心扭曲、容貌也越发丑陋的老人。在之后的几十年里,她将自己的美貌隐藏起来,压制情欲,过着洁身自好、诚心诚意的单调生活,决意不再让丈夫蒙羞。再次,她选择回归清教道德宗旨。几年的思索让她明白这种严厉的道德规范并没有聚集多少智慧,它缺少启蒙的知性,而且由于权威人士懒于思考,整个制度都蒙上了愚昧的灰尘。即使是这样,她依然认同道德给人在精神救赎方面提供了最为有效的途径。所以,她去救济穷人,用自己的经验安慰同样经受情感折磨的女性同胞。

萨特在确立自由本体论时,将人分为“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5]。“自在”的“我”,或者说此刻的“我”没有本质,没有任何规定性。“我”总是“去存在”,总是向着“自为的我”(未来的我,具有无限可能性的我)去确立自身。建立“自为的我”要求“我”去行动,只有通过行动,“我”才得以面向无限的可能性——也就是自由,而面向自由的行动必然要求自我选择和承担后果。如果不承担后果或责任,则意味着“我”将创造未来境遇的可能性抛弃掉,而这意味着抛弃自由。同理,海斯特也必须在选择和行动中担负起对自己和对他人的责任,以此来面向“自为的存在”、无限的可能性和自由。她积极地面向生活,果断地做出每一个选择,包括继续佩戴红字、接受羞辱、皈依道德等。当然,她同时也做好了为每一个自由选择所带来的后果负起完全责任的准备。

萨特说:“人,由于命定自由,把整个世界的重担扛在肩上;他对作为存在方式的世界和他自身都是有责任的。”[5]如果海斯特没有去行动,没有承担责任,那么就说明她抛弃了自由,抹杀了永远面向未来和希望的自我。自由就是做选择,海斯特在每一次不同的境遇中都拥有做选择的完全自由。霍桑借海斯特的故事告诉读者:人即使生活在最严正的规范里也能保持自由,而这份自由要通过责任行动才能变为现实。

三、用道德重新定义自由

回看海斯特的成长,我们发现这是一个从自身回到自身、从自由走向自由的否定运动过程。她从非本真状态走向本真状态,从狭隘的屈服于欲望的自由走向宽阔的追求理性的自由。在苦难中思考自由,在责任中获得自由后,她终于与道德法则达成和解。在故事的最后,海斯特回到曾经让她伤痕累累的波士顿并重拾最朴素单调的生活,霍桑终于让她实现了道德和自由的统一。

如果说海斯特之前用自己尚未成熟的意志定义自由,并将自由限制在熟悉的经验范围里,那么我们很难说受欲望驱使的她到底算不算是一个自由的个体。康德曾经解释说,倾向意味着受到自我之外的事物影响,它并非受我自己、我的理性或意志中产生的东西所影响[6]。理性是自由的,如果某一行动并非出于自由的理性,那么按照康德的解释,它与自由恰恰相悖。海斯特婚内出轨看似是出于自我意愿,但是这种行为受到外界某物的吸引和驱使,也许是牧师英俊的外表、出众的才华等。她的这种倾向与真正的自由是不协调的。一旦受到外物使役,她就不再是自由的行动者。那么怎么不受外物奴役,获得自由呢?霍桑又给出了答案——道德。只有出于道德去行动,而不是出于其他,海斯特才可以获得自由。汉娜·阿伦特在解释康德道德法则时说:“道德法则除了自己外,不受任何东西影响。”[6]同样,海斯特只有出于道德目的本身去行动时,她才可以规避被感性倾向影响的风险,才可以真正成为自由的个体。

现在的海斯特已然将道德融进自由,将自由视为道德。“思想最放得开的人,往往对社会外部的条例默然接受,不越雷池半步。思想足以让他们满足,不会把思想本身在行动的血肉之躯上浪掷。”[7]海斯特就这样在戒律中思考自由、享受自由。当所有人都劝她应将红字从胸口摘下,她却将那个标志作为精神寄托一直佩戴着。她回到了那间小茅屋,继续过起苦涩、孤独的生活。为什么?因为那片土地上留有自己最真实的灵魂,它见证了自己年轻时的执拗、苦难后的恍然大悟、一切归于平静时的释然,它才是她真正的灵魂自由的原乡。这时的海斯特沉浸在道德给予自己的崇高感中,她真切体会到自己有超越带有缺陷的本性的能力,并因此可以得到升华。她为自己可以从感性倾向中摆脱出来而获得独立与自由而对人生产生敬畏感。但要注意,霍桑没有让海斯特因曾受感性驱使而误入歧途就反对感性。“她们纷纷来到海斯特的小屋,追问为什么她们如此不幸,如何才能补救!海斯特尽最大的能力安慰和告诫她们”[7],这句话表明海斯特对人类普遍的感性因素深表同情,她自己当初也是因为情欲才经历了人生种种起伏,最终才有机会把握真理、拥抱自由。人都有两面性,一方面感性,一方面理性。感性让海斯特意识到自我的局限性,理性却让她意识到自我永恒的超越性。人一生都摆脱不了欲望,也达不到完美,但是理性会让人将克服感性的负面影响、追求最完满的自己作为永恒目标,作为人的自由和尊严也就随之体现出来。

这样看来,海斯特经历了从盲目的非本真状态到理性的本真状态的转变。这种转变即使最终还是回到自身,但是它不是倒退的,而是上升的,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一种曲折的批判式前进。海斯特没有因惰性或惧怕权威力量而将一切审判交与清教教徒,她选择进行自我启蒙——独立思考,用十几年去考查人性。结果表明,曾经遭到集体反对的她竟然拥有了“女先知”的潜质,她成了道德的化身。有人即使拥有道德却称不上拥有自由,因为他只是一味接受别人的安排,但海斯特因动用了理性所以与众人区别开来,实现了道德自由。历经万难终于回归道德,但一切都值得,因为她走进了“自由王国”。

四、结语

一位近两百年前的小说女主角已经解决了当代人还在面临的问题:如何让处于各种复杂社会关系的个体走向自由?她的回答是:首先,對苦难时刻开放,勇敢面对一切未知之物、超经验之事,因为人只有在陌生中才有新的可能性;其次,在新的境遇下果断选择、积极行动并承担责任,用承担责任使自己的绝对自由得以显现;最后,成为道德本身。追求无止境的道德目标就是在追求自由,让自我向道德目标看齐时产生的崇高感与美感就是实现自由的证明。霍桑的这部经典小说会继续启迪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自由不是将自己处于孤立隔绝状态的随心所欲,而是于人际间发展而来的精神解放。

参考文献

[1]   约翰逊.海德格尔[M].张祥龙,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

[2]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3]   代显梅.超验时代的旁观者——霍桑思想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4]    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M].汤永宽,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5]    萨特.存在与虚无[M].陈宣良,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6]    阿伦特.反对“平庸之恶”:责任与判断[M].陈联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7]    霍桑.红字[M].苏福忠,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8]   康德.论优美感与崇高感[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9]   代显梅.霍桑的家园与共同体意识[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9(6).

[10]   代显梅.霍桑的女性观[J].外国文学评论,2010(2).

(责任编辑 夏  波)

作者简介:周倩,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猜你喜欢

苦难自由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浅析《许三观卖血记》的苦难意识
历史齿轮上的累累伤痕
从蒙克看向朱耷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美国垄断不了“自由”“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