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种植技术的主要环节与病虫害防治要点全面分析

2023-12-18翟建忠孙敬军

农民致富之友 2023年35期
关键词:稻种稻飞虱稻田

翟建忠 桂 荣 孙敬军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所以在水稻种植方面投入的科研力量很多,水稻生产质量、产量也因此得到了显著提升。但因为一些因素的影响,水稻实际种植中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若忽视主要环节的管理,会直接给水稻种植产量、质量带来直接影响。特别是病虫害防治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尽可能减少水稻病虫害的产生,种植人员应针对种植技术的主要环节与病虫害防治要点作出全面分析与有效把握。

一、水稻种植技术的主要环节

1、种子的选择

我国水稻种植存在的地域差异性较大,水稻种植地区之间的地理环境、气候环境之间也存在很大差异。所以,为了给水稻后期的健康生长提供保证,更好的抵御病虫害的侵扰,选种过程中一定要对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还有平均温度等作出充分考虑,然后再选择更适合在当地种植的水稻品种,以确保水稻生长中可以做到对当地环境的有效适应。通过保证种子质量,使其能够在生长中展现出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可以为后期的高产增收提供有力支持。另外,在进行稻种购买过程中,也要尽可能避免二次封口。选种时还要对种子价值进行分析,干瘪、腐烂现象的种子要全部舍弃。

2、种子处理

要想达到水稻的健康生长,水稻种子相关处理工作的开展也不能忽视。第一,要进行饱和度更高,质量更好的稻种的筛选,将其中更优良的种子挑选出来;第二,晴朗环境下,进行全部稻种的晾晒,以此来将种子内多余的水分去除掉,同时也能够尽可能的提升种子吸水功能,通过太阳暴晒,可以对稻种起到更理想的消毒、灭菌作用,这不论是对稻种的生长发育,还是产量、质量的提升都能够起到很关键的帮助;第三,结束稻种的消毒任务之后,还要将稻种放在温水里浸泡,加快种子内的细胞活动,然后适当的在上面铺设青草,这样在实现保温的同时,种子内细胞的分解速度也会加快,顺利的落实催芽目标,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3、苗床的处理、育苗

一般情况下都会将苗床的角度合理设置为东西走向,在这一方法的支持下,水稻内幼苗的光照周期会更加全面、稳定,这对之后稻种出苗率的提升能够带来很大的促进作用。水稻发育过程中,根部需要获得充足的生长空间,所以,要结合实际情况,对苗床之间的间隔作出科学管理,以免出现苗床间距离偏小或是偏大的情况。另外,还要将一定的薄膜铺设在苗床上,这样既可以避免幼苗受到天气环境的影响,也可以合理的增加苗床的气温。

4、播种

水稻种子对生长环境提出的要求相对较高,所以,在正式种植之前,要对本地气候变化给予密切关注与深入研究。种子播种的时候,平均气温应稳定在13℃左右。结束播种后,还要将含有养分的细土铺设在稻种的上方,厚度控制在1cm,以这一方式来做到对种植生长气温、营养的全面管控。

二、水稻的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1、保证施肥的科学合理性

为了给稻苗的健康发育提供保障,施肥工作的有效开展也非常重要。一方面,要对种植区域内的土壤成分进行提前检测,然后围绕实际情况来进行完善可行施肥计划的制定,通常情况下,使用的都是分期或者是分段的施肥计划。还有就是每667m2水稻种植区的总氮量一般都要控制在100-120g 标氮区间内,钾肥量,还有磷肥用量需要分别控制在15-20g、20-25g。具体施肥中要对以下几项原则作出充分考虑:第一,为了促进地力的进一步提升,为作物健康生长提供有力保障,要注重有机肥的合理施加,使得水稻在生长中可以获得均衡营养。第二,在种植前要注重底肥的施加,通常情况下,要将施肥量合理控制在40-50g。还要基于对土壤肥力的考虑来合理的进行肥料的施加,进而保证土壤肥力能够更好的适应水稻幼苗生长需求,还有除草工作的定期开展也很重要。水稻产量的高低一般都会受到肥料施用比例的影响,所以,施肥量的多少不能单纯的依靠农户以往经验来判断,还要结合土地养分的具体情况、品种来作出合理调整。且通过准确把握土壤的营养含量、比例来针对性的施肥,也能够促进肥料利用率、经济效益的显著提升。

2、移栽工作要科学开展

要结合实际做好对移栽技术要点的准确把握,从秧苗生长情况、周期入手,做到对移栽时间的合理把控。通常水稻秧苗长出5 叶之后,就需要及时开展移栽工作。若是中稻、晚稻,通常都是在秧苗生长25d 后开展移栽。在正式移栽的前7d,要适当的通风,使得秧苗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可以得到进一步提升。水稻移栽之前,一般都需要提前1d 将上面的棚膜去掉,以此来为移栽中幼苗的存活率提供保证。插秧过程中,秧苗深度也要做出合理控制,一般都在3cm 以内。

3、落实好田间灌溉工作

在水稻种植田间管理工作开展中,农田灌溉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就目前来看,很多地区的水稻田灌溉使用的都是浅水灌溉技术,实现了对干、浅、湿管理技术的综合运用,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为灌溉工作水平的提升带来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也使得水稻优质、高产得到了有力保障。晒田完成后,一般都是在作物的幼苗期进行灌溉,水层要合理控制,不宜太深。注水时也要防倒伏,将水层有效控制在3~4cm。水稻出穗之后,需水量也会大幅度提升,注水量自然也要调整,水层深度一般都要控制在5~7cm。秧苗长出新根之后,田间水深也要控制好,深度通常都要维持在3~8cm。水稻开花的生长阶段,稻田内的水深应有效控制在3~5cm。水稻成熟的前7d,要排出稻田内的水,风干土壤内的水分,为之后收割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铺垫。

三、水稻的病虫害防治要点

1、病虫害防治原则

在水稻种植中,对于病虫害可能给水稻种植带来的危害应给予充分考虑,结合相关病虫害的具体情况来使用更适合有效的方式来加强预控,最大限度的降低病虫害产生后给水稻产量、质量带来的损失。在进行水稻病虫害的防治中应尽可能做到不采取化学防治措施,以此来尽可能减少病虫害防治中给周围环境、水稻带来的污染和损害。还有新颖、先进的抗病技术、方法也要积极引进,以此来促进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水平的不断提升。农药选择上也要做到对食品安全问题的优先考虑,之后再对防治效果等因素进行考虑。尽可能使用物理或是生物防治方法来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这样既可以减少病虫害的侵扰,也能够做到对绿色环保原则的始终遵循。

在具体进行水稻病虫害防治中一定要遵循用药科学性、合理性,主要是因为一些农药若使用不当,不仅会给水稻的生长发育带来影响,也会制约整体产量的提升。而使用时间若不合理,也可能会导致病虫害程度加重,严重的还可能会影响稻米的安全。所以,不论是种植前后,还是水稻的具体生长过程中,都要重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绝对不能忽视任何一个细节。要在水稻生长中给予密切观察,尽量减少农药的使用,进而从整体上提升水稻种植的无公害性。通过到位落实水稻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除了能够保证水稻的产量、品质,也可以为种植人员减少种植成本,获得更理想的经济效益,加强各类防治措施的整合应用研究也可以从整体上提升我国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水平。

2、水稻的病害防治方法

我国的水稻种植地区相对来讲比较广泛,且种植的地区不同,可能产生的病虫害也是不同的,所以,在开展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之前,一定要先对当地环境、气候等方面的实际情况作出全面把握,对水稻病虫害种类、发病位置作出细致观察与记录,之后,再基于对多种因素的考虑来选择更适合的措施方法来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就现阶段来看,稻瘟病是我国水稻种植中比较常见,且分布较广、危害也是最大的一种水稻病害。且稻瘟病的危害时期、危害位置存在的差异性也比较大,这种病害的产生,容易导致稻田出现大面积秕谷现象,水稻的产量自然也会受到影响,所以,要想实现高产增收,这一病害的防治必须给予足够重视。而对于水稻纹枯病来讲,一般都是在水稻的茎秆位置、叶片位置产生的。这一病害发生初期通常会产生小型的斑块,随着时间的推移,斑块也会随之不断变大。水稻纹枯病产生的原因一般都是因为稻苗之间的间距控制不合理,又或者是肥料的施用过多。

对于上述病害的防治,要结合具体情况来选择适合的措施方法来防治,可引用的物理防治方法有:将水地育苗的方式合理转变为旱地育苗,且在施肥中也要做好肥量、时间的合理控制,做好稻田内环境情况的全面把握。在此基础上,到位落实稻田的各项管理工作,将稻田内的环境卫生保持好,一定要避免稻田内有污染物或者是垃圾存在,这样既可以为稻苗生长提供更理想的环境,也可以尽可能的降低稻田内病菌或者是真菌的产生几率。稻田内水量的控制也是重点,要结合不同时期的稻苗生长需求来对稻田内的水量作出合理调整,为水稻各阶段的健康生长提供保证。还有就是水稻的种植过程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要结合不同时期可能面对的不同情况来采取有效措施方法做好稻田管理工作。除此之外,稻田水量、施肥量的控制也要重视起来,以免因为控制不合理而给病害的产生提供了条件,也能够尽可能减少给水稻生长带来的不利影响。又或者是针对病害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生物防治方法来取得理想的病虫害防治效果,主要是要将病虫害的产生源头找到,然后做到绿色安全无公害的水稻种植,以此来减少或是避免病害的产生。总之,在防治中要坚持做到预防为主,同时与其他防治方法有机整合,从而取得更理想的防治效果。水稻种植之前,种植人员一定要对种植地区的环境、气候等方面的实际情况作出综合考虑,选择具有较高抗病性能的种子,以此来最大限度的降低纹枯病的产生几率。种植过程中,可以围绕具体情况适量的增施磷钾肥,在有效防治病害的同时,水稻产量、质量也可以得到进一步提升。而对于白叶枯病来讲,在具体防治中,应从种子的选择、处理入手,认真做好种子检疫工作。水稻种子选择之前,种植人员一定要确保检疫工作的细致、到位落实,确保其中带有白叶枯病的种子可以被准确筛选出来。且在种植中,若发现带有白叶枯病的水稻,也一定要及时做好处理,集中烧掉稻草,同时认真做好消毒工作,进行水肥的合理灌施,以确保水稻实际生长中可以获得有力支持。

对于化学防治措施来讲,稻瘟病可使用的化学防治方法一般都是受到病害发生时间不同的影响而作出合理调整,在刚发病的时候,一般都是引用浓度20%的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20 g,将其与水混合喷雾来防治这一病害。又或是选用40%-50%浓度的稻瘟灵乳油,按照75mg/667m2,兑水60kg 的比例来混合喷雾防治。50%浓度的硫黄唑兑水这一方法也能够取得理想效果,半月进行一次防治,开展2 次即可。而对于白叶枯病来讲,若是在稻田内发现,为了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一般都是使用叶枯宁或是消菌灵来防治。这类农药的喷洒一般只需要连续喷洒2 到3次即可,取得的防治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

3、水稻虫害防治方法

首先,对于稻飞虱的防治来讲,作为水稻种植中可能给水稻带来很大危害的虫害,稻飞虱属于一种远距离迁飞性害虫,且迁徙活动会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繁殖活动也是在迁徙活动中完成的。在水稻生长中,稻飞虱的产生会给水稻的产量、质量带来很大影响。

对于这类病害,可使用物理措施来防治。在种植水稻之前,可以针对地区内病虫害产生的具体情况来制定更完善、可行性较高的病虫害防治计划,其间一定要遵循绿色防治这一原则。一般情况下,光源对稻飞虱的吸引力是很大的,从这一特性入手,可以通过将杀虫灯设置到稻田旁来达到诱杀稻飞虱与其他虫害的目的,能够在防治虫害的同时减少给周围环境、稻田带来的不利影响。也可以使用化学措施来防治。在选择水稻品种之前,种植人员要结合种植地区的具体情况,选择抗虫属性比较理想的品种,且要基于对病虫害防治具体要求的考虑来落实各项处理工作,以免有大量抗虫农药残留这一情况产生,最大限度的减少化学防治措施给人体健康带来的危害。稻飞虱的化学防治工作一般都是使用烯啶虫胺、醚菊酯,以及溴氰菊酯等药剂来进行的,一般都是一周喷洒1 次,防治中最好是连续喷洒2 次。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都是比较常见的稻飞虱,气候不同,稻飞虱的种类也是各不相同的。水稻分蘖期已经发展到每100 根稻苗当中有1000 只稻飞虱,或者是稻穗期发展到每100 根稻苗内有500 只稻飞虱的时候,一定要及时采用适合药剂来灭杀。若虫害程度相对较小,可以引用浓度30%的扑虱灵,以26g/667m2的比例兑水之后,以喷雾来灭杀。若处于病虫害的高发期,可以使用浓度在45%扑杀宁,以100g/667m2左右的比例兑水之后,以喷雾的方式来灭杀虫害,从而取得更理想的防治效果。

其次,对于螟虫虫害来讲,在防治中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将稻草尽快尽早的处理掉。不能在田间堆放、叠放,若存在必要还可以烧毁处理。针对收割机收割的,要考虑到收割节位比较高,所以,一定要做烧毁处理。第二,若稻草需要利用,应尽量在螟虫蛹羽化之前,尽快的完成稻草的处理,以此来最大限度的减少年虫口基数。第三,田边枯枝杂草也要尽快清除干净,进行草木灰的堆制。若种植地的水源比较好,可以使用灌水杀虫的方式来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在收割结束后,针对水源比较好的地方,可以灌深水并将排水口筑好,以此来将越冬虫源淹死。

总而言之,为了高产增收的实现,种植人员应结合实际情况,按照一定的流程来进行种植。同时,水稻产量、质量也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影响,所以,为了尽可能降低病虫害产生几率,种植人员应从不同环节入手,采取有效措施方法来做好对不同类型病虫害的防治,还有一些关键环节的管理工作也要到位落实,这样在有效提升水稻产量、质量的同时,种植人员也可以获得更理想的经济效益,为水稻种植与病虫害防治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猜你喜欢

稻种稻飞虱稻田
分析稻飞虱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分析
稻田摸鱼记
几种药剂防治稻飞虱效果分析
稻田里的写真
稻田里的稻草人
稻田迷宫
西南和长江流域水稻生产品种对稻飞虱的抗性
秋收:胭脂米重回京城
稻飞虱发生发展气象指数估算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