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乡村幼儿器乐开展
——以介休市乡镇幼儿园为例

2023-12-18侯大中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16期
关键词:竖笛奥尔夫器乐

侯大中

(中北大学侯大中,山西 朔州 036001)

引言

音乐具有非语义性、非描绘性,音乐可以作为一扇打开人心灵的窗户,对人的生理与心理都可以产生帮助。著名的音乐教育家柯达伊先生曾说过,一个完整的人是离不开音乐的,音乐对人的性情具有极大的陶冶作用。人如果在发展初期的幼儿阶段能接触到音乐,也可以提升他的综合素质。

但同时,音乐培养是需要相当一部分的经费的,在城市中的孩子可以很轻松的接触和学习到音乐,但在偏远地区,经济水平收入不高和乡村幼儿父母外出工作没有多余时间去陪伴幼儿,导致音乐类培训很难开展。笔者通过深入调查介休市某幼儿园,并对此展开相关的器乐课程,一方面想对乡村幼儿教育事业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同时也希望自己在此能有所收获。

一、研究对象及教材准备

(一)研究对象情况

调查的幼儿园为介休市Z 幼儿园,该园地处城镇交接处,目前幼儿120余名,教师11 名,教学设施完整,便于教学开展。在该儿园中,对于奥尔夫乐器的运用不尽人意。配备的较少;在教师上对于奥尔夫乐器运用理解还不是很充分,对此类乐器的运用经验不足。研究对象定为大班,考虑到大班的年龄平均5-6 岁,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对比小中班的幼儿要占有一定的优势,并且大班的学生相对有一定的基础,对于此教学更感兴趣。

(二)教学器材

1.竖笛

原本的竖笛是纯手工木质的乐器,后期随着科技的进步,新材料的不断应用,塑料成为了竖笛制作的主要原料,不仅价格低廉,而且经久耐用,且音质更好掌握,所以才有了现在的竖笛形态。在奥尔夫看来,竖笛的演奏是比较简单的,而且声音清脆响亮,高低音域都有,所以更能引起孩子们,特别是幼小年龄小朋友的兴趣,所以不用做过多的引导,孩子们就很喜欢学习。

2.奥尔夫乐器

奥尔夫乐器的发音简单,而且容易上手便于操作,对儿童来说可以起到很好的音乐启蒙作用。合理的运用乐器可以满足儿童对音乐的需要。可以让儿童发自内心的参与到、感受到音乐中来,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力、反应力、以及身体协调性等。音乐的载体是节奏,而奥尔夫乐器恰好能很好地运用这一点。

(三)活动准备

1.呼吸法的训练

竖笛属于吹奏类乐器,呼吸的训练也必不可少。但由于竖笛本身较容易发音,不需要很大的肺活量;同时,照顾到学生还处于学前阶段,身体机能发育并不完全,呼吸的训练方法不可同成人一样,在这里只讲究轻和有换气的意识即可。竖笛属于吹奏类乐器,呼吸的训练也必不可少。虽然竖笛本身较容易发声,并不需要很大的肺活量,但需要注意不要把音吹破。可以通过吹纸巾的方式来进行训练。每个学生嘴前放一张纸,吹气时观察纸的动向,如果连续漂浮,说明气息平稳;若纸巾忽高忽低说明用气过大且呼吸紊乱。

2.与乐器做朋友的意识

老师要教导学生,手中的乐器不等同于玩具。每次在上课结束后,要用擦琴布将乐器擦拭干净。及时给乐器穿上“外衣”,每个乐器都有盒子或罩子,用完要及时收好,不要裸露在外吸附灰尘。注意温度、湿度,远离高温、暴晒,否则乐器容易开裂,避免磕碰,轻拿轻放。

3.注意力的分配

多数的孩子很喜欢在别的小朋友面前表现自己,教师可以抓住这个机会,对学的快的小朋友进行鼓励,可以让学的快的小朋友担任“小组长”,帮助别的小朋友学习指法,然后教师再进行细化。这样做既可以培养幼儿团结互助的精神,也可以对小朋友树立一个爱帮助人、有责任感的形象。

4.初次接触乐器及感受

通过用图片、视频、音频结合等多种方式,让儿童能在生活中先对乐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且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和好奇心。带领学生对竖笛有一个简单的了解。整体由笛头、笛身、笛尾构成,笛身上有不同音孔控制音高。教师要帮助幼儿将润滑膏均匀涂抹在管体连接处,便于幼儿的拆卸安装。其次教师可以在幼儿面前展示一段竖笛曲目,可以让幼儿更直观的感受到乐器的魅力,并且还能激发幼儿的表现欲望。把器乐加入到音乐课堂中,让孩子直观的感受用器乐所带来的音乐氛围;增强孩子的表现欲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克服怯场的想法。

5.欣赏聆听

教师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聆听一些简单动听的作品,还可以将要学习的作品在上下课的时候进行播放,增强幼儿的对音乐的记忆,在潜移默化中对作品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不同种类的乐器受材质的不同、制作工艺的影响,音响效果也大不相同,在很多作品中会用到各式各样的段落来表现不同乐器所带来的音响效果,从而能够引发听众丰富的想象。多聆听此类作品可以增强孩子对于声音和表象之间的联想,通过老师的引导可以让孩子懂得不同的音响效果还有不同的因为情绪。而且可以增强孩子们的表现欲望,方便之后的教学。例如曲目《小宝宝睡着了》,这首曲目只有do、re、mi 三个音,节奏缓慢,篇幅较短,便于幼儿理解和教学,是从浅入深的优秀作品。

二、活动拓展

选用音乐课本中《这是什么》一节上课。本课是针对5-7 岁低年龄学段编创的歌曲。音乐这门艺术是需要亲自体验才可以理解的。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偏小,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加入了一些拟物化的手法和小游戏,一方面便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一方面带动他们的积极性,并营造高兴热闹的氛围,使他们对这节课感兴趣。结合奥尔夫教学理念,运用较为简单的启发乐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乐曲《这是什么》是一首简短的童谣体谜语歌曲。由四乐句构成的单乐段,2/4 拍,F 宫调式。本节课的歌词十分的有形象性,好像讲故事一样的把生活中时钟的特点进行描述。在音乐的旋律上,也把时钟特有的声音加入进来并赋予节奏的形式来表现,充分联系生活内容。一共采用了四个欢快的小乐句,前后连贯动听,简单和谐。并且在其中还设置了两个问题进行思考。歌曲活泼欢快,内容帖近生活,体现音乐源于生活而用于生活的课程理念。

低学段大部分学生从行为上看,他们往往表现出好奇、好动、好模仿的特点。对音乐有着一定的兴趣。但由于学生年龄小、组织纪律性较差,学生的音乐素质存在个别差异,在进行授课时,要有耐心进行教学,让他们在鼓励和赞扬声中不断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认知规律,制定以下教学目标。在审美感知上,通过聆听声音了解声音有长有短,有高有低,有强有弱。能用自然、轻快有弹性的声音和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这是什么》。在艺术表现上,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钟表的形象,能用简单的动作和乐器表演歌曲,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文化理解上,体验欢快的音乐情绪;体验参与音乐的快乐。认识时间的宝贵和懂得珍惜时间,培养时间观念。在创意实践上,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以后,进行简单器乐编创,加入自己喜欢的节奏和动作。

在准备课件相对应PPT 时,尽量做到文字少,图画多,声音多的要点,同时教师要尽量的以游戏、讲故事的方式进行课堂的导入,便于儿童的理解和勾起他们的好奇心,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安排经典的曲目作为欣赏课,陶冶幼儿的情操,各种乐器的种类不同、材质不同,音响效果也大不相同;有的欢快明朗、有的清雅舒适,作为欣赏者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同时要培养儿童的记忆力,在本课中,通过对比、猜测、讲解、模仿的手法,让孩子们对课程中牛和狗的声音、小铃铛和大钟声的声音进行思考并提问有什么不同之处,再通过乐器的声音进行复原和再创造,培养幼儿的配合意识。奥尔夫乐器中种类较多,有木质类的木棒、蛙盒;月欧金属类三角铁、碰钟以及沙锤等,在一节课程中教师可以邀请多名学生进行轮番演示,每个乐器的种类不同声音不同。需要学生之间良好的合作意识相互配合。

在最后阶段,就需要进行背谱演奏。很多同学和家长曾经都为此都很苦恼,因为没有掌握科学系统的练习方法。如果只是靠单纯的“背”,这个音乐也是毫无生机、死气沉沉的,而且还很容易遗忘。最关键的是要理解音乐的语言,它和语调中要讲究抑扬顿挫的道理是一样的,如果能掌握这样的练习方法,事半功倍。有研究表明,学习音乐可以训练人大脑的灵活性和敏锐性,同时在记忆力上也有很大影响,不同的乐谱和视奏的同时要考虑的非常多。

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用奥尔夫乐器模仿钟声摆动、以及动物叫声时,加入一些肢体动作,加强记忆。

三、研究意义

本文所调查的幼儿园地处乡村地区,目前当地儿童家长经济收入整体不高,无力向城市中的儿童一样具备在外报艺术班的条件。而开设此课程可以为此幼儿园尽可能的拉近城乡在艺术素养上的差距,可以为儿童提供一个入门的基础,丰富乡村学前儿童的课程,培养儿童的记忆力和手脑协调能力。本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态度,在培养乡村学前儿童艺术素养的同时,对他们的幼教老师也进行相关培训,做到在器乐课程开展以后能进行加强和巩固。奥尔夫乐器对于培养幼儿的即兴创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上也有很大的帮助,对今后的学习有积极影响,并且通过奥尔夫乐器来进行音乐活动也有助于提升幼儿的眼界,提升对音乐的兴趣。同时,再结合奥尔夫教学法中“原本性”理念,人生来对音乐就是有感觉的,不需要固定教材和课本,尽最大的可能性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

在乡村开展器乐教育课程可以丰富学前儿童知识拓展和艺术素养,并且对于当地幼儿园等学前培训机构的教学模式也能进行拓展和创新。目前国内对于学前儿童的器乐课程开展已经愈来愈多,但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对此课程的开展则少之又少,笔者想通过此地为实验目标,为当地乡村学前儿童在艺术素养上尽一份力;同时也希望能为后继者提供一份参考,为地处乡村的孩子埋下一颗希望的种子。学习和接触奥尔夫乐器课程,对于幼儿的综合素质培养也有一定的帮助。

四、结语

通过本文,笔者罗列了适合幼儿学习的器乐教学和方法,以及一些在练习时所需的一些注意事项,希望可以给读者一些在技术上的帮助;在如今的社会,乡村教育、乡村儿童是我们越来越需要关注的重点,并且笔者也再次呼吁广大的毕业大学生、青年教师可以赴乡村进行支教考察,一方面将自己所学付诸实践,一方面也能给当地的孩子们带来先进的知识,丰富他们认识的同时也在实际体验中锻炼自己。

猜你喜欢

竖笛奥尔夫器乐
农村小学竖笛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民族器乐的传统与当代演释
奥尔夫、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的比较研究
浅议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的应用——在“第一届中国奥尔夫教育大会”上的发言
笛声悠扬 回味悠长——八孔高音竖笛整班起步教学三计
谈器乐在初中音乐第二课堂教学中的有效途径
变动不居 与时偕行—奥尔夫音乐教育专家谈奥尔夫教学法在中国的本土化实践
小学竖笛教学“分层互动”模式研究
关于举办“学院奖全国高等院校器乐比赛”的通知
略谈器乐在歌唱教学中的应用——以《金孔雀轻轻跳》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