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教学中对音乐表现力的理解和提升途径研究
2023-12-18王涣然
王涣然
(吉林艺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钢琴教学质量会对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形成有着较大的影响。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钢琴教学过于重视技能训练,而对音乐表现力的重视度不高。随着现代教育改革不断深入,这一问题日益凸显[1]。因此需要重视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培养,积极探寻钢琴教学改革路径,采取符合现代学生的教学方式方法,将钢琴基本联系与音乐表现力相结合,从而促进学生音乐表现力的提升,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与演奏水平。
一、音乐表现力的基本要素
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因此需要充分把握音乐的基本要素,学会钢琴演奏技巧,并适当使用手法融入自己的情感,从而表现音乐之美,从而更好的展现音乐表现力。
(一)音乐听觉能力
音乐主要是以声音为传达媒介的一种听觉艺术。在钢琴教学中,首先需要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能够辨别音高、音色、音长。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在长期学习中逐渐形成的,需要充分把握各种作品的特征,有些作品注重抒情,因此在情感表达时要注意音乐优美动听;有些作品轻快明亮,因此演奏时要注意把握节奏以及声音的明亮;有些作品热情奔放,如同江河一泻千里,因此表演时要注意把握力度,并且要注意情感投入[2]。灵敏的听觉能够让我们更好的感受作品的魅力,在真正走入作曲者内心之前,需要配合手部训练,一边演奏一边仔细听演奏的声音。不能只关注指法、力度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听音色。不同的音色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也不同,并且需要将听觉与知觉相融合,从而提高音乐表现力[3]。从实际教学来看,有很多学生都是用眼睛盯着键盘和乐谱,更加关系自己的手型、力度,而没有关注声音是否纯净、旋律是否符合作品要求。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需要让学生用耳朵来分辨错音,从而更好的表现作品,提高演奏能力。
(二)音乐知觉能力
音乐知觉是一种心理活动,需要我们依靠自身的生活情感体验,加强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就好像我们通过观察一个人的面部表情来判断其喜怒哀乐。因此需要学生通过乐曲的情绪、弹奏速度来感受作品的情感基调,更好的表现作品风格[4]。音符是构成乐曲的基础单位,通过音符的排列组合、弹奏力度、音色表现,从而构成了流畅的旋律,更好的打动观众。
(三)音乐情感能力
音乐情感能力主要是建立在对音乐的感受与理解上。作品融入了作曲家的浓厚情感,并通过演奏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经典的音乐作品总是经久不衰,因此在表演经典作品时,需要把握作品的情感特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与情感体验,才能更好的表现出来。但是情感是抽象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5]。音乐作为一种艺术,主要是以声音作为传达媒介,从而感受作品的情感,让人们穿越时间空间与作曲家进行对话。
二、理解力对音乐表现的重要性
理解力对于音乐表现具有重要的影响,与音乐表现力有着密切的相关性。例如优美的曲调恍若芭蕾舞演员轻盈的舞步;而顿音如同军人前进的步伐。许多学者认为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就是对其创作背景、演奏风格的解析,但是这只是片面的理解,还需要对音乐线条、层次与色彩进行理解[6]。音乐的线条需要根据旋律的变化来传递作品情感,从而表现作曲家的思想。音乐作品就像一块布,是由音符编制而成的,也被称为音乐织体。音乐的层次感也需要通过对作品的正确理解,需要构建在透彻的分析与创造上,展现各个声部的复杂关系;若果在演奏中,过于强调各个声部,会导致主题不够突出,因此需要借助弹奏力度来调整,突出各个声部的主次轻重,并且还要关注伴奏、旋律、主旋律与和声的配合,从而确保演奏中各个要素相互协调,提高音乐表现力[7]。理解力对于音乐表现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更好的传递作品的情感,让观众从单纯的欣赏音乐升华到触动心灵。
在实际钢琴教学中,需要让学生理解作品,注重作品内容、风格、创作背景、作曲家的生活经历与思想感悟。只有从整体出发,才能够更好的理解与表现作品,提高音乐表现力。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虽然训练非常刻苦,但是没有注重对作品的充分理解,导致弹奏缺乏活力[8]。例如在弹奏奏鸣曲时,需要了解奏鸣曲的特征以及各个乐章的性质,对各个部分进行细致的划分,从曲式结构进行剖析,从而理解作品的性质,更好的提升音乐表现力。总而言之,在钢琴教学中需要注重理解,挖掘作品中能够表现情感的要素,从而丰富学生的内心情感,更好的表现作品内容。
三、钢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缺乏音乐表达信心
音乐表现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同时学生音乐表达自信心对于音乐表现力也有直接影响,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优美的音乐能够更让人感到享受,即使是不会说话的婴幼儿,在听到动人的旋律时也会手舞足蹈。在实际演奏中,要想弹奏好钢琴,就需要控制好速度与力度,准确控制节奏[9]。钢琴演奏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尤其是在众人面前表演时,学生可能存在较大的压力,还无法轻松的完成表演。因此需要通过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提升音乐表现力。具体来说,可以让学生在表演前深呼吸,控制自己的心率,并且要保持风度,要求神色平稳,坐姿端庄,表演时要尽量演奏自己熟悉的作品,不要选择难度系数过高的作品,要用自己的情绪与音乐语言,充分表现作品,从而感染观众。
(二)教师的业务素质不高
教师的业务素质对于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具有直接影响。教师除了讲解理论知识与演奏技巧之外,还要用个人魅力将学生感染学生,更好的感受钢琴演奏的魅力,从而提高音乐表现力。钢琴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也是学生厚积薄发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多于学生沟通、交流[10]。同时要积极外出学习、参加教研活动,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并应用到实际教学环节中。例如可以充分利用翻转课堂、慕课,对教学内容进行分解,从而让学生更好的进行查漏补缺,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总体来说,现代的教师需要不断学习与反思,通过持续学习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三)考试中缺乏对音乐表现力的考察
虽然部分学生的演奏技巧掌握较好,可以完整的演奏一首作品,但是无论怎么样表演,就是无法引起观众的共鸣。因此在考试中,需要加入对音乐表现力的考察,并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系统,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在对音乐表现力的考察中,可以从音乐表现的基本要素进行评价,例如从弹奏效果来查看学生是否充分了解作品背景与内涵;从节奏与速度来评价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音乐表现力。总体来说,目前对于学生的评价主要集中在技巧掌握方面,而没有关注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因此需要重视这一问题,加强对音乐表现力的考核,从而引起师生的重视。
四、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提升途径
(一)深入分析作品背景与内涵
钢琴作品凝聚了作曲家的情感思想与内心感悟,是他们人生经历的真实写照。学生只有充分理解作品,才能正确的把握作品的情感,更好的进入音乐意境,感动自己、感动观众,让演奏出来的作品更加具有感染力。因此在钢琴教学中,需要让学生更好的了解作品,对作品创作时代背景、作曲家的创作风格以及生活经历都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而提升对作品情感与内涵的理解与掌握,提高音乐表现力。欧洲音乐学家将音乐作品根据风格细分了不同的流派,例如古典派、浪漫派、印象派等,不同风格作品的演奏技巧也有所差异,例如巴赫、海顿的作品速度不宜过快;而贝多芬的作品气势恢宏,犹如雷霆万钧,因此弹奏时要注意强调力度变化。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的作品理解与分析能力也是动态变化的,随着其对于作品把握程度的提升,能够表现出作品的情感并且有所创新,从而更好的展现自己,提高音乐表现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不能照本宣科,而是力求不偏离方向上,对不同的作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例如《天鹅湖》、《胡桃夹子》需要注意把握速度、力度,要想河水一样缓慢的流淌在让观众的心间,从而更好的表现音乐作品。
(二)掌握良好的演奏技巧
钢琴的演奏技巧与其表现力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只重视技巧而忽略音乐表现力是片面的。有些人认为音乐表现力是天生的,因此只注重演奏技巧的训练。但是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应该贯穿于钢琴教学的全过程。目前随着我国艺术教育的快速发展,钢琴学习者的数量不断增多,因此市面中各种教材与理论更是百花齐放,例如在《拜厄》的学习中,既需要重视视谱练习,在断奏、连奏中声音响亮扎实,但是又要放松,不能过于生硬,这样才更加符合作品的特点。在教学中需要重视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培养,不至于在枯燥的训练中浇灭学生对于钢琴演奏的热情。在训练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例如在《天空之城》演奏中,可以想象自己穿梭在云朵间,发自内心感受生活的美好,从而更好的表现作品。
钢琴技巧的掌握需要经过大量的训练,技巧的提升不是一天就能达成的。因此需要一步一步来,首先要进行手指训练,提高手指的灵活度,在键盘上能够游刃有余地演奏,敲击琴键是要干净利落,动作迅速而准确,太快或太慢都会影响作品情感的表达。其次需要注意把握演奏力度,在弹奏强和弦时,需要将力量汇集在指尖,这种技巧是有一定难度的,要求发力准确,乏力过度持久会导致弦压得过紧而没有振动空间。因此还需要掌握演奏的力度。节奏与速度也会影响钢琴表现力,节奏是音乐的脉搏,学生需要用心感悟作品的内在韵律,从而更好的展现作品的情感。演奏速度与节奏并不是一回事,很多学生没有把握好节奏与速度,有些学生过于紧张,导致速度过快。因此在训练中需要重视技巧的训练,不能盲目照搬和模仿,需要仔细揣摩。
(三)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对于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有着直接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实践教学,逐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只有掌握了足够的技巧以及丰富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引导学生逐步提升音乐表现力。例如可以在学校的文化活动中上台表演,很多学生都是在课堂上进行表扬,很少在大众面前表演,因此可以借助舞台表演来提升音乐表现力。学习与实践是相互促进的,技巧再高,如果没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就会怯场,导致表演失败。而良好的实践活动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从而在上台表演中更加自信,发挥自己应有的视力,从而抛开杂念,全身心投入到演奏中,更好的展现作品情感,提升音乐表现。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到社区进行表演,用实践活动来磨练学生的音乐素养。
五、结语
在传统钢琴教学模式中,没有正确的认识钢琴演奏技巧与音乐表现力的辩证关系,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忽略作品的内涵,对于作品的理解也不够透彻,因此阻碍了学生音乐表现力的提升。没有深刻的感受,很难把握作品内涵,也就无法与听众产生共鸣,需要借助音乐表现力来传达作曲家的内心情感,从而展现出作品的精髓,更好的打动观众。因此在钢琴教学中,需要重视音乐表现力培养,引导学生善于思考和创新,注重表达技巧,将情感融入表演中,从而让技巧与意境在钢琴演奏中更好的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