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化学历情结,方能拓宽就业渠道
2023-12-19苏银成
苏银成
从学历角度而言,高职毕业生拥有高等教育学历,是大学生群体中的一员。在求职市场上,很多高职生会遇到这样的窘境:蓝领岗位招聘,高薪却无人问津。例如,不需要学历的育儿嫂、装修工等,月薪七八千可能还招不到人。白领岗位招聘,低薪却竞争激烈。例如,对学历有较高要求的律师助理、全媒体记者等,月薪四五千,却岗位难求。面对这种社会现象,很多人感叹学历贬值了,也有很多人感叹,在就业市场上有了廉价大学生。
2023年的高校毕业生是1158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现象已存在多年,当大学毕业生供大于求时,就业难一定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这一事实面前,如果高职生还被学历所困,不仅无助于就业,而且会让自己失去更多就业机会。
高职毕业生想找一份体面的工作,这种想法很好,但是,理想必须要与现实匹配。当高等教育大众化后,大学生的学历优势已减弱。当有超过1000万的大学毕业生接受就业市场的挑选,能力才是就业市场的硬通货。此时,如果大学生仍然认为学历最重要,仍然认为自己只能当白领、拿高薪,那在求职路上可能会受挫。所以,正视现实,理性看待学历,在必要时淡化学历情结,是大学生自身必须要面对的现实。在淡化学历情结的过程中,大学生个体应做好以下心理建设。
一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到了毕业季,就业、慢就业、暂缓就业、升学等,都是毕业生自己的选择。但是,这个选择不应该是临时的决定,而应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提前做好的规划。如果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有较高的目标,应选择升学;如果能应聘到理想的岗位,不要放弃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如果对录用自己的单位不满意,但家庭经济条件又难以支持自己暂缓就业,应先工作,力争在工作中做出成绩;如果没有应聘到理想的工作,而自己又十分需要一份工作,切记不要认为自己受过高等教育就不能从事体力劳动或不能做收入不高的工作,不要让学历成为制约就业的屏障,此时应以灵活就业等方式先工作。
二要对自己的学识及能力有准确的评估。有了学历,只能证明曾经受过的教育,证明不了學识与能力。一个人有没有与就业市场相匹配的专业能力,他的职业素养与专业发展潜能如何……这些就业初期用人单位最关注的要素,是无法在学历中体现出来的。所以,大学生不要陶醉在一纸文凭中,而应精准评估自己,认清自己有多少真才实学,能做什么,适合什么样的工作岗位。精准评估自己后,找一份与自己能力相匹配的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地在职场中成长。
三要认清就业形势。在毕业前,应通过学校、官方媒体、人才市场、拟求职行业或企业等多种途径,对毕业当年的就业形势形成准确的了解。例如,毕业生供大于求或供小于求的行业及岗位有哪些、自己所学专业在人才市场上的供求情况如何、适合自己专业的岗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与自己的学识和能力匹配的岗位有多少……只有对就业形势有清楚的了解,才能知道自己到底适合做什么,才能在就业季做出正确的选择。
四要淡化学历情结。有了大学学历就应该进入企业管理层,就应该在高档写字楼里舒舒服服地拿高薪,这种较为流行的社会观念,是很多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因素。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当下,学历仍然重要,但学历贬值的趋势会愈发明显。所以,大学生不应沉浸在学历情结中难以自拔,而应充分了解国家人才结构的变化,淡化学历情结,扭转偏执的就业观。只有这样,才能在就业难的当下找到工作。
五要树立从基层做起的就业观。大学生就业难,很大原因是就业观存在问题。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当下,部分毕业生还天真地认为,自己到了某个企业就应该从管理层做起,就应该从高级工程师做起,这种观念是错误的。无论毕业于哪所学校、无论从事什么行业、无论在哪个岗位,从基层做起,是职业生涯发展的规律。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方能拓宽就业渠道。
有了学历,能垫高人的发展台阶,能让人生有更多的机会。但是,为学历所困就会让人失去很多东西。所以,高职毕业生应与时俱进地看待学历,只有这样,才能在就业难的当下拓宽自己的就业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