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长者公园场所精神的表达与重塑
2023-12-19谢咏诗张铭亦胡思影刘小彬彭秋丽黄秋燕
谢咏诗,张铭亦,胡思影,刘小彬,彭秋丽,黄秋燕
(广东理工学院建设学院,广东 肇庆 526070)
城市公园是城市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独具地域特色,寄托和承载着人们的场所记忆和精神文化。长者公园是广东省肇庆市首个为老年群体服务的公园,为老年人提供休闲锻炼、文化娱乐的场所,同时也是特色鲜明的孝文化传承地,以孝为内核,凸显孝道文化的魅力和色彩,弘扬中华民族经久不息的“文化基因”。长者公园以植物、山体、水体、小品等要素为载体进行景观营造,贴近居民生活场景并赋予其场所精神,最终将场所从物质层面升华到精神层面[1],形成具有独特价值的空间场所。国内学者对场所精神的理论已展开了大量思考和研究,魏可欣等[2]以黄帝陵景观设计为例,立足地方自然生态与人文历史背景,通过阐释地方文化内涵为景观设计提供借鉴;郭峰[3]以“城市印象”“场所精神”为范本,从“生态风景”“自然风景”出发进行比较,为地方景观设计提供新的构想;盘育丹等[4]采用以环境为基础的文化建筑空间创造方法,从建筑、场地环境和人文脉络等方面进行论述并提出诠释场所精神的建筑设计策略;赵玉龙等[5]以当代都市园林的发展为案例,从都市发展的“异化”入手,对都市园林的产生进行了合理的思考。鲜见风景园林学科视角下肇庆市长者公园场所精神的研究报道。本研究以肇庆市长者公园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场所精神,发掘其独特的文化精神,旨在为该类型公园的景观营造提供参考与借鉴。
1 场所精神概念
场所狭义上可以理解为“基地”,广义上则为“土地”。场所理论源于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后来挪威城市建筑学家诺伯舒兹将其与建筑学进行结合[6],提出了场所精神(Genius loci)的概念。诺伯舒兹[7]在《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中提到,早在古罗马时代便有场所精神的说法。诺伯舒兹认为,建筑与环境不是符号的集合,而是人们意识与形态的集合,这种意识与形态即场所精神[8]。其认为场所精神是在特定的地点、特定的人群和特定的建筑通过反复作用和联络然后在情感和记忆中形成的概念,而且场所精神具有方向感和认同感2 个功能,方向感是人对场所空间的认知,认同感是人对所在场所和空间的氛围感知[4]。场所精神所蕴含的理念逐渐运用在中国的现代园林建筑以及城市设计中[9]。
2 研究地概况与方法
2.1 研究地概况
肇庆市位于珠三角西北部,是“广佛肇经济圈”的主要城市和东南各市通往西南地区的重要交通节点,属典型亚热带气候,自然植物植被和群落丰富多样,森林植被覆盖率达60%以上。长者公园位于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七星岩景区东侧,毗邻仙女湖,占地面积约4.3 hm2,原为广东省干部疗养院和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因星湖大道建设需要而搬迁。因为长期缺乏维护,旧址内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对该场地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丧失。直到长者公园的建成开放,场地才得以重生,形成了集休闲、娱乐、教育于一体的主要服务于老年人群体的开放式公园。
2.2 研究内容及方法
2022 年5—6 月运用实地调查等方法,对长者公园的建筑、小品、人文景观和植物资源等进行分析,通过摄影记录特色景观,重点关注风水树种、乡土树种、寓意树种等植物资源。结合肇庆市和长者公园旧址的实际情况,分析场所精神在长者公园的具体应用与表达。基于生态学、风景园林学、环境心理学等多个相关学科的理论与研究方法[10],研究肇庆市长者公园的景观规划。
3 场所精神在长者公园中的表达
3.1 植物资源
合理的植物绿化设计有助于营造公园清新自然的空间氛围并提升景观效果,还能进一步增强人与场所的互动,提高使用人群的体验感与认同感。同时,植物具有安抚情绪和疗愈心灵的特殊作用[11],人们处于绿意盎然的空间氛围中心情会更加放松,有益于老年群体的健康。植物本身也蕴含着精神内涵,如荷花(Nelumbosp.)寓意出淤泥而不染,松寓意百折不挠、坚毅等。
长者公园的植物种类较为丰富,共有74 种,但乡土树种较少,且植物景观的层次感不够丰富。乡土植物与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能够很好地适应和协调,具有安全稳定性高和抗逆性强的特点,彼此之间形成良性的物种竞争,不易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12]。在植物的配置和选择上应优先考虑乡土植物[13],如刺桐(Erythrina variegata)、红蕉(Musa coccinea)、木棉(Bombax ceiba)、蕉麻(Musa textilis)、苹婆(Sterculia monosperma)等,丰富公园植物资源。此外,老年群体对传统的文化和事物比较感兴趣,在植物配置上可适当考虑引入风水树、寓意树等,如种植万年青(Rohdea japonica)或罗汉松(Podocarpus macrophyllus)寓意健康长寿、吉祥富贵,吊钟花(Enkianthus quinqueflorus)寓意花开富贵、热闹喜庆等。
3.2 景观小品
景观小品是景观中的点睛之笔,一般体量较小、色彩单纯,对空间起点缀作用。景观小品包括建筑小品、生活设施小品和道路设施小品。景观小品与设施在景观环境中表现种类较多,具体包括雕塑、壁画、艺术装置、座椅、电话亭、指示牌、灯具、垃圾箱、健身、游戏设施、建筑门窗装饰灯等。
特定的人群和特定的场所反复作用和联络有利于形成场所精神,让人们反复地参与到场所活动里,有助于提高人们的体验感和认同感,而景观小品是吸引人们参与活动的重要元素。在城市公园建设过程中,景观雕塑、水景、景墙、廊架、山石等景观小品的合理搭配以及与绿化的有机结合,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休憩功能和丰富的户外体验[11],还有利于人们内心形成归属感与认同感,并以此来传达文化的特殊内涵,展现地方文化、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重塑公园流失的场所精神,进一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游玩,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13]。长者公园是全国首创的以“孝”文化为主题的公园,通过养生拳谱的浮雕墙、象棋形式的石桌、孝道场景雕塑(如孩子给母亲洗脚)、龟雕塑、二十四孝文化展示墙等景观小品设计展示中国的孝道文化及传统文化,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老年人活动往往与孙辈同行,公园内也提供有足够的桌凳与旅游公厕等硬件设施供游客使用,每处观赏点均设有无障碍通道,还在孝文化园特设了儿童游乐区,让小朋友在游乐中感悟孝道,有利于年轻一代进行孝文化的精神传承。通过不同景观小品的设计,较好地诠释了具有独特地域文化特征的场所精神,唤起人们的情感记忆,提高熟悉感和归属感。
3.3 建筑空间
经历历史沉淀的建筑是当地人的记忆载体和文化坐标,通过对地方元素和地域文化进行全面剖析,可以在形态上反映地方精神[9]。长者公园对旧建筑的相关功能进行了完善,根据原建筑特色进行更新改造,并保留建筑特色,以此延续建筑的历史和文化,强化人们的记忆。公园里保留的建筑成为老年人的室内活动场所,如琴棋文化楼给老年人提供唱歌、下棋等文化娱乐和人际交往的空间,老人食堂给老年人提供午餐。不仅具有历史意义,还能节约改建资金,更能引起人们情感的共鸣。运用文化廊道、雕塑小品将景观视线、建筑与文化特色进行合理搭配,将本地“孝”文化的建设与人们的互动展现出来。公园中还建有文化藏馆、艺术馆,将肇庆市文化以及孝文化展现在人们面前,增强公园游客的参与度和互动的积极性,并以此为基础建造富有传统文化特色的空间提升居民的归属感与认同感。此外,公园内还建有老年人阅读室和长寿文化区等空间,同时设立老年大学,旨在为老年人普及养生知识和科学知识,并丰富其精神生活。
根据功能和特色,长者公园设立了健身锻炼区、湖边观赏区、娱乐休闲区、丹顶鹤孵化区以及书画文化区,将原本的失落空间转化为积极空间,不仅满足公园游客的基本活动需求,还可以提升其认同感和归属感,激活人们对公园的场所记忆[14]。通过建筑空间的规划设计可以将不同时期的文化内涵进行有效结合,重塑为公园独特的场所精神,打造出集休闲娱乐、文化教育为一体的场所,从而带动景区经济的发展。
4 场所精神的重塑策略
4.1 增强人们与公园的对话,提高认同感
人们与长者公园通过反复联络和参与实践活动而加深记忆。人们与公园的对话形式较单一,重塑场所精神主体应当以人为主,考虑并尊重每个群体的心理感受,使得每个群体都能够参与进来,共同重塑场所精神[14]。首先,公园可以通过满意度问卷调查、走访群众和平台反馈等方式了解人们的需求,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文章让人们了解公园的建设和使用情况,然后根据公众的意见对公园进行建设和完善,以此来提高人们的参与感。其次,可以在科普场馆内增加互动的类似于肇庆市博物馆的智能面板进行视频投影科普活动,在园区里增添以“孝”和地域文化为主题的场景互动活动,如举行孝顺长辈的文艺演出、制作肇庆特色美食的体验等,以增强游客的参与感和认同感,营造出独特的文化气息和氛围。
4.2 增强公园历史景观的延续性,唤起归属感
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是该场所在岁月长河中人类活动凝结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周边居民的集体记忆,保留长者公园的历史建筑可以唤起人们对公园的熟悉感和归属感,延续历史文化。公园对旧址的建筑进行修缮和保留,是对历史景观的延续,同时也要根据时代的变迁、环境的变化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在尊重人们对公园历史记忆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承展未来[14]。在公园整体的建设中,色彩、材质和风格应统一,运用旧址中的铺装材质会具有熟悉感和历史感,而地域性的元素如将山、粽子等元素应用到石头形状和小品的雕刻中以及开设文化展示区,更容易引起人们的精神共鸣,激发出人们的集体记忆,唤起归属感。除了构筑物,也可以采用保留原址古树和种植乡土植物的方式唤起人们的熟悉感,长者公园内的乡土植物和蕴含肇庆市文化特质的植物应用较少,应考虑种植更多的地被植物、灌木和乡土树种以及彰显肇庆市独特文化的树种,如刺桐、人面子(Dracontomelon duperreanum)和柚子(Citrus maxima)等,以提高人们的熟悉感和认同感。
4.3 营造有特色的主题氛围,重塑场所记忆
每个场所都有不同的空间氛围,而公园所展现的文化氛围是使人们对其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的核心。长者公园宣扬孝道文化的构筑物小品和活动区域,成为该公园吸引人们的最大特色。应根据公园游客群体营造不同的氛围,以满足不同群体的心理需求[11]。如公园中郁郁葱葱的植物和清新的空间可以为老年群体和成年群体提供安静轻松的场所,满足人们释放压力、舒缓身心的需求,使人们内心产生对公园的归属感;儿童和青少年正处于活泼好动的时期,公园提供丰富有趣的活动设施和开阔的活动场地供其玩乐,游乐场地可以变换成明亮的颜色从视觉上使孩子们感到生动热情,也可以结合公园中的丹顶鹤孵化区设置动物喂食和互动的活动,增加公园的趣味性。公园的空间氛围也可以通过气味来营造,如保留旧址中的芳香植物,另外,增加种植鸡蛋花(Plumeria rubra‘Acutifolia’)、桂花(Osmanthus fragrans)、白兰(Michelia alba)等具有肇庆地域特色的植物,熟悉的气味有利于人们记忆起过往,对公园产生熟悉感和认同感,从而引起精神上的共鸣[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