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财融合下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探讨
2023-12-20姚思勤
姚思勤
摘要:在新时期发展背景下,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已经很难满足当下时代发展需求,企业要顺应时代发展,不断优化管理模式,从业财融合视角出发,开展高质量的全面预算管理,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严格控制,为企业的良性发展保驾护航。基于此,文章将以业财融合为背景,围绕全面预算管理展开讲解,重点阐述二者概念,然后分析影响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效果的主要因素,最后从业财融合视角出发,针对性地提出优化对策,旨在发挥业财融合导向价值,完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
关键词:业财融合;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风险防控
全面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一环,主要以预算为导向,对企业各项经济活动进行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的管控,规避资源浪费,提高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有效性。在新时期发展背景下,企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经营规模不断壮大,全面预算管理的覆盖面愈发广泛,但传统模式下的业务与财务互动不足,各自为政情况十分常见,使得全面预算工作中暴露许多问题,需要在业财融合理念的正确引导下,实现业务、财务二者的深度融合,一改传统模式下信息孤岛现象,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对此,企业要坚持从业财融合视角出发,优化全面预算管理流程,实现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这在企业经营管理与发展中尤为关键。
一、业财融合与全面预算管理概述
(一)业财融合
业财融合最早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由西方经济学家提出,顾名思义就是将财务工作、业务工作结合起来,深入推动业务、财务的深度融合。通俗来讲,业财融合就是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对企业业务展开排列组合,促进企业经营水平得以有效提升。基于业财融合理念下的企业管理工作,对企业内部财务项目与业务项目进行有序组合,以此合理评估企业的日常经营状况,加强业务流程控制,实现业务项目的规范化、最大价值化发展。从现代角度来看,业财融合是企业财务转型的必要实施步骤,要求财务部门给予高度配合,并且财务人员要积极学习业务知识,弄清业务分类与特征,学会通过业务知识去解决业务问题,参与到各项重大业务决策中。
(二)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属于全员覆盖、全过程追踪的现代化管理手段,主要从预算角度出发,对企业内部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配置与控制,通过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预算管控,有效组织协调企业生产经营,促进既定目标的顺利达成。预算管理是目前企业广泛应用的内部管理模式,被称为战略层面的宏观调控机制,更加注重在预算前提下运转,形成自动化的管理,简单来讲就是对企业某一段时间内的财务活动、经营活动进行综合预算。推行预算管理的目的,便是促进企业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信息的杂糅处置,使其适应性、主动性、效益性、综合性四个鲜明特征得到凸显。
从现代管理层面来看,业财融合与预算工作的关系密不可分,其中前者强调企业财务与业务的有机结合,而后者则是覆盖企业全方位,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途径。通过业财融合,在业务、财务二者的协调配合下,促进预算指标的准确落实;而通过预算管理,准确掌握业财融合的具体落实情况,找出各部门经营期间的薄弱环节,及时采取有效手段进行改进,实现更理想的业财融合效果。
二、业财融合对企业全面预算的积极作用
(一)解决信息孤岛问题
业财融合理念的有效实施,促使企业走向全新的改革发展道路,更加注重业务与财务二者的有效衔接,综合考虑企业经济活动开展现状,以满足业务活动需求为切入点,调整并优化财务模式,加快业务管理目标落地,解决传统模式下业财二者各自为政所导致的信息孤岛问题。并且,以业财融合为导向的预算管理,著重突出了财务预算的时效性,通过监督管控企业经济活动,准确排除潜在风险问题,在业务与财务部门的协调配合下,提高财务预算工作效率,促进业财数据的高效传递。
(二)提高资金运转效率
在企业生产经营中融入业财融合,要求各职能部门按照相关要求,以业务活动真实需求为切入点,优化各项资金配置,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有助于资金使用效益的全面提升。在实践中,财务人员可深入业务基层,按照业财融合要求来了解业务实际,明确财务决策方向与要领,由此制定可行性的业务管理目标,规范业务操作流程,在保证成本资源合理配置的前提下,适当对资金总额作出相应的增减,从根本上杜绝资金滥用、使用超额等现实问题;同样的,业务部门也可在此过程中了解财务决策,根据财务战略部署高效履行岗位职责,提高业务工作效率。在这种情况下,财务人员可根据各部门需求合理调配资金,由此开展全过程的资金管控工作,严格把控资金审批、资金流动等重要环节,保证企业资金链运转正常,为业务活动提供稳定连续的资金供给。
(三)增强企业竞争实力
基于业财融合视角下的预算工作,一改以往单项业务的独立运行,更多注重各项业务的协调配合,以企业战略目标及发展需求为基础,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业务开发,拓展企业业务覆盖面,扩大企业整体经营规模,指明未来经营方向,增强组织整体竞争力。一般情况下,全局规划往往容易被企业所忽视,而在全面预算管理中引入业财融合的理念,以企业战略方针为导向,对企业现有的财务和业务进行综合化管理,实现不同业务的融合与衔接,保证各项业务的灵活运作,切实提高全面预算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实力。
(四)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全面预算管理的覆盖面比较广泛,在预算计划的设计与执行期间,容易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阻碍预期预算目标的顺利实现。而在业财融合这一战略导向下,业务活动、财务活动二者的距离被拉近,为预算工作的方案设计、执行监管与结果总结等提供便利,实现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在此过程中,企业财务活动得到有效监管,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行为,使财务资金、成本控制、会计核算等工作变得更加严谨规范,突出财务活动的科学性与透明度,避免因管理不当而出现财务风险,促进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与效率的有效提升。总的来说,业财融合的顺利实施,能够为企业预算管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在保证预算工作科学合理的同时,促进各项管理举措的准确落实,使预算执行期间各项风险因素得到全面控制与降低,为企业创造更多利润空间。
三、影响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水平的主要因素
(一)预算环境基础薄弱
基于业财融合下的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内部管理提出严格要求,不单单只是财务部门的任务,还需要其他部门参与其中。然而,由于传统思想观念根深蒂固,许多企业对全面预算缺乏足够认识,未能正确认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尚未树立全员预算管理意识,整体预算环境基础较为薄弱,通常由财务部门来进行预算编制、执行、考评等工作,业务部门对预算工作的参与积极性相对较差。并且,企业管理层对预算管理的关注度并不高,没有按照相关要求,在制度、组织架构、思想观念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过度关注经营效益管理,忽视预算管理在效益领域所发挥的作用,预算执行期间的监管不到位,使得全面预算如同无米之炊,不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
(二)预算编制质量低下
预算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主要包括:财务预算、生产预算、经营预算等,关系到企业各个部门,如果不能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合理性,将很难为后续的预算执行与考评提供可靠参考。目前,部分企业在开展预算编制时,所采用的编制方式不够科学,单单以上年度预算执行情况为基础,对实际情况考虑不周,数据信息的搜集并不全面,使得预算编制与实际情况出现明显的差异。目前,增量、减量等是企业预算编制的常见方式,虽然实践经验丰富,但在相对固定的预算编制中,对各项业务数据进行预算模块的綜合设定,整体消耗时间过长,很难保证预算信息的真实准确性,降低预算编制质量。
(三)预算体系不够完善
因预算体系缺位、不完善所导致的预算执行效果不佳、信息壁垒等问题比较常见,导致业务与财务的协调配合度不高,加之企业的业财融合正处于探索应用阶段,日常工作开展更多以简单业务为主,业务与财务二者的配合度不高,信息传递受阻,影响业财融合效果。从全面预算管理视角来看,企业在推行业财融合时,更多注重业务预算环节的融合,财务预算层面的融合效果不佳,未能与业务预算建立有效的融合渠道。并且,企业落实业财融合过于依赖管理会计,将财务管控作为预算管理重点,业务领域的覆盖不够全面,且财务部门对业务事项了解不充分,极大程度增加全面预算管理的推行难度,更多停留在按指令提供数据环节,不能为全面预算管理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
(四)信息化水平不高
大部分企业在全面预算的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一定不足,未能合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构建科学完善的信息系统平台,在业财数据的搜集、统计与处理中过于分散,缺乏统一明确的管理标准。并且,许多企业在编制财务预算期间,多数以人工数据录入方式为主,但全面预算管理涉及领域广泛,往往涉及到大量的数据信息,其中更是有许多关系到企业经营发展的数据报表,如果依然坚持人工方式进行数据录入,不但会降低工作效率,还会增加财务人员工作压力,极易出现数据误差,给后期的数据分析及工作调整带来不利影响。由于预算信息系统并未建立,使得预算工作的整体质量全面下降,尤其在预算执行期间,不能实现全过程的追踪管控,无法充分发挥财务预算的分析功能。
四、基于业财融合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策略探讨
(一)营造良好的全面预算环境
在业财融合背景下开展预算工作,企业要注重良好工作环境的打造,要求管理层提高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关注,在制度、技术、人才等方面下足功夫,优化组织机构建设,为全面预算管理执行营造良好的环境基础。例如:某企业为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在预算管理开展过程中,从顶层设计入手,组织召开以业财融合、全面预算管理为主题的内部宣传会议,通过思想与行动层面的双向引导,要求各部门人员积极参与到预算管理活动中,为预算管理做好准备工作,并在耳濡目染中转变员工的思想观念。考虑到全面预算的复杂性,该企业加强组织机构建设,成立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要求各部门负责人各司其职,积极参与到预算执行队伍中,加强对预算管理相关工作的引导,并按照新《预算法》等相关政策要求,加大全面预算宣传力度,使各部门人员具备预算管理意识。
(二)提高预算编制质量
在业财融合背景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内容更加广泛,涉及部门日渐增多,需要从预算编制环节入手,规范预算编制流程,科学选择预算编制方法,从根本上提高预算编制质量。以H企业为例,该企业于1990年成立,是从事电源开发、运营销售与检修维护等业务的公司。在全面预算工作中,H企业结合自身经营情况,对预算管理方法、执行标准以及考核指标等进行统一,要求相关人员以预算管理结构为标准,合理安排内部流程,做好客户信息的采集与统计处理。结合各部门及项目的不同,合理制定对应的工作计划,实现财务与业务的有效联动,并在落实财务管理工作期间,以降低成本、增加收益作为终极目标,以信息关键指标、目标价值为导向,对各个部门的工作内容、责任范畴做出明确划分,做好各层级预算指标的细化处理,通过专家评分法、层次分析法等进行权重设计,对比分析各方面的优势与不足,并在实务中科学调整预算方案。为保证预算编制质量,H企业根据自身经营情况与营销规模,以发展战略、财务状况、年度预算执行情况等为切入点,采取二上二下的预算编制程序,科学选择零基预算、增量预算、滚动预算等多种预算编制方法,要求各职能部门配合财务人员完成预算信息的搜集、分析与汇总,确保预算信息的真实全面性,为预算编制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并在业务、财务等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下,审核预算方案内容,对预算执行进行管控与考核,客观评价预算执行结果,实现预算编制与执行效率同步提升。
(三)构建业财融合导向预算体系
第一,预算内控管理体系。企业应持续更新内控制度内容,以实现对采购、生产、营销、成本费用等环节的严格控制,落实风险预警与财务分析工作,要求财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预算计划,防止管控不当。在预算组织的建设过程,企业从战略高度出发,在预算管理范围内纳入各项资源,建立长效沟通机制,组织企业全员积极参与到预算执行队伍中,逐步形成上下联动、全员参与的预算管理模式,改善以往模式下财务、业务部门的局限性,在双方联动下进行财务、经营、资本等层面的预算编制工作。
第二,业财融合组织体系。企业应按照业财融合实际要求,在业务、财务领域筛选出优秀骨干人员,成立业财融合执行小组,根据发展需要设置工作岗位,梳理业财融合贯彻流程,明确全面预算管理执行标准。针对重点经营流程与关键环节,落实配套的业财协调机制,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内融入业财融合理念,并为预算工作做好人员、制度及资金等层面的保障,以此促进预算编制、执行监管、绩效考评等各项工作流程的有序开展,逐步营造良好的预算执行氛围。
第三,预算执行监管体系。企业要加大预算执行监管力度,突出内部审计的职能所在,合理设置预算执行监督管理小组,组员由企业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督促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共同参与,由审计部门牵头,对预算执行展开严格管控,找出预算执行期间的薄弱环节,在各部门的协调配合下确定改进方案。
(四)提高预算信息化水平
信息化建设是新时期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方向,需要合理应用云计算、大数据、ERP等信息技术,构建预算信息化管理系统,与企业内部财务软件、办公系统对接,持续优化成本控制、智能报销、资产管理、财务分析等模块,以此来为业务及财务活动的深度融合打好信息基础,将财会人员从大量繁杂、重复的基础工作中解放出来,妥善处理信息数据标准差异。另外,在现代技术的辅助应用下,为企业预算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基础,降低全面预算执行难度,支持多部门之间的线上交流与信息共享,使财务人员对业务层面及预算执行情况有更好的了解。
以XBRL为例:该技术属于商业信息报告语言,是以计算机系统为载体,所形成的信息数据源,目前在企业财会工作领域中应用比较广泛,有助于标准化、智能化信息集中与处理的实现,使企业享受信息共享服务。在全面预算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企业要适当引入XBRL,与内部财务软件与办公系统对接,这样在业务活动开展期间,能够从语言表达形式中保证业财数据的一致性,使数据共享变为可能,实现更深入的业财融合,为各层级管理人员决策提供辅助,促进人工模式向信息化管理的发展,真正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的预算管理。
(五)優化预算管理效果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较为繁琐的工作,关系到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需要做好业务的准确定位,在此基础上高度重视财务数据、业务数据的互联互通,根据业务活动进展实时地从中采集财务数据,强化业财二者交流,全面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首先,企业应以财务数据价值理念为导向,深度挖掘财务数据的分析功能,以此来为业务执行提供依据,确保通过财务、业务二者之间的深度融合,打造系统规范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如此一来,企业的财务人员就能及时精准地获取到外部市场的一手信息,及时识别到可能对企业业务活动造成影响的因素。以此对预算计划进行调整,在新的市场形势下对业务活动进行指导,实现业务经营风险的有效控制。
其次,加强预算风险防控,结合企业发展状况与业财融合要求,在此环节融入预算执行的理论与方法,对企业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财务风险、业务风险进行有效识别,根据风险类型制定针对性的风险应对策略,逐步建立科学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促进预算工作的高效落实。
最后,企业应积极组织召开教育培训工作,通过理论学习、专家讲座等方式提升财务人员专业水平,持续完善预算管理思维模式,将财务人员从财务和审计工作中抽离出来,便于业务内容的更深入了解,夯实预算管理专业基础,推动业财融合落实,促进预算目标的顺利达成。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背景下,企业要正确认识到业财融合与全面预算管理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预算管理意识,从业财融合视角出发,合理编制预算方案,对预算执行实施监督管控,通过建立预算信息系统实现全过程的预算管理,严格把控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等各环节,促进业财融合理念的准确落实,取得更理想的预算管理成效。
参考文献:
[1]毕莹.基于业财融合下的A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研究[J].财经界,2021(34):54-55.
[2]柯云虾.业财融合背景下国有房地产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思路[J].中国集体经济,2021(32):40-41.
[3]陈梅.业财融合视角下全面预算管理在钢铁企业的实践应用[J].会计师,2021(18):43-44.
[4]刘鸿雁.浅析业财融合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的应用——以E企业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21(20):17-19.
[5]马臻颖. 业财融合导向的豫龙同力公司全面预算管理改进研究[D].湖南大学,2020.
[6]崔永梅,崔宁,姚文,赵健梅,闫力斌,何钊.基于业财融合的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研究[J].铁道经济研究,2020(02):11-15.
[7]唐勇.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问题及对策探析——以A公司为例[J].中国市场,2020(11):99-100.
[8]蒙明辉.企业如何以业财融合为基础加强全面预算管理——以G铝业公司为例[J].会计师,2019(16):17-18.
(作者单位: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