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奶牛细菌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2023-12-20徐晶晶袁立岗蒲敬伟
徐晶晶,袁立岗,蒲敬伟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畜牧兽医工作站 乌鲁木齐 830009)
奶牛细菌性疾病是一类比较常见的疾病,影响奶牛健康,影响奶牛产业的健康发展,并造成巨大损失。抗生素治疗是奶牛细菌性疾病最常见和最成熟的做法之一,但在未事先识别病原体的情况下过度使用抗生素,已经导致各种细菌产生了多药耐药。因此,亟待寻找到无残留、副作用小且不影响动物产品品质的细菌病防治方法,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遏制细菌耐药。
1 奶牛细菌性疾病的种类及发病原因
奶牛重要的细菌性疾病主要包括奶牛乳房炎、犊牛细菌性腹泻、子宫内膜炎、呼吸道感染疾病等。
奶牛乳房炎是一种乳房由于物理损伤、化学刺激或感染而引起的乳房组织炎症,会降低产奶量,是奶牛生产中最常见、严重影响奶牛产业发展的疾病之一。病原微生物是乳腺炎的主要原因,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化脓性真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等致病菌是引起奶牛乳房炎的最主要的病原菌[1]。
犊牛细菌性腹泻是指新生犊牛到6 月龄以前的幼龄牛因适应能力差,抵抗力弱而容易发生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群发病,日龄越小越容易发生,死亡率高。外因包括母牛及犊牛的饲养管理、环境卫生等因素;主要诱因是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产气肠杆菌等致病菌侵入机体导致。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一种生殖障碍性疾病,严重后果造成永久性不育。子宫内膜炎的外在因素主要包括病原菌造成的子宫感染、以及人工授精导致子宫内膜损伤和产道损伤、胎衣滞留和营养因素;此外,还与胎次、年龄、激素水平等有关。研究显示,其最主要的病原微生物为细菌,以大肠杆菌、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最常见[2]。
奶牛细菌性呼吸道疾病主要由沙门氏菌、葡萄球菌、巴氏杆菌等病原菌引起,特别是巴氏杆菌,最严重情况下导致奶牛窒息死亡。除此之外,布鲁氏杆菌病和结核杆菌病也容易发生,可以传染给人,是严重的人畜共患病。
2 奶牛细菌性疾病的防治
奶牛细菌性传染病可对奶牛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常规药物治疗不仅易产生细菌耐药性,且存在药物残留问题。我国农业农村部于2021 年发布《全国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方案(2021—2025 年)》,推进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遏制动物源细菌耐药、整治兽药残留超标等系列问题。生物学防治方法应运而生,其无残留、副作用小、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愈来愈受到关注,包括:疫苗、细胞因子、微生物制剂、噬菌体制剂、噬菌体裂解酶、植物提取物等。
2.1 疫苗
疫苗接种是预防细菌性疾病的有效方式之一。使用疫苗能够预防感染,能够减少疾病发生,并避免抗生素的使用,减少耐药菌的产生。个体疫苗接种率足够高,会为个体及群体提供直接及间接的保护力,从而进一步降低感染的风险。目前,已应用的疫苗有牛副伤寒灭活疫苗、巴氏杆菌病疫苗等。
2.2 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是一类能在细胞间传递信息、具有免疫调节和效应功能的蛋白质或小分子多肽,通过直接或间接介导和调控机体免疫应答能力及体内炎症反应,促进组织新生和造血功能,参与受损机组织的修复,及抗增殖与神经内分泌效应等功能。细胞因子通过在体外进行重组DNA 技术能大规模生产,与常规抗生素相比,使用剂量较少,活性高,在奶牛乳汁中残留量更少、安全毒副作用小等优势。目前研究较多用于预防和治疗奶牛乳房炎的细胞因子包括重组牛白介素2(rboIL-2)、重组牛干扰素γ(rboIFN-γ)、重组牛可溶性CD14(rboCD14)、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3]。
2.3 微生物制剂
微生态制剂,主要分为三类:益生菌、合生元及益生元[4],能调整动物机体局部微生态失调,提高机体免疫力,积极影响动物健康。目前国内已有乳酸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制成的复合微生态制剂产品F911-200,能增强免疫力,降低奶牛乳体细胞数,降低乳房发病率的风险。而针对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微生态制剂大多在研发阶段。并且也开发了各种中草药-微生态制剂[5]。针对犊牛细菌性腹泻,使用乳酸菌、酵母菌组成的复合益生菌制剂可调节新生犊牛肠道菌群结构,改善肠道健康,使腹泻率降低。
2.4 噬菌体制剂
噬菌体是一类能够特异性感染细菌等微生物的RNA 或DNA 病毒。噬菌体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中,起到调节生物多样性的作用[6]。与常规抗生素治疗相比,噬菌体只对特定的宿主菌有效,并且具有种属、血清型的高度特异性,不会影响其他正常细菌菌群平衡,副作用小,且方便提取。噬菌体在进入宿主菌后,通过合成自身所需的一系列蛋白物质,达到破坏细胞壁结构的作用,从而杀灭细菌。
噬菌体“鸡尾酒”疗法指将多种噬菌体混合的制剂[7],扩大了宿主范围。通常,识别相同靶细菌的噬菌体会出现竞争关系,噬菌体“鸡尾酒”制剂则会选择对不同菌株裂解能力的噬菌体进行混合。目前分类有:固定“鸡尾酒”制剂、非固定“鸡尾酒”制剂和“鸡尾酒”库。杨瑞钰[8]使用大肠杆菌噬菌体P10 制成的噬菌体“鸡尾酒”制剂对小鼠乳腺炎模型进行治疗和安全性评价,小鼠模型经过治疗后,乳腺组织内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的数量细菌的数量下降极显著,表明釆用噬菌体“鸡尾酒”制剂治疗有效;并且该制剂有足够的安全性。
2.5 噬菌体裂解酶
裂解酶是噬菌体裂解细菌时合成的一类水解酶,通过作用于宿主菌细胞壁中的N-乙酰胞壁酸和N-乙酰葡糖胺中的β-1,4-糖苷键等特殊的肽聚糖键,使细菌细胞壁破裂。天然噬菌体裂解酶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很强的裂解细胞壁活性,能破坏宿主菌细胞壁,绿色安全、不容易耐药。同时,其独立活性和模块化结构为其重组进化提供了创造空间,可以对天然裂解酶的功能域进行重新组合、删除衍变等操作,能使其环境适应性更强、裂解谱更广,并且还能应对病原菌耐药性突变问题[9]。研究表明,奶牛乳腺炎防控和奶产品生产加工领域,噬菌体及噬菌体裂解酶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10]。
2.6 植物提取物
植物提取物来自天然的提取物质,副作用小、不易残留、不易引起耐药性。植物提取物含有生物碱、挥发油、酚类、酸类、生物碱及有机酸等物质,能调节机体免疫力、抗炎杀菌、修复受损组织、促进机体恢复等功效。一些植物提取物中含有的皂苷、黄酮和多糖等,能促进奶牛乳腺部位血液循环、亦可促进乳腺增殖和提高泌乳量。
3 小结
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等病原菌引起的疾病是影响奶业健康生产的重要细菌性传染病,在奶牛产业中,应加强饲养管理及采取有效的疾病预防措施。同时,推进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避免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与传播。现今,多种新兴的低毒、低残留、不易产生耐药性、多功能的生物学防治方法逐渐成为研究热门,部分已经应用到产业中。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更多更好的制剂能应用到奶牛产业中去,能有效防治奶牛细菌性疾病,保障奶牛机体健康,提高产业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