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古籍善本的修复与收藏
2023-12-18郑楠华
郑楠华
(福建省图书馆,福建 福州 35000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物质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为了更进一步地丰富国民的精神文化,对古代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显得十分必要。在我国五千年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大部分知识都是通过书籍的形式记载与传承下来,诸如《史记》等。书籍不仅是人们知识沟通与传承的重要桥梁,也是数千年智慧的结晶。要让书写在古籍的文字都活起来,必须做到“保护”与“利用”并重、“管理”与“服务”兼备。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古籍善本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为了更好地保存先辈遗留的智慧结晶,对于古籍善本的修复以及收藏也备受重视起来。
一、古籍善本的修复原则
(一)“整旧如旧”
“整旧如旧”的修复原则强调的是在修复书籍文本内容时,尽可能地保证书本的“旧”的完整性。让书本原本的风貌得以有效地传承下来。对于书本“整旧如旧”的修复手段,最早能够追溯到北魏时期。在当时的《齐民要术》中,就曾对古籍的保养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书有毁裂,郦方纸而补者,率皆挛拳,瘢疮硬厚。瘢痕与书有损。裂薄纸如薤叶以补织,微相入,殆无际会,自非向明举之,略不觉补。裂若屈曲者,还须于正纸上,逐屈曲形势取而补之。若不先正元理,随意裂斜纸者,则令书蜷缩。”
(二)“抢救为主,治病为辅”
“抢救为主,治病为辅”强调的是在古籍的修复过程中,首先要保证古籍内部内容的完整性。在修复过程中,优先修复古籍内部的关键书页。必要时可以舍弃对封面和原始度方面的保存,尽可能的“抢救”更具有传承价值的古书籍。在进行众多书籍修复时,也应该遵循价值为主的修复顺序,依次修复,确保最大化保留书籍的内在价值。
(三)“整旧如新”
“整旧如新”是在修复了书籍的内在内容以及最大化保留了书籍原始形态的基础上,更加优化书籍的外在形象,尽可能地让书籍呈现出全新的状态。在整理过程中通过重新装裱、改装的手段,保证原本风格的同时,让书籍更加干净明亮。让后世流传的过程中,也能更好地传承与学习。
(四)“保持原状,过程可逆”
“保持原状,过程可逆”强调的是书籍本身的后续再度修补过程。在书籍修补过程中,通过现有的特定材料修补的书籍,能够直接将修补的部分完成去除掉,方便后面的重新修补。由于掌握知识的制约与材料的限制,尽可能地保证书籍后续修补过程中的可操作性,让古典书籍能够不断得到优化与改善。
在古典书籍维修过程中,一般分为五大不同层级,包括轻度、中度、重度破损、严重、特别严重。不同层级的书籍维修要求也不一样,为了尽可能地保障知识的完整传承,就必须严格遵循古典书籍的维修原则。
二、古籍善本的修复措施
(一)观察
古籍善本一般都保存在特定的库房,在进行日常维修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古籍善本进行定期的检查,防止书籍存在上潮、长虫等情况。必要时,还需要对书本进行定期的晾晒处理。在日常修复过程中,首先需要针对书籍的集体情况进行初步观察,以此来判断古籍善本是否需要进行修复,具体的修复程度,也要根据所观察得出的结论而定。因此,对书籍的观察,是古籍善本修复过程中十分关键的一环。
(二)清理
通过观察取出需要修复的古籍善本,针对所需修复的部位或页码进行编号处理,方便后面维修工作的进行。编号完毕之后针对书本进行初步的装订与清理,对书上的灰尘、蚊虫、虫屎等进行清理,保证书籍的干净,方便修补工作进行。
(三)使用材料的预处理
1.水的预处理
在对破损古籍进行修复的整个过程中,不论是调制糨糊、染纸配色,还是揭搓旧纸,清洗污渍、喷水倒平,都离不开水。因此,修复古籍时所用之水的性质,势必直接地影响着修复后的古籍纸张的纸性和纸质。以“黄柏水”为例:由于水中含有生物碱(可综合降解纸张酸性、防虫)和黄色素,用于调制糨糊,可以防虫避蠹;用于染纸,则防虫、脱酸可以兼得;用于托裱和喷水倒平亦如是。可见,在对破损古籍进行修复之前,有针对性地对修复用水做一番处理,再用于古籍修复的各个环节以及对各种修复用材料的再处理是很有必要的。在此之后,通过古籍修复的各种技法施之于所修复的古籍,就可达到对破损古籍的修复与保护一举两得的目的。
2.糨糊的预处理
凡是对破损了的古籍进行修复,不论是何种破损情况,都离不开粘接材料——糨糊。由此可见,糨糊在古籍修复中的重要性。可是从1983 年,笔者在浙江省图书馆学习古籍修复至今,各地图书馆在古籍修复工作中及其所举办的各类古籍修复培训班上,关于糨糊调制,仍无外乎是“面粉去筋”,鲜有更好的防虫办法,更不用说防酸脱酸了。使用这样的糨糊修复古籍,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虫厄的危害,尤其是在修复中,需要使用较稠的糨糊、或大量地使用糨糊来托裱,使得修复后的古籍容易再次遭到虫蛀和霉变,弥足珍贵的古籍处在破损——修复——再破损……这样一种恶性循环的境况中。修复用浆,当然要“去筋”,但仅此还不行,还必须在调制时,根据待修古籍的具体情况,使用经过预处理的水来调制方可。在操作中,应具体注意以下几点。
(1)修补孔洞时,糨糊不宜太稠。
(2)修复返酸脆化严重的书页,需要托裱时,应先对书页的PH 值进行测定,以测定出的结果,作为判断调制糨糊的生物碱浓度的依据。pH 酸碱度越低,则适当增大生物碱浓度。与此同时,纸色的深浅也需一并考虑。
(3)预处理过的糨糊的颜色,与配纸、染纸一样,要略浅于破损古籍书页的纸色。
古籍修复用浆,再不能像以往那样仅仅是“去筋”,而是要使糨糊兼具脱酸、防虫和美观(配染色)等多种功效。当然,“宁稀勿稠”是糨糊在调制和使用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因为这是做到“可逆性”这一古籍修复原则的前提和保证。
3.纸的预处理
古籍修复用纸,为追求“整旧如旧”之目的,往往只注重表面的处理——染色,而忽视对纸质的改善。古籍修复用纸虽然是新纸,但是,由于长期受存放环境影响,返酸、虫蛀等现象普遍存在。如若不对之进行整治,就直接补、裱、镶、衬、接于所修复的破损古籍,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但凡是用来修复古籍的纸张,在使用之前,都应进行预处理。或染色,或脱酸、防虫。水的预处理,对这些问题都能给予很好的解决——刷染或浸染。
在修复古籍时,不论是补孔洞,托裱、镶衬,还是做护页、封皮,用这种经过预处理的修复用纸,加上经过预处理的水、糨糊等修复用材料,可以由表及里地对古籍进行修复,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纸的预处理过程相对简单,只需掌握颜色的深浅,即经预处理后,修复用纸的颜色略浅于待修复的破损古籍的纸张的颜色即可。
(四)修补工作
前置工作完成之后,开始针对不同书籍进行不同程度的修补。对于书库中的古籍善本而言,绝大部分问题集中在书本上潮以及书本长虫上,因此在修复时,通常使用托裱法对原本受到影响的书页进行重新装订,对于出现虫洞等的书页,进行修补处理,多使用浆糊帮助修复纸张虫洞边缘的毛刺。修复过程中也有着严格的修复标准,一般需保证修补洞口边缘间距为0.25—0.3cm,修补完成后还需进行一定时间的晾晒,保证修补干燥后再进行后续工作。
除了空洞的修补之外,还需要对古籍的线眼等进行修补工作,原则上,对线眼和纸稔眼可以不去补它,以免再次打眼,损伤书脑。所需补的是向内已破损到边栏、或向外已破损到书背的线眼或纸稔眼。若按以上修复孔洞的技法来做,则对古籍具有以下的保护作用。
(1)修复后的书页极易锤平,有时甚至不用施锤,可以直接压平。这对古籍纸质的保护,无疑是有利的。
(2)极易于装订平整,不需齐栏,不需重开眼,不需砂书,更不需裁书。其原因在于有了至少六个眼来定位,齐书易,进而不仅保护了书脑,亦更好地保护了古籍书品的原始面貌。
(五)压平
书籍修补完成之后,需要将书页进行压平处理,避免影响了古籍善本本身的书本形态。在纸张压平处理过程中,首先需要润湿书页,再用赶紧的白纸叠放处理,将纸张压至2—3 天,确保纸张平整。在压平过程中,也需要借助石头、铁秤砣等辅助工具。有些修补的地方难以压平,需要用平锤辅助敲打,保证纸张平整度,能够更好地融入书本中。在进行压平修复时,也需确保压平的力度,避免修复好的纸张,再度损坏。
(六)紧密
修补的书页压平实之后,就需要重新装裱到书本中。在装订时,先要比对书本纸张大小,并将修补书页进行裁剪,折叠。在折叠时,也需要根据原书本的需求进行再度压实处理。书籍修补页码较多时,就需要按照顺序,一张一张进行修订压实,压书过程中,要确保书籍干燥,对于新的页码,也需要反复折齐,保证书本的页码整齐。一般压书时间为4—7 天,具体的时间长短,根据天气的湿润程度决定。书页压解完成之后,还要认真检查是否存在书页粘到一起的情况,书本的页码也需要仔细检查是否与原本标记一致。至此,书籍的维修工作便完成了。
三、古籍善本的收藏与保养
(一)古籍善本防虫
古籍善本修补完毕后,成套多册的应配好书套,放入书柜。古籍善本印制的纸张的原材料都是植物树皮、草茎、竹子等,具有纤维松散、收水性能佳的特点,就容易受到虫害,如烟草甲、蠹鱼等等。对书籍有害的虫类多喜潮湿、温暖、怕光,爬走敏捷,生命力极强。
根据虫害的生长繁殖特点,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以下三点措施。
(1)控制古书库房内温度、湿度的变化,营造有利于书卷保存的环境。在有可能的条件下,温度控制在10~18 度之间较为合适,这是害虫难以繁殖的温度。相对湿度控制在50%~65%之间,湿度低于50 度,过于干燥,容易对古书造成物理性的破坏。时间过长,会造成干裂损坏的危险。有条件的可购置器械设置将库房装备完善,以营造适应古书保存的环境。
(2)选择干爽、通风、光线好的环境存放书柜,防止古书受潮。
(3)利用药物的毒性或挥发的特殊气味杀死害虫而使害虫不敢接近,从而达到驱虫目的。书柜里一旦发现有虫害后,应立即采取措施,转移书籍,清除虫害,对存放的书柜、箱子也要做彻底的消毒,以保证古籍万无一失。
(二)古籍善本防霉
霉菌和害虫一样,是古书中最为常见也是危害最大的敌人。纸张一旦受潮,容易产生霉变。霉菌无处不在,霉菌的孢子大量散布在空气中。要将书保存在无菌的环境中,一般条件下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如果了解霉菌生长繁殖的条件,便可以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抑制,达到保护古书的目的。根据霉菌繁殖的特点,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
(1)控制库房温度、湿度,营造有利于古书收藏的环境。控制温度特别是防潮仍是古书收藏的关键。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将温度控制在10~18度之间较为合适,这是霉菌难以繁殖的温度。
(2)利用低温对纸张中有害微生物冷冻,从而达到杀菌的方法。低温冷冻确实能杀死一些有害微生物。如将温度逐渐下降到冰点,菌体细胞原生质内的水分就会形成许多小晶体,破坏原生质的胶体状态,并机械地挤压或刺伤菌体细胞,造成菌体破裂死亡。
所以古书收藏的小环境一定要控制在霉军无法繁殖生长的温度、湿度范围,这样古书就不会受到霉菌的侵蚀破坏,起到保护的作用。
四、结语
说到古籍善本的珍贵,拥有丰富鉴定与市场经验的崔尔平先生认为,古籍善本比书画更有收藏价值。古籍善本是中国历史文明的承载者,优秀的历史文化,是整个民族进步的核心力量。在古籍善本传承过程中,通过现代力量,让原本文化得到有效传承与发扬,是当代书籍管理者的义务和职责,也是青少年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随着科学不断发展,国家对文化文物事业的重视,相信今后有越来越多的方法和手段,为纸质文物古迹的保护起到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