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哲学语境中《巴黎手稿》的理论成果问题

2023-12-20宫敬才

现代哲学 2023年4期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手稿自然界

宫敬才

一、问题的提出及其说明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者固守纯哲学语境地论说马克思《巴黎手稿》(1)本文论述的《巴黎手稿》特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焦点是其中的异化劳动理论和人道主义思想。理论态度各不相同甚至尖锐对立,但鲜有论者提出和回答二者的哲学分析框架问题。疏忽原因不难发现,语境认知与《手稿》原生态语境脱节发挥重要作用。这种解读境况的出现与《手稿》1932年正式发表时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情势有直接关系。率先解读《手稿》的是西欧社会民主党人,高扬其中的异化劳动理论和人道主义思想。理论目的有二,在1929年经济危机背景下批判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以人道主义之名向苏联政治经济制度和意识形态主张发难。苏联人以应战者姿态入场,马克思思想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辩证发展论是核心主张。论战特点明显可见,《手稿》解读结果的外在形式是纯哲学理论,内在灵魂是特定意识形态考量。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手稿》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手段、写作时依凭的知识背景和与后继广义政治经济学文献的关系等内容(2)广义政治经济学是与狭义政治经济学相对而言的比较性概念。狭义政治经济学是教科书中的政治经济学,就经济论经济是特点。广义政治经济学客观存在于马克思文献特别是政治经济学文献中,是狭义政治经济学、哲学、历史学、法学、政治学和工艺学等诸多学科性内容的融贯为一,内在灵魂是哲学与狭义政治经济学互为内生变量。《手稿》是马克思广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第一部文献。,没有得到表示存在的机会。纯哲学语境解读逐渐形成相对固定的路径,跟进性研究者无意识地陷入路径依赖状态中。法国哲学家阿尔都塞就是典型例证,其观点只是斯大林时期苏联观点的极端化,区别在于把辩证发展论改写为“断裂”论。久而久之,人们不再问为什么的纯哲学语境解读传统正式形成,现在依然如故。

《手稿》原生态语境是经济哲学语境而非纯哲学语境。(3)客观存在于马克思文献特别是政治经济学文献中的经济哲学指称二者。一是对经济生活及其历史的哲学性提炼和概括。例如:世界历史是自然界对人类来说的生成过程(《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96页);私有财产是法律上的合理存在但不是经济上的合理存在,“劳动=创造他人的所有权,所有权将支配他人的劳动”,“用时间去消灭空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92、192、538页);“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10页)。在马克思文献特别是政治经济学文献中,这样的例证丰富到浩如烟海的程度,是马克思经济哲学研究不可或缺且无可替代的思想资源。二是对政治经济学中哲学问题的分析和回答。在一般性理论层面说,这样的问题有六个:政治经济学逻辑前提问题、经济哲学本体论问题、经济哲学认识论问题、经济哲学方法论问题、经济哲学价值论问题和经济哲学历史观问题。马克思对如上问题作出独具特色的分析和回答,与狭义政治经济学形成互为内生变量关系,使马克思广义政治经济学能够构成与资产阶经经济学双峰并峙态势。这两个方面的内容表明,马克思经济哲学具有相对独立的理论价值。可惜的是,到目前为止,马克思经济哲学还没有被作为自觉意识层面的研究对象进行研究。隐性存在变为显性存在是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有待完成的任务。如下极其重要却被纯哲学语境忽略的内容能够证明这一点:私有财产制度内部关系论,私有财产主体本质论,资产阶级经济学根本缺陷论,政治经济学人学前提论,等等。这些内容只能作为例证看待,还有更多经济哲学内容被纯哲学语境抛入视野黑洞之中,它们是马克思广义政治经济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鲜明哲学特质标示出相对独立的理论价值。

说《手稿》原生态语境是经济哲学语境的根据有三。第一,如上例证是马克思广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初步成果,与资本主义经济生活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实际是这种经济生活的哲学性提炼和概括。研究对象性质使然,《手稿》语境只能是经济哲学语境,“经济”是无法躲避更无法去掉的理论“基因”。第二,马克思在广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步之处就与资产阶级经济学根本性地区别开来,不是像资产阶级经济学那样视政治经济学为自然科学意义的科学,而是哲学、狭义政治经济学、历史学、工艺学、法学和政治学等诸多学科性内容融贯为一地看待资本主义经济生活和资产阶级经济学,理论成果具有经济哲学性质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第三,写作《手稿》时期及其以后的马克思始终在经济哲学语境中思考、提出和论说问题,虽然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但思维方式和表达逻辑皆为哲学,说《手稿》取得的理论成果是经济哲学成果名正言顺。正是以经济哲学成果为基础,马克思才能够在后继广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解决《手稿》中遇到但尚无法解决的狭义政治经济学问题,如区分劳动和劳动能力、发现劳动的二重性质、奠定劳动价值论的哲学基础、进而提出剩余价值理论,等等。

在经济哲学语境中解读《手稿》带来了需要回答的问题:马克思取得什么样的理论成果?主要内容如下:主、客体之间辩证关系的哲学分析框架、政治经济学人学前提论、人化自然论、劳动哲学本体论、主体历史观。后四个方面的内容各有自己质的规定性,但都是主、客体之间辩证关系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这一理论的具体性展开和深化。这种关系性质表明,主、客体之间辩证关系的哲学分析框架是《手稿》取得的最重要的理论成果。

二、哲学分析框架

马克思说:“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非存在物。”(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210页。带有黑格尔哲学痕迹的表述风格让人费解,但逻辑思路清晰明确,内容深邃广博,与马克思整个思想体系内在地联系在一起。命题中的内容是只有对象性存在物才是真正的存在物。存在物与对象性相对应,存在物存在与否的判定标准是具有还是不具有对象性。对象性何谓?对象具有的性质。什么性质?有所对的性质,无所对就不是对象。对象是关系性范畴,相对主体而言,以客体形式出现于主体面前,与主体之间存在必然联系,同时是对主体性质的确证。用直白的话表述,只有处于主、客体之间辩证关系中的存在物才是真正的存在物。基于这样的思路理解问题,便有了马克思的如下命题,“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162页。。

孤立存在的人不是主体,人成为主体是一个过程,结果是主、客体之间辩证关系的形成。首先,对象的产生和存在确证了人的主体性。其次,只有通过主、客体之间的辩证关系才能满足人的生存需要,满足人之生存需要的主、客体之间的辩证关系只发生和存在于劳动过程中。(6)同上,第161、162页。劳动这种主、客体之间的辩证关系具有人之生存与社会历史双重意义的前提性质和基础性质。再次,主、客体之间的辩证关系具有创造性质,这种性质既能够使主体更有效地满足生存需要,又能够满足主体的精神需要。(7)同上,第195页。最后,主、客体之间的辩证关系具有审美性质,用马克思的话说,“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8)同上,第163页。。基于如上界说,得出如下结论,不能被认为是唐突之举,马克思哲学分析框架基于人之劳动及其历史而来,因此是劳动中心论进而是主体中心说。

马克思批判私有财产制度弊端的根据是主、客体之间辩证关系的哲学分析框架。在资产阶级法学中,私有财产所有者与私有财产是法权意义上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在资产阶级经济学中,私有财产使用者与私有财产是经济生活意义上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在马克思经济哲学中,这里的主体是人,客体是私有财产,二者之间的关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创造性活动与创造性成果之间的关系,二是所有与被所有之间的关系,三是使用与被使用之间的关系,四是利害和审美性评价与评价对象之间的关系。在这四种关系中,第一种关系是前提、基础和判断标准。用这种标准衡量,第二种关系的内在本质显露出来。在创造意义上说,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是劳动,资产阶级法学和资产阶级法律只讲占有主体却不讲创造主体,此为有意掩盖。资产阶级经济学关注私有财产的使用以及为了使用而进行的交换和分配,这一切由资本掌控,造成使用的病态化即需要的异化。(9)同上,第224-225页。利害和审美性评价呢?为私有财产制度服务的资产阶级法学和经济学视其为不存在。

如上分析基于马克思思路而来。马克思在论述中以资产阶级法律、法学和经济学为批判对象,运用它们的范畴,指出它们的学科性思维方式。马克思之所以能够发现和指斥私有财产制度的弊端,根本原因是超越资产阶级学术的思维方式,在哲学高度,用主、客体之间辩证关系的哲学分析框架看待私有财产制度。这样的分析表明,《手稿》中主、客体之间辩证关系的哲学分析框架存在和表现于两个层面,一是纯哲学理论层面,二是纯哲学理论的具体运用层面。就第二个层面说,我们可以举出异化劳动论、私有财产主体本质论和政治经济学人学前提论等例证。没有主、客体之间辩证关系的哲学分析框架,马克思不运用这一哲学分析框架,就不可能取得如上极富理论原创性的经济哲学成果。

三、主体是“完整的人”

马克思说:“国民经济学不考察不劳动时的工人,不把工人作为人来考察,却把这种考察交给刑事司法、医生、宗教、统计表、政治和乞丐管理人去做。”(10)同上,第124页。马克思对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批判触及到重大的经济哲学问题。任何政治经济学都一样,人学前提是有机组成部分。没有这样的组成部分,政治经济学只是茫无头绪的经验材料和经济学家个人的主观性意见,不能成其为一个学科。如何理解政治经济学人学前提中的“人”?资产阶级经济学把人理解为“经济人”,即职能人,关注的是经济职能而非人。这样的“人”是生产要素,是为资本、实际是为利润追逐服务的特定工具,《手稿》称这样的“人”为“牲畜”人、“劳动人”和“商品人”。(11)同上,第125、170、171页。马克思认为作为政治经济学人学前提的“人”是“完整的人”(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189页。,“完整的人”首先是“人”,其次才是经济职能和特定职业。“完整的人”是哲学人,马克思用哲学人抗衡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经济人。

如何理解和界定哲学人?如何让广义政治经济学与资产阶级经济学在政治经济学人学前提问题上根本性地区别开来?马克思的做法是把人作为主体看待,始终在主、客体之间辩证关系的哲学分析框架中理解和界定人。如下论断是证据:人是“自为的主体存在”,“人始终是主体”,人“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13)同上,第188、195-196、210页。

“完整的人”到底何谓?马克思说:“对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扬弃,就是说,为了人并且通过人对人的本质和人的生命、对象性的人和人的产品的感性的占有,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直接的、片面的享受,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占有、拥有。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14)同上,第189页。如上论述意在表明,对私有财产制度的积极扬弃要超越资产阶级法学和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理解范围与层次,占有、拥有要具有全面性。这首先是经济哲学问题,其次才是法学和经济学等具体性学科内容问题。经济哲学层面的占有、拥有是主、客体之间辩证关系中的主体性问题,主体性的生成、存在和确证,在于主体以全面的方式占有、拥有自己全面的本质。

马克思从各不相同的角度论述“完整”之谓,归纳起来有如下三点。

第一,主、客体之间是“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这个过程具有“普遍性”,所以主体具有“普遍性”。这种普遍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从实践领域来说”,主体的实践范围逐步扩大,程度不断加深,没有固定界限;“从理论领域来说”,主体对客体认知的范围不断扩大,程度不断加深,同样没有固定界限。(15)同上,第161页。

第二,主体具有意识性,具体内容是主体的自主性、自由性、能动性和全面性。马克思对主体这一性质进行雄辩有力地说明:“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影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影响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是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属于它的肉体,而人则自由地面对自己的产品。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固有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16)同上,第162、162-163页。注意马克思的论述提出的四个命题:“人的生产是全面的”、“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人“自由地面对自己的产品”、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四个命题构成微观分析框架。在作为主体的人与动物进行比较的视域中看待主、客体之间的辩证关系,重点是分析作为主体的人。作为主体的人具有自己的特点,如生产的全面性、产品性质的多样性、主体自由地面对自己的产品和生产尺度的无限性等。这些特点皆源自人的意识性,这样的意识具有全面、自主、能动和自由性质。

第三,主体具有自我确证性。自我确证是主体性的题中应有之义。“随着对象性的现实在社会中对人来说到处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成为人的现实,因而成为人自己的本质力量的现实,一切对象对他来说也就成为他自身的对象化,成为确证和实现他的个性的对象,成为他的对象,这就是说,对象成为他自身。”“因此,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17)同上,第190-191、191页。主体在思维中进行的自我确证具有预设性质,只存在于主观意识中。主体真正意义的自我确证是通过主体与客体之间发生改造与被改造性质的实践关系,客体被主体按照预设进行“塑形”,客体发生形态变化,以产品形式表示存在,成为主体的“为我”之物。结果的出现具有根本性质,它确证了主体的预设是否符合实际以及符合到什么程度。主体的自我确证是过程,是主体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客体化的过程,同时是客体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主体化的过程。

马克思的“完整的人”理论的提出和论证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其一,确立了马克思的广义政治经济学人学前提,为此后的广义政治经济学研究找到人学出发点,这种出发点既具有逻辑前提意义,又具有价值立场意义。其二,侧重主体地具体化和深化了主、客体之间辩证关系这一哲学分析框架,使其中有关主体的理论规定更丰富、更具体,因而具有更强大的理论张力。

四、客体是“人化的自然界”

马克思在《手稿》中论述自然界的地方有很多,较典型提法是:自然界是劳动者的劳动对象、“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通过劳动而占有自然界”、社会中的自然界、“人化的自然界”、“人本学的自然界”、作为科学研究对象的自然界、通过劳动而生成的自然界、“历史所创造的自然界”、与人实际是与主体无关的自然界。(1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158、162、168、187、191、193、194、196、204、220页。如上例证指涉八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作为主体自我设定和自我确证的自然界;第二,作为主体化的自然界;第三,作为人类社会历史演进过程中生成的自然界;第四,作为社会及其历史有机组成部分的自然界;第五,作为劳动对象的自然界;第六,作为劳动结果的自然界;第七,作为科学研究对象的自然界;第八,作为与人实际是与主体无关的自然界。这八个方面的内容可谓丰富,人与自然界之间关系几乎所有方面的内容都顾及到了。

当如上内容出现于我们面前时,总会有一种让人目不暇接的感觉,原因在于没有抓住其中的实质性内容,即主、客体之间辩关系的哲学分析框架。这一哲学分析框架中的主体是人,是进行劳动或科学研究的人;客体是自然界,是作为劳动对象和科学研究对象的自然界,概括地说是“人化的自然界”。就《手稿》原生态意义说,劳动是主、客体之间交互作用的过程,结果的出现是必然趋势。从结果的角度看待自然界,性质变化显而易见,马克思为我们揭示出作为劳动结果的自然界的性质。此时的自然界是“人本学的自然界”、“历史所创造的自然界”、“人化的自然界”、社会中的自然界、肯定和确证主体性的自然界、科学研究所把握的自然界,等等。综合来看,马克思经济哲学意义上的自然界已不是先在于人、独立于人和高于人的自然界,而是与人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由人赋予其存在意义和作为人之劳动结果的自然界。人化自然界的性质说明,没有作为主体的人,就无所谓自然界的客观存在及其丰富多彩的性质,自然界存在的前提是作为主体的人的存在。

论述至此,不得不面对和回答新的问题,即马克思经济哲学的本体问题。上述例证的两个命题是哲学本体论命题,一是“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二是“被抽象地理解的、自为的、被确定为与人分隔开来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这两个命题提出三个问题:第一,作为主体的人与自然界之间是否为生产与被生产之间的关系?第二,作为主体的人是自然界存在与否的判断标准吗?第三,相对于作为主体的人而言,自然界的范围有多大?边界在哪里?

按照《手稿》原生态思路回答上述问题,理论逻辑就会清晰起来。首先,作为主体的人与自然界之间确实是生产与被生产之间的关系,离开这种生产关系谈论自然界的独立自在及其意义没有客观事实根据。这里的“生产”是广义,既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意义的生产,也包括科学研究意义的理论知识生产,还包括审美意义的艺术生产。其次,当我们谈论自然界的客观存在及其意义问题时,往往无意识地忽略大前提:自然界相对于谁客观存在?相对于谁有意义?这里的“谁”是作为主体的人,存在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存在,意义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意义。思维的内在逻辑昭然若揭,作为主体的人是自然界客观存在与否及其意义的判断标准。最后,自然界的范围和边界问题同样是作为主体的人的问题。自然界的范围是相对于作为主体的人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而言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范围有多大,自然界范围就有多大;自然界的边界是相对于作为主体的人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边界而言的,作为主体的人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边界,就是自然界的边界。(19)这是一条被《手稿》纯哲学语境解读忽略的思想线索。马克思在《手稿》中只是提出基本观点,后继文献则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这一基本观点,最终成果是人化自然辩证法。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以批判费尔巴哈自然观的形式指明,“每当有了一项新的发明,每当工业前进一步”,人化自然界的边界就扩展一步,与此相应,非人化自然界的边界就退缩一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49-550页);在《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把如上观点凝炼为经济哲学命题,“产业越进步,这一自然界限就越退缩”(《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第589页);在《资本论》第3卷,马克思揭示出自然界边界扩展与限制的辩证法,人化自然界边界的扩展过程同时是非人化自然界边界的扩展过程,用马克思的话说,“这个自然必然性的王国会随着人的发展而扩大,因为需要会扩大”(《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928页)。这个堪称伟大的思想线索及其理论结果可命名为人化自然辩证法。对马克思人化自然辩证法思想的展开性说明和论证,参见宫敬才:《诹论马克思的人化自然辩证法》,《河北学刊》2014年第1期。

五、劳动哲学本体论

如上分析和论证已能够证明,劳动是人化自然过程中最基本、最核心和最重要的内容。这样的定性带来了需要回答的问题:在《手稿》经济哲学语境中,劳动范畴与主、客体之间的辩证关系是什么关系?

主、客体之间的辩证关系包括内在和外在两类关系。内在关系是作为主体的人对自我的认知、评价和确证关系。外在关系是作为主体的人对自然界的改造及其历史的关系。后者具有两种性质,即理论认知性质和实践活动性质。劳动与这两种活动的关系如下:理论认知以真、善、美为追求目标,其中的善和美以真为基础;真的获得首先是劳动过程中的经验积累和提炼,其后是劳动自身作为科学性劳动的科学研究。由此,我们发现了劳动与主、客体之间辩证关系中理论认知活动层次性质的内在联系。按照人们的习惯性理解,实践包括三种具体形式: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社会协调性质的管理活动和科学文化活动。科学文化活动是理论认知活动,它以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为前提、基础和最终目的。社会协调管理活动同样以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活动为前提、基础和最终目的。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意义的劳动是主、客体之间辩证关系的母体,具有哲学本体性质。对这种劳动的论证和说明是劳动哲学本体论,《手稿》中的哲学本体论是劳动哲学本体论。

如上分析及其结论由笔者作出。问题在于劳动哲学本体论是《手稿》中客观存在的理论逻辑吗?就直接的理论呈现形式说,它不是;就实际的思想内容说,它确实是。《手稿》的学术笔记性质使然,马克思往往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还没有来得及梳理思路,尚未调整表达的理论逻辑顺序,语句修饰加工更是无从谈起。在这样的思想状态中构筑关于劳动的意象世界,出现理论逻辑不连贯和表达不清晰的缺陷是正常现象。有一种办法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能够证明劳动哲学本体论的理论逻辑客观存在《手稿》之中,这就是马克思基于对劳动独具特色的理解而发表的对一系列问题的看法。这样的看法有很多,稍作梳理就可以发现八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从劳动角度看待和分析资产阶级经济学;第二,从劳动角度看待和分析私有财产制度;第三,从劳动角度看待和分析资本与地产;第四,从劳动角度看待和分析黑格尔哲学;第五,从劳动角度看待和分析人的本质;第六,从劳动角度看待和分析自然界;第七,从劳动角度看待和分析世界历史;第八,从劳动角度看待和分析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这八个看待劳动的角度可谓全面,基于它们而来的具体内容可谓丰富。它们的有机统一是马克思对世界及其历史的总体性看法,其中的每种看法都基于对劳动的理解而来。这说明,马克思发现了世界及其历史的客观基础是劳动,对劳动客观基础地位的论证和说明被命名为劳动哲学本体论名正言顺。

劳动哲学本体论是马克思整个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一再出现于后继文献中。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以批判费尔巴哈哲学的形式论证劳动哲学本体论,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以劳动为客观基础。(2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28、529-530、541、544-545、549-550页。尤为重要的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用劳动哲学本体论论证劳动价值论,使劳动价值论建基于真理性质的哲学基础之上,从而使自己的劳动价值论与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在哲学本体论基础意义上区别开来。马克思说:“单纯的自然物质,只要没有人类劳动对象化在其中,也就是说,只要它是不依赖人类劳动而存在的单纯物质,它就没有价值,因为价值只不过是对象化劳动;它就像一般元素一样没有价值。”(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第334页。这个堪称伟大的思想线索确实是哲学,基于此说马克思发动并完成了政治经济学中的哲学本体论革命;它同时是马克思广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因为它是劳动价值论的哲学本体论基础。可惜的是,马克思狭义政治经济学及其历史研究者往往忽略这一伟大思想线索,结果是难以准确全面地理解马克思广义政治经济学及其哲学基础。

为了更充分地说明问题,我们以马克思基于对劳动的理解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劳动观为例证。在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中,劳动是三位(资本、地产、雇佣劳动)一体公式中的一项,是三大生产要素之一。就外在表现形式说,资产阶级经济学把劳动置于不可或缺的理论地位。马克思在资产阶级经济学学术背景中开始广义政治经济学研究,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劳动观是直接面临的理论任务之一。

首先,资产阶级经济学劳动观的阶级本质是“没有给劳动提供任何东西,而是给私有财产提供了一切”,它“只不过表述了异化劳动的规律罢了”。(2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166页。马克思的指斥表明,资产阶级经济学以科学、中立因而公正的姿态表示存在,实质是为资本和资本化的地产服务,目的是论证资本的合理性,至于劳动对资本的创造性作用和基础性地位,则被抛入视野黑洞之中。

其次,马克思为自己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劳动观阶级本质的指斥列出了根据。资产阶级经济学视劳动的目的为增加财富,实际是增加资本家的财富,劳动的其他目的被排除。在这种劳动目的支配下,进行劳动的雇佣劳动者只是增加财富的生产要素,作为人的独立自主地位和价值被淹没。在资产阶级经济学劳动观中,“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23)同上,第123、127、156页。。这是马克思广义政治经济学与资产阶级经济学之间在劳动视域问题上的根本区别。

最后,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劳动观最雄辩有力的批判是客观事实:“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棚舍。劳动生产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劳动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但是使一部分工人回到野蛮的劳动,并使另一部分工人变成机器。劳动生产了智慧,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愚钝和痴呆。”(24)同上,第158-159页。马克思写作《手稿》的1844年是西方世界工业革命的高歌猛进时期,虽然不同国家之间的具体情况稍有差别,但雇佣劳动者的劳动状况进而生存状况确实如此。就此而言,读一遍恩格斯同一时期基于实地调查材料写成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就能够发现,马克思的指斥并无过分之处。

六、主体历史观

《手稿》主题思想是批判私有财产制度,展开于经济哲学语境之中。共产主义思想是这一批判的理论成果之一,马克思表述如下:“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向人自身、也就是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复归,是自觉实现并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实现的复归。”(25)同上,第185页。原生态语境地理解如上表述,含义就能够显现出来。第一,马克思论说主旨是私有财产制度的积极扬弃问题。第二,私有财产制度的内部关系表现为雇佣劳动与资本的对立,而“劳动和资本的这种对立一达到极端,就必然是整个关系的顶点、最高阶段和灭亡”(2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172页。。第三,“顶点、最高阶段和灭亡”的另一种说法是马克思论述中的第一句话,私有财产制度的积极扬弃。第四,私有财产制度的积极扬弃是“外化劳动对人类发展进程的关系问题”(27)同上,第168页。,所以共产主义、消灭异化劳动的社会历史性质和积极扬弃私有财产制度是同义语。第五,从社会历史演进角度看,积极扬弃私有财产制度的内容可以用五个命题表述:命题一,这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历史性变迁,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命题二,这是劳动社会历史性质的变迁,异化劳动变为“自由的劳动”(28)同上,第152页。;命题三,这是主体社会历史性质的变迁,作为主体的劳动者由私有财产制度前提下的“牲畜”人、“机器”人、“劳动人”和“商品人”即异化的人,变为共产主义社会“完整的人”(29)同上,第125、123、171、171、189页。;命题四,社会历史演进意义的劳动者经历了三种社会历史形态变化,作为主体的人、作为异化的人和作为“完整的人”;命题五,积极扬弃之谓在于以保留私有财产制度创造的文明成果为前提。这是马克思论述中客观存在的真实含义,笔者命名其为主体历史观。

与纯哲学语境相比,主体历史观概念的提出是理解语境和具体内容的根本变化,带来了四个需要说明的问题:其一是主体历史观的内核问题,其二是主体历史观中历史意识的发育程度问题,其三是主体历史观的哲学性质问题,其四是这里的主体历史观与后继文献中相关内容的关系问题。

主体历史观的内核是作为主体的劳动者与劳动的社会历史性关系。这一关系包括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两个方面。从理论逻辑角度看,作为主体的劳动者与劳动之间的关系由五个方面的内容组成:劳动者与劳动对象之间的关系、劳动者与劳动资料之间的关系、劳动者与劳动活动之间的关系、劳动者与劳动产品之间的关系、劳动者与劳动关系之间的生产和再生产关系。从历史逻辑角度看,作为主体的劳动者与劳动之间的关系大体呈现为三种社会历史形式:第一,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即原始社会,劳动者与劳动五个方面内容的关系是有机统一,这时劳动者从事的是自主性劳动,在劳动过程中是真正的主体;第二,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要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雇佣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彻底分离,雇佣劳动者的劳动过程由资本家掌控,雇佣劳动者与劳动五个方面内容的内在联系发生分离,因此说雇佣劳动是异化劳动,而由于劳动是人的本质,所以异化劳动状态中的人是异化的人;第三,在积极扬弃私有财产制度的共产主义社会,作为主体的劳动者与生产资料重新结合为一,导致劳动异化的社会历史性条件已经消失,这时的人是“人的复归”,“复归”的人是“完整的人”。

马克思在对私有财产制度的批判过程中已具备明确的历史意识,三个例证能够证明这一点。例证一,批判黑格尔历史意识的唯心主义性质。在黑格尔那里,“全部外化历史和外化的全部消除,不过是抽象的、绝对的思维的生产史,即逻辑的思辨的思维的生产史”(30)同上,第203页。。例证二,已经能够明确区分工场手工业劳动和工业劳动(31)同上,第137页。,说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的不同社会历史阶段已有明确意识。例证三,或许是《莱茵报》时期的经历所致,马克思特别关注地产析分问题,具体指向是封建地产向资本化地产转型的社会历史过程,并能够作出符合社会历史实际的理论说明,概括性说法是地产三段论,即封建地产——资本化地产——共产主义社会的地产。(32)同上,第150-154、176页。但是,历史意识是一回事,实际的历史研究过程及其理论成果是另一回事,二者之间未必是完全一致的关系。主体历史观中的第一阶段即原始社会,作为主体的劳动者与劳动之间的关系缺乏说明和论证。可喜的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等后继文献中弥补了这里的美中不足,我们见到的是《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式》一节对原始社会劳动情况内容丰富的论述。

在纯哲学语境的《手稿》研究成果中,主体历史观被概括为人-非人-人的复归的人学三段论。有论者认为,这是马克思此时思想不成熟的证据,性质是“费尔巴哈的‘共同体的’人道主义”。(33)[法]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220页。此为天大的误解。马克思论述涉及到如下因素:私有财产制度、雇佣劳动者与劳动之间的异化关系和雇佣劳动者劳动的社会历史性质,诉求目标是消除雇佣劳动者劳动的异化性质,使其成为“完整的人”,目标达成以积极扬弃私有财产制度为前提。在社会历史演进意义上说,这是对异化劳动的否定,也是对原始社会自主性劳动的否定之否定。马克思理论逻辑明证可鉴,主体历史观不是费尔巴哈式人道主义,而是人学历史唯物主义。

扩大视域地看问题就能够发现,马克思发动了人学思想史革命,标志是以劳动为客观基础地看待人及其历史,作为主体历史观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这一理论体系的“基因”性内容。需要关注的是,作为理论“基因”的主体历史观重又出现于十几年后写作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式,在这种形式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在这种形式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3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第107-108页。与《手稿》对共产主义的论述相比,这里的表述语言稍有区别,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思想实质一致,皆为以劳动为客观基础的主体历史观。《手稿》《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主体历史观之间前后相继意义的内在联系表明,前者是马克思理论体系中主体历史观起源意义的文献。

七、结 论

第一,如上分析和论证试图说明,《手稿》语境不是纯哲学语境而是经济哲学语境,写作目的、研究对象、研究手段和理论成果等几个方面的情况能够证明这一点。这样的理论情势告诉我们,只有依照经济哲学语境解读《手稿》才能准确全面地理解其原生态思想。

第二,《手稿》最重要的理论成果不是异化劳动理论和人道主义思想,而是主、客体之间的辩证关系理论。它们处于不同的理论逻辑层面,前者基于后者而来,是后者理论逻辑的延伸性结果。直面异化劳动理论和人道主义思想,忽略作为哲学源头和根据的主、客体之间辩证关系理论,宣宾夺主式做法使《手稿》最重要的理论成果被抛入视野黑洞之中。回归《手稿》经济哲学语境,主、客体之间辩证关系理论的具体内容及其与异化劳动理论和人道主义思想的理论逻辑关系就能够显现出来。

第三,《手稿》中的政治经济学人学前提论、人化自然论、劳动哲学本体论和主体历史观是主、客体之间辩证关系理论的展开和具体化,进一步说明主、客体之间辩证关系理论的丰富含义和理论基础地位,同时说明它们具有相对独立的内容和意义。这四项内容中的每一项都可以作为相对独立的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拓展马克思经济哲学研究视域是可以预知的理论结果。

第四,《手稿》取得的经济哲学成果是理论“基因”,一再出现于后继文献中,是后继文献的理论基础。它们确实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等哲学性文献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更应关注和研究的是它们与广义政治经济学文献如《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资本论》之间前后相继意义的内在联系。在广义政治经济学意义上,《手稿》《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资本论》之间是三点一线关系,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皆然。

猜你喜欢

政治经济学手稿自然界
作家手稿
作家手稿
自然界中的神奇香料
论政治经济学方法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构
自然界的一秒钟
丢失的手稿
例说“自然界的水”
手稿
自然界的奥运狂欢
构建更确当政治经济学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