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优化统编版教材汉语拼音教学的支架
2023-12-19江苏省邳州市福州路小学高海刚
江苏省邳州市福州路小学 高海刚
汉语拼音不仅仅是学生学习汉字的基础,还是学生学好普通话的根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拼音教学是一大难题。拼音教学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语言学习能力。因而,教师在拼音教学中要引入高效的教学方法,其中运用思维导图就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思维导图具有较强的形象性、较高的图示性和知识可视化的特点,可以为汉语拼音教学带来较大的帮助。
一、思维导图在统编版教材汉语拼音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刚刚步入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无意注意的时间较长,以形象思维为主 ,由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汉语拼音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难点,也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中最枯燥乏味的内容之一。因此,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教师要以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为指导,创造性地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互动活动,多措并举、寓教于乐、注重整合,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克服学习汉语拼音的畏难情绪,让学生在全新的学习方式中学习拼音,体会汉语拼音学习的乐趣。
要想在整个汉语拼音学习活动中让学生保持对学习内容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把枯燥的教学内容,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之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快快乐乐地学拼音呢?笔者认为,运用思维导图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思维导图,就是运用一种特殊的图画和文字,把相关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层级图表现出来,将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汉语拼音思维导图就是把汉语拼音的要素声母、韵母和声调等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相比传统的教汉语拼音的跟读、认读模式,有序地出示汉语拼音思维导图,能够引导学生逐步识记,其多样化的图形、缤纷的色彩、不规则的线条,能够调动学生的眼、 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契合了一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学生在紧张的有意注意中,根据所学内容,通过自己的努力,从生活直观的形象思维逐步发展到了抽象的拼音符号思维。这样的教学方式,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需求,使汉语拼音教学获得了更好的效果。
二、思维导图在统编版教材汉语拼音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把关键字、颜色、图案结合在一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进而强化学生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优化统编版教材汉语拼音教学效果。
(一)巧用思维导图,激发学习兴趣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拼音的积极性,在统编版教材汉语拼音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保持学习兴趣。
比如,为了让学生体会到“a”四声的改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教师读,学生跟读”的方法,利用多媒体动画的形式呈现出四种小兔子的形态,并反复地训练,这很可能会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导致其注意力下降,很难让学生意识到“a”四声的变化以及四种小兔子的不同形态间存在的关系。这时,教师先为学生呈现图片,并且利用儿歌编写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导学生记忆“a”的四声,然后呈现“拼音蝴蝶a”,让学生保持高涨的情绪说出来。之后,通过多媒体呈现思维导图“拼音小火车a”(如图1),并且提问学生:“这一列小火车是由哪几个车厢组成的?”引导学生读出来。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归纳,试着让学生运用拼音填写的方法,让学生知道:每一个单韵母都有四声,如同蝴蝶的四只翅膀和小火车的四节车厢。
图1
对比传统的拼音教学模式,思维导图具有丰富的图片、色彩和线条,可以有序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逐步进行认识记忆,并且可以刺激学生的多重感官,让学生主动参与拼音学习中,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经过努力,按照所学内容,学生可以从形象思维慢慢过渡到拼音符号思维,集中注意力,提高拼音学习质量。这样,在汉语拼音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效果更理想,能够激发学生的拼音学习兴趣。
(二)善用思维导图,辨清易混难点
汉语拼音中部分拼音的形状、读音相似,影响了学生对拼音的学习,导致学生难以分清楚这些拼音之间的差别,造成错误记忆,甚至部分学生在毕业时依然无法分清楚这些容易混淆的拼音。通常,教师会运用强化练习的方法,帮助学生分清楚这些容易混淆的拼音,可是大多数学生练习中始终会产生比较多的错误,最终也无法分清这些拼音间存在的不同。在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让学生实施自主学习,从根本上找到这部分拼音之间存在的差异。
如在教学声母“b ”“d”“p”“q”时,师生一同找到这几个拼音之间存在的不同,从音、形等多个角度来分辨它们的不同点,最终形成一张思维导图。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出这几个拼音的不同点,引导学生记住它们的不同之处(如图2),帮助学生从根本上区分出容易混淆的拼音,提高学生的识记效率。
图2
课堂教学不能只看结果,还要看学生的探究过程。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素养的提升是在一步步的教学设计以及教学实践中达成的。只有教学设计思路、教学实践过程清晰明了,完整展示在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一年级学生面前,教学生成才能达到教学预设。
(三)活用思维导图,加强知识关联
在统编版教材的汉语拼音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拼音教学所具备的直观性特点,将原本抽象的拼音转变为具体化的音节与字符。在传统的汉语拼音教学中,教师一味地让学生死记硬背,虽然可以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记住拼音的具体写法及其读音,却会严重削弱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学生拼音学习的积极性下降。这时,教师就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利用画笔的形式来呈现拼音,填充上各式各样的颜色,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口语训练中,创设多种口语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从拼音的具体形状、读法来进行拓展延伸,消除学生学习拼音过程中出现的乏味心理。
如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按照拼音的具体特点进行绘画。教师先给学生讲解拼音的具体读法,让学生正确发音,然后提问:“通过这一拼音,你可以联想到什么?”学生会联想到许多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教师要让学生运用画笔来画出这一拼音。在学生绘画时,教师要主动和学生沟通交流,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表扬。学生完成绘画后,让学生展示出自己的作品并读出正确的读音,观察哪些学生绘画好,并且让学生评价自己的作品。教师可以将学生画得较好的作品挂在教室中,凑全26个字母,鼓励学生对这些字母仔细观察。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多开口表达,把字母和实际生活中的事物相联系,加深学生对拼音的理解。
(四)妙用思维导图,发展学生思维
在传统的汉语拼音教学中,在学习完全部的拼音音节之后,教师会通过反复朗读和默写的形式来让学生巩固拼音。这种单一的方法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固化了学生学习拼音的思维,学生只会机械性地记忆这部分拼音。而运用思维导图能够使教学获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如复习拼音,可以运用下面的方法展开教学:
师:我们学习拼音已经有一段时间,今天请同学们当一次小导游,带着拼音一起游玩吧。小导游们,请你们为拼音安排好座位,你们会如何进行安排?
生:在第一排座位上,让韵母宝宝坐好。
师:韵母宝宝是否可以随便坐?
生:单韵母坐在一起,复韵母坐在一起,特殊韵母坐在一起,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也要分开坐。
师:看来同学们都可以帮助韵母宝宝准确坐到自己的位置上,声母宝宝非常羡慕,你们应该怎么给声母宝宝安排座位呢?
生:在第二排的座位上,按照顺序坐好。
师:这个方法很好,那么,还有谁没有坐到座位上呢?
生:整体认读音节。
师:原来需要带上这么多的拼音呢,你们是否可以动笔为这些拼音安排座位呢?请你们自己动笔展开创作。
在学生整个创作中,教师发现灵活运用思维导图的过程就是学生进行创造的过程,学生想象力丰富,结合自己的喜好设计思维导图。学生制作思维导图时要独立思考,学会使用各种框架、线条等,在脑海中产生许多新的想法;学生建立起自己的思维导图后,和其他人的作品展开比较,也会产生许多新的想法。这样,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发展思维,提高分析能力。
思维导图属于一种高效快捷的思维工具,可以广泛运用到实际生活、工作、学习中。将思维导图运用到统编版教材汉语拼音教学中,能够将单一、乏味的拼音学习变得更具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拼音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