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质量管理问题及对策
2023-12-18葛洪东马海燕
◎ 葛洪东,马海燕,刘 露
(1.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山东 青岛 266000;2.通标标准技术服务(青岛)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000;3.青岛安信制果食品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400)
现阶段,人们生活质量逐渐提升,食品类型逐渐增加,加之人们愈加注重身体健康,不再将目光集中于食品味道与包装等方面,而是愈加注重食品安全,对食品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同时,由于市场中流通的食品种类相对复杂,加大了食品管理难度。因此,相关机构应充分发挥自身职能,积极开展食品检验检测工作,评估食品成分含量等是否符合相应标准,降低食品安全问题发生概率。
1 食品检验检测的意义
1.1 保障人们身体健康
现阶段,人们可食用的食品类型逐渐增加,若其中出现卫生不达标的食品,可能引发一定的疾病,危及人们的身体健康。例如,若食品中的大肠杆菌超出相应标准,人们食用后,会引发一系列肠道疾病。因此,相关部门应对食品安全予以高度重视,积极开展检验检测工作,对各个检测环节进行有效控制,加大食品安全监督力度,保证检测过程规范性,确保食品成分与相应含量符合安全标准,以保障食品安全,提升人们身体健康水平。
1.2 降低食品食用风险
当前,人们充分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并在其中投入更多精力,相关部门可通过开展检验检测工作,对食品进行监管,加大对于食品生产企业管控力度,以提升食品质量,保证食品行业健康发展,保障消费者权益。与此同时,随着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逐渐增强,对食品生产企业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商家也愈加注重绿色食品的生产,有效保证了食品安全性。
2 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环节质量管理问题
2.1 检验检测模式随意性较强
食品安全检验环节,使用的检测手段是否先进,会直接影响检测结果。为提升检测数据的准确性,相关机构应引进先进检验技术,创新检测手段,保证结果可靠性。然而,部分机构在开展食品检验工作时,采用的检测手段不够多元化,对现代化技术的应用稍有欠缺,检测水平相对较低,难以对食品质量进行有效评估。①部分检验人员在开展工作时,未对食品类型与特征进行深入分析,选取的检验方法适宜性不足,无法对食品成分进行正确评估。②部分食品生产企业在开展加工生产等作业时,为扩大自身效益,可能违反相应规定,过度添加食品添加剂,从而增加食品的食用风险,加大食品安全管理难度[1]。③部分机构在开展工作时,服务能力相对较低,检测全面性不足,未对食品生产与加工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面覆盖,仅对成品进行检测,不利于食品行业的稳健发展。
2.2 食品安全标准更新不及时
在食品检验检测环节,相关部门应遵循相应的安全标准,对检验检测过程进行控制,保证检测过程规范性,对食品安全性进行有效评估,为后续制定奖惩等措施提供依据。
当前,我国食品安全标准的更新不够及时,不能为食品检验工作开展提供强有力支撑。食品安全标准涉及的内容相对较多,不仅需要对食品加工生产等各个环节进行深入分析,而且需要深入了解食品储存与运输等过程,明确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并制定行之有效的鉴定方案。因此,制定该标准所需花费的时间相对较长,更新速率相对较慢。若相关机构在开展食品检验工作时,将目光集中于市场流通产品等方面,仅是以抽检的模式对成品进行检测,而未注重对食品源头的检验,这将导致检测成效大打折扣,不利于实现食品检测目标,食品质量得不到保障。
2.3 检测检验力度相对薄弱
一般来说,在食品行业发展过程中,若相关机构开展检验检测工作时,未注重对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检测,未对食品原材料进行监管,未对产品包装过程进行监督,则不利于实现食品安全管理目标,对食品生产商发展造成不良影响[2]。①部分地区在开展食品检测工作时,未建立相对统一的检验标准,对先进检测技术的应用不足,检测力度稍有欠缺,检测主体明确性不足,导致食品监督力度大打折扣,制约了食品安全性,增加了发生食品质量问题的概率。②当前,涌入市场的食品生产企业逐渐增加,加之部分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呈现私营性质,若相关部门未注重对此类机构的管理,仅将目光集中于经济效益提升,未注重对群众健康的维护,则导致食品检测水平不高,加大食品安全风险。
3 提升食品检验检测质量管理水平的对策
3.1 注重对检测技术的创新
在食品检测中,相应技术的先进性会直接影响检测结果。因此,相关机构应结合食品行业发展现状,考量食品安全标准,对检测技术进行创新,提升技术体系完善性,保证技术多元性,从而推进检测工作的优化。①相关机构应在技术研发中投入更多资源,对在岗人员加以鼓励,让其主动参与技术创新中,优化检测技术,促使检测结果更为精准。②检测机构应遵循“走出去、引进来”原则,与其他国家进行交流,分享检测经验等,寻求技术壁垒突破点,引进其他先进检测技术,为我国检测技术的创新提供助力[3]。③检测机构应提升对检测仪器的重视程度,加快设备更新速率,积极开展设备维护工作,保障设备运行稳定性,提升设备检测精确性,为新技术的应用奠定基础。
3.2 提升食品安全标准更新速率
食品安全标准的明确性建设,可为检验检测工作提供指引,保障食品评估工作的合理性。因此,相关部门应提升对于食品安全标准的重视程度,加快相关标准的更新速率,保障地区标准的统一性,对漏检等现象加以规避。①相关部门应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结合食品行业发展实际状况,考量国家推出的相关政策,对食品安全标准进行评估,加大该标准审核力度,立足食品行业发展状况,制定与行业建设相符的安全标准,并在此基础上更新检测技术,提高检测精准性[4]。②相关部门应从食品安全标准的覆盖性方面着手,明确食品监管所涉及的对象,如蔬菜与生鲜肉类等,对加工熟食类食品加以重视,结合检验项目,对添加剂标准等进行适当调整。考虑国家标准与地方标准之间的关联,赋予地方一定的权利,让其以国家标准为依据,对地方标准加以调整,提升食品安全标准覆盖范围,实现对地方特色食品的有效监管。③相关部门应对消费者加以重视,提升其对食品安全标准的掌握程度,借助网络平台等加大食品安全标准宣传力度,保证该标准的透明性,充分发挥消费者的监督权利,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
3.3 保障责任机制的落实
食品检测环节所涉及的责任主体相对较多,对责任机制制定提出更高要求。若未对主体单位之间职责进行明确划分,主体之间的配合度得不到保障,可能引发责任推诿现象,无法为食品检测工作推进提供强有力支撑。因此,相关机构应注重责任机制的清晰划分,对该机制落实过程进行监督,为责任追究提供便利,提升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保证检测过程的规范性。①相关机构应对媒体或社会大众等进行引导,让其主动参与到食品检测中,发挥社会舆论效用,搭建公示平台,保证食品检测透明性,提升社会大众对食品检测的了解程度[5]。②在食品检测环节,相关机构应监督食品生产企业,让生产企业开展安全监督管理,提升食品生产加工与相关标准的符合性,并制定相对细致的奖惩措施,对违规生产行为的厂家进行惩罚,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性。
3.4 清晰划分检测责任,将责任落实到个人
要想清晰划分食品检验检测责任,需要相关部门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①政府相关部门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食品检验检测的要求和标准,明确各级政府、食品生产企业、经营者以及消费者在食品安全问题上的责任和义务。只有通过法律的明确规定,才能确保各方的责任不可推卸。②政府部门应加强对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的监管,确保其独立性、公正性和权威性。同时,对于食品生产企业和经营者,要建立严格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要求其自行进行食品检验检测,并承担相应的责任。③对于消费者,政府应加强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增强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引导其选择安全可靠的食品。④建立健全的惩罚机制和监督机制,这是清晰划分食品检验检测责任的关键。对于违反食品安全法规的企业和个人,政府部门应加大处罚力度,以儆效尤。
4 结语
在食品行业发展过程中,通过开展检验检测工作,可对食品质量进行有效评估,提升食品安全性,有效维护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相关机构应积极开展食品检测工作,引进先进的技术,创新检测手段,对相关人员职责等进行详细划分,以提升检测过程的规范性,发挥检测设备的效用,提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