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楼兰汉文简纸文书的审美意象和历史意义

2023-12-20汪托霞

新疆艺术 2023年6期
关键词:汉文楼兰文书

□ 汪托霞

古楼兰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文明汇聚地,有着文化交流与传承的重要意义。楼兰汉文简纸文书的出土印证了魏晋时期书风演变的过程,魏晋墨迹传世极少,几乎都为后人摹本,但楼兰的简纸文书的出土则弥补了这一空白。在新时代的发展趋势下,楼兰书法文化的传承还较为局限,笔者认为应结合楼兰书法文化专题展览、论坛、文创设计等形式进一步将楼兰书法文化推进大众视野,为新时代新疆书法艺术提供实践参考。

楼兰文书残纸

一、楼兰汉文简纸文书概述

“楼兰古城位于新疆东部罗布泊附近,敦煌在河西走廊西端疏勒河流域,两者通过阿奇克谷地携手相连,同处东西交通要冲之地,故自汉通西域以来它们关系一直比较密切。”[1]

楼兰文书残纸,顾名思义就是在楼兰遗址发现的墨书的残纸和木简,残纸中有西晋永嘉元年(公元307 年)和永嘉四年(公元310年)的年号,这批残纸当是西晋至十六国的遗物,其内容除公文文书外,还有私人的信札和信札的草稿,书体除介乎隶楷之间的楷书外,还有行书和草书,这些残纸是研究魏晋、十六国书法的宝贵资料,不但使我们得以窥见晋人的真实用笔,而且为研究当时书风的演化提供了实证。

“约公元前3 世纪,楼兰发展成邦国,受月氏统治,国土大部分为沙漠,可耕地少,出产驴、马、骆驼,玉石及芦苇、红柳、梧桐等,会冶铁造兵器。楼兰城是楼兰国都,东通敦煌,北接车师,西北到焉耆、尉犁,西南到若羌、且末、精绝、拘弥、于阗。丝绸之路南、北两道从楼兰分道,是西域门户,成为各政权用兵和商贸必争之地。”[2]“自汉武帝始,丝路文化繁荣,对西域发展影响巨大。”[3]

得益于丝路文化的繁荣,书法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楼兰地区得到交流、传承、发展。楼兰出土的简纸书法形式多样,包括有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等诸多类型。这些墨迹的艺术价值是碑刻所无法替代的,其艺术风格更是丰富多彩,有的粗犷豪放,有的细腻典雅,千姿百态,意趣万端。

二、楼兰汉文简纸文书中的“意象之美”

楼兰汉文简纸文书中有的残损较为严重,较为完整的墨迹有《李柏文书》《五月二日济白帖》《孔纸30.1》《九月廿日文书》《此月十四日帖》《超济白文书》《孔木16》《孔木21》《沙木774》《沙木853》《候木LBT:001》等。楼兰汉文简纸文书除涵盖了楷书、隶书、行书、草书外,另有书体混写的现象,例如楷行草混写的C162<H.p.30-2、C163<H.p.30-2、C166<H.p.31-2,“C162<H.p.30-2、C163<H.p.30-2。“属于楷行草无秩序地书写,C166<H.p.31-2 结构宽阔,线条粗细变化不尽相同,楷书的笔意与出土的张超济文书属于同一时期”。[4]楼兰汉文简纸文书有的墨迹章法紧凑、笔画多变,有的清逸俊秀、细腻典雅,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地域书风,其中残损的部分经过侵蚀产生了一种时代的印记,并自然形成了“意象之美”。

对“意象”的理解可以追溯到《周易》中的“立象以尽意”,“象”寓指形象思维。但语言文字是不能具体地阐述“意象”的美学内涵的,在中国的传统哲学、美学中,“意象”有着立意、明意的审美意蕴,可以从王弼“言意之辩”,刘勰《文心雕龙》中的“隐秀”“神思”等诸多范畴领会“意象”的深意。楼兰汉文简纸文书这种经过时间侵蚀的“意象之美”可被理解为一种自然的、历史的和人文的印记。随着时间的推移,文书的残损并非简单的损害,而是一种历史沉淀,一种岁月痕迹,使文书呈现出更加独特和深刻的美感。这样的侵蚀并非单纯的损坏,反而赋予文书一层特殊的时代质感。它成为时间的见证者,记录着文书所经历的岁月沧桑,呈现出历史的厚重感。这种独特的“意象之美”融合了岁月的打磨,将书写者的情感和时代的印记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而具有深度的审美体验。

楼兰汉文简纸文书

三、楼兰汉文简纸文书的历史价值

魏晋时期,中国文字书写载体发生转变,实现木简向纸的过渡,书体中的笔意也随着时代发展不断丰富,楼兰出土的残纸、木简大部分都属于这一时期。

书法的书写内容是文字,文字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书法艺术是将文字以艺术的形式呈现出来,具象表达汉文字的文化内涵,这不仅仅是书法艺术范畴的问题,更多的是与时代文化相关联。例如楼兰汉文简纸文书中的《李柏文书》,“《李柏文书》中所出现的李柏其人是在楼兰所发现的全部文书中唯一一位史籍有载的人物。由于《李柏文书》在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都具有极为珍贵的学术价值,因而国内外学界对此文书十分重视。”[5]

楼兰书法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楼兰人民的生活,在西川宁的晋代书法史研究著作中,作者根据风格的演变梳理出了泰始期、元康(永嘉期)、建兴十八年(永和期),并根据所收集史料进行了考证,为后期研究楼兰书法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书写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等诸多方面,例如政事类文书、账簿类文书、屯田类文书等,这就证明其实用性大于艺术性,对后期学者研究中国书法史以及新疆地方史有着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

四、楼兰书法文化的传承方式和意义

由于楼兰汉文简纸文书大部分在国外,少量的墨迹也是非常珍贵,书写者只能搜集相关的高清图版来进行临摹学习。2023 年7 月,新疆若羌县举办了第二届楼兰文书暨木简牍学术临摹专项展,呈现了古楼兰书法墨迹的地域风貌,推动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书法艺术实践奋力谱写了新的篇章。作为书法艺术工作者,笔者有幸参加了此次展览,在临摹学习中加深了对楼兰书风的认识和审美体验。楼兰汉文简纸文书书艺古朴,高古率意的笔法中透露着浓郁的隶意,在古楼兰书风的赏析中,草书作品属抒情为主的创作,在部分作品中充满创作者即兴、随性的笔意,这样的风格立意,为后世研究者提供了更丰富的审美意象。

笔者临摹楼兰文书

书法艺术是空间艺术,以视觉来进行审美,通过展览,欣赏者在观展过程中能更直观地感受到视觉带来的冲击力,从而达到审美愉悦。但展览的传播方式在某种程度上还有一定的局限性,这样的传播途径,受众群体大多是书法艺术工作者,大众群体还缺乏一定的审美高度和专业理论素养,难以欣赏到书法的真正之美。楼兰书法文化蕴含着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其中蕴藏的艺术价值需要我们不断地挖掘。在新时代的发展趋势下,文化传播的方式不断创新,但书法文化的传播途径还趋于传统,应结合新时代的发展特性以更新颖的方式进行书法文化传承。除了采用展厅、论坛的形式对楼兰的书法文化进行传播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网络传播、作品出版、报刊发表、文创产品设计等途径宣传楼兰书法文化。

楼兰文书的出土具有时代意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吐鲁番博物馆、楼兰博物馆等都陈列展示了楼兰书法遗迹,国家对于书法教育一直都给予政策支持,这对于我们进一步学习、传承楼兰书法文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23 年3月开展的“文化润疆 书法润教”新疆首届书法教育论坛,以及2022 年6 月召开的首届兵团书学理论研讨会,研究论及的内容多涉及楼兰书法文化,为推动楼兰书法文化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23 年7 月,为进一步推广新疆出土的汉文简纸文书,新疆艺术学院书法学院通过申报文艺扶持项目设立西域书法研究中心,开展“重焕古西域文化 铸牢共同体意识”新疆古代书法艺术展览筹备工作,鼓励全疆书法艺术工作者传承和发扬楼兰书法文化,为传播新疆书法艺术跨出坚实的一步。

五、楼兰文创系列设计

楼兰书法文化具有时代艺术特色,书写者在临摹、创作的过程中能够逐渐加深主观审美体验,从“意临”的层面深刻感受其中的笔法、墨法、章法等,从而激发出审美感知力,在客观的学习中加深主观印象,用个性的笔意重塑楼兰书风。除此之外,通过设计、创造个性的书法文创产品,能够让楼兰书法文化不再局限于专业领域,而是以更贴近生活的方式走进大众视野,从而使楼兰艺术形象深入人心。笔者团队设计的IP 形象入选新疆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第三届“丝路精神”设计传承与未来作品展。笔者作为书法艺术工作者,在文创设计上与专业设计师进行了交流学习,设计出了更具有专业水准的新疆书法文创产品,并将新疆书法文创产品与新疆旅游文化相结合,为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猜你喜欢

汉文楼兰文书
太行山文书精品选(17)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征稿简则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征稿简则
乐器名称汉文译名小议
监狱执法文书规范探讨
黑水城出土《宋西北边境军政文书》中“砲”类文书再讨论
楼兰(外三章)
《黑城出土汉文遗书叙录》中TK133叙录辨正
楼兰,我的楼兰
关于回鹘文书中几个词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