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x艺术x建筑问题的演绎交流论坛Interpretation of the Problem of Science x Art x Architecture Exchange Forum

2023-12-18

世界建筑导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深圳大学机器人科技

论坛主持:范悦   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院长,深圳大学人因环境与可持续设计研究中心主任

丁宁   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沈少民   科学+艺术联合实验室艺术总监 深圳大学本原设计研究中心公共艺术研究所主任

文字整理:刘紫茵   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执行策展人

范雅婷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助理教授

姜苏轩   艺术家,深圳大学本原设计研究中心公共艺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尹玉   深圳大学建筑学硕士研究生

Forum Host: FAN Yue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at Shenzhen University, Dean of the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and

Director of the Human Factors,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sign Research Center at Shenzhen University

DING Ning   Executive Vice President of Shenzhen Institut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Robotics

SHEN Shaomin   Art Director of the Science+Art Joint Laboratory, Director of the Public Art Research Institute of the

Original Design Research Center of Shenzhen University

Text arrangement: LIU Ziyin   Executive Curator of Shenzhen Institut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Robotics

FAN Yating   Assistant Professor,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Shenzhen University

JIANG Suxuan   Aritist, Assistant Researcher at the Public Art Research Institute of Benyuan Design and Research Center, Shenzhen University

YIN Yu   Master's student,Architecture major,Shenzhen University

回归到“大问题时代”,学科领域间需要重新汇聚交叉,综合为一个复杂巨系统,以应对时代的大问题:AI、超导、可控核聚变带来的科技奇点,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人类价值体系中艺术人文的重塑等。

8月27日,AIR Space「问题演绎」展览延伸论坛「科学x艺术x建筑的问题演绎」从“科学x艺术x建筑”三个切入口,邀请80、90后科学家、艺术家、建筑师,以学科整合的视角共同探讨人机共容社会的协同发展。本次论坛由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深圳大学本原设计研究中心、世界建筑导报、科学+艺术联合实验室联合主辦。

论坛汇聚了不同领域研究方向的前沿探索实践者,抛出了一个个或庞大复杂、或具体而微的问题线头,这些问题线头也等待着被沿脉索迹、追问究竟。在科技的更迭中,有那么多在日常中隐密而亟需被探讨触及的话题不断地涌现,以至于三个小时高密度的思想碰撞和头脑风暴,仍是感到意犹未尽。打破学科边界的探讨也许混沌也许无序,但也正是在这种完全开放的表达中,才能直面学科间不同的语境语法,进而找到刺激心智的突破点。在科学x艺术x建筑的问题演绎交流论坛中,范悦院长、丁宁博士、沈少民主任等专家学者分别在人与城市共生、建筑与城市规划、智能建筑、艺术与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讨论与思考。

议题一:与人和城市共生的智能机器人

自然、城市,人类、社会、AI和机器人都是不断变化中的复杂自适应系统。

科技、AI这几年发展得很迅速,是一股强有力改变世界的力量,但如果没有驾驭,就会造成很大的伤害和后续无穷无尽的麻烦。这也是为什么展览主题为「问题演绎」,艺术非常敏锐深入,艺术发现了许多问题,但它不解决问题本身。

丁宁   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我们的城市到底需要和什么样的机器人以及怎样的智能共生?人实际上一直在思考如何与强大未知的力量共生。为什么我们现在对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如此警惕敏感?因为这种能力开始从我们大脑头的盖骨里迸发出来,变成一个无边无际、无限连接、没有生死、无法驾驭的力量,我们尤其警惕它逻辑性太强,害怕最后推理出除掉人类成为最终的最优结果。所以真正能够跟人以伙伴形态共生共存的智能是什么样的存在?关于它潜在的风险有没有比较艺术的解决方案?

关院担心的是人类片面单一化地将机器人当做功能工具,认为需要以多元化的方式评价动态复杂系统,这同时是我们主动和艺术家合作的推动力。我们将生命与大自然当做复杂系统来考虑,那么我们为什么认为自然与人类城市中的未来机器人并不矛盾,是因为回顾观察自然的迭代演化过程,自然生存虽然形成了现在的平衡,但实际上是以生命为代价的。自然采取的策略是弱化生命个体的意识水平,我们认为植物、微生物、低等生物没有太强的意识,所以痛苦不会那么强烈,生命的代价变得可以接受。但是作为进化到现在这种状态、具有认知世界相对丰富能力的个体,我们可以有更好更优的解决方案,从自然界中提取方法思路,获得更好的、更符合自然规律的模式。

其次,我们自身这个载体、生命、意识都是自然的产物与高技术的存在。我们自己就是一个机器、一个技术的载体,但是这个技术的内容是比较复杂的,需要花很多时间去解码,现在的人工智能确实还有很大的差距。

张家兴  IDEA研究院讲席科学家

自从去年ChatGPT进入大众视野并被广泛认可,仿佛人工智能已触手可及,其实每次AI做出大的飞跃都会让人感到危机。但是我们实际上并没有构建真正具有自我意识的机器人,因为机器、AI是人类创造的工具,人类的自我意识不会让工具变得更好用。最近我们在人工智能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在城市里与人共存的机器人,我认为就是一条腿、一只手:有腿的机器人可以去人能去的任何地方,有手的机器人可以做人能做的所有工作。人的第一奇迹是大脑,第二奇迹就是手。也许许多动物的腿比人强,但是人的手指是所有动物都比不了的。虽然人工智能在人类的大脑方面很难突破,但是机器手一旦做好,便能真正代替人做许多事情。

关道文 (Thomas KVAN)    讲席教授 现任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意设计学院创始院长

首先回应一下“人工智能、机器人与城市间的关系”这个主题。人类视角认为,城市是为人类建造的,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错误,城市必须是自然系统的一部分。当我们忘记这点时,大自然会提醒我们,人类的行为活动是在自然的引导影响之下产生的,人类不是主宰者,所以倡导“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是不够的,我们应该提倡“以大自然为中心”的设计。我们需要意识到,无论是自然、人类城市社会,还是我们谈论的人工智能,都不是單独存在的系统,它们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共同形成一个复杂自适应系统。当我们研究文化与社会的时候,“复杂性”的概念变得愈发重要。人类拥有审美感觉和体验,可以欣赏诗歌等,这些都是复杂概念。当我们谈到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时候,建议尝试从复杂自适应系统的视角,研究它们作为较小的组成部分,如何融入自然体系。

付樟华   博士 研究员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AIRS组合调度优化方向

在小规模的情况下,现有的算法可以采用集中式的方式,由后台全部集中管控。如果是在开放的大规模场景下,比如城市这种巨大的动态复杂系统下,我们需要让机器人本体更加智能、更具备自主决策能力,并采用一套分布式、可相互交互、能够实现自我进化的系统。我认为不能太过依赖某个中心,让一个中心来完全控制一切。这个中心可以定义一些基本的原则和边界、制定奖惩机制,然后让每个具备自主智能的个体去探索、发现、学习、进化,最终这个动态复杂系统也完全可以做到有条不紊的运作。

许锦龙   艺术家 科学+艺术联合实验室成员

在本次问题演绎展览中,《放生扫地机器人》是我本人的作品,这件作品起初本意并不是选择在虚拟世界中放生,而是选择在现实世界里进行放生。由于许多现实存在性的问题的阻挠,例如把扫地机器人放出去,可能很快会出现在回收站,被打扫卫生的阿姨捡走,那就不是一次真正地放生。我有以下几点疑问:在智能机器人普及后,什么时候我这件作品能够在现实世界中真正地放生?现在人类社会中存在人口拐卖现象,机器人社会是否也会存在这一系列问题?机器人是否能具备自卫与防护机制?

艾登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助理教授 24ScanLab感测工坊创始人

可以从城市研究的角度回应一下话题,以及分享我们在艺术领域做的一些尝试。我们团队研究领域是3D扫描和交互设计,主要是古建测绘和生化修复,例如使用机器狗帮忙完成城市扫描任务。这个是团队今年参加双年展的项目,我们使用机器狗的自动化操作,给它定义运动路径,让机器狗装配扫描设备,在不同时间段内重复记录城市中人的活动。这个项目在分析人流分布与城市活力时会是很有趣的探索,同时采用一种艺术化的表达方式,用机械狗自动行走的路径,将它“放生”到城市中。

Enza MIGLIORE   现任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意设计学院助理教授,研究方向为材料科学、设计和艺术间的跨学科合作

在「问题演绎」展览中看到很多科技背后关于审美的思考,所以机器人应该有怎样的技术审美?从设计、艺术、审美的角度上,机器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另一方面,从论坛一开始便讨论到智能机器人超人的力量、掌控人类等话题,那么机器人会不会也有它的脆弱和弱点?在展览中陈列着一个布满电线的作品,讲解者提到艺术家们思考是否要把电线都藏起来,这似乎是科技的另外一个问题,我们常常想要隐藏科学技术,让它们不可见,但其实科学技术一直就在我们身边。

石玩玩   博士 艺术家、策展人,现任教于苏州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如今的科技艺术更多的时候是使用科技所带来的一种视觉景观甚至于视觉奇观,这种艺术真的是科技艺术吗?其实在许多艺术家看来它既不科技也不艺术。其次,我们相信技术,是因为技术的中立性,即不带立场地解决问题,但是从一位艺术家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究竟是否存在一种中立的技术或者中立的艺术,这些都是值得再思考的。简单地讲,技术的产生应该脱胎于文化,全球文化是非常多元的,那么技术本身也应该是多元的。但是今天我们看到的技术却越来越同质统一、规范化,这个问题产生的背后是技术的原因吗?这也是一个值得担心的问题。

议题二:智能、机器人与建筑

今天的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机器人,未来的机器人需要什么样的我们。

范悦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

本次讨论的前提是基于一个展览和一次尝试,是研究院丁宁院长与我们深大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和本原中心的沈老师联合成立的科学+艺术联合实验室出品的展览。这个展览的价值其实就是一个问题,艺术是问题的放大器,借助展览给参会人员带来的思考,让我们开启第二个话题。

这个话题主要与建筑、城市规划相关,现在智能建筑对我们学科与行业带来了冲击和问题,我们当下应该如何理解运用新的技术?包括数字、计算性设计、自动生成等。目前一些先进院校以及有一批课题正在研究这些方面的问题,通过AI计算生成的空间形态也很有市场,受到一些事务所的青睐,但也存在一部分建筑师、设计师是持警惕心态的,认为AI生成并不能反映文化与地域。

我认为这个话题是我个人比较担忧的方向,虽然利用科技与AI能推动效率化,但是我还是想探讨下,建筑作为一门综合学科,能与人的思想与艺术产生交流,其中一部分价值是诉诸于情感的价值。刚才提到关于装配式的问题,我想提出一点: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往往现在我们放弃一些东西比较快,同时我们接受新生事物是极快的,没有什么排斥反映。而在上世纪末,日本建筑界提出“建房子就像造汽车”这个想法,引起轩然大波,大家群起反对,因为他们认为住宅不是机器,是有独特价值的,所以我觉得这是值得我们探讨的。

吕帅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副教授

刚刚谈论到机械狗的时候,丁宁院长提到是因为它优先开源后发展得比较成熟,所以使用比较频繁。那么为什么建筑与城市领域的智能做得不太好,我认为在程度上是因为不开源。一方面我们希望和建筑与城市相关的问题尽快开源,把城市智能水平提高,但另一方面又担忧恐惧,因为只要使用数据和算法,就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胜任人力,那么建筑师可能也就离失业不远了。在这其中还存在另外一个问题;城市建筑的硬件问题。随着智能水平的不断进化发展、开源迭代,人的需求以及技术的发展都太过于多變,建筑却还是处于很难变动的状态,硬件跟不上人的需求以及技术的发展。所以我个人认为,城市所需要的建筑和智能机器人,除了软件和智能方面外,硬件也应该具备灵活性和适应性。

齐奕   博士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长聘副教授,智能设计与建造实验室主任

我们今天整体的讨论是在同一基调下,即从碳基到硅基过程中的焦虑迷茫和思考。我们从系统论与控制论转向一种复杂性科学,世界不再像过去人类所认为的那样,都是受控的,而是更加强调多方的交互,万物平等,去中心论,多中心等观点。同时引出思考:我们当前的建筑、城市和智能机器,是独生关系、寄生关系、还是共生关系?我个人认为目前还是共生关系。在这样的共生关系下,本次展览带给我很大的感受:艺术是技术的放大器,通过艺术展览的方式,让技术更多的问题呈现在我们面前。同时,技术也是艺术的生成器,通过技术的前端研发,形成新的艺术内容和展示形式,通过一种互成关系让我们看到更多不一样的可能性。

刘慧   大乐装建筑科技CEO

大乐装建筑科技主要做装配式建筑,在工厂中生产建筑部件,然后到现场进行拼装,这其实是已经在中国发展了十年的技术,但本质上因为前端设计都是定制的,导致整个过程非常低效,行业发展速度极慢。大乐装建筑科技做的是产业互联网,做整个构建的交付,包含了全产业链的过程,比如设计、报价,生产、物流交付、现场安装等多个环节。所以在产业链环节,平均每个构建的交付会有30多个协同机构,所以每天都与大量的数据打交道。大乐装建筑科技在打造整个行业叫做营销在线的数据引擎,首先进行建模,然后把图纸结构化为可以被检索修改的数据,通过这种方式积累行业数据,再对模型做训练。最后留下一个问题:今天的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机器人?而未来的机器人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我们?

杨之乐    博士 研究员  中科院先进院 智能系统方向

我们这几年我们在参与建筑施工、房地产行业的机器人自动化,以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的形态为主。从2020年开始做了进行一条机型机器全自动化打包箱的生产线,以极低的成本用机器人替代焊接的工人,这条生产线大概两年就能回本,希望用比较传统的工业机器人,加上简单的自动化设计,就能够替代掉现有的一些工种。我们现在目前正在投入到了一个实验性的产线生产线,未来希望未来能做到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最好能让房子像汽车一样形成to C的商业模式,让建筑工业在未来可以标准化,让房子成为像汽车一样的标准化工业产品和消费品,这样的场景下机器人是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的,虽然跟今天艺术家设计师的想法可能大相径庭,但其实汽车、建筑上也有很大的艺术和设计的成分。

万欣宇   博士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助理教授,深大设计院主创设计师

从个人经历和体验来讲,我仍认为建筑师首先需要了解地理人文、生活常识各方面因素,在不同的城市文化里,体验不同建筑空间和材料,在人群与建筑间的互动中,发现建筑的价值。前面提到建筑行业的效率在所有的行业中可能是最低的,然后也讨论到城市问题,大都市本身就是随着工业化而产生的,但是从生活角度上看,人在大都市里可能是最孤独的,而到了网络时代,人又更加孤独,所以效率放到生活上是否是必须的?现在全世界的生产效率不能满足所有人类的需求吗?回到具体的建筑师身上,比如蓝天组设计的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项目,其非规则非线性的构造和设计,让很多人对解构主义有一个普遍性的误解,以为他们是技术至上的,但其实他们更在意的是人在世界、在历史、在宇宙中的价值,工业和科学技术是彰显人能力的工具手段而已,人的想法才是最重要的。

陆旻   深圳大学助理教授 北京大学计算机博士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现在新设立了人工智能-城市智能的硕士专业,希望培养一批具有AI技能的建筑师、城市规划师。我们常常在想未来培养的这些学生,应该具有怎样的能力去超越过去,带领人类走向更好的未来。今天展览是非常前卫的,从底层上科学并不是终极问题,终极问题是我们如何将科学和艺术结合出美的存在,我觉得这是人类的一个方向。

刘思   深圳大学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设计实验室专职研究员、运营主任

我认为现在建筑师的角色跟以往是很不一样的,现在的建筑师很像科技公司或者互联网公司的产品经理,不像以前拿到任务书之后交付设计这么简单的工作流程,而是要去预测未来的需求,设计解决问题的路径,以及协调各个学科的人才,共同用跨学科的方式一起工作。刚才在展览里也看到很多跨学科在艺术上的呈现,其中有一件非常印象深刻的作品,就是一排锤子敲击弹簧钉,那么举个建筑师两难境地的例子:比如我们遇到城市更新中具有历史价值的工业厂房时,如果从技术和算法模型的角度,推算结果可能是拆除重建,但在这个时候我更能感觉到建筑师的人文价值的浮现。所有能够量化的价值,机器是非常容易学习的,但是这些人文的价值,包括大自然、可持续发展这种无法量化的价值,我们机器怎样可以学会呢?如果可以的话,我觉得机器人会是建筑师非常好的可以共同工作的伙伴。

潘望   博士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助理教授,深圳市“鹏城孔雀计划”特聘岗学者

我研究的是计算机性设计方向,我们使用参数模型尽可能生成多种多样的信息,然后进行模拟(如对能耗,结构性能等),再使用优化算法进行多次迭代去找到最优解。在研究中发现,参数模型会淘汰迭代掉许多设计样式,这个过程剥夺了建筑师的选择权,并且这个过程只以量化为标准,没有任何的价值判断,缺失以人或者建筑师为主导的价值判断。它确实能解决一些量化的问题,但是对建筑来说,我们也在反思建筑中非量化的价值和人的判断价值,所以我们修改了这种方式,让建筑师从量化和价值判断两方面去同时选择。过去建筑师掌握了技术,现在如果AI能掌握技术,那建筑师只剩下价值判断,但价值判断是不是只应该由建筑师来掌握?能否交给公众和使用群体?

议题三:非人类智能的语言和创造力

艺术能够包容万象,也是最终的落脚点。

沈少民   艺术家 科学+艺术联合实验室艺术总监 深圳大学本原设计研究中心公共艺术研究所主任

我认为发展到最后,还是要靠艺术来解决最终问题和一些疑惑。这次论坛也是希望让建筑师谈科技,科学家谈建筑,艺术家质疑一切。大家今天看到的展览,已经筹划了半年多的时间。现在科技艺术展层出不穷,但很多时候会让人感觉是眼花缭乱的炫技,更像科技展而不是艺术展。而我们走的是另外一个方向,让科学和艺术形成一种接力,把科学家失败/放弃的科研项目,让艺术家接过来做,给它一个感性的结果,这个结果可能是一首诗、一幅画、一个影像,一个装置,也可能只是一句话,艺术家的参与也可能会给科学家新的启发,让科学家找到一个新的出发点,重新做下去,从而形成科学和艺术的接力,在这个过程当中消除科学家的挫败感,让科学家的失败转换成另外一种成功,那就是艺术,也许科学家和艺术家的接力,会产生我们意想不到的结果。

今天这个展览90%的作品都是与研究院科研项目相关的,我们前期对他们的项目和实验室进行了调研,艺术作品背后都有学术科研的支撑。同时,我们形成了“科学家的实验室—艺术家的工作室—艺术展厅”模式:作品从科学家的实验室中走出,在艺术家的工作室中完成再创作,再到艺术展厅中呈现,这也会成为我们一直坚持继续的模式与方向。

赵子君   北京中科天瞳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

北京中科天瞳科技有限公司是以卫星关键技术和数据为主的业务,驻扎航天领域十五年,个人希望能够把艺术的能量发挥在科学和各个行业场景里。艺术是能够包容万象的,也是人类解决物质基础后精神最终的落脚点。今天看到的展览是一面镜子,呈现了科学走错的交叉点,所以学生、成人,或者没有艺术科学基础的观众来到展厅,都能感受、接受。此次展览为不同的感知个体打开不同的界面,也为科学家开发的产品打开了一扇听取心声的窗户。我希望更多的跨界公司能够找到一种很好的形式,找到在当下经济时代里,稳扎稳打的应用模式,也希望我们这一代的公司能够支持大学,支持科学家,也支持艺术,充分把学科进行融合,找到合理的教育出口,真正地把产学研融汇在生态循环中。

许毅博   博士 鲁迅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科技艺术教学负责人 上海多巴胺艺术科技主理人

我是一名艺术工作者,也是一名教师,同时也是科技艺术团队的主理人,创作方向之一是动态机械装置。谈谈我对科技艺术、人与机械、人与工业之的一些关联性思考:回到科技艺术,科技究竟在艺术里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如果只是在作品里承担材料媒介的角色,那就失去了科学本身的作用。只有通过科技与艺术相呼交叠所产生的出的内驱力来表达思辨逻辑时,才是真正的科技艺术。它不再是单纯的技术存在,而是延展到作品背后的逻辑里,这也是我认为艺术与科学值得并置的方式。

黄小捷   博士 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 从事跨媒体艺术、科技艺术的教学

在下午的讲座中,有许多关于优化的话题,我们都在寻找最优解决方案,从局部到全局的优化。然而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都设立了前置的价值标准,即前进、优化的相对方向。但每个人、每种文化的前进方向可能都不一样,而这种前置的价值标准可能会导致单一的方向,无法完成多元化思考。因此我们需要找到一种中立的技术,但是实现技术中立可能并不容易,当中有资本、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最终中立可能是在运动或冲突中实现的。因此我们不能依靠少数人来确立技术中立,而是需要让更多的人参与和了解。

李孜   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 腾讯研究院资深专家 前新加坡国立大学工学院特聘研究员 前麻省理工学院SAP客座评论

谈谈我们面临的三个比较重要的挑战:地缘政治、气候变化、人工智能。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做情景规划:人与AI共生的新世界会是什么样?在人类历史上出现的契约可以简单分为三种:神与人、人与国家、人与网络/AI。如果我们要形成未来新的生态,承认新物种,形成共生环境,那就需要一个新的愿景能够统筹人类和智能机器人。这当中会产生人与AI共存互动的界面:界面往下是数据层面的隐私层和分配层;再往下走是ICT Stack(信息通讯技术堆栈),从光缆层面到计算机层面整个的改变,从矿场开矿到ICT系统(信息通讯技术系统);最下面是地球环境与资源,这一層面临气候变化的深刻影响。界面往上是国家、民族、宗教和伦理。由此共建了八个层次,成为我们面对三个挑战的决策系统。我们也需要思考如何重新定位个人、机构、国家在数字时代的位置。例如新加坡正在思考数字时代的金融中心逻辑是怎样的?在国家层面就包括了国家行政体系的在线化,新加坡思考成为一个云国(cloud state)的可能性,把线下服务线上化提供数字服务,包括金融、教育和医疗等。简而言之,我觉得面对气候变化、技术革新、地缘政治这三个挑战,我们现在需要进入到一个复杂的决策系统来定位我们自己。

Mirna ZORDAN   现任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意设计学院助理教授,研究兴趣包括城市心理学和复杂条件下的环境行为表现

在讨论AI的时候,会想到它的强大、潜力、效率、生产力,但它也絕对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必须追问使用AI的终极目的是什么?我们最终寻求的是否是快捷与速度?我们是否对AI与人的共存,对它的后果和可能产生的危害给予了充足的考虑?社会生态是非常复杂的,包括历史文化、环境生态、建筑遗产、生活质量、心理健康、身体体验等方面。在采取行动前,需要非常慎重地思考我们的最终目标,以及背后的原因和策略。

李旭   现任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意设计学院行政副院长

因为谈到了教育的问题,我想分享一下南科大设计学院的教育。南科大设计学院注重跨学科和学科整合,通过项目制深度学习方式教学,在快速迭代和真实场景中教育学生。师资以跨学科为特色,有工程、建筑设计、社科、艺术音乐等,共同教授学生设计。师资团队克服了中国教育体系难以避免的一个问题:分科太早,太早地把有边界的学科知识传授给学生。因而设计专业有可能成为帮助中国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一条路径,特别是在创造性思维这方面。因为设计必须进行学科知识的整合,需要结合真实世界,关注生活体验,需要关怀人以及研究人的生理性、情感性、心理性,需要对他人产生理解共情以及情感联系,需要社会责任感、自我意识和自律。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们要能够跳出框架去创新思考。

邓启鹏   艺术家 实验影像与声音实验导演

作为艺术家,我想尝试用浅显的方式来解释艺术和科学是怎么结合的,艺术家所做的工作是什么。首先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巨型的机器,机器代表科学与社会的发展,当艺术家介入时,他可以用调查调研的方式全面理解它,找到其中的问题,他可能会在机器上放一个小石子,放在关键的问题上,机器卡住后会停下运作,就可以去依照标记去检索问题。另一种方式是,艺术家用别的材质去做一个辅助运作的小齿轮,比如冰块齿轮,短期地辅助整个机器的运作。这两个比喻或许能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艺术家的思维工作方式。

姜苏轩   艺术家 科学+艺术联合实验室成员 深圳大学本原设计研究中心公共艺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作为科学+艺术联合实验室的一员,我想和大家分享做这个展览过程中的感受。和丁宁院长在研究院的合作期间,我们发现科学家和艺术家之间的探讨特别有趣,他们都放下很多目的性,都在过程当中去解决不同的问题。本次展览前期的铺垫时间很长,更多的时间是在探讨如何把本不该分开的两个领域再更好地融合,探讨艺术和科学,在山脚下分手,在山顶上汇合之后,怎样再往前走。所以我们探索出这样一条道路:没有结果,没有目的,也没法定义。

小结

科技界和学术界一直想要去展现一种自由的可能性,创造有意思的东西,但是苦于被指标压着。但是现在很多共识正在慢慢地形成,艺术能够给科技带来很多丰富的价值维度,未来希望能获得这种自由开放的空间和状态。在论坛中,来自不同学校以及研究室、从事不同类型工作的专家学者所带来的观点与经验分享呈现出精彩的、多角度下的思维碰撞,共同引发了参会嘉宾对于未来科学x建筑x艺术这条道路的思考。

猜你喜欢

深圳大学机器人科技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23 年分类总目次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21 年分类总目次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20年分类总目次
科技助我来看云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17年征稿细则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