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森祥:心里藏爱,细节藏情

2023-12-18凌小雅

初中生学习指导·作文评改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豆荚小巷味道

凌小雅

作家李森祥的《台阶》进入语文课本,让来自农村的语文老师,比如我,含泪授课;让城市长大的语文老师,也触摸到了农村曾经的艰辛;让所有老师及孩子们都感受到了“父亲”丰富的情感世界。

李森祥质朴简洁的文字里处处是细节,每个细节里都蕴含着真挚的情感,勾勒出普通人丰富的心灵版图,这也正是学生作文时应该学习的。

提笔,不要想着借助华丽的语言遮住内容的空洞与情感的苍白,而要真切地去观察、去体会、去感受,才能写出独属自己的好作文。

【热点美文】

远    行

李森祥

一走进大溪滩,就能望见我家的屋,望见那扇开启着的门。门像掉光了牙齿的老人之口,像是要说什么,又像是什么也不想说。有时,我觉得门总是在等。(心里有爱,仅仅看着“门”,也是如此生动而多情。)

我去县城参加征兵体检,合格了。该怎么向父亲母亲说呢?他们愿意儿子离开那么长久吗?(不想儿子离开,不是担心缺少劳力,而是不愿分开得长久。这哪里是犹豫,是爱的不舍。)

母亲坐在门槛上,两手抵在下巴上,目光恍惚。听我叫她一声,眼睛就有些红了,扯起围裙揩眼角,叹了一口气说:你一定验上了。母亲说完就离开门槛去烧夜饭。(母亲“目光恍惚”,眼睛红着,“揩眼角”,叹气,与上段“我”的犹豫正好照应,母子连心的深情冲击着读者。)

我就坐在母亲坐过的地方,屁股下面热烘烘的。父亲声音很低地说:你娘等你半天了。(“坐在母亲坐过的地方,屁股下面热烘烘的”,以及父亲的低语,这一切,将家人间爱的深沉与爱的传递呈现得如此真切。)

第二天起,我就发觉,芋艿、薯丝炒辣椒、大白菜,这些平日里最爱吃的菜,几乎每顿都有。我对母亲说:你不用搞这搞那了,又不是不认识,我是你儿子。母亲说:儿子出门就是客。娘对不住你。人家儿子上大学出远门,都要办一桌酒肉饭的。娘办不起,你别怪。

母亲杀了一只鸡,这是我们家唯一的鸡。这鸡过年要派大用,母亲却将它杀了。她像是早有准备,把弟弟妹妹都支开,才端出鸡让我吃。我怎么咽得下?我坚持全家人一起吃,不然,我一口也不吃。母亲只好让步。吃的时候,弟弟妹妹们却都不肯往鸡肉里动筷子。后来我发现母亲的眼睛都往弟弟妹妹的脸上瞟。(以饭菜来写母亲的难舍、愧疚及对“我”额外的照顾。一个母亲,儿女们手心手背都是肉,怎会厚此薄彼?只因“我”要远行,前行路上的风吹雨淋,家与家人再也无力替儿遮挡,全部的心思与感情就凝聚在了“吃”中。)

我离家的日子快到了,母亲越发忙,门槛上跨进跨出的,忙得她平日里最喜欢坐的门槛也不坐了。

终于到了这天。早晨,我睁开眼时,看到我脑袋旁摆着一套崭新的蓝咔叽布中山装。这是母亲的习惯。每年过年时,母亲总是在年夜里悄悄放上一套新衣在我枕头旁,让我能穿着新衣去和村里的小伙伴们比谁的衣服做得好。比过了,就疯玩。常常是,新衣服穿一天就弄得很脏或把扣子绷掉了。晚上,母亲一边给我钉扣子,一边埋怨我:你这孩子,娘给你做套衣服不容易,你怎么一点都不爱惜……今天,我又穿上新衣服了。我知道该怎么爱惜,却要走了。(结尾一句“知道该怎么爱惜,却要走了”,为文章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忧伤,那些“知道”前发生的,会不会是辜负?那些“知道”后无法去做的,是不是遗憾?)

村子里的人知道我要走,都来看。屋子里,屋门口,有不少人。房里只有母亲。母亲坐在一只旧的箱柜前,箱柜上翻开一只梳妆盒。梳妆盒是母亲的陪嫁,这几年不大见到她用,梳妆盒很旧了,镜子已经氧化得斑斑点点。母亲的脸映在镜子里,我看到母亲的脸也斑斑点点。母亲很耐心很仔细地梳着头,头发滋滋的。母亲将扑了水的头发梳得很光鲜。(母亲哪里是打扮自己,是梳理自己的思绪,是梳理满心里的骄傲——儿女的出息是母亲最大的风光。)

母亲见我很仔细地看她,就不好意思地一笑说:娘老了。我连忙说:娘不老。

娘就笑笑。结果一笑笑出满脸皱纹。

我见了,心里怦然一动,眼眶里热热的,便连忙退出房门。

该上路了,门外有很多人送我。当我一脚跨出门槛的时候,无意之中碰了一下我家的木门,木门吱——嘎叫了一长声,这一声也很深地刻进我心里。(那一“碰”,多像木门在嘱咐:从此山高水长,家将被你远远地甩在身后,家也要被你深深地藏在心里。)

突然,有个女人叫了一声,说:你们家今天跟过年一样。我发现,我们家人人都穿着新衣服,的确跟过年一样。(一家人人人都穿着新衣服,足见对“我”即将远行的敬事,一同欢喜的心。)

我走到母亲与父亲面前,想唤他们一声,结果喉咙里像堵着什么,只是低低说一声,我去了。我点点头,父母亲也就点点头。

我在大溪滩的旷野里,再一次回头,再一次遥望我家的门。我母亲穿着新衣,梳着很光鲜的头,倚在木门上。父亲坐在门口,猛抽旱烟。(定格父母的画面,应该是彼此的遥望,人人心里都充满难舍,还未启程,思念已开始了奔波。)

从这时起,我不知道,父母以及那扇我走进走出的门是离我近了还是开始遥远了……(生活原本没有统一答案,脚走得再远,心儿永远相连。)

【美文赏析】

生活如歌,细节似弦

作家李森祥的写人叙事类散文,之所以会给读者以极为真切、宛如置身其中的感觉,源于选材深入生活,多写普通人,且处处都是触动人心的细节。那些细节根须,既联系着生活,又牵引着讀者。

如果说生活如歌,那细节一定是弦,成功的细节才能弹奏出直击人心的好文章。我们要想写好作文,应该像作家李森祥那样从多方面实现细节的真实与动人。细微的神情、个性的语言、典型的动作、复杂的心理,都会成为打动读者的法宝。记住:做实、做好了细节,好作文触手可及。

【热点美文】

记得那年我要外出求学了,母亲把我和父亲送到村口。我们准备走了,母亲又喊住了我,从兜里掏出一把钥匙,后面还挂着一个小绒球。“把大门钥匙带上,我娃走得再远,都会觉得像在自家屋里一样舒坦。想家了就看看钥匙,家门就推开了。”我和父亲已经走了老远,母亲还在叮咛。

还别说,想家了,我就掏出钥匙。看着看着,恍惚间就进了家,就来到家里的角角落落,想家的难受劲儿就被慢慢地稀释了。

我一直觉得,给我钥匙是母亲做的最最浪漫的事。

母亲真是个浪漫的女人。田地分到各家各户了,人家种庄稼,都磕着边种。母亲倒好,地前面种一溜向日葵。只是图了好看——不等熟好,就被路人摘了。在父亲嘟哝不合算时,母亲说了,咱看了芽儿拱出地面,看了叶子变宽变大,还看了多日的葵花盘;人家就图了个嘴快,还是咱划算。

瞧瞧母亲,算得失都算得如此浪漫!说实在的,我成长的快乐得益于母亲的浪漫。

(节选自张亚凌《浪漫的母亲》)

【学生范文】

一条小巷的味道

袁歆仪

这条不起眼的小巷,却有着特殊的味儿——豆荚的味儿。

我家就住在这条小巷里。小巷里每家每户门前都种着豆荚,以至于整条小巷都充满豆荚的清香。特别是在豆荚都鼓胀起来时,看一眼都垂涎欲滴。

夏日里,这条小巷里的人会拿着蒲扇,坐在豆荚树旁,夸着别人家的豆荚长势如何好,而自家的高攀不起。大家互相夸赞、各自谦虚;闻着豆荚的淡淡清香,讲着自家的趣事。月光洒向大地,照着豆荚,衬着聊天的大人和那些玩心正起的孩童。豆荚生虫了,是哪户人家先发现的?挨家挨户给所有门前的豆荚都打了农药。

小巷里的人不自私,从不会心生嫉妒,他们懂得分享与帮助。这条小巷里充满了蜜汁一样的甜味儿。

估计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那一晚,除非让我喝了孟婆汤。

那一晚,我独自一人走在回家的路上。那时我还小,刚上小学。平日里因兴趣班老师与我家顺路,每次上完课后都会顺便带我回家。好巧不巧,那次老师接了一个电话后,说她有急事,把我送到巷子口便走了。我独自一人,披着黑压压的夜幕走在回家的路上。庆幸,有影子陪我;庆幸,有满天星辰伴我。我紧张又激动地拍打着家门,想快点儿见到妈妈,告诉她我长大了,可以自己回家了!

门内没有一点儿声响,我拍着拍着就哭了……

邻居阿姨听到了我的哭聲,赶忙从她家跑出来,将我拉进她家,给我爸妈打电话。我这才知道爸妈遇到急事耽误了,一时半会儿不能马上回来。阿姨让爸妈不用管了,我今天就住她家。邻居小姐姐兴奋地压低声音附在我耳边说:“妈妈今天破例啦!把平日里不让我玩的玩具都拿出来了。”

我不是第一次在阿姨家玩,可这次好像不一样。这一次让我突然觉得,小巷子里的家家户户都充满着蜜汁一样的甜味儿。

是不是生活原本有甜必有苦?小巷也曾有一丝丝苦味儿。

这原本是一条不起眼的小巷,小巷里的人聚在一起讨论了好几次,最终为巷子起了个很好听的名字——幸福里。我当然知道全国有很多幸福里,但我觉得,只有这条最幸福!大伙曾共同出资在巷口修建了一个大牌坊,上书“幸福里”,原本不起眼的巷子立马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牌坊被拆了。小巷又像过去一般不起眼。

那段时间,小巷里弥散着浓浓的遗憾,一定有苦味儿。

小巷里最年长的老爷爷告诉大家伙:起不起名儿、建不建牌坊,都无所谓。建牌坊也不是为了让人家注意到咱,只是为了把咱自个儿心里对巷子的喜欢说出来。拆就拆了,欢喜干吗要说出来?藏在心里还不怕风吹日晒,多好。

老爷爷说得真好,他的话冲散了因牌坊被拆带来的那丝苦涩。小巷子的味儿又变成欢畅的甜。

我爱这条小巷子,爱小巷的味道。

爱家家户户门前豆荚的清香,爱那个给家家户户门前豆荚打药的人,爱善待别人家小孩的阿姨,爱安抚我们情绪的老爷爷……爱这条小巷里一切温馨又美好的味道。

评语 “一条小巷的味道”,既具体又能引起读者的好奇:小巷的味道是什么?在一系列的叙事中,读者明白了,小巷的味道是豆荚的清香,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遇事的通达,是一切温馨又美好的味道。全文最大亮点为处处都是触动人心的细节,文字充满了韵味。

猜你喜欢

豆荚小巷味道
门前的小巷
豆荚儿,嘭!
《古村小巷》
中秋的味道
快乐的味道
小巷深处
小房子上的绿豆荚
夏天的味道
草的味道
豆荚儿青青豆荚儿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