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管风琴教学中戏曲音乐元素应用研究*

2023-12-19

大众文艺 2023年21期
关键词:管风琴曲式戏曲

苏 媛

(新疆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49)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科技的进步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电子科技的出现为音乐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电子乐器也随之诞生,成为当今世界的一种重要艺术形式。随着时代的更迭发展,电子乐器现已被大众所熟知。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电子管风琴也在不断地进行更新和创新,不仅在功能有着更多地实用性,在演奏形式和教学方法上也有了新的改变。其音色、功能就可以模拟出整个交响乐队的乐器、电子乐器、中国传统乐器的各样音色,逼真的音色演奏程度也越来越高;也是因为电子管风琴乐器音乐演奏的多样性,演奏的作品风格和类别就应和现今时代的发展与主线条相关联,将各种不同的音乐元素相融合,进行创新、演奏,才能使得我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通过电子管风琴演奏的传播路径,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一、戏曲音乐文化

戏曲音乐是中华传统音乐文化中珍贵的组成部分,它源远流长,融合了文学和诗歌的精华。在电子管风琴教学研究、演奏领域中,需要结合传统优秀音乐文化的传播与弘扬,而戏曲音乐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戏曲音乐有着顿挫抑扬的吐字、委婉的唱腔、多彩的韵味、细腻的表演等演出形式,呈现出了中国特有的文化体系,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中一个重要的载体。[1]戏曲音乐凝聚着中国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学思想的精髓;在传统艺术中的审美品格追求“境”,戏曲音乐也不例外,追求“以少胜多”“以少胜多”“虚实相生”“以形写神”的意境;并巧妙地运用“留白”效果,常常给人“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感觉。[2]

传统的戏曲音乐在现代科技时代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在一段时间内的传播受到限制,也受到了一些不利的影响;如果能将戏曲音乐与现代的流行音乐或者古典音乐等音乐风格进行有机结合,着力于作品的创新、融合,构建成一种新型的艺术表现形式,就可以受到广大学生们和大众群体的关注与喜欢。通过电子管风琴演奏作品为传播媒介,就大大加强了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力度。

二、戏曲音乐元素介绍

(一)戏曲音乐的历史和特点

戏曲音乐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它起源于民间歌舞,经过长期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戏曲音乐起源于汉代的音乐艺术,在唐代达到顶峰,并随着宋元明清几个朝代的不断发展成熟。在传统戏曲中,音乐是舞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无音不戏”之说。

戏曲音乐的特点是多样的。从曲调来看,戏曲音乐的曲调优美动听,旋律华丽隽永,具有强烈的情感表现力。从节奏上来看,戏曲音乐节奏变化精彩,慢时缓慢细腻,快时热烈激昂,富于变化和张力,既能表现轻松欢快的气氛,也能表现激烈的战斗和悲壮的情感。

戏曲音乐在表现手法上也很独特。传统的戏曲音乐有许多独特的演唱方式,如黄梅、评剧、豫剧等,演唱时扮演不同角色的演员会根据剧情和角色的性格特点,动用不同的唱法来表现情感。此外,戏曲音乐中还有许多传统的演奏器乐,如京胡、二胡、琵琶、扬琴等,这些乐器能够很好地表现戏曲角色的性格特点和情感状态。

戏曲音乐是传统文化的杰出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历史背景,并以其独特的方式展示出来。了解戏曲音乐的历史和特点,对于电子管风琴的教学和演奏,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戏曲曲目的风格特点和表现手法,提高演奏水平,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二)戏曲音乐的曲式和节奏

戏曲音乐是一种兼具表演和音乐艺术的综合艺术形式,具有多种不同的曲调和节奏。其中,常见的曲式包括花腔曲、板子曲、牌子曲、调子曲等,每一种曲式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与此同时,戏曲音乐的节奏也十分丰富,包括常见的四拍、六拍、八拍、十二拍等,每种节奏都有着其独特的韵律感和情感表达。

在电子管风琴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于戏曲音乐的曲式和节奏的感知能力;学生应该能够分辨不同的曲式和节奏,并能够根据不同的曲式和节奏进行演奏;此外,教师还应该帮助学生理解曲式和节奏对于音乐表达的重要性,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将其融入演奏中,使演奏更加生动和有感染力。

对于学生而言,学会掌握戏曲音乐的曲式和节奏是必要的基础素质。通过反复练习,他们可以逐渐掌握各种曲式和节奏,并能够及时发现演奏中的问题和不足,并采取措施来提高水平。只有不断地精益求精,才能更好地展现戏曲音乐的韵味和魅力,也才能在电子管风琴教学和演奏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华。

三、电子管风琴教学中戏曲音乐元素的应用研究

(一)戏曲音乐元素在电子管风琴教学中的重要性

戏曲音乐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已成为现今电子管风琴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戏曲音乐在电子管风琴教学中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戏曲音乐可以丰富学生的音乐素养。戏曲音乐具有深厚的文化渊源和丰富的音乐形式,它独具特色的曲调、曲式和节奏等元素,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力和表现力。

2.戏曲音乐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的戏曲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体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表现形式具有高度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将戏曲音乐元素融入电子管风琴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升民族自豪感。

3.在电子管风琴演奏实践中,戏曲音乐元素具有独特的表现方式和艺术效果。戏曲音乐的曲式、旋律、节奏和音色等元素能够为电子管风琴演奏带来新颖的表现形式和艺术魅力,拓宽了电子管风琴演奏的表现手段和形式。

(二)戏曲音乐元素在电子管风琴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1.了解戏曲的产生原因和背后的文化

戏曲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传说人物等。它反映出各个时期的审美理想,并折射出当下的社会状况。通过在课堂上深入探究京剧、昆曲、秦腔、黄梅戏、粤剧的历史渊源,以及它们在当今社会的影响力,我们可以帮助学生们理解戏曲的各种形式,并且帮助他们探究它们的起源,进而深入挖掘它们的精髓。

教师也可以选择适合的戏曲音乐曲目进行教学,例如京剧、豫剧、评剧等,根据不同曲目的特点和难点进行讲解和演示。例如,在教学京剧音乐时,可以先讲解京剧音乐的节奏、曲式、唱腔与伴奏的关系等基础内容,再通过视频、音频演奏和唱腔进行欣赏;可以引导学生掌握戏曲音乐的演唱技巧,并将其运用到电子管风琴演奏中。

此外,还可以通过掌握戏曲音乐的表演艺术特点,提高学生的舞台表演技巧和音乐表现能力。在传统戏曲演唱中,往往需要配合乐器演奏,尤其是京剧、豫剧、评剧等,因此将戏曲与电子管风琴相结合,可以使戏曲演唱更加丰富多彩。

2.选择需要学习并能在专业演奏中能进行改编、创新的作品

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给学生课堂讲授也是通过一些较大的,仍然存在的广为流传的戏曲进行学习与鉴赏,现代戏与传统戏结合的作品,或者改编过来的京歌,进行分析与解读,不仅针对作品的背景来了解戏曲,更是要从戏曲的唱词、曲调进行分析。

四、电子管风琴演奏改编、创新戏曲音乐形式

由于电子管风琴具有多种音色,可以通过调整音色和音量来呈现出不同的戏曲风格和情感表达,也可以充当交响乐团的伴奏声部进行演奏;同时,电子管风琴演奏还可以加入自己的即兴创作和编曲,使得戏曲演奏更富有创意性和个性化。

在戏曲与电子管风琴的融合中,改编曲目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改编曲目可以将戏曲中的经典元素与电子管风琴的音乐特点结合起来,形成全新的音乐作品,既能够保留戏曲的传统特色,又能够让电子管风琴的音乐魅力得以展现。

(一)改编曲目的选取

改编曲目的选取应该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1.经典元素的价值和知名度作品

选取经典元素是改编曲目的基础。经典元素通常是指在戏曲中被广泛使用的旋律、主题、音乐片段等等。这些独特的元素不仅拥有极其丰富的内涵,而且还拥有极强的魅力,它们不仅会激发出新的观众,还会将传统文化发挥到极致。

2.音乐元素的可塑性和适应性

选取的经典元素必须能够适应电子管风琴的演奏特点和音乐风格,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和适应性。电子管风琴的音色丰富、演奏方式多样,但相比于传统的戏曲乐器还是有一定的限制。因此,选取的经典元素需要能够在不失传统特色的基础上,要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变化空间。

3.曲目的难度和可操作性

选取的改编曲目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演奏能力。曲目的难度和可操作性应该与学生的年级、水平和技巧相匹配,既要有一定挑战性,又不能过于困难,保证学生能够顺利完成演奏。

例如《长恨歌》是唐代李白的长篇叙事诗,被认为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一。电子管风琴改编的《长恨歌》采用了多种音色和效果,在音乐上很好地展现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在演奏过程中,学生也是需要通过对音量、音色等参数的细致调整,演奏奏法和戏曲作品节奏的准确性,来表现出诗中所描绘的各种情境和情感。

(二)戏曲音乐元素在电子管风琴演奏中的实践效果

戏曲音乐元素在电子管风琴演奏中的应用是具有创新意义的,这种应用在教学中的实际效果也非常显著。在电子管风琴演奏中融入戏曲音乐元素,可以使演奏更具有表现力和魅力,也能提高演奏者的艺术水平和创造力;可以让电子管风琴演奏更加具有情感和特色,使演奏更加精彩。例如,加入一些戏曲唱腔、曲调和音乐情感元素来表现戏曲音乐的特点和精髓,使演奏更为精致和高雅。

在电子管风琴教学中,通过融入情感因素,学生们能够更深刻地体会音乐,并且对它产生更深的热爱。同时,戏曲音乐的学习也可以增强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音乐素质。

戏曲音乐元素在电子管风琴教学和演奏中的应用,是具有多重创新价值的,可以增强音乐表现力和魅力,提高音乐教学和演奏的效果,同时也能增强学习者的音乐素养和创造力。在实践中,我们应该不断探索和尝试,通过合理的应用戏曲音乐元素,来提高电子管风琴的艺术水平和表现力。

(三)电子管风琴教学中戏曲音乐元素应用的问题与对策

在电子管风琴教学中融入戏曲音乐元素具有很多益处,可以提高学生对戏曲音乐的欣赏和理解,增强他们的音乐素养和表现力。但是,在实践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由于电子管风琴教学的特点,学生对戏曲音乐的了解可能较少,因此他们对戏曲音乐元素的掌握程度也可能不够高。这一点可能会影响到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兴趣。还有戏曲音乐元素种类繁多,如何选取和应用,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如果教师没有清晰明确的目的和方法,可能会无法将戏曲音乐元素与电子管风琴教学有效结合。

再次,电子管风琴演奏技巧较为烦琐,如果在加入戏曲音乐元素后,学生容易出现奏法、节奏、演奏风格等错误,这也会影响教学效果。

针对以上问题,教师在选择和应用戏曲音乐元素时要考虑到目的和方法,让学生理解并学会运用,而不是简单的植入。其次,可以逐步将戏曲音乐元素引入教学中,结合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避免一下子过多引入造成学生的负担。

在电子管风琴教学中,戏曲音乐元素的应用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现力,但要想真正取得效果,需要制定合理的计划,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方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五、结语

电子管风琴因其演奏方法与乐器结构的特点,可以用来演奏交响化、多声部的音乐作品,也可以移植改编演奏管风琴作品、流行作品等,演奏风格不受限制。电子管风琴的学习者正在被这种新兴技巧所吸引,他们越来越倾向于演绎经过改编的交响乐、电子管风琴原创作品,但是他们却很少去关注那些已经存在了千年的古典戏曲、著名的戏剧家、著名的戏剧理论家。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世界里,我们应该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保护并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建议将戏曲纳入教学体系,并鼓励学生们通过认真学习来提升自己的表演技巧。

通过电子管风琴乐器演奏改编、创新戏曲元素的音乐作品近年来也是呈现出蓬勃之势;将现代乐器的演奏与戏曲元素融合起来,会形成全新的音乐风格;如何将戏曲音乐引入专业技能教学课堂中,这也是我们长期需要考虑的一个教学内容。

在专业技能课堂教学中引入戏曲音乐,让学生学习戏曲音乐是非常有意义的。通过这一学习过程,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中国戏曲文化和音乐文化,并积极地参与到解读和传承环节中,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对音乐的审美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荣誉感和民族自信心。

猜你喜欢

管风琴曲式戏曲
电子管风琴曲《赛马》的演奏实践研究
和声在电子管风琴即兴演奏中的应用研究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管风琴与电子管风琴演奏技巧的对比性研究与思考
变体曲式的“再变”及结构范畴的结合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边缘曲式所属范畴的判断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论并列曲式的审美特征
戏曲的发生学述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