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在广东地区的应用研究

2023-12-18欧应堂

农民致富之友 2023年35期
关键词:广东地区生物防治病虫害

欧应堂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在全球范围内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水稻作为全球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病虫害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和农民的健康,绿色防控技术逐渐成为农业发展的趋势。绿色防控技术是指通过利用天然物质、生物信息学、遗传学等新兴技术,运用物理、生物、化学等多种手段,达到减少病虫害的数量和影响的目的,并尽可能地减少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一、绿色防控技术概述

绿色防控技术是指通过利用天然物质、生物信息学、遗传学等新兴技术,运用物理、生物、化学等多种手段,达到减少病虫害数量和影响的目的,并尽可能地减少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相较于传统防治方法,绿色防控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第一,低毒性。绿色防治产品通常采用天然微生物、植物提取物或者基因工程产品等无公害、无副作用的原料制成,使用过程中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小。第二,高效性。与传统农药相比,绿色防治下病虫抗药性不会显著增强,从而可持续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数量。第三,环保性。绿色防治不会对水、土壤、空气等环境造成污染,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第四,经济性。虽然绿色防治产品的价格相对于传统农药较高,但长期使用则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实际应用中,绿色防控技术主要包括生物农药、植物提取液、物理防治、智能化防治等几种方式。这些方法均是通过利用生物、植物或信息技术等手段对病虫害进行控制,以达到保证农业生产和环境安全的目标。

二、广东地区水稻种植的特点、病虫害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广东地区水稻种植的特点

广东位于我国南方,地理位置优越,气候适宜,是全国最重要的水稻生产基地之一。广东地区水稻种植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地形多样。广东地区地势复杂,包括山地、平原、盆地等多种地形类型,不同地形对水稻生长和病虫害的影响也不同。其二,气候适宜。广东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不严寒,夏日雨热,湿度较高,气温适宜,为水稻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其三,多年种植。由于广东地区有利的自然条件和良好的经济效益,许多农民长期坚持种植水稻,土地质量下降、病虫害发生率增加等问题也日益突出。

由于广东地区水稻种植的特点,在病虫害防治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山地和盆地等不同地形区域之间差异较大,导致病虫害分布不均;多年种植和多品种栽培容易造成土壤疲劳,增加病虫害发生率;同时由于气候湿热,病虫害发生频率高,给当地农业生产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因此,为了有效控制水稻病虫害在广东地区的危害,需要针对当地种植特点采取相应的绿色防控技术,保障水稻产量和质量的提高。

2、广东地区常见的水稻病虫害

广东地区由于气候热湿,土壤肥沃,长期种植水稻,加之新的农业技术应用不足,导致水稻病虫害发生频率较高。以下是广东地区常见的水稻病虫害:

首先是稻飞虱,稻飞虱是广东地区最严重的病虫害之一,主要危害水稻的叶片和茎部,通过吸取植物汁液使叶片光合作用受阻,造成水稻生长受阻,产量受损。稻飞虱的发生与气候、土质等因素密切相关。其次为稻纵卷叶螟,稻纵卷叶螟也是广东地区的重要水稻病虫害之一。它主要危害水稻的叶片和茎部,通过在茎内啃食,导致水稻秆倒伏和失去支撑力,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再次为白背飞虱,白背飞虱与稻飞虱相似,也是通过吸食植物汁液来危害水稻的生长。广东地区白背飞虱繁殖力强,危害较为严重。最后为稻瘟病,稻瘟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水稻病害,能够危害水稻的叶片、茎部和穗,导致水稻秆倒伏、叶片焦枯等症状,对水稻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

3、病虫害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水稻病虫害是广东地区农业生产中的一个严重问题,给当地农业生产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这些病虫害通过吸取水稻植株的汁液、啃食叶片和茎部等方式来危害水稻的生长,导致水稻的产量大幅下降。除了对产量造成不利影响之外,它们还会直接影响水稻的品质。例如,稻瘟病会导致水稻穗头变色、腐烂,从而使水稻的品质急剧下降。为了控制病虫害,农民不得不购买各种药剂或其他防治用品,这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成本。这不仅使农民的经济压力增加,还可能影响到整个农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技术通常使用化学农药等方法,这些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这些化学物质可能残留在土壤中,对周围的生态系统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

三、广东地区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效果评价

在广东地区,绿色防控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下面是几种常见的绿色防控技术及其在广东各地区的实施效果评价:

1、生物防治技术

这是一种利用天然敌害生物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在广东地区,比较常见的生物防治方法包括放蚜茧蜂、放沙蚕、放菜粉蝶等。通过这些生物的寄生或捕食作用,可以有效控制水稻病虫害。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生物防治技术可以将化学防治药剂的使用量降低40%以上,并且能够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这对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减轻对环境的污染以及保护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此外,生物防治技术还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当病虫害被有效控制时,水稻植株能够更好地生长和发育,从而增加产量。同时,由于生物防治技术不使用化学农药,所以产出的水稻更加绿色有机,符合消费者对食品质量的需求。

2、植物防治技术

这是一种利用植物自身特性抑制病虫害生长的方法。例如在广东地区,农民可以在水稻田边种植马鞭草、辣椒、蒜等具有香味、辣味等特殊气味的植物,来抑制病虫害的生长。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控制病虫害,而且能够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广东省惠州水稻种植区的研究表明,种植马鞭草的田块中,水稻发生病害的概率显著减少,病害面积也明显缩小。同时,马鞭草也会吸收大量养分,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在灌水量为5250m3/hm2的情况下,种植有马鞭草的水稻田达到其产量最高值,为3.10t/hm2, 水分利用效率为0.59kg/m2, 而未在周边种植马鞭草等具有特殊气味的植物仅3.45t/hm2, 水分利用效率为0.66kg/m2。显然,前者虽然抗旱性比后者强,这就证明了在水稻田边种植马鞭草、辣椒等具有香味、辣味等特殊气味的植物,可以有效抑制作物病虫害,从而显著提高作物产量。

3、微生物防治技术

这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对病虫害进行控制的方法。在广东地区,微生物防治技术主要采用了多种微生物制剂,如氨基酸菌素、拮抗细菌等。这些微生物的存在能够有效地抑制病原物或害虫的生长繁殖,从而达到控制病虫害的目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陈春兰教授团队进行了以流感宁菌等为代表的水稻病害的微生物防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防治技术可以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同时也显著提高了水稻产量和品质。其中,使用微生物制剂1 次,可以达到对水稻的保护效果,相当于普通的化学农药防治效果,而使用3 次后,还可以提高水稻产量的5%-10%。肇庆市水稻种植的实验表明,微生物防治技术可以降低7%-10%的化学农药用量;在增产方面,微生物防治技术组产量提高8%-10%;同时,深加工产品中精米率、出糙率等参数也提高了2%-3%,品质得到了提升。由此可见,微生物防治技术可以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同时也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四、新型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在广东地区的应用研究

1、农业防控措施

农业防控措施是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广东地区,采用以下农业防控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水稻病虫害:

一方面可以选用具有高产、抗病虫、适应性强的优质水稻品种进行栽培,能够有效降低水稻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例如在广东潮汕地区,由于该地区水稻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生较为严重,而稻瘟病的发生较轻,因此宜选择抗病性较强的水稻品种进行种植,以减少防治药剂的使用量。在2019 年进行的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试验中,最开始选用的常规稻品种19 香,表现较为突出,但经过大田稻瘟病抗性鉴定后发现其抗性一般,主要表现为稻枝梗瘟,因此已替换为抗病性较强的五山丝苗。这说明在选择水稻品种时,应充分考虑其抗病性能力,避免使用并不适宜本地种植的品种,从而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另一方面需要及时处理稻草,深水灭蛹控螟。通过及时处理稻草和稻桩,可以大幅度减少病虫害的侵染源。在汕头地区,由于机械化收割已经普及,机收水稻残茬较高。且在广东潮汕地区存在越冬虫源现象,因此在调查后,应对冬闲水稻田进行统一翻耕并灌深水,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本地越冬虫源基数。建议在广东潮汕地区早、晚造期间,最佳的翻耕灭蛹时间为早造3 月1 日左右,晚造7 月25 日左右。具体方法是及时翻耕水稻田并灌5-10cm 深水,浸泡3-5 天,杀死大部分老熟幼虫和蛹,从而降低虫源基数。

2、物理防治措施

物理防治是绿色防控技术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广东地区,采用物理防治方法进行水稻病虫害防控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推广与实践。例如,利用黄板诱捕器等方法防治水稻螟害;在植株上喷洒硅钙液,增强水稻叶片的抗性等方法均可作为物理防治措施使用。再如灯光诱捕技术,可以使用频振式杀虫灯进行病虫害防治,每盏灯能够控制面积约为3hm2,因而在布设杀虫灯时可以控制间距约为200m,并排列成井字形。应用灯诱技术每年的开灯时间为5 月中旬到8 月底。根据害虫的活动规律,每天傍晚开始开灯,并在凌晨1 点关闭。通过这样的措施,不仅可以有效地诱杀水稻害虫,还能够保护田间天敌,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此外,还有一些新型的物理防治技术也正在广东地区应用。例如,利用红外线加热来杀死稻虫卵和幼虫,同时不会影响水稻的生长;采用LED 光源进行诱捕和灯光驱除等方法,这些技术不仅能有效防治水稻病虫害,还能够提高水稻品质,降低成本。为了有效控制水稻田的害虫,广东地区也开始采用性诱技术。该技术主要使用了水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性引诱剂。根据广东地区水稻田的实际情况,农民在每667m2的田地上分别安装了一台二化螟诱捕器和一台稻纵卷叶螟诱捕器。这些诱捕器以性信息素为基础,通过释放特定的引诱剂来吸引和吸附害虫。由此在水稻生长期间,水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将被诱捕器所吸引,从而有效控制它们对水稻的危害。这种性诱技术不仅能够减少农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还能够降低环境污染和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通过选择合适的诱捕器布局和及时调整引诱剂的使用,农民可以在广东地区实现对水稻田害虫的有效防控,为农作物的健康生长提供有力支持。

在广东地区,物理防治措施在绿色防控技术中占据了重要位置,但其实施效果受到一定的限制。例如,在水稻生长期间,气候条件对物理防治技术的实施时间和效果都有很大影响,需要根据当地气候情况进行调整。广东地区夏季温度高潮湿,对于高温高湿度下的虫害,可以采用机械振荡器或增加通风设备,降低温度湿度,从而防止虫害的滋生和扩散。冬季温度相对较低,此时可以适当增加加热设备来维持作物生长所需的温度。同时,在防治时选择高效的防治设备,增加使用次数,避免因雨水的冲刷导致防治效果变差。此外,物理防治所使用的设备和药剂也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和使用,否则反而可能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3、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技术是水稻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之一,与传统农药防治方法相比具有安全环保、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势。在广东地区,生物防治技术已经开始得到应用和推广。

对于广东地区而言,水稻病虫害一直是农业生产中的一大难题,给当地农民们造成了极大的困扰。水稻病虫害主要通过吸取植物汁液、啃食叶片和茎部等方式对水稻生长造成危害,严重影响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广东地区常见的水稻病虫害包括螟虫、稻飞虱、褐飞虱、稻瘿蚊、稻纵卷叶螟、白叶枯病和稻瘟病等。为了有效控制这些病虫害,农民们使用了多种生物防治技术。例如利用昆虫寄生性天敌来对病虫害进行控制,通过释放捕食性昆虫来控制害虫的数量,减轻害虫对水稻的危害程度。此外,通过培育、释放接种菌剂、病毒等微生物来控制病害也是目前广东地区常用的防治方法。农民们还可以利用植物提取物或者生物源性杀虫剂进行饲料诱导和驱避等方式来防治虫害。这些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减少农民购买农药的成本,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广东地区,生物防治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已经初见成效。例如,在水稻田中引入捕食性天敌瓢虫,可以有效控制稻飞虱、螟虫等害虫的数量。同时,利用昆虫寄生性菌剂和真菌剂等生物制剂进行防治也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并且对环境无污染,无残留问题。此外,还有一些新型的生物防治技术也正在广东地区得到应用,例如:采用抗病转基因水稻及其杂交后代进行田间防治;通过微生态原理调节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增强其抑制病原菌的能力等。

由上文可知,在广东地区水稻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正在得到广泛应用。农民们积极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如昆虫寄生性天敌、微生物防治剂和植物提取物等,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这些技术的广泛应用降低了生产成本,且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此外,通过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可以及时发现病虫害的情况,以降低了病虫害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因此,绿色防控技术在广东地区的应用为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农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广东地区生物防治病虫害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广东地区儿童中医体质辨识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植物内生菌在植物病害中的生物防治
广东地区龙狮队发展SWOT分析
明清时期广东地区音乐的西方传播述略——以海洋交通路线为例
浅谈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广东地区高校学生的节能意识和节能行为研究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