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绚丽多姿的舞蹈语言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2023-12-20张志英

新疆艺术 2023年6期
关键词:舞剧舞蹈精神

□ 张志英

舞蹈《五星出东方》剧照

2023 年7 月20 日至8 月5 日在新疆乌鲁木齐举办的第六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以“舞动梦想,和美丝路”为主题,来自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等1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7 个艺术团体演出28部舞台艺术精品。在本届舞蹈节上,一大批来自中国的舞蹈作品纷纷“出圈”,绽放异彩与光芒,成为万千观众眼中既“叫好”又“叫座”的精品佳作。某种角度上,“出圈”不仅仅是刺激观众的视觉感受而引起的一时轰动效应,更重要的是舞蹈作品具有高水准的艺术价值、思想价值和时代价值。一部部舞蹈精品在此届舞蹈节的大舞台上接连亮相,以历史文化为题材的舞剧《只此青绿》《五星出东方》等赢得观众的一致好评,而《永不消逝的电波》《秀水泱泱》等一批革命题材的舞剧作品同样深入人心。在这场宏大的艺术盛会上,中国舞蹈艺术家们用舞姿去唤醒生命的悸动、激发生命的蓬勃活力,用舞蹈带领观众穿越千年历史、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更以舞蹈的语言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展示新时代更加美好的中国形象。

音舞诗画《千年之约·梦幻龟兹》剧照

一、世界艺术的交流与互鉴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取决于各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生机勃勃,只有不断地借鉴学习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中华文化才能够愈发历久弥新。传承中华文化不但要加强与其他国家文化之间的交流互动,更要在世界文明的大花园中汲取养分。事实上,中华文化始终以强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保持与其他国家文化的交流互鉴,通过与各国文化互动联通而形成了坚韧的文化纽带。可以说,第六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为世界搭建了一个“以舞会友”的互动平台与交流大舞台,推动各个国家之间的交往与交流,利用舞蹈语汇增强了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情感联系,加深彼此的文化认同和情感认同,从而促进了“一带一路”建设和世界的和平发展。在第六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上,千余名舞蹈演员齐聚“歌舞之乡”大美新疆,共同参与此次艺术盛会的表演,通过异彩纷呈的舞蹈作品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场精美的视觉盛宴。更进一步地说,作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品牌项目,第六届中国新疆国家民族舞蹈节不仅加强了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更描绘出世界艺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世纪画卷,同时更加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传播力,向世界彰显了中国气派和中国精神。

来自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舞蹈艺术家们演绎了不同特色的舞蹈作品,其生动的故事、曼妙的舞姿、精湛的表演、唯美的舞台都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和心灵上的震撼。土库曼斯坦国家舞蹈团的《来自土库曼的艺术之花》显示了生活化与艺术化的统一,让中国观众感受到地道的土库曼斯坦民间曲调和舞蹈。韩国釜山市立舞蹈团的《畅享Korea》汇集时尚元素,营造出美轮美奂的舞台氛围。格鲁吉亚国家歌舞团的《格鲁吉亚宝藏》通过欢快的音乐和舞蹈,反映了格鲁吉亚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哈萨克斯坦萨尔塔纳国家舞蹈团的《富饶的家乡》中的民族舞、芭蕾舞、现代舞多种舞段如行云流水,令万千观众目不暇接。白俄罗斯国家大剧院芭蕾舞团带来的经典芭蕾舞剧《睡美人》,以高超的舞蹈技巧创造出极为震撼的剧场效果。泰国的《孔剧—拉玛坚与四域之舞》让观众领略浓郁的泰国风情。以上种种,我们不难发现,正是各国优秀文化的荟萃共同铸就了绚丽辉煌的世界艺术华章。

中央芭蕾舞团表演的古典芭蕾舞剧《天鹅湖》、辽宁芭蕾舞团的参演剧目“史诗性交响芭蕾舞剧”《斯巴达克》,可以被视作对俄罗斯经典芭蕾舞剧的致敬和学习,更是世界不同国家文化之间交流互鉴的见证与再现。作为现代舞和街舞的融合之作,由黎星导演的舞蹈剧场《火车站》虽然没有完整连贯的故事线索,但却以象征、隐喻等现代派手法表现了特定空间内的人生状态,舞蹈整体的叙事节奏比较跳跃,将舞蹈动作作为情绪输出的端口,突出展示了人物的内心活动。不得不说,这种跨界融合表演不仅拓展了表演空间,同时为观众提供了全新的视觉体验。值得一提的是,该舞蹈剧场选取了古希腊雕塑“潘神”的脚作为舞台背景,充分显示了舞蹈艺术工作者开放包容的创作理念。中国舞蹈在创编过程中积极借鉴学习国外的优秀文化,不断探索舞剧创新之路,借助形体语言与观众进行深入沟通,通过舞蹈语汇传达深刻的思想意蕴,以丰富的美学内涵展示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二、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

不可否认的是,《只此青绿》《红楼梦》《永不消逝的电波》这些“现象级”爆款舞剧的出现为舞蹈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作出了引领和示范。这些舞剧之所以受到观众的喜爱,是因为其背后有着强大的中华传统文化根基。根深才能叶茂,这些舞剧作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借助舞蹈语言让世界人民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与巨大感召力,而这实际上潜移默化地增强了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同时也提升了大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和传承意识。学者张晓萌、周鼎在《以丝路精神涵养人类文明新形态:历史视野、逻辑意蕴与当代价值》一文中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这种自信与力量源于文化的交流互鉴和守正创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从中华源远流长的历史与文化中不断挖掘文化资源和精神资源,而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经典进行当代阐释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江苏大剧院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可以被视为一次极具创新性的艺术实验,其在保留文学经典原貌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发掘,有侧重地选择表现了文学作品中较为积极的部分,深入挖掘了人物内心丰富而庞杂的情感,使得舞剧的文学性、艺术性和时代性统一于精美的舞台表演当中。更值得一提的是,视角的转换是这部舞剧最大的亮点所在,其从金陵十二钗的女性视角去探索生命、感悟青春。舞剧《红楼梦》采取章回体的表演方式,共包含《入府》《幻境》《含酸》《省亲》《游 园》《葬 花》《元 宵》《丢 玉》《冲 喜》《团 圆》《花葬》《归彼大荒》十二篇章,各舞段既可单独成章,又能够连缀成篇,整部作品的起承转合和表演逻辑都处理得恰到好处,精巧的造型、华丽的服装、唯美的意境更将“中国式浪漫”体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具有情节意义的舞蹈动作营造了虚实交替、梦幻诗意的情境,极大地凸显了中华古典气息和韵味美感,使整部舞剧呈现出别具一格的东方美学特质。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剧照

舞剧《秀水泱泱》剧照

当代中国舞蹈艺术家要坚定文化自信,诚如学者王易、秦玉娟在《习近平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及其创新贡献》一文中所言及的,“与时代共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并且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效能,更加自信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扩展中华文化的感染力、吸引力与影响力。”不同以往的一些舞蹈作品擅以“人海战术”为风尚,一味地追求视觉效果而忽略舞蹈内容的呈现,现如今,优秀舞剧的创编者选择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探索舞蹈的创新之路,巧妙地将戏曲、武术、书法等其他艺术元素融入舞蹈中,集中凸显中华美学精神,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时代表达。随着舞剧的编排越来越倾向于融合,很多编舞打破了不同舞种、流派之间的界限而使舞蹈作品获得更大的创作空间。例如舞剧《醒·狮》,其讲述的是清朝末年中华儿女团结一心反抗侵略,捍卫家园的爱国故事。在该舞剧中,民族舞蹈与南拳武术融于一体,兼取木鱼说唱等诸多岭南文化要素,活灵活现地展现了岭南人的生活场景。通过独特的舞蹈语汇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演绎与展现,充分表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也深刻诠释了醒狮文化的精神内涵,从而使观众在接受文化浸润的同时更能感受到中华民族精神的强大韧性。

舞蹈《丝路花雨》剧照

文物和舞蹈碰撞出的奇妙火花则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加多元的呈现方式,因而近些年文物题材艺术创作越来越受到舞剧创作者的青睐。舞剧《只此青绿》灵感来源于文物《千里江山图》,在舞蹈中注入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精彩纷呈的舞蹈展示华夏千里山河的壮美。舞剧《五星出东方》的构想则源于从新疆和田尼雅遗址出土的国家一级文物“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织锦护臂,该舞剧以丰富的艺术想象力挖掘出文物所蕴含的美学价值。这些舞剧真正实现了“让文物说话,让历史发声”,发掘出文物所蕴含的历史内涵和价值意义,为观众走近文物、了解历史提供了一种别样的方式,更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一种有效艺术实践。

三、中华民族精神的当代呈现

在新时代,赓续红色血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群众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重要举措。在第六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中,一批革命题材、红色叙事的舞蹈作品同样精彩纷呈,这些作品用舞蹈的语言讲述时代变迁中震撼人心、触动灵魂的红色故事,表现历史与时代变化中绵延不断的中华民族精神。学者高翔在《赓续民族精神的伟大时代》一文中指出,“民族精神,体现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演变中涵养而成的基本价值,是牢固而持久的文化基因。”中华民族精神凝结于5000 多年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中,早已成为激励一代代华夏儿女不懈奋斗、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这些舞蹈作品中对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挖掘和表现,谱写了一篇篇中华儿女舍生忘死、保家卫国、艰苦奋斗的动人华章。

舞蹈诗剧《老兵故事》剧照

兵团歌舞剧团的舞蹈诗剧《老兵故事》以塑造群像的方式表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老兵们屯垦戍边、艰苦创业的情景。舞台布景和道具都充分展现了兵团建设初期老兵们艰苦的生活条件,但也从另一方面凸显老兵们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精神与品质。正是一代代兵团人的奋斗史汇聚成七十年兵团波澜壮阔的发展史、壮大史。可以说,舞蹈诗剧《老兵故事》以舞蹈的语言为兵团精神和老兵精神作了生动的时代注解。而谍战题材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则运用现代的叙事技巧,在拓展叙事空间的同时更突出戏剧性,通过张弛有度的叙事节奏牢牢牵动观众的心。其讲述的是新中国成立前夕,李侠和兰芬等党的地下情报工作者在血腥恐怖的环境中与国民党反动派斗智斗勇的故事。整部舞剧剧情跌宕起伏又兼具诗情画意,以鲜明的对比来表现革命者誓死守护美好家园的大无畏精神。舞剧中,演员们用极致的身体表达细腻演绎了剧中的各色人物,通过细节勾画出一个个生动饱满、富有灵魂的人物形象,这些立体的人物形象塑造无疑大大增强了该舞剧的叙事张力。剧中小裁缝牺牲、李侠兰芬夫妻诀别的场景都让观众热泪盈眶,深刻反映了革命烈士顽强不屈的高贵灵魂和为国捐躯的高尚品质。

中央芭蕾舞团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主要讲述的是,受尽恶霸压迫的丫鬟琼花在红军的帮助下,经历诸多考验最终成长为一名战士的故事。作为中国芭蕾舞经典舞剧,该舞剧在舞台上历久弥新,除了艺术上的创新融合和集大成外,更重要的是其精神层面的时代意义和当代价值。该舞剧生动再现了女战士为党和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战斗场景,讴歌了中国女性英勇无畏、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中国歌剧舞剧院的舞剧《秀水泱泱》同样选取女性形象——中共一大代表李达的夫人王会悟为主要表现对象,舞剧在呈现王会悟追求思想进步和个性解放之路的同时,突出了其为中共一大的胜利召开作出的重要贡献。舞剧还通过塑造王会悟这一平凡而伟大的革命女性形象,诠释了“五四”时期女性青年知识分子的拳拳爱国之心和英勇果敢的精神品质,引导观众重温红色峥嵘岁月,追忆中国共产党诞生和发展的艰难历程,继承和弘扬了伟大建党精神和红船精神。

如上所述,可见革命历史题材的舞剧作品最能够反映舞蹈创作对思想价值的追求,随着这一题材舞剧的大量涌现,创作者要注意避免题材的重复和表演形式等同质化,诚如学者乔冰燕所说,“当代的编导如果没有对当下生活和中国文化的判断和思考能力,就无法真正选择作品题材,也就容易出现跟风之作。”舞蹈创作要推陈出新,以富有新意和时代感的作品引发观众的共情和共鸣。在故事编排上要突破模式化的叙事套路,单一的故事线索无法建构立体的叙事结构,也不利于塑造生动饱满的人物形象。舞蹈艺术最终的落脚点是创作出具有真、善、美的作品,新颖的动作、华美的服饰、精巧的舞美设计无疑是舞台表演中非常重要的元素,但真正支撑舞蹈艺术核心的是思想情感和精神意蕴。换句话说,高水准、有质量的舞蹈作品中不可或缺的是对生命的探索和对人文的关怀,而这就需要创编者积极探索中国舞蹈艺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着力打造“形神兼备”的舞台艺术精品与佳作。

上述舞剧都以丰富而多样的主题内容和舞蹈表演形式契合了当下观众对舞蹈观赏的需求,舞蹈创编者们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恰如其分地融入现代舞蹈艺术中,同时借助现代科技,实现了更加富有创意的舞台布景、灯光色彩,完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除此之外,现当代舞剧还着力于写意性和抽象性的思想情感表达,很多舞蹈作品以小人物为切入点,通过把握核心元素、确定叙事策略、衍生主题意义深入挖掘故事内涵,在丰富艺术层次的同时提升了舞蹈作品的品质与水准。整体来说,第六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业已“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会客厅’、促进向西开放和人文友好交往‘连心桥’、讲述中国新疆故事‘新窗口’”,它的顺利举办不仅加强了世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进一步促进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及地区间的文化艺术交流,也为进一步增进国家、民族友谊搭建了坚实的桥梁。同时还向世界展现了新时代中国新疆的新面貌、新气象,对传承与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自强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舞剧舞蹈精神
百科全书舞剧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舞剧《瑞鹤图》剧照
学舞蹈的男孩子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拿出精神
早春舞动出的“DANCE-OPERA”——现代舞剧《早春二月》观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