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关于中职教师专业化探索之路
——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

2023-12-19李龙

成长 2023年11期
关键词:文化课双师型双师

李龙

宣城市工业学校 (安徽省宣城市 242000)

1 “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双师型”教育的概念首次明确提出,是在一九九八年国家教育部出台的《面向二十一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意见》中,最近一段时间国家出台的很多制度文件也是多次提到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双师型”教师。而在国家教育部《有关“十五”时期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双师型”师资在职业院校中应当得到相当比重。那究竟何谓“双师型”教职工?“双师型”教职工就应当是既具备现代教育理论水平和能力的“普通教师”,又具备较高的动手实践能力的“技师”。具体来说,“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就应当具备胜任本学科中至少一门以上课程的能力教学,并能够合理运用各类信息化教学资源创新开展教学,及时地把新的教育思想,技能,工艺传达给学生,使课程的设计更具超前性。确保学生在学校所学到的知识一定是社会此时需要的知识,实现学校和企业的无缝对接。“双师型”老师还需要学生同时具有过硬的实际操作动手能力,教师能将自己正确而又娴熟的示范动作加以展示。可以这么讲,“双师型”老师是中等职业院校老师的一个特点,学生也是老师,也是师傅,他们既能“言传”又能“身教”。总而言之双师型教师是一个“文武双全”,“能说会做”的新时代教师。

2 当前“双师型”教师队伍发展现状

2.1 师资结构配置不合理,缺乏专业课教师

现在的中等职业学校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之前就是职业学校,还有一类之前是普高,由于国家政策的改变,近些年来逐渐转为中职学校。转为中职学校的原普高学校,大多为普高类的文化课教师教学,各学科的专业课教师很少甚至没有,往往在办学中还是注重对口升学,不重视职业教育。他们拿职业教育的政策走普高的发展老路,虽已经是职业学校了,可还是想着升学,忽视就业方向等能力的提升。涉及专业课教学这一块大多让文化课教师转型或者从高等学校直接招聘。此类专业课教师大多缺乏实践动手能力,不了解当今社会和企业生产所需要的真正人才。也自然不能培养和输送符合国家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但另一类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盲目上马很多的新兴专业。一味地求大追新求全;新进的老师占整个职业学校教师队伍比重达到了百分之六十五以上,具有丰富经历的老教师和专业课老师相对偏少,而文化课老师则偏多;低职称的教师很多,但是高级职称教师寥寥无几,“会说的”教师偏多,“能说会做”的“双师型”教师少;由于师资配置不合理,使得在职的专业课教师大多属于超负荷工作,除了日常上课以外,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新技术,教学效果自然不佳。

2.2 专业课教师素质良莠不齐

目前,全国各地的中职院校教师队伍大多都存在良莠不齐的质量问题,教师专业课素养不理想是很常见的状况,原普高转型的中职院校属于专业课这一块的老师基本没有,教师主要从普通文化课老师转变而来。这部分的教师很多通过自学或者培训可以一定程度解决专业课理论的教学难题,然而涉及实操这一块则基本属于束手无策,无奈只能从社会上直接聘请有经验的“师傅”。除此之外也有原本的职业学校因为扩建的需求一味地选择求大求全求新而大量开设新兴专业,也会存在大量从高校直接招聘和从企业招聘“师傅”的情况。这些从高等学校直接招聘的教师属于从一个学校的教室走向另外一个学校的教室,这些从高等学校直接来的年轻教师,社会实践经验远远不够,无法满足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操作需求。而企业招聘一般注重实践能力,对学历的门槛要求相对较低,这也导致部分从企业招聘来的“师傅”可以完成学生日常实际操作的需求,但是对于理论性的课题却无法解决。多数从文化课转型到专业课的老师,属于“能说”却无法“会做”。而从社会上聘请的有经验“师傅”刚刚相反,属于“会做”不“能说”;虽然动手实践能力强,却不懂教学,更加不懂学生管理,他们都达不到“双师型”的标准。

2.3 教师自我认识不够也制约了双师型教师发展

国家教育部虽然早已发布了一系列的教育政策文件,并且直接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要求和具体实施方案。但事实上,仍然有很多教师搞不清楚为什么要搞职业院校“双师型”,甚至部分学校管理者也对什么是“双师型教师”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更遑论其他普通教职员工了。部分教师认为双师型教师就是持有两种证书的人员,以至于盲目投入所谓的考证行列,一切为了完成任务,而忽略自身技能的实际提升。白白浪费了很多的宝贵时间,反而课堂教学效果不佳,为拿证而考证,忽略实际能力的提升,名不符实。国家对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的要求是两种素养,两种能力,一手抓课堂教学,一手抓实际操作,缺一不可。只有具备这样要求的教师才能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而“考证型教师”没有得到相应的能力提升和加强。很显然是不符合国家对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要求的。当然也有部分教师对于成为“双师型”教师更是没有一点的热情。觉得双师型教师对于自己的工资提升方面没有任何加成,抱着不加工资就不花时间去考证、不去提升相应的操作能力的思想,具体表现在行动上就是依然只注重理论常规教学,忽视实训教学。很显然这些早就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2.4 国家政策因素的影响

国家一直以来重视普高教育,对职业教育也是最近才渐渐开始重视,很多政策的制定大多还是倾向于普高教育,尽管也有些相关的政策已经向职业类教育倾斜,但是由于政策滞后的因素影响,在教学一线还没有能直接反映出来。整个社会上也是只认可普高而不认可中职学校的,比如6 月6 日-7 日的国考人尽皆知,可是对口高考却鲜为人知。除此之外,国家在人事招聘上也没有能体现对于教师动手实践能力的考核。在人事招聘中一直以来只看重学历而不看重动手实践能力,导致新进的专业课教师也无心提高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在现行的职称评定文件中,还是存在普通中小学那一套重视论文发表而轻视专业技术实践的倾向。而且,“双师型”教师和文化课教师是一样的待遇并没有额外的经济回报,但是付出的努力却是文化课教师的双倍。虽然教育部门很早就已经下发文件,明确指出对双师型教师应当有一定的津贴补偿,可是具体情况落到实处在基层学校中却因为种种原因而不能执行到位;其他的“双师型”老师在教师系列职称评定时,也无什么权利可言,所有上述现象的出现,严重挫伤了“双师型”教师的主动性,不利于“双师型”老师的成长和发挥带头示范作用。

2.5 中职教师的培训机制不健全

随着国家中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职业学校的学生数也越来越多,这一切无形中又加大了专业课教师的负担,而中职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又缺少专门的培训基地。仅有的培训又缺少相应的政策保障。很多参加培训的教师认为:培训班的形式非常好,但是组织教学的过程不是很理想。教学安排不是很紧密,对于专业课教师培训管理不重视,后期考核流于形式,无法真正形成战斗力。省、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虽然给了教师进修很多的政策支持,但是由于学校学生数的过多,开设班级和专业种类过多,导致原本就不富裕的专业课教师很难挤出时间给他们专门提升业务能力;只能利用寒暑假这个原本应该让职业学校教师休息的时间去给教师充电,这种现状让专业课教师身心俱疲,这也客观上导致部分教师暑假充电学习的意愿不强。

3 探索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专业成长之路

以上存在的几个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双师型”教育的发展。为了有效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质量以便更好的为当地经济服务,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3.1 编制师资队伍建设计划,调整师资队伍构成

中职院校都应该制订适合于学校教师队伍构建的中长期计划,特别是做好学校的教师队伍结构调整: 努力帮学校打造一批“能文能武”的“双师型”的教师团队,融入到该校规范化、制度化的建设轨道当中,并明确规定学校专业课教学任务应该由具备相当动手或实际技能的老师来承担。合理设计各学科的师资构成比例与结构组成,并尽量做到有高学历的理论老师,同时也要有从事专业课教学的“双师型”教师。在职称评审聘任、评奖评先等过程中有所倾斜,鼓励文化课教师一专多能,鼓励年轻的专业课教师一步步从“初级双师型教师”走向“高级双师型教师”。在学校安排的各类评奖评先中给予双师型教师应有的倾斜和保障。

3.2 提高中职专业课教师的综合素质

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特点决定了中职专业课教师与文化课教师的不同能力要求。除了相同的教学能力条件之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学科实际创新动手能力。即逐步实现“会”、“熟”、“精”、“专”。“会”即会实践,要求职业学校的专业课教师懂得如何实际操作;“熟”即很熟练掌握专业实践能力,要求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能够熟练掌握本专业课的各项专业技能;“精”即精于专业课职业技能;要求专业课教师在本专业中具有自己非常熟练的技能点且善于思考和改进。“专’即已具备了至少一种较高层次的专业知识,并同时获得了一定的技术等级证书。以上四个要求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先“会”,再“熟”继而“精”最后达到“专”的地步。

3.3 提高对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认识

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立,对于培育高素质人才有着非常关键的意义,对于这些我们必须有明确的认识;我国教育部门要形成与“双师型”教师培养相适应的机制,制订出一套符合“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制度,积极落实好相应的经费保障,全力保障“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同时,我们也要加大宣传力度,转变一线教师传统的思想观念,使广大教师都能认识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切实解决阻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发展的一切思想问题。

3.4 积极营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良好政策环境

第一,将职业教育纳入和普高教育一样重要的国家政策机制中。学习德国的“双元制”经验,即工程师和科学家都应该有自己的发展道路,而且国家都受重视。大力宣传和引导家长,学生去选择职业教育。看好职业教育的发展前途。逐渐改变职高不如普高的传统思想观念。群策群力,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要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积极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国家提倡,社会宣传,家庭配合,学校主导齐心把职业教育搞成和普高教育一样的高度。让所有想走职业教育的学生和家庭受到普高教育一样的重视。

第二,在师资人事和职称评定等领域,我国教育部门必须在国家层面尽早形成一个符合中等职业院校师资等级要求的制度,从教育层面上争取把师资的专业技能水平提升到与本科学历同样的重要位置;并将其视为对专业课师资进行职称评定的必要条件,以此调动广大老师提升自己学科专业技术的热情。

第三,国务院应当制定必要的优惠政策去指导中职院校面向社会去确认教师资格,积极拓宽师资来源途径;用校企合作平台,去吸引公司高技术人才骨干和一线的“师傅”来学校做兼职教师,通过这些“专家”能够给学校带来当前社会一线的新技术和新要求,能够和学校的老师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促进学校教师向“双师型”的转变。

第四,积极落实国家职业教育关于双师型教师的政策补贴。目前国家省市各级教育部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双师型教师的相关补贴,然而到学校这个层面反而无法落实到实处,以笔者所在的县城为例,市里的文件清晰的表明初级双师型教师每月补贴不少于40 元,中级双师型教师每月补贴不少于100 元,高级双师型教师的每月补贴不少于150 元。然而虽有上级文件的规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无法落实到位,无形中挫伤了广大教师的学习积极性。

3.5 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

打造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是要加强相关专业课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实施终身学习制度,中等职业学校需要建立健全中职教师的入职培训以及在职研修等各类培训体系,从专业课的发展和建设延申到个人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全系列、全过程、全员性参与的培训体系让专业课教师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当前职业教育形势发展的需求。针对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和特色,我们可以开展各类特色培训如各种国家、省市级的骨干教师培养;专业技术带头人培养,下企业教师培养,校企合作培养;省市级专业技能大赛培养,文化课教师转岗培训等多元化的培训模式。

综上所述,中国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中职院校只有通过合理的渠道、举措,才能够将职业技能教育变成联系教学与生产的纽带,才能够为社会培训出大量优秀和高技能的专业人员。

猜你喜欢

文化课双师型双师
中职文化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碰撞:故宫文化课与英国中文热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民办高校转型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
依托附属医院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