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漆画发展研究

2023-12-19李小军伍美坚

大众文艺 2023年21期
关键词:漆画漆艺广东

李小军 伍美坚

(肇庆学院美术学院,广东肇庆 526060)

从近十年入选国家级漆画展和省漆画展的作者数量统计来看,广东已是中国漆画创作的重要地区,成绩斐然。广东漆画的发展,得益于广东最早探索现代漆画创作、拥有完备的漆画组织队伍和基地建设、注重漆画的对外交流等优势。这几个方面紧密结合,相互促进,成就了广东漆画的繁荣发展。

一、广东漆画的演进

1.传统漆艺的积累

漆画的技法源于传统漆工艺,漆画的形成离不开技法的积累和准备。从出土的文物来看,广东出土的战国、秦代漆器主要采用彩漆髹涂、勾线的技法,和邻省同时期漆工艺相同。到了汉代,广东的漆工艺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如南越王墓出土的漆器里面就包含髹涂、彩绘、针刻、镶嵌等工艺。彩绘一般是黑漆地上施彩,颜色以红、白等色为主。及至唐宋,广东已有金银平脱这种唐代最具代表性的漆工艺,从广州唐墓出土的金银平脱铜镜便是明证。阳江市南宋墓出土的描金漆器也证明了描金工艺在广东已有一定的发展。明清时期,“广器”被销往欧美和东南亚地区,金漆、描金、彩绘、镶嵌、雕填、研磨、退光等工艺在此时得到全面的应用,广东的漆艺已经非常发达,为广东漆画的形成积累了厚实的基础。

2.现代漆画的萌芽

经过古代漆艺和近现代广州、佛山、潮州、阳江等主要漆艺产地长期的积累,广东漆艺的胎底、贴金、描金、彩绘、雕填、镶嵌、罩漆、堆漆、研磨、退光等工艺日臻完备,这些技法同样会贯穿漆画创作的整个过程,满足创作表现所需,为现代漆画的萌芽做好了技术上的准备。同时,时代发展和人民对漆艺术多元的表达和审美需求,也促进了广东现代漆画的形成。

例如金漆画技法,在潮州、广州、佛山发展得非常成熟,金箔就包括库金、赤金、青金、白金等多种类别。各种金箔又可以加工成碎箔、不同目数的金粉等形态,在技法上又可以应用为贴箔、描金、晕金、堆金等。再加上绘制时金色的间隔交错和疏密变化,可以说金漆技法表现力是非常丰富的。金漆画技法常用于表现人物故事、山水风景、花鸟蔬果、瑞兽博古等题材并留下了大量的艺术精品,产生雍容华美的艺术效果,已经具备现代漆画表现的需求。

近年来研究发现早在民国时期,漳州金漆画家吴埜山在广州创作了一批金漆画作品,包括《象耕图》《自画像》《孙中山像》等。“象耕图”本是来源于中国远古的题材,历代留下了不少精美的作品。从款识“己巳五月漳州吴埜山作于岭南六榕古寺千佛塔下”来判断,《象耕图》是1929年5月创作于广州的六榕寺。该作品利用金漆画的技法表现南国田园劳作的场景,但有别于传统金漆画的程式化和装饰感,人物、大象的造型应用了较为写实的造型,用了金色和明暗过渡关系表现了画面的立体感和空间感,可见是利用了西方现代绘画造型的手法。

从广东省博物馆藏的金漆画来看,潮州的能工巧匠在长期的漆艺实践过程中,已经掌握用“洗漆水”来表现金漆画的造型与立体感,通过洗薄漆和金粉、通过晕金技法控制金粉的渐变来塑造立体感,但市场的需求导向和现代绘画素养的缺乏使他们没有向现代漆画方面发展。从彩绘和描金的几个例子来看,传统漆艺技法是客观的存在,从传统以装饰为目的漆绘向现代以审美为目的漆画转变的关键还是作画者的造型能力和艺术观念。广东是中西文化的交汇处,对外交流发达,近代许多现代的艺术观念是从这里传入国内。从吴埜山在广州、香港、新加坡等地的艺术活动来判断,他应有机会受到现代艺术观念和表现形式的洗礼。从另外一幅金漆画作品《自画像》中的题款“吴埜山以金漆画总理遗像见赠,画虽取法西,而应用金漆仍然成祖国之粹,特给此证为纪念”,①可见其创新之处是在中国传统艺术精粹的基础上汲取西方绘画艺术表现手法,探索漆绘的“绘画性”,推动传统依附在器物表面的漆绘向“架上绘画”的转变,为传统漆绘转化为现代漆画迈出了可贵的一步。因此,广东是中国现代漆画探索与萌芽发展的其中一个重要地区。

从全国范围来看,从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雷圭元、李芝卿、沈福文等人也在四川、福建等地开展了现代漆画的探索,通过国外留学漆艺,接受现代艺术的教育,归国后进行漆画创作、教学和展览,共同推动了中国现代漆画形成和发展。

3.越南漆画的促进

20世纪20年代末,现代漆画在广东还在萌芽和探索之中,而越南的传统漆艺由于受到法国现代艺术的启蒙和激发,蜕变发展为现代意义上的磨漆画,成为越南最具特色的画种,是传统漆艺适应时代发展向纯绘画转变的典范。1962年秋,中国在北京和上海举办了“越南磨漆画艺术展览”,期间引起周恩来总理的关注和画家们的极大兴趣,例如林风眠在观展后,在《丰富多彩的越南磨漆画展览》一文中写道:“越南的艺术家从他们祖国古老的艺术遗产中,汲取了精华并突破了传统……深入到工艺美术的领域里,使绘画与工艺相结合,创造出光辉的漆画。”②越南磨漆画展促进了人们对传统漆艺创新发展可能性的认识,建立了传统漆艺可以发展为独立画种的观念,激发了中国发展现代漆画的雄心和行动。1963年,国家派遣广州美术学院的蔡克振等留学越南学习磨漆画,1966年学成归国。

留学期间,在越南老漆工丁文贵的指导下蔡克振学习了制漆和漆艺技法,包括炼漆、髹漆、裱布、刮灰、打磨等。后在漆画家黄积铸、陈庭寿两位教授的指导下学习漆画创作,学习勾线、髹涂、螺钿与蛋壳镶嵌、贴箔、洒粉、罩漆、研磨、抛光等技法,制作了数十件漆画技法样板,创作了一批漆画。

蔡克振汲取越南漆画创作的经验,掌握了漆画的丰富表现力,归国后投身于现代漆画的教育、创作和队伍建设之中,最终促进了广东漆画的形成与发展,是中国现代漆画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见证者和参与者。目前,广东有十余所高校开设漆画专业或课程,每年输送了大批漆画人才,不断为广东漆画提供发展的力量。

二、漆画组织与队伍

2001年1月,中国美术家协会首届漆画艺术委员会成立,广州美术学院教授蔡克振当选为首届艺委会主任。原中国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王春立对蔡克振在中国漆画创作、教育和中国美协漆画艺委会工作等方面做了客观而全面的评价:“……,漆画艺术委员会每年都举办重大学术活动,如全国漆画展、国际邀请展、学术提名展、高研班、学术研讨会、参与北京国际双年展等,为出作品、出人才,做了大量工作。在漆画艺术委员会的支持下,各地涌现了众多漆画创作团体,许多大学本科和研究生班设有漆画专业,因而使全国作者从原来百余人激增至两三千人。从入选全国美展少量作品,发展到在今年专门设置一个展区展览漆画作品。漆画创作,已成燎原之势。”③2011年以来,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二、三届漆画艺术委员会成立,广东的李伦、苏星、陈志强当选为委员,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力量,不断推动广东漆画事业向前发展。2000年10月,广东省美术家协会首届漆画艺术委员会成立,主任为蔡克振,副主任为卓德辉,秘书长为陈勤群,委员为陈志强、石萍、李伦、冯树华、张幼农、岑凤环。

2013年5月,广东省美协第三届漆画艺术委员会成立,主任为苏星,副主任为李伦、陈志强、蔡江宇,秘书长为刘春潮,副秘书长为关慧仪,委员为童燕康、何新闻、石萍、韦潞、杨健、陈自豪、岑凤环、许平、林少芳、陈锐。

2017年11月,广东省美协第四届漆画艺术委员会成立,主任为苏星,副主任为李伦、陈志强、蔡江宇,秘书长为刘春潮,副秘书长为关慧仪、刘飞、余潮松,委员为蔡江宇、何新闻、李小军、韦潞、杨健、陈自豪、林少芳、朱斌、叶国才。

2019年4月,广东省青年美协首届漆画艺术委员会成立,主任为李小军,副主任为林钟才、杨健、余潮松、朱斌,秘书长为刘飞,副秘书长为陈自豪、林少芳、韦潞、叶国才,委员为鲍琴、蔡雨桐、陈益品、陈志芳、海艺膑、李进、李瑜琪、梁永顺、林晓莺、伍美坚、吴旭东、吴永强、徐琳、许荣聪、姚帮亮、严宾连、袁溶、钟伟勇、韦月、文政、张峻侨、黄练基、蔡潮阳。

自广东省美协、广东省青年美协漆画艺术委员会成立以来,开展了大量漆画相关工作,为广东漆画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包括漆画创作的组织与指导、举办漆画作品展、指导市、县、区成立漆画艺术委员会、举办漆画创作高研班和开展漆画交流活动等。2000年以来一共举办了一届全国漆画作品展、八届广东省漆画作品展览、二届广东省青年漆画作品展,为漆画创作者搭建了展示、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举办了二十一期漆画创作研修班,培养了近五百名漆画创作人才;在阳江、广州、肇庆、佛山、江门、珠海、河源、中山、东莞、湛江、梅州、丰顺、花都、增城等市、县、区成立漆画艺术委员会,通过举办地区漆画研修班、漆画展览、漆画创作交流与实践,促进了地区漆画的发展;组织漆画队伍进行国内外的交流,扩大了广东漆画的影响力,促进了广东漆画的蓬勃发展。

三、漆画基地建设

在广东漆画发展的过程中,各级漆画基地通过传统技艺传承、漆画人才培养、举办展览和开展学术活动,为广东漆画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1976年,原阳江漆器厂就建为广州美术学院的漆画实践教学、创作基地,漆画教师把创作项目带到漆器厂制作,如1980年大型壁画《葵乡》就是在漆器厂制作完成的。实践教学中,学生与漆艺师傅合作,相互交流学习,有效提高了漆画创作实践能力,为广东漆画的初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011年阳江成立了“阳江漆艺院”,以生产性保护方式对阳江漆器及髹饰技艺进行生产性保护,建立阳江漆器博物馆、漆艺研学基地、漆器工艺厂等机构,设有展示厅、非遗传承人工作室、漆工室、脱胎室、髹饰室、创作室、教研室等区域,集漆艺传承、创作、展示、研发、教学、生产和销售于一体。和当下的文化创意产业及国家文化政策紧密结合,不断恢复漆艺的传统,推出新的产品,大力发扬阳江传统漆艺文化和产业。近年来,阳江漆艺院获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单位”“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等称号,在阳江漆艺的传承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4年以来,广州小洲艺术区建立广东省美协漆画创作基地和教学区,承办了十余次广东省漆画创作研修班;设立专门的展厅,长期陈列漆画作品,近年来举办了三届“漆情画艺—小洲漆画艺术展览”“问道南北—上海•山西•广东漆画作品邀请展”等展览,搭建了漆画创作人才培养和漆画创作展示与交流的平台,推动了广东漆画事业的发展。

2017年以来,肇庆学院建立了“广东美协漆画创作基地”“粤港澳大湾区漆画研究基地”,举办了第一届、第二届广东漆画创作研修班,举办了广东省第五届、第六届漆画作品展和广东省首届、第二届青年漆画作品展览,2019年承办了“第十三届全国美展漆画创作研讨会”,为广东漆画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0年6月,丰顺县成立了漆画基地,通过举办三期漆画研修班,聘请国内漆画专家开展教学与创作指导,漆画作品多次入选国家级、省级漆画展览,为当地培养了一批漆画创作人才。2021年,佛山白泥镇投资建立了广东省美术家协会漆画创作基地,建设漆工坊、漆画展厅和漆艺作品展示区,逐渐形成一个以漆画艺术为特色的文化创意区。此外,江门、中山、河源、佛山等地,一批漆画艺术家建立了漆画工作室,以工作室作为地区的漆画基地,团结汇聚漆画创作人才,进行漆画创作研究,有力推动了地区的漆画发展。

四、漆画对外交流

广东省美协和广州市美协漆画艺术委员会成立以来,在对外交流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1996年7月,“96中韩漆艺交流北京展”在北京举行,广东陈志强、张温帙、石萍参展。2005年2月,蔡克振带队访问越南胡志明美术大学。2005年5月,苏星带领十余名广东漆画家赴厦门、福州考察、交流漆画。2005年9月,“岭南风—漆画作品展”在香港中文大学举办,展出漆画作品五十余幅,蔡克振进行《现代漆画艺术》讲座。2009年3月,“岭南漆画世界巡回展”在广州抱趣堂举行首展,第二、第三站分别在苏州、无锡举行。2009年9月,“中国广州漆画艺术作品展”在德国法兰克福展览。2010年1月,“中国当代漆画高等教育论坛暨全国漆画作品观摩展”在江西南昌举行,广东蔡克振、李伦、蔡江宇、许平、李小军参会。2010年,“自然•生命—苏星、刘春潮漆画作品联展”在德国法兰克福举办。2011年7月,蔡克振组织“岭南漆画考察团”赴越南访问国家博物馆、越南河内美术学院及越南美术家协会,参观考察漆画。2014年10月,苏星在新西兰奥克兰、惠林顿举办“漆画中国—苏星新西兰漆画展”。2015年1月,苏星、陈自豪受邀参加美国“2015洛杉矶艺术展”。2017年1月,“漆•缘2017中国青年漆画石川展”在日本石川举办。2018年2月,“登峰造极•中国漆画展”在尼泊尔国家美术馆举办。2018年9月,“2018华彩漆艺—委员漆画赴韩国釜山西宁邀请展”在韩国釜山举办。2018年11月,苏星、陈志强赴英国剑桥大学参加“当代中国漆画名家邀请展”及学术交流。2019年5月,苏星带领十三位漆画家在新西兰奥克兰举办《友谊对话•漆彩绽放—中国漆画大师作品展》。2019年7月,苏星赴台湾参加“第一届海峡两岸城市交流计划之漆艺文化巡回展”。2019年7月,“台中—广州漆艺文化交流展”在台湾台中举办,两地漆画艺术家进行了交流和研讨。2019年12月,苏星参加在西班牙马德里举办的“中国漆画海外巡展—西班牙站”。2020年12月,“上海•山西•广东三省漆画联展”在广州小洲艺术区举办。

通过学习交流,团结了漆画创作的队伍,提升了漆画创作的能力;通过展览交流,向国内外架设了文化艺术交流的桥梁,既传播了中国漆画艺术、活跃了广东漆画的艺术氛围,也拓展了广东漆画队伍的创作思维与视野,促进了广东漆画纯艺术、多元化的发展。

五、结语

广东拥有深厚的漆艺传统,也是中国较早探索现代漆画创作和院校教育的地区,为其漆画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广东漆画组织队伍健全,开展各项工作成效明显,在各级建立了众多漆画基地,扎实推动了漆画艺术的普及和发展。广东还开展了大量的漆画对外交流活动,不断加强创作队伍的建设和漆文化推广,凝心聚力,进一步推动了漆画的发展,为中国漆画事业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注释:

①何振纪.20世纪初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兼述吴埜山与雷圭元之创作[J].艺术学研究,2019(12):103-109.

②朱朴.林风眠艺术随笔[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187-189.

③蔡克振.漆路漫漫—蔡克振从艺六十年漆画邀请展作品集[M].香港:文汇出版社,2009:1.

猜你喜欢

漆画漆艺广东
舞 国文倩 漆画 30cm x 30cm 2019年
漆画作品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漆艺和现代家装的结合
奇妙的漆艺之旅
当农民画“恋”上漆艺
孟祥勇 漆画《静待花开》
青年漆艺师夫妻的幸福生活:悠闲着坚持
郑崇尧漆艺作品选
广东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