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拒绝失能,安享晚年

2023-12-18

家庭医药 2023年12期
关键词:老年人护理

伴随着全球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人日益长寿,但同时罹患多種慢性病、失能失智的现象日益凸显,成为威胁老年人群生存与健康的重要隐患。预计到2050年,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增至4.9亿人,占总人口的36.5%;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的老年人将达到9750万人,占总体老年人口的19.84%。

失能老人往往难以独自生活,“一人失能,全家失衡”成了不少家庭面临的难题。因此,积极预防失能,对减轻家庭和社会的照护负担、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耗费精力、花销巨大,造成家庭沉重负担

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称为“失能老人”。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分析,吃饭、穿衣、上下床、上厕所、室内走动、洗澡6项指标中,1~2项“做不了”的,定义为“轻度失能”;3~4项“做不了”的定义为“中度失能”;5~6项“做不了”的定义为“重度失能”。引起老年人失能的危险因素包括衰弱、肌少症、营养不良、视力下降、听力下降、失智等老年综合征和急慢性疾病。不适合老年人的环境和照护等也会引起和加重老年人失能。

老年人失能不仅损害身心健康,降低自身生活质量,而且失能后所产生的赡养和照护问题也会给家庭带来巨大压力。对于这一点,来自安徽宿州的王芳(化名)深有体会。

“我父母有6个孩子,我们兄妹6人照顾一个患有老年痴呆的父亲,最后还是没坚持下来。”王芳说,父亲刚神志不清时,因为自己没有工作,照顾父亲的重任主要落到了她头上,其他兄弟姐妹每个月会各给她800元,白天她负责父亲的吃喝拉撒,晚上其余5个人一人一晚陪老人,半年过后,“我们6个人实在撑不住了。”

“(老人)就跟婴儿一样,听不懂你说的话,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喂饭全靠哄,不注意就会全吐出来;正换成人纸尿裤的时候他尿你一手,刚洗完屁股又会拉你一身,然后又得把衣服脱掉重新洗。”王芳说,“这只是冰山一角,日常生活中的不便还有很多,主要是24小时离不开人,晚上陪护的人几乎通宵无法睡觉。长期这样下来,我们几个子女的精力根本不够用。万般无奈下,只得找了个上门服务的养老护理员,一个月要6000元。又担心护理员对老人不好,所以我们几个谁只要有空,还是会尽量来老人身边看着。”王芳说,算上平时看病、买菜等各种费用,每个月的支出太高了,这让本就不宽裕的一家人又有些撑不住,两个月后,兄妹6人又回到了之前照顾老人的模式。

宿州市一家养老机构的负责人童女士告诉记者,生活能够自理的老人和失能、半失能老人之间的护理费用差距特别大。“在我们这,能够自理的老人,上门看护费用一个月2500元,如果是半失能或失能老人,费用为每月4000~6000元。”据公开资料,这个费用在大城市更高,北京、上海等地的私营养老院,收费动辄每月上万元。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因为传统观念、费用高昂、对养老院和护工不放心等原因,选择居家养老的失能老人占绝大多数,其中不少人还只愿意自己的亲属照料。对于不少子女而言,不上班没有收入、没钱请人照顾老人,上班又担心自家老人得不到很好的照顾,成为无法回避的矛盾。

政府出招,推行长期护理保险

为解决失能人员的长期护理问题,我国从2016年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2022年,国务院发布《“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要求通过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经济困难的失能老年人提供护理补贴等措施,保障失能老人群体利益。长期护理保险(简称长护险)在解决失能人员长期护理保障问题,减轻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家庭负担方面成效如何?

在湖南省湘潭市六医院的老年养护院,85岁的汪汉祥老人正在进行一周一次的康复训练。去年6月,老人在家突发脑梗,导致全身偏瘫,需要系统的就医护理照料。今年3月,通过评估后,汪汉祥老人成为长护险保障对象,每月享受2100元的护理费用保障。家属汪四萍向记者介绍:我们这个年龄,上有老下有小,父母身体又不好的,长护险真的就是一种最好的帮助;享受这个待遇以后,我们作为家属就只要再花两千多元,这就是最明显、最具体的实惠。

70岁的失能老人吴新如也体会到了长护险给生活带来的直观变化:经济负担减轻了,生活质量提高了。几年前,从福州市企业退休的吴新如高位截瘫,导致重度失能,生活无法自理,家人为她选择了机构护理的方式。2021年,吴新如所在的老年公寓成为长护险的定点护理机构。在这里,有符合上岗要求的护理人员每天为他提供洗漱、量血压、测体温、关节功能维护等基本生活照料和专业护理服务。此外,之前每月需要6000元的护理费用,现在只需要四千多[按照执行规定,经失能评估符合长期护理保险待遇支付条件的失能人员,试点期间享受待遇按1800元/月·人标准执行,其中机构护理按标准的75%(1350元/月·人)支付],让吴新如和老伴肩上的经济担子轻了很多。

长期护理保险的目标,是探索建立以社会互助共济方式筹集资金,为长期失能人员的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提供资金或服务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根据国家医保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年底,长期护理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69亿人,累计有195万人享受待遇,累计支出基金624亿元。从试点情况看,养老护理人员紧缺是这一政策实施亟待解决的问题。据统计,我国对养老护理人员的需求达到600万名,但目前相关从业人员只有50万名,特别是具有医养结合技能的长期护理服务人员十分紧缺。让失能老人老有所依,亟待政府加大帮扶力度,社会搭把手。此外,整合养老机构、社区、医院等各方面的资源,为失能老人提供多层次、个性化的养老服务,通过社区服务、志愿活动以及社会支持网络来增强失能老人的生活质量,同样必不可少。

个人负责,护好“内力”防失能

当然,要想安享晚年,我们不能只是依靠政府或他人,维护好自身的健康,预防老年失能,才是最重要的措施。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增强和维护内在能力是实现老年人健康老龄化的关键。内在能力指的是个体在任何时候都能够使用的全部体力和脑力的总和,主要体现在运动能力、活力、感官(视觉和听力)、认知和心理5个关键领域。

内在能力的高低受到年龄影响,但高龄并不是导致内在能力下降的唯一影响因素。比如,美国一名85岁的老人,从70岁开始跑马拉松,坚持了16年,并在2018年成为纽约马拉松历史上年龄最大的完赛者。中国85岁的时尚老人王德顺参与时尚走秀,因形体肌肉优美,被称为行走的“活雕塑”。而同样是85岁,意大利一位老人却因过马路太慢而被罚款。

除了年龄,其他影响“内力”的因素还包括:

(1)过瘦或过胖。低体重老人肌肉量不足,肌力下降,易发生跌倒、骨折等意外;超重、肥胖者身体负担过大,跌倒受伤的风险也更高。超重肥胖还是多种慢性病的重要诱发因素,极可能导致内在能力下降。

(2)慢性病太多。慢性病是老年人失能的高危因素,患慢病数量越多,失能率越高。其中,肌肉骨骼疾病、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是导致老年人失能的主要原因。

(3)社交活动少。社会活动参与频率的降低,可直接造成老年人运动量下降、心理疾病风险增加等,特别是抑郁情绪长期得不到缓解,对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影响很大。研究显示,患抑郁症老人的失能率是没有抑郁症者的1.674倍。

(4)生活习惯差。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老人,如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不吸烟、不喝酒等,拥有更好的健康状况,失能风险会明显降低;反之,生活习惯差的老人,即便尚未患上各种慢病,内在能力也将呈现加速下降态势。

(5)营养摄入不足。由于吸收功能减弱,老人的机体代谢能力下降,与年轻人吃同样的食物也可能出现营养不良,这就是身体衰弱的表现。研究发现,日常摄入达标营养素少于3种的老人,衰弱发生率会明显上升,并由此导致肢体平衡功能受损,不能维持步态的完整性。

此外,受教育程度越高,失能风险越低;有配偶陪伴的老年人,比离异或丧偶老人的日常活动能力更好。

北京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主任委员陈彪提醒,大多数老年人在发生不良健康事件之前,都会经历内在能力的显著下降,但若能及时发现问题并着手干预,就能减缓其下降速度,进而降低失能等不良预后的风险。具体方法有——

训练力量长肌肉 力量丧失、灵活性及平衡性降低等都会直接影响行动能力,建议根据走路速度、握力等评估老年人的运动功能,一旦发现下降趋势就要采取针对性锻炼,特别是加强抗阻训练(如举小哑铃等)、平衡性练习和有氧锻炼(如快走等)。一般认为,健康老年人步速为每秒0.8米,超过1米算走得快,低于0.6米视为走得慢。握力方面,国家体育总局对握力有着明确分级,按年龄分5档计分,分数越高越好。以65~69岁男性为例,如握力达到32.1~38.1千克得3分,低于3分则应引起重视。或者也可以用指环测试判断肌肉含量,坐在椅子上放松双腿,用双手食指和拇指环扣小腿肌肉处,若环扣不住为肌肉量饱满,否则就表示肌肉量偏低。

改造环境防跌倒 老年人跌倒的原因多种多样,居住环境不友好就是主要风险之一,比如地毯松散、物品杂乱、光线不足等。建议对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住所进行适老化改造,在卫生间、厨房、卧室等区域做好地面防滑处理以及桌台的高差处理等,包括铺设防滑砖或防滑地胶;在床边安装护栏或抓杆,辅助老年人起身和上下床;在卫生间坐便器两侧增装辅助扶手,以防老年人如厕起身时跌倒等。

视听障碍做筛查 老人往往会因听力或视力问题导致行动能力受限、社交参与意愿降低。建议老年人定期进行视力、听力障碍检查并及时干预,必要时应佩戴助听器等辅助仪器。

补全营养别怕肉 多样化是健康膳食的基础,无特殊原因,五谷杂粮、畜禽蛋乳、水陆菜蔬、干鲜果品、鱼贝虾蟹等都应择量摄入。老年人大多患有慢病,但不宜“谈荤色变”,在不超出指导量的情况下,需尽可能保证鱼肉、禽肉、畜肉等的均衡摄取,必要时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营养补充剂。

>>链接 老年失能预防核心信息16条

为增强全社会的失能预防意识,推动失能预防关口前移,提高失能预防知识水平,降低老年人失能发生率,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國家卫健委印发《老年失能预防核心信息》,包括:

1.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正确认识衰老,树立积极的老龄观,通过科学、权威的渠道获取健康知识和技能,慎重选用保健品和家用医疗器械;

2.改善营养状况,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定期参加营养状况筛查与评估,接受专业营养指导,营养不良的老年人应当遵医嘱使用营养补充剂;

3.改善骨骼肌肉功能,鼓励户外活动,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平衡力、耐力、灵活性和肌肉强度;

4.进行预防接种,建议老年人定期注射肺炎球菌疫苗和带状疱疹疫苗,流感流行季前在医生的指导下接种流感疫苗;

5.预防跌倒,增强防跌意识,学习防跌常识,参加跌倒风险评估,积极干预风险因素;

6.关注心理健康,保持良好心态,学会自我调适,识别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和痴呆早期表现,积极寻求帮助。

7.维护社会功能,多参加社交活动,丰富老年生活,避免社会隔离;

8.管理老年常见疾病及老年综合征,定期体检,管理血压、血糖和血脂等,早期发现和干预心脑血管病、骨关节病、慢阻肺等老年常见疾病和老年综合征;

9.科学合理用药,遵医嘱用药,了解适应证、禁忌证,关注多重用药,用药期间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就诊;

10.避免绝对静养,提倡老年人坚持进行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避免长期卧床、受伤和术后的绝对静养造成的“废用综合征”;

11.重视功能康复,重视康复治疗与训练,合理配置和使用辅具,使之起到改善和代偿功能的作用;

12.早期识别失能高危人群,高龄、新近出院或功能下降的老年人应当接受老年综合评估服务,有明显认知功能和运动功能减退的老年人要尽早就诊;

13.尊重老年人的养老意愿,尽量居住在熟悉的环境里,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居住场所和照护人员;

14.重视生活环境安全,对社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注意水、电、气等设施的安全,安装和维护报警装置;

15.提高照护能力,向照护人员提供专业照护培训和支持服务,对照护人员进行心理关怀和干预;

16.营造老年友好氛围,关注老年人健康,传承尊老爱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建设老年友好的社会环境。

猜你喜欢

老年人护理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老年人噎食的预防、互救和自救
老年人崴脚之后该怎么办?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