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流感的发病特点及综合防控
2023-12-20王俊杰王华丽安然
王俊杰,王华丽,安然
(1.荣成市人和畜牧兽医站 山东威海 264308;2.荣成市宁津畜牧兽医站 山东威海 64308;3.荣成市桃园畜牧兽医站 山东威海 264309)
猪流行性感冒(swine Influenza,简称猪流感)是由A 型猪流感病毒(SIV)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发病率高,传播速度快。猪流感病毒一年四季都可以在猪群中传播,但以秋冬初春等寒冷季节多发,与人类的暴发相似。该病毒通常不会感染人类,但已经发生了罕见的人类感染。虽然该病对猪的致死率不高,但可引起母猪流产、产死胎等繁殖障碍症状,导致育肥猪继发细菌病,影响育肥猪的死淘率及料肉比。目前,对于该病尚无特效药物,主要以预防为主,辅以药物进行对症治疗。为有效减少猪流感造成的危害,本文结合最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对猪流感的病原学、发病特点、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进行了综述,以期能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参考。
1 猪流感概述
1.1 病原学特征
猪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成员,是由8 个大小不等的RNA 基因片段组成的球形颗粒,直径约在20~120 nm 之间,大小不一[1]。8个不同基因片段分别编码不同的免疫球蛋白,猪流感病毒是引起猪严重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原之一。在3 种(A、B、C)中,只有A 型流感引起猪发病。也就是说,该病毒有很多毒株,根据病毒包膜表面的血凝素(H 或HA)和神经氨酸酶(N 或NA)糖蛋白的性质进行亚型划分。与人类和其他动物中的流感病毒一样,猪流感病毒也在不断变化。猪可以感染禽流感和人流感病毒以及猪流感病毒。当来自不同种属的流感病毒感染猪时,病毒可以基因重配(即互换基因),也可以出现猪、人和/或禽流感病毒混合的新病毒。多年来,猪流感病毒出现了不同的变异。其中A、B、C 流感病毒分型主要依靠节段5 编码的核蛋白,抗原性差异获得;H1N1、H1N2 和H3N2 等不同亚型的划分,主要根据节段6 编码的神经氨酸酶和血凝素两个表面糖蛋白抗原性差异进行确定[2]。SIV 对低温和干燥环境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对紫外线过敏,一定浓度的有机溶剂,例如0.5%过氧乙酸,1%氢氧化钠,0.1%苯扎溴铵溶液等能够迅速使该病毒失活。
1.2 流行病学
目前在世界各地流行的猪流感病毒主要为H1N1、H1N2 和H3N2 三个亚型。H1N1、H1N2 和H3N2 三个亚型在西欧猪产区广泛流行。在中欧地区,SIV 活性较低,H3N2 和H1N2 的循环还有待证实。经典的甲型H1N1 流感病毒是1918 年人类流感大流行病毒的直系后裔,至今仍能在H1N1 毒株中发现经典的H1N1 基因片段。H1N1 亚型猪流感病毒至少从1930 年开始在猪群中传播,至今仍存在于美洲和亚洲的猪群中,在欧洲猪群中已经超过15 年没有检测到。欧洲猪群中的当代猪A(H3N2)流感病毒起源于早期的人类A(H3N2)流感大流行株,并在遗传和抗原性上与当代人类病毒有很大的差异。“三重重配型”猪流感病毒A(H1)因含有禽、人和猪流感病毒的基因而得名。北美(包括甲型H3N2 流感)病毒中发现“三重重配型”的流感病毒,在亚洲也观察到尚未被检测。赵玉仲等[3]报道称,H1N1、H1N2 和H3N2 这三种亚型的毒株,作为猪群的适应毒株,经过不断演化,已经形成了稳定的遗传谱系,给养猪业疾病防控带来了巨大挑战。
猪流感病毒可发生于各个品种,各种日龄的猪只,其中以断奶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秋冬初春等寒冷季节的发病率较其他季节上升明显。猪流感病毒被认为主要通过密切接触在猪群中传播,并可能通过在感染猪和未感染猪之间移动的污染物体(如被污染的饲料,饮水,及患病猪只的分泌物、排泄物等)传播。通常在1~2 d 内可扩散到全群,呈现地方流行态势。被感染的猪群,包括那些接种了猪流感疫苗的猪群,可能会有散发疾病,或者可能只表现出轻微或没有感染症状。猪群单独发病时,死亡率较低,但是该病极易引起继发和混合感染。
此外,诱发猪发生流行性感冒的原因众多,饲养管理不当导致猪舍内温湿度及通风控制不合理,猪舍内饲养密度过大,饲料、饮水供应不充分,营养不均衡,饲料霉变,舍内卫生质量差,有害微生物含量过高等会导致该病的发生,严重影响猪群的健康生长,增加饲养成本,经济损失惨重。
1.3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猪流感是由A 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猪呼吸道急性病毒性感染。猪的死亡率较低,一般在7~10 d 内恢复。猪源流感病毒感染也发生在家禽和人类中,但种间传播被认为是罕见的事件。目前在中国、美国等国家主要流行三种亚型:H1N1、H1N2 和H3N2。该病的临床特点为引发猪只的高热(40.5~41.7 ℃),嗜睡,咳嗽和呼吸困难,厌食和体重减轻。还可出现打喷嚏、结膜炎、流涕和流产等症状。在猪中观察到的SI 相关的肺部病变主要是病毒性肺炎,其特征是支气管间质性肺炎,死亡率迅速攀升。妊娠母猪感染后,易造成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其他猪只患病后主要表现为高烧41 ℃,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咳嗽、流鼻涕、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剖检病死猪只发现,猪流感的主要病理学特征表现为支气管炎,支气管表面有大量的炎性渗出,支气管黏膜肿胀充血等肺部炎症反应。
1.4 猪流感的诊断方法
对于猪流感的诊断首先可依据该病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对疑似患病猪只做出初步诊断,但实际生产过程中猪繁殖障碍综合征、猪伪狂犬病等疾病的临床症状与猪流感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单纯依靠临床诊断很难找到真正的病原,最终确诊还需要借助病理组织学、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实验室技术。
目前实验室常用的检测猪流感的方法,主要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以及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等[4]。这些诊断方法特点各不相同,实际生产过程中可根据具体需求选取适合的诊断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用酶分子与抗原或抗抗体分子共价结合的原理,通常将猪流感病毒编码的某个抗原或抗体进行包被,过氧化物酶标记抗原或抗体进行显色来评定动物机体抗体水平的检测技术。该方法简便易操作,敏感性强,特别是ELISA 商品化试剂盒的使用极具推广性。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简称免疫组化,是利用病理组织切片,借助电子显微镜检测病料组织内细胞质和细胞核中病毒抗原的诊断方法,该方法可以检测所有亚型的猪流感病毒。聚合酶链式反应是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的一种,随着PCR 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衍生出多种PCR 技术,如荧光定量PCR,多重PCR 等。该方法是灵敏度和特异性最高的诊断方法,与其他病毒不存在交叉反应,近年来在实验室检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是目前诊断猪流感最常用的检测方法。
3 猪流感预防策略
现阶段对于该病的防控,仍然没有特效药物,主要以预防为主,如生物安全措施或使用猪流感疫苗免疫,使猪获得免疫力;同时,加强饲养管理,提升猪群健康度,减少诱因。另外,在猪流感高发季节加强猪群健康监测,定期开展猪流感采样检测等,以便掌握猪群健康状态。一旦发病后,多数猪场主要采用抗生素或中药防止继发感染。具体措施如下:
3.1 加强饲养管理,消除致病诱因
通风不良、猪舍保温效果差,猪舍内氨气超标等不良的猪舍内环境是诱发猪流感的重要诱因。因此,改善猪只生长环境,给猪群提供适宜的温湿度,根据外接天气情况及时调整通风,秋冬等寒冷季节做好猪群的防寒保暖工作,避免舍内温差过大,及时清理粪便保持猪舍内环境清洁,定期进行舍内消毒,降低环境中的各类病毒、细菌的数量,有利于减少该病的发生。
3.2 实施生物安全管控,定期进行疫病监测
猪流感主要通过呼吸道接触传播,同时,被感染猪排泄的粪尿、被污染的车辆、饲料、人员等均可以携带病毒,延长了传播链条。对于防控传染病来讲,主要是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动物。实施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对于进出猪群的人员、物资、车辆等进行严格的消毒管控,以切断猪流感的传播途径,进而使猪接触不到猪流感病毒。对于猪场人员也要进行流感检测,避免人员流感传染给猪群。
定期对猪群开展疫病的监测,及时掌握猪群的健康状况十分必要。一般采集猪群的鼻拭子,具体的方法为使用长约15 cm 的棉拭子,插入猪鼻腔内部,转动2~3 圈,然后将采集好的棉签放入到盛有生理盐水的1.5 mL 离心管中,做好标记,送至实验室,采用PCR 方法进行猪流感病原检测。
3.3 加强免疫
市场上已经有成熟的猪流感疫苗,结合本猪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免疫程序,提高猪群抗体水平,是防控猪流感的关键措施。但猪流感病毒容易发生重组,且来源多样,给该病的防控带来较大挑战。
虽然,猪流感病对猪的致死率不高,但可引起母猪流产、产死胎等繁殖障碍症状,导致育肥猪继发细菌病,影响育肥猪的死淘率及料肉比。现阶段对于该病的防控,仍然没有特效药物,主要以预防为主。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提升猪群抵抗力,消除致病因素,实施严格的生物安全管控,定期开展疫病监测,加强疫苗免疫等综合措施,以便减少该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