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模式的药事管理学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2023-12-20陶世奇陶群山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药事管理学药品

方 悦,陶世奇,陶群山

(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药经济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2)

药事管理学是一门综合应用临床医学、药理学和管理学等知识对药品进行管理,并指导患者合理用药的学科,也是一门政策性强、实践能力要求高的综合应用型学科[1]。药事管理学是药学、公共卫生管理、药品贸易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课程内容包括医药商品政策法规、监督管理体系、药品生产经营管理、药物评价等。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求学生掌握充足的理论知识,又要求学生有扎实的药品管理实践能力。目前,该门课程评价方式主要采用传统期末考试模式,但该评价方式只能在课程结束后进行评价,无法做到全过程实时评价;同时,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职业责任感、道德情操等隐性特质难以通过该评价方式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因此,笔者采用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context evaluation,input evaluation,process evaluation and product evaluation,CIPP)模式对药事管理学开展教学评价,既可以检测学生对药品监管政策法规等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又可以评价本课程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等方面发挥的育人成效,从而客观、全面地反映现有教学方法和模式的优势和不足,推动课程的教学改革。

1 CIPP模式的内涵

CIPP模式又称“决策导向或改良导向行为模式”,包括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4个部分[2]。目前,CIPP模式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课程的教育质量评价之中,如临床护理教学[3]、野外实践教学[4]、中医骨科技能培训[5]。该评价模式具有较强的系统性、逻辑性与科学性,符合教育评价的要求;且开展CIPP模式评价的主体多元化,有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企业等,符合教育评价要求的全员参与。

2 CIPP模型在药事管理学课程评价中的可行性

2.1 CIPP模式的灵活性与药事管理学课程的培养目标相适宜 医药商品关系到人民健康,是特殊的商品,其质量安全及合理使用对人民至关重要,药学人员必须树立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关爱生命的同情心,牢固掌握专业知识,积极开展用药咨询、指导及宣教工作。在课程评价中,除了要求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显性特质)外,也应考察学生在情感、观念、态度与品质等方面(隐性特质)的发展状况。其中,潜移默化所形成的观念、态度和情感等复杂且隐蔽,现行的评价方式难以全面而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综合掌握情况。CIPP模式主张将参与课程教学的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企业等纳入评价体系中,课程实施者在对课程进行设置、调整和改进时做到实时监测和及时调整,实现了对课程教学的“可追溯”,对课程实施的整体状况以及学生素养发展的整体水平提供全面、准确的评价,符合药事管理学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

2.2 CIPP模式的系统性与药事管理学课程的特征相适宜 药事管理学的授课内容涉及医药商品研发、生产、流通、使用和监管等各领域,具有综合性、实践性、体验性、生活性等重要特征。仅以某种单一方式来评判整个课程质量和实施效果显然过于片面。CIPP模式主张运用调查法、文献法、观察法、实验法和访谈法等,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针对课程实施前、中、后各阶段灵活评价,与药事管理学的课程特征相适宜。

2.3 CIPP模式的改良取向与药事管理学课程改革方向相适宜 药事管理学课程知识点多、内容分散。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知识讲授,教学形式相对单一,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团队协作等能力,已不能完全适应药事管理学的教学需要。对于该课程的教研改革多集中在教学方式的创新上,如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6]、案例教学法[7]、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法[8]等。这些教学方式的改革成效均可以通过CIPP模式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并加以优化和完善。

3 基于CIPP模式的药事管理学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笔者在对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部门等开展广泛调查基础上,基于CIPP模式构建课程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16个三级指标组成,其中三级指标评价得分按照Likert五分法,依据程度“很低或很差”“低或差”“平均或一般”“高或好”“很高或很好”5个层次对应赋予1~5分。2022年9月至2023年6月,药事管理学教研室在2020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展了药事管理学教学评价研究。见表1。

表1 基于CIPP模式的药事管理学课程评价指标体系

4 基于CIPP模式的药事管理学应用实践

4.1 调查对象 选取2020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3个平行班248名本科生作为药事管理学课程评价改革的调研对象。3个平行班在2022年9月至2023年6月开展药事管理学教学,由相同教师进行授课。采用表1的指标体系,对本课程在期初、期中、期末3个阶段的教学效果开展评价。借助网络平台发放并回收问卷,有效问卷共230份。

4.2 组织实施

4.2.1 背景评价 实施围绕学情分析相关因素,了解学生的学习背景、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需求等。

4.2.2 输入评价 实施围绕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制定更适合本专业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制作课堂教案和多媒体课件,完善各种教学资源。

4.2.3 过程评价 实施通过理论教学联合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教师加强课堂互动、分组任务,并在授课过程中开展过程评价,具体包括“评学”和“评教”两方面。“评学”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展开评价,包含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其中教师评价通过课堂随机提问和作业评分完成;学生互评通过课堂分组讨论、互相评分完成;学生自评为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评教”是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展开评价,包含教学管理部门对教师的评价,学生对教师授课情况的意见反馈。

4.2.4 结果评价 教学实践结束后,统计总结分数、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学生在药事管理教学实践的学习效果、学习收获、职业道德的建立等,综合评价实际教学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是否一致,发现不足之处,在日后教学中进一步完善。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总体情况分析 调查发现,药事管理学教学整体态势良好,得到了广大学生的认可。具体来说,学生评价在4分及以上的人数较多,其中背景评价中“专业定位”指标给满分的学生最多,共206人;输入评价中“师资队伍”指标给满分的学生最多,共148人;过程评价中“学生表现”指标给满分的学生最多,共152人;结果评价中“学生成长”指标给满分的学生最多,共221人。

4.3.2 各级指标得分情况分析

(1)背景评价结果 授课开始前开展背景评价。对药事管理学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的理解“很好”及“好”的学生占64%,理解“一般”的占30%,理解“较差”及“差”的占6%;对这门课提前准备“很充分”及“充分”的学生占51%,准备“一般”的占25%,准备“较差”及“差”的占24%;对这门课兴趣“较浓”或“浓”的学生占78%,兴趣“一般”的占19%,“不感兴趣”的占3%。从结果来看,超过半数的学生对这门课具有较高的学习热情、学习需求。

(2)输入评价结果 通过背景评价调查结果,开展输入评价。结果显示,认为授课教师对政策的把握程度、备课的充分程度“较好”的及“好”的学生占43%,认为教师备课“一般”的占36%,认为教师“需要加强对政策的把握程度,备课需要更充分”的学生占21%;认为授课过程中播放的教学资源,使用的教学设备“较先进”及“先进”的学生占41%,认为教学资源、教学设备前沿性“一般”的占37%,认为“需要及时更新教学资源、更换教学设备”的学生占23%。从结果来看,教学输入得分率相对较低,主要体现在一些课程资源相对陈旧,教学设备不够先进,影响了教学过程的体验感。

(3)过程评价结果 对教学全过程实施评价。结果显示,认为课堂上分组协作对理解知识点有“很大帮助”及“有帮助”作用的学生占72%,认为“帮助性一般”的占24%,认为“帮助较小”及“无帮助”的占4%;课后个人能够主动复习、查资料、完成自主学习学生占71%,“一般”的占18%,“不能完成”的学生占11%;对药事管理教学方法、上课形式“非常喜欢”及“喜欢”的学生占66%,“一般”的占28%,“不喜欢”的占6%。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积极,通过课程学习有较大收获,并乐于接受制定的教学方式,高度认可教师教学效果,满意度较高。但还有少部分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不高,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

(4)结果评价结果 教学实践结束后,统计各项分数和问卷调查结果。结果显示,认为药事管理学的教学内容对个人今后的职业发展“很有帮助”及“有帮助”的学生占81%,认为“有一定帮助”的占17%,认为药事管理学课程“没有作用”的占2%;认为通过药事管理学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自己建立正确的职业道德的学生占70%,认为对职业道德“影响一般”的占21%,认为对职业道德的“影响很小”的占9%;认为通过学习,增强了药事管理的相关政策理解能力的学生占68%,认为对药事管理政策理解“有一定提升”的占27%,认为“作用不大”的占5%。结果表明,药事管理学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药品监管政策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药事管理学课程在帮助其建立职业道德和职业价值观中起到了预期的效果。但仍有少数学生对药事管理学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后教师在授课中应进一步引导学生根植正确的职业道德。

5 药事管理学课程改进的建议

5.1 注重开展研究性教学 研究性教学是以增强学生专业志趣和学习主动性为目标,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在讲授药品管理政策法规时,仅对政策法规进行阐述,学生无法更好地理解政策制定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开展研究性教学,授课教师要提前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将案例与法规结合,在具体讲授法律条款时,引导学生思考该法律条款的意义,提升学生深度学习水平。

5.2 提升教学资源的前沿性 在教学评价中,学生对课程现有教学资源的满意度较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调研中反馈药事管理学所用的课件资源陈旧。药事管理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这就要求授课教师时刻关注最新的政策法规和学术前沿动态。如在介绍药品标准时,除了重点介绍我国现行的药品标准,也可以向学生展示其他国家的药品标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5.3 将职业价值融入药事管理学教学中 医药商品关系到人民健康,药学人员必须树立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主动将职业价值融入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例如,在谈到药价虚高的民生问题时,教师可以从药品价格的组成、价格特点、国家调控药品价格的一系列措施举措等向学生全面阐释这个问题的缘由,帮助学生理解《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等制定的背景和意义;在谈到关于查处假药劣药案例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对违法制造、销售假药劣药的案例进行分析、研判,树立学生的底线意识、红线意识。

6 结语

运用CIPP模式对药事管理学开展教学评价,有助于教师在课程开展的全过程中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对教学方式的接受程度,以及职业价值观念的建立等,从而及时地发现教学方法和模式的不足并加以调整,对科学、合理地评价本课程教学成效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药事管理学药品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天人合一”的管理学启示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更年期安全用药四个“药事”需谨记
张瑞敏金句背后的管理学知识
药事管理在地震灾害救援中的作用探讨
浅谈管理学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
联邦快递的管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