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年天津“三不管”

2023-12-19张刃

工会博览 2023年32期
关键词:南市租界天津

□张刃

“天津大爷”在海河狮子林桥跳水火爆网络,吸引了各地网友纷纷到天津“打卡”,由此带动了天津的旅游、消费,逛“五大道”,游意式风情区,成了许多外地人必选的“打卡项目”。其实,作为早年华北最大的工商业都市,天津值得游览、了解的地方还有很多,譬如距狮子林桥不远,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一度蜚声全国的食品街、旅馆街所在的南市,早年就是一块有故事的“杂巴地”(指鱼龙混杂、各色人等汇集之地),以“三不管”闻名天津。

“三不管”的由来

南市地处天津旧城厢南门外,原本只是荒芜不毛之地,芦苇丛生,人迹罕至,因此俗称“城南洼”,又叫“苇子坑”。但它毗邻日租界,日方早有觊觎吞并之心,只是由于英法租界方面作梗而未能得逞,但软弱的满清政府不敢行使管辖权,竟去探寻与日租界相邻的法租界当局意向,法国领事馆答复,那不属于它的管界,因此这片区域长期处于无人辖理的状态,于是,老百姓名之曰“三不管”。直到民国初年,天津当局正式命名南市,“三不管”依然是它的代名词。

清末天津的商业中心,原在旧城厢北门外和侯家后一带。1900 年庚子之乱,那里因八国联军的兵祸而衰落,一些小商贩便转移到靠近日租界边缘的“城南洼”摆摊售货,而且随着生意兴隆,占地逐渐扩大。眼见此地有利可图,一些富豪、官僚开始购买廉价地皮,修路建房,出租开发,引来更多行业商贩、江湖艺人到此落脚谋生,逐渐形成商业和娱乐市场。由于小偷、乞丐、暗娼、流氓、地痞混迹其间,为非作歹,惹是生非,天津当局遂在这“城南之市”设立了警察区署,并正式命名为南市。

南市之“三不管”,有例为证。军阀混战时期,各派军队常常到南市一带打着小旗招兵,那里是许多外乡因遭天灾人祸流落在此的难民聚集地,因此招到的绝大多数是外地来此谋生而走投无路的青壮年,还有一些犯罪潜逃的亡命徒。有时军队招不到兵,就以“逃兵”罪名公然强抓。此外,一些穷困潦倒的大烟鬼、白面客,因饥瘾交加而僵死于南市者,在寒冬之夜屡见不鲜,只能席卷掩埋了事。

“三不管”之杂乱,还有一个佐证。1920 年代前后,南市荒地曾经是砍头和枪决犯人的所在。有人说,当局在“三不管”设刑场,有震慑犯罪的含义,想来不过是一种揣测。

影戏院、茶社、书场

南市早期的游艺场所都是席棚搭建的,1920 年以后才逐渐有砖木结构、设施完备的剧院,其中最大的是大舞台,三层楼房,可容观众五千多人,即使在今天也够规模了。这些戏院主要上演京剧、评剧、河北梆子,许多后来名满天下的演员都曾在这里演出,如京剧名角杨月楼、梅兰芳、赵松樵、高盛麟、孙菊仙,评剧演员李金顺、花玉兰、爱莲君、花月仙、鲜灵霞,河北梆子名伶金钢钻、小香水等。

由于南市恶势力猖獗,许多北京来的名演员多在天津租界里的剧院上演,但南市观众多,更好卖座,有时也不得不来南市。1947 年,尚小云剧团在南市上平安戏院演出《汉明妃》,突然有大批军警、伤兵等强行入场,不买票还占座位,打骂院方人员,戏院秩序大乱,无法开戏。后来报警,由警备司令部派来一个连的兵力,架起机关枪才驱赶出去,艺人们胆战心惊,院方也花去不少钱请客送礼。

燕乐戏院长期上演曲艺,时称“十样杂耍”,很多曲艺名家,如唱京韵大鼓的刘宝全、白云鹏,唱梅花大鼓的金万昌、花四宝,唱单弦的荣树尘、常澍田,唱时调的高五姑、姜二顺,唱莲花落的于瑞凤、连清泉,以及骆玉笙、林红玉、小黑姑娘、富贵卿、王佩臣、张寿臣、戴少甫等著名艺人。1941 年,相声艺人侯宝林来天津首演,就是在南市成名的。

南市最早的电影院上权仙电影院,是清朝末年开办的,原在法租界,1912 年迁来南市,设备完善,楼上有西餐馆,左侧设照相馆。该院专演电影,从无声默片到有声彩片,兴旺多年。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影戏院都有女招待,开演后观者与女招待常有苟且活动。

南市东兴市场内还有很多茶社、书场,可容纳二三百人,长篇说唱西河大鼓、评书如《三国演义》《五代残唐》《杨家将》《精忠说岳》等颇有听众。相声演员马三立、赵佩茹、郭荣起、常连安及其子常宝堃等也常在此演出,生意很旺。此外还有为数甚多的席棚书场,其中有个名为“雨来散”(即下雨就停演)的撂地茶社,上演滦州皮影戏、竹板书、太平歌词、数来宝、口技等,一遇雨天观众散去,可谓名副其实的“雨来散”。

日租界的罪恶

南市成为“三不管”的罪恶渊薮,毗邻日租界是重要原因。日本帝国主义出于其侵略中国的意图,除了采取武力行动外,更惯于使用政治、文化阴谋手段。他们豢养一批汉奸、流氓、地痞,在天津为非作歹,扰乱治安,败坏社会风气。日租界和南市有很多小胡同相沟通,一些抢劫、偷盗、绑票的歹徒,以及散兵游勇,在南市或其他地方作案后,会躲往日租界隐藏,中国警察却不能越界追捕。

日租界的几家大旅馆在日本警察署保护下,不但公开设榻揽客吸毒,而且将各种毒品通过地方恶霸、日本和朝鲜浪人运到南市贩卖。“三不管”常见由于吸毒无以自拔的人倒毙于街头,其中不乏“有头有脸”的人物。

1931 年,日本大特务土肥原贤二为劫持溥仪去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在天津制造了“便衣队”暴乱,就是从日租界冲入南市而后进入中国地的,并且一度占领了南市警察局。由于人迹混杂,南市也是日本特务机关搜集情报的活动地区,到处安插有它们的爪牙。总之,糜乱黑暗的“三不管”,成了日本人从事侵略中国阴谋破坏活动的场所。

奇特的报馆云集地

“三不管”以商业娱乐出名,而且藏污纳垢,却有宗教慈善团体存在,如基督教布道所、佛教莲宗寺,以及施舍粥厂等。更奇特的是,那里居然报馆云集。

最早在南市出现的是《泰晤士报》,后来陆续出版有《天津白话晨报》《午报》《白话晚报》《国强报》《中南报》《大中时报》《民风报》《现世报》《民声报》《新报》《小时报》《正言报》《亚东日报》《新时代报》《民间日报》《指南日报》《河北日报》《国风报》《民益报》《东北日报》……区区一隅之地,报馆竟多达20 余家,这在全国各大城市也是独有的现象。

南市报馆聚集,与这些报纸大多格调低下相关。这些报纸多是四开小报,以报道凶杀、情变、拐骗、群殴和绯闻等社会新闻招揽读者,更以娱乐性副刊取胜,有的还以风花雪月文章及吹捧妓女舞女为能事,甚至造谣中伤,敲诈勒索。各小报一般的都有连载长篇小说,分武侠与言情两大类。言情小说以刘云若撰写的最为风行,当时有“南张(恨水)北刘(云若)”之说。刘的《春风回梦记》《红杏出墙记》《旧巷斜阳》等,曾被拍成影片。

“三不管”已经成为历史,时过境迁,如今60 岁以下的天津人都不一定知道“三不管”这个地名了。而南市经过多年改造,完全改变了旧貌。如果不是原有的街名未变,即使“老天津卫”都辨认不出来了。

猜你喜欢

南市租界天津
如果天津有“画”说
天津卷
观景台
《天津之眼》
会走路的爱心蘑菇伞
天津
东阳南市街道:实现“议政”常态化
城南洼的变迁
1845—1945上海租界百年
鲍罗廷与收回汉口英租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