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风格元素在钢琴作品演奏中的表现与演奏
2023-12-18刘柏伊渤海大学
刘柏伊(渤海大学)
从20 世纪开始,钢琴音乐就以不同的方式进入我国,它从高层阶级中得到全面推广和盛行,在这期间也创作了很多经典的钢琴音乐作品,这些钢琴作品无不渗透着那个年代的时代记忆,也将中国具有特色的民族韵味展现出来,在情感上或自由奔放,在形式上或灵活多变,吸引了广大受众的目光,更建立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所以本文站在中国钢琴作品的角度,深入分析民族风格元素在其中的表现和演奏。
一、中国钢琴作品的发展概述
钢琴音乐在整个欧洲的发展已经有三百多年,而钢琴也被称为是“乐器之王”,一代代钢琴家和爱好者通过对钢琴的研究,创造出很多喜闻乐见的钢琴代表作,将中国钢琴作品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人们根据不同时期的音乐创作风格,可以将中国钢琴作品分为不同的几个时期和阶段:
第一阶段,萌芽时期。钢琴作为音乐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萌芽阶段经过钢琴艺术家的努力,使钢琴作品无论是在质量还是数量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其中贺绿汀的《牧童短笛》为钢琴作品的发展带来了希望,鼓励更多钢琴创作者在钢琴作品创作道路上精益求精,树立工匠精神,推出新的钢琴作品。《牧童短笛》作为萌芽时期的杰出代表,是因为它通过实践的形式解决了困扰中国钢琴发展很多年的问题,这便是如何将欧洲的音乐理论与中国音乐传统相互结合,实现共融共生。
《牧童短笛》是典型的“A+B+A”三段式结构,将西方音乐的作曲技法和结构形式融入中国音乐创作形式中,作品结构严谨,短小精悍,受到人们喜爱。在呈示段,4/4 拍,为4+4+4+4+4+4的方整性结构,G 徵调式。该段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情,给人的感觉是速度缓慢,质朴宁静,旋律悠扬,勾画出一幅牧笛声声、风光秀丽的大自然景象;第二段落则是采用新的音乐材料,音乐风格由复调音乐变为主调音乐,不管是从音乐的主题材料、节奏节拍、速度力度还是声调性、音乐织体等方面都形成了较为强烈的对比,同时以民间舞蹈的音乐来表现欢乐嬉戏的牧童;第三段落则是对第一段落的重复,在其中加入了我国民间传统音乐表现手法—加花变奏手法,丰富了主题,全曲更是优美清新,将中国式的诗情画意展现得淋漓尽致。
第二阶段,徘徊时期。中国的钢琴音乐发展也经过了一段难忘的徘徊时期,在这时期最典型的表现就是独立创作作品相对较少,在内容和形式上大都是沿袭中国传统的古典音乐作品,然而也有部分钢琴家在民族风格上进行创新,如模仿不同的乐器演奏不同的民族音乐作品,而且在内容的选择上不受限制,开辟了中国钢琴音乐发展的新道路。1969年殷承宗等人集体将合唱曲《黄河大合唱》改编为钢琴协奏曲,不仅保留了《黄河大合唱》的艺术内容,同时还充分运用钢琴演奏技巧等多种手法,使原来的内容得到充分展开,在音响层面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第三阶段,繁荣时期。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大力发展经济以及文化事业,在此环境和背景下中国钢琴音乐也进入辉煌繁荣时期。在这时期,运用20 世纪各种现代技法的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如同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不仅推动了中国钢琴领域的发展,同时也满足了人们精神生活的需求,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其中权吉浩的《长短的结合》、周龙的《五魁》以及王建中的《诙谐曲》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
二、中国钢琴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元素
(一)民族语言
语言是一种传递信息的符号,通过语言能够了解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和地形地貌,而语言对中国钢琴音乐发展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如瞿维的《花鼓》继承《凤阳花鼓》的曲调语言形式,将具有地方语言特色的曲调融入《花鼓》中,给人营造出一种活泼生动的民族气息。《黄河》作为一种钢琴协奏曲,更是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将地方的民族船工号子的音调素材以口语化的方式融入其中,展现出当地船夫们敢于拼搏、勤于劳动的精神。
语言是民族的特色,彰显着民族的时代精神,在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中无不渗透着民族语言的思想,这也让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变得更加形象和丰富。
(二)民族调式
调式直接影响着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整体风格和走向,在不同的时期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民族调式不同。中国钢琴音乐在曲调方面往往会广泛地借鉴我国不同地区的民族曲调,让中国钢琴音乐作品曲调变得更加丰富。
当前五声调式是最为常见的,创作者会将西方对比复调与我国民间支声复调紧密结合和创新,创作出富有中国民族色彩的五声调式钢琴曲。
(三)民族器乐模仿
中国音乐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也形成了不同种类的民族乐器,这些乐器的发声结构和发声作用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使得中国音乐领域变得更加多样化。
为了丰富我国钢琴音乐艺术形式,不少创作者将不同种类的乐器与钢琴结合,创作出新的艺术作品。如《筝箫吟》将古筝与箫相互融合,让人仿佛置身于空旷、雅致的空间中,体现出略带伤感和无奈的情丝。
(四)民族性描述
民俗是一个地区长期生活和实践形成的一种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民俗也是民间歌舞形式的载体,在钢琴音乐作品创作中往往可以看到民俗的影子。
三、民族风格元素在钢琴作品中的表现与演奏技巧
(一)把握整体结构
众所周知,钢琴作品的创作以及改编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需要创作者要整合各个方面的内容,促使钢琴作品能够在节奏、音乐形式以及内容等方面达到和谐统一。作为钢琴创作者,在将民族风格元素融入钢琴作品中时候要注意做到宏观把控,掌握整体结构,了解主要内容,为后续开展创作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西方文化崇尚理性,它们的这种思想也会表现在钢琴曲的创作方面,比如钢琴曲的乐曲往往会遵循均衡的原则,在结构上也呈现出严谨有序的特点。中国钢琴曲的创作形式则与之有所不同,它更加注重抒情以及情感的表达,在段落的结构安排上更加松散,在形式上更加崇尚自由。比如在一段钢琴作品中创作者可能会采用多种表现技法,并将一段体、多段体以及循环体等联合使用,这样可以更好地创新钢琴曲作品形式,也可以实现对民族风格元素的继承。
以《皮黄》为例,《皮黄》是中西方音乐结合的典型代表,将中国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在进行本首钢琴曲的创作中,张朝便是站在整体的角度对本首钢琴曲进行把握。比如在结构方面,钢琴曲采用的是民族风格元素中的京剧板式结构,在京剧唱腔中板式是一种十分基本的组成部分,能够借助创作者或者表现者的加工,并在节奏、速度等方面作出变化有不同的表现。在《皮黄》中张朝加强对结构的分析,并将京剧唱腔融入其中,让这首钢琴曲呈现出独特的民族特色。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创作者要想整体把握结构,需要树立整体观念,在看待和审视钢琴曲的创作问题中要站在整体的角度,更加全面地分析作品将要表达的思想、表现手法的应用以及呈现出的艺术效果等,这样才可以促进民族风格元素在钢琴作品中更好地应用。
(二)做好民族风格旋律把握
我国钢琴作品都是根据我国地方民歌、器乐曲以及戏曲等改编和创作而来,这也决定了它具有显著的民族特色。为了凸显出我国钢琴作品的艺术特色和地域风格,创作者有必要做好民族风格旋律的把握。
基于此,创作者要了解不同地区的民族风格特点,在此基础上控制民族风格旋律,让钢琴曲处处展现出美好的旋律感以及对地方民族文化的宣传。
以《彩云追月》为例,这是一首充满民族风格元素的钢琴曲目,在本首钢琴曲中将淳朴优雅的民族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该首音乐具有显著的地域特色,创作者需要做好对民族风格旋律的把握。
比如这首音乐是典型的三段曲式结构,在引子部分包含八个小节,每一个小节的旋律和结构都不同,如第一小节是模仿民族管弦乐中的弹拨乐器,给人们的感觉是旋律明快轻盈。
再比如第二小节是建立在长琶音、流动的五声音阶和颤音基础上形成,它们相互组合让该小节变得更加地方民族特色。呈示段是一个三句式的单乐段,主题乐句分为两个小节,主要是模仿民族管弦乐中的弹拨乐器的声色,在四拍长音地方弹出轻盈的衬腔,这样可以使音乐节奏变得更加丰满。中段是一个四句式的平行乐段,前两句是模仿笛子明亮的音色,在高音区出现,采用流动的分解和弦作为伴奏织体,长音的地方则是模仿民族管弦乐中的弦乐来填充,通过对力度的控制,使得演奏变得更加流畅。
(三)营造音乐意境和画面感
音乐是给人们带来精神享受的艺术,音乐不仅要让受众感受到旋律的悠扬,同时还要使更多的受众能够置身于音乐所营造的环境和氛围中,能够在音乐意境和画面中体会作品所要表达的感情。为此,钢琴作品创作者要关注音乐意境和画面感的营造。
对于钢琴乐曲的欣赏,往往在感官方面听觉感受和视觉感受是不同的,比如人们的听觉速度要优于视觉的感受速度,因为声音的传播经过的介质相对较少,而视觉的传输则需要经过更多的感觉器官以及流程,但是它们之间也有相同之处,比如都能够给人们带来一定的感官刺激,也都能够使人们陶冶情操,同时还能够净化人们的心灵等等。因此,在将民族风格元素应用到钢琴作品表现与演奏中时创作者要考虑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方面的差异性,通过旋律、节奏、和声以及曲式等进行控制,塑造出更具有特色的音乐形象。
以《山丹丹花开红艳艳》钢琴曲为例,在乐曲的开头部分,创作者应用散板,在节奏上给人的感觉是缓慢且自由的,小节的划分是虚线,开头让受众被散板所营造出的磅礴、豪迈的音乐旋律所吸引,也让听众不禁联想到人们在那西北辽阔的黄土高坡上,朴实的陕北人们头戴白色头巾,穿着白色马甲,腰佩腰鼓舞,正在载歌载舞,这种钢琴音乐所创作出的画面是辽阔的,给人的感觉是振奋的,促使受众能够在第一时间联想到陕北地区的风土人情以及朴实的劳动人民。画面和意境是中国钢琴作品的灵魂,如果创作者在钢琴音乐作品中应用民族风格元素,并营造生动的意境和画面,能够丰富中国钢琴作品的内涵,也可以提高钢琴音乐作品的观赏性。
四、促进民族风格元素在钢琴作品中表现与演奏的措施
(一)创新创作理念
意识是指导行为的重要条件,有什么样的意识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表现,对于中国钢琴作品的创作来说也是如此,将民族风格元素在钢琴作品中表现与演奏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不仅能够丰富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内涵,同时也可以提高中国钢琴音乐的观赏价值,并促进我国钢琴音乐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部分钢琴创作者以及教师在钢琴作品表现与演奏中往往缺乏对民族风格元素的认识,导致民族风格元素融入不全面。为此,相关人员有必要及时更新理念,创新创作理念,加强对民族风格元素的重视程度,为其在钢琴作品中表现与演奏创造条件。
首先,加强对民族风格元素的宣传工作。民族风格元素在中国钢琴作品表现与演奏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同时民族风格元素也是地区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新媒体行业要充分发挥自身在信息宣传方面的优势,通过微信、抖音等形式向广大的高校音乐教师以及钢琴音乐创作者宣传融入民族风格元素的重要性,营造重视民族风格元素融入的环境,这样可以对相关人员产生潜移默化地影响,也会为民族风格元素在钢琴音乐作品中应用建立良好的舆论基础。
其次,钢琴音乐创作者要主动革新理念。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人们对钢琴音乐作品的审美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如果在进行钢琴音乐创作中按部就班,依然采用传统的创作方式和创作理念进行作品创作,一方面不能提高钢琴音乐作品的新颖性,另一方面也会使更多的受众对钢琴音乐作品产生审美疲劳,降低对钢琴音乐作品的欣赏兴趣。为此,将民族风格元素在钢琴音乐作品中表现与演奏,能够丰富音乐内涵,使音乐节奏变得更加清透,钢琴音乐创作者要及时革新理念,创新创作形式,灵活创作思路,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将民族风格元素在钢琴音乐作品创作中应用,使钢琴音乐作品的节奏和风格更有层次性。
最后,高校管理者要以身作则,加强对民族风格元素融入的重视程度。高校音乐学院是进行音乐人才培养的摇篮,当前很多高校都开设了钢琴课程,为了让钢琴这门音乐艺术发展得更加迅速,同时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钢琴人才,高校管理者要以身作则,从自身做起,加强对民族风格元素的重视程度,并积极鼓励高校音乐教师加强对民族风格元素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将其在钢琴音乐教学中应用,这样可以充分发挥高校管理者的引导作用,促使教师能够灵活地应用民族风格元素,提高钢琴课程的教学水平。
(二)加强钢琴音乐人才队伍培训
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但是目前我国钢琴人才紧缺,无法将民族风格元素更好地在钢琴音乐作品中融入和应用,降低了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创作水平。
为此,当务之急是打造一支专业化的钢琴音乐人才队伍,为钢琴行业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让中国钢琴音乐走向世界,提高社会影响力。
首先,高校要发挥主导作用,不断加强学科建设。比如高校音乐专业应该设置钢琴课程,明确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并将民族风格元素在钢琴作品中表现与演奏的相关内容融入课程体系,为学生讲解,丰富学生对民族风格元素的认知,也促使其在今后的钢琴作品创作中展现自己的才华,创作更多的艺术作品。
其次,定期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钢琴培训活动。比如相关单位或者部门可以围绕民族风格元素在钢琴作品中表现与演奏展开培训,分析民族风格元素的基本内容,让部分人员了解民族风格元素是最为宝贵的财富,拓展知识储备,让民族风格元素成为钢琴作品表现与演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我国要不断完善钢琴音乐人才培养体系。比如高校要加强对钢琴专业学生的分析,了解学生在钢琴学习领域的不足,在培养体系中进行体现和优化,保障培训工作的专业性和科学性。总而言之,加强钢琴音乐人才队伍建设能够为民族风格元素融入钢琴作品创造条件,社会各界都要为音乐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便利,建立专业化的钢琴人才队伍,让中国钢琴音乐逐渐走向世界。人才是根本,也是发展中国钢琴音乐的重要方式,我国要将钢琴人才培养作为重要工作内容来抓,开辟人才培养新渠道,让更多的人可以有机会接触钢琴的学习,掌握钢琴的基本演奏技巧,并在钢琴作品的演奏等方面进行创新,让民族风格元素可以更好地融入钢琴作品中。但是这需要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要持之以恒,不断地渗透和推进。
五、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生活的丰富,人们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和观赏品质也有所提升,传统的钢琴曲目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多重的精神需求。为了让钢琴音乐作品重新回归人们视线,一代代钢琴创作者也采取了不同的演奏方式。其中不少钢琴创作者开始尝试将民族风格元素在钢琴作品的演奏中进行推广和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作为一名优秀的钢琴创作者,不仅要了解民族风格元素的基本内容以及融入钢琴音乐作品的积极意义,同时还要掌握相应的技巧,加强对民族风格元素的应用,这样才可以让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在大众面前,提高钢琴音乐作品的欣赏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民族风格元素将会在钢琴作品中得到更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钢琴作品也会呈现在大众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