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主要金融风险及产业数字金融发展

2023-12-19商英豪

管理学家 2023年23期
关键词:风险控制金融风险应对策略

商英豪

[摘 要]新形势下,金融行业出现资产配置不合理、金融风险叠加、风险过度集中等问题,因此,明确新形势下的主要金融风险并推动产业数字金融发展十分重要,可以促进金融市场的平稳发展。基于此,文章主要讨论了新形势下的主要金融风险及应对策略,分析了产业数字金融的发展路径,以便为相关单位提供更多的参考与借鉴,使其提高对金融风险的控制和化解能力。

[关键词]金融风险;产业数字金融;风险控制;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2023)23-0083-03

一、新形势下的主要金融风险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金融改革发展稳步推进,在推动去杠杆、整治乱象、加强风险源头管控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的愈加复杂多变和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上升,新形势下金融风险特征已发生明显转变。在金融市场方面,受全球通货膨胀高位运行、欧美央行高频次加息缩表、市场预期不稳等影响,国际金融环境下的风险外溢效应将对我国金融市场造成一定冲击;在金融机构方面,个别中小银行、村镇银行、信托公司對新形态金融风险的识别和防范能力尚有不足;在金融监管方面,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过度创新直接避开了金融监管,隐藏了局部区域性风险隐患。为防止形成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要进一步加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更要坚持底线思维、见微知著。

(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善,诱发金融市场乱象

信用作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石,是金融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不完善,反映在金融市场中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非法金融机构打着“高大上”旗号,乱办金融,无牌照执业,面向公众非法开展金融活动。

二是信息披露不充分造成的投资主体无法根据市场公开信息作出准确的投资判断,从而暴露在可承受风险之外,要承担乱加杠杆、乱做表外业务的后果,无法切实保障自身权益。这不但影响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更不利于资本市场的可持续稳定发展[1]。

三是信息披露质量监督不足,导致市场主体利用信息做出操纵市场、幕后交易、违规套利等扰乱金融市场秩序的行为。

(二)金融供给侧结构待优化,造成风险过度集中

从经济的发展规律来看,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会从满足人们的共性需求逐步转变为满足更多细分群体的个性需求,即满足市场多元化需要,但就现阶段来看,我国金融市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比例差异较大,市场当中的金融投资需求与实际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存在较大的供需偏差。这就导致金融风险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偏向,金融风险更加集中于银行信贷机构。由于金融科技的助力,金融服务模式由线下为主逐渐转变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这一转变进一步加剧了金融机构面临的运营风险,以及创新型信贷产品带来的新型风险,对金融机构风险控制和风险抵御能力带来了新的考验和挑战。

(三)资产配置不合理,引发资产价格泡沫

金融机构作为市场运营主体,在运营发展的过程中关注经济效益本无可厚非,但是很多金融机构往往过于关注经济利润,忽略了长期发展可能存在的隐患和问题,引发了金融资源配置错位、贷款期限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问题降低了实体机构的经济获取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金融产品及服务的供给一旦与实体经济发展的需求不匹配,很容易演变成经济泡沫,出现“脱实向虚”的情况,引发金融危机,甚至对地方经济产生较大的冲击[2]。

(四)外部环境不稳定因素增多,经济金融风险叠加

近年来,受疫情影响,停工停产使经济发展变缓,加之逆全球化愈演愈烈,全球经济运行逻辑转变对产业链供给冲击加剧,国内总需求不足使得经济运行面临更多风险。在国内经济增速换挡的背景下,经济社会风险的增加,对金融市场的冲击和影响将持续加大[3]。

新时代下金融风险打破了行业和地域的壁垒,这也就意味着金融风险一旦出现,往往会出现跨市场交叉传播的情况,金融市场运行过程中出现投机交易问题则易诱发泡沫经济,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甚至会直接制约地方经济的发展[4]。

二、金融风险应对策略

(一)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对于金融业而言,深化信用体系建设,不仅可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能,而且能够更快地发现风险、识别风险以及管理风险、处置风险。目前,金融信贷业务中信息披露不足导致的金融风险仍然是较为常见的风险类型。

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高信用信息共享水平,增强全社会信用建设意识,既能够有效规范市场主体的金融经济行为,也可以加强信用贷款对小微企业融资服务的支撑。可采用持续完善信用记录、强化信用约束、创新信用监管等方式,加大对失信主体的惩戒力度。这可有效提示金融风险,更好地保障信用主体的合法权益[5]。

此外,可以根据金融风险应对需求制定统一的信用评级标准,严格在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规定范围内对市场主体给予信用评级,对于综合评分相对较低的主体加强风险管控和监督。

在此基础上,监管部门应做好信息披露监督,鼓励并要求提高信息披露程度,公开公示渠道,以便于社会群体更加便捷地查询信用等级;监管部门应及时发出风险预警提示,优化市场环境,降低金融风险。

(二)加大精细化监管力度

新时代下金融风险的监管需要转变监管方向,加强对少数问题中小金融机构的关注,重点聚焦对中小金融机构的改革化险,加大非法金融活动整治力度,保障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同时,要将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纳入其中,特别是对影子银行和金融混业经营等机构,通过宏观审慎管理框架调整,配合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有效加强金融风险管控[6]。

此外,金融监管方向应从传统的机构监管向业务监管转变,提高监管的精细化程度,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沙盒监测等技术手段,加强对业务过程的数据收集、整合和分析,提高风险预见、评估、监测与判断能力,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加强对资产配置不合理等情况的监测预警。

通过常态化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分析现状,真实、准确地掌握金融风险的扩散路径、形成原因,完善政策规范,保障监管效益和监管质量[7]。利用金融沙盒监管技术,模拟市场环境,对创新型金融产品进行风险评估和压力测试,合理开展金融创新和风险管理。

(三)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为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需要在资源配置过程中更加关注现阶段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融资困境,以及面向未来所需的内生驱动力。现阶段,实体经济的创新发展必将以产业数字化转型为驱动力,因此,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的关键是:通过大数据、区块链、AI技术等数字技术赋能,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信息数据的全透明、全保真,以产业链交易信用为基础,提升产业链上各类企业的金融服务可及性和可得性[8]。

金融服务由主体信用向交易信用的转变,不但能够提高其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效率和精准度,而且能够实现对资产情况的穿透式监测和业务情况的实时追踪,使虚假交易过程、虚假资金往来等传统金融风险点无处遁形,使金融机构实时掌握风险点,实施动态化风险管理,有效降低金融风险。

三、产业数字金融发展路径

推動产业数字金融发展可有效管控金融风险、加强精准化金融监管、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等。产业数字金融可以利用物联网、云平台、大数据等技术,通过资产数字化、资产信息透明化实现高质量的信息公示,提升信息共享能力,更好地发挥数字金融的价值和作用。

(一)转变金融核心业务模式,延展产业服务

产业数字金融背景下的信贷审批模式、服务范围及风控手段都需要加以调整,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需求。

首先,转变信贷服务类型,将以关系型信贷为主的信贷服务转向以交易性信贷和数字信贷为主的信贷服务,提升预见、抵抗、化解金融风险能力。

其次,优化审批模式,在产业数字金融服务模式下,通过建构审批模型、转变固定阈值和调整审批算法的方式,提高审批工作落实的效率、质量和有效性,通过批量客户审批的方式,提高其经济效益和运营效率。

最后,优化风险控制手段,提升风险预测能力,将风险扼杀在摇篮里,通过跨域联合风险控制方式实现多渠道信息验证分析,及时预见风险、控制风险,提高风险应对能力、解决能力和响应能力。

(二)激活实体产业数据价值,创造数字信用

在产业数字金融发展过程中,还应以推进高质量产业链和生态圈建设为目标,大力支持企业数字化建设,提高企业数字价值开发能力,以便于金融机构根据企业的数字化能力提供精准的服务与产品,更高效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对于信息化技术水平较高、数字化能力较强的企业,金融机构可以加强精准服务。企业通过积累数字资产形成数字担保,降低金融风险,实现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双赢。对于数字化能力相对较弱、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的企业,金融机构可在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及建议,让企业更好地明确如何有效优化信息系统,提高数字化能力和信息技术水平,促进数字资产积累和数字价值转换。这类企业通过不断积累数字资产、提高数据挖掘应用能力、创造数字价值和加强数字信用,可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金融助力和保障。

(三)搭建产业数字金融科技平台,实现多方共赢

产业数字金融发展的根本特性是通过挖掘数据信息的价值,更好地控制风险,促进金融服务提质增效。搭建产业数字金融科技平台,可满足信息整合收集的实践需求,以及精准管理、精准服务、精准预警等管理需求,可以为金融决策提供更强大的支撑。搭建产业数字金融科技平台,可快速实现信息的收集与整合,打破信息交互壁垒,加强客户、金融机构、创新科技公司、政府等多方交流沟通,使各方主体协同发力,以高效的信息交互,实现场景化精准服务,达到多方共赢,根据数字金融产品的特性及可能存在的金融风险,不断优化和调整平台功能[9]。

四、结语

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金融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不可否认的是,新时期下金融行业面对的金融风险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为了确保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激发金融发展活力,有效应对金融风险问题,需要在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高监管精细化程度、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的基础上,推动产业数字金融发展,打开金融业发展新局面,有效应对金融风险问题,促进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和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营。

参考文献:

[1]孙乐明.新形势下金融风险问题剖析及对策探索[J].吉林金融研究,2020(09):22-24.

[2]韩贺洋,周全,韩俊华.数字经济时代数字金融“双风险”演变机制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23(03):98-106.

[3]高芸,牛志红.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路径探析[J].行政与法,2023(06):28-38.

[4]胡萍.产业数字金融,未来已来[N].金融时报,2023-06-19(006).

[5]李剑培,刘振鹏,顾乃华.传统金融可得性、数字金融发展与企业数字化转型[J].当代财经,2023(06):67-80.

[6]谢晶晶.发展产业数字金融是服务实体经济的新要求[N].金融时报,2023-05-29(010).

[7]张梦涵,张旭昶.新形势下的主要金融风险及产业数字金融发展[J].现代商业,2022(35):124-127.

[8]程新艳.基于新形势下创新金融管理与服务的策略研究[J].商展经济,2021(11):61-63.

[9]虞晓英.新形势下银行供应链金融的运营操作风险难点及管理研究[J].财富时代,2021(05):16-17.

[10]陆岷峰,欧阳文杰.地方金融监管机构的职责、痛点与监管方向研究[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20(01):11-18.

[11]王学凯,石涛.中国共产党百年金融风险治理的演变与启示[J].金融理论与实践,2021(11):1-7.

猜你喜欢

风险控制金融风险应对策略
金融风险防范宣传教育
构建防控金融风险“防火墙”
大力增强忧患意识 进一步防范金融风险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论增强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意识
J电气公司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医院财务管理风险及改进措施分析
关于当前互联网金融风险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