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之愈深,品之愈浓
2023-12-18文|张宁
文|张 宁
一、走进·了解
四年前,我以学生的身份走出校园,再进校园时已是教师。脑海里曾经无数次憧憬过教师的生活是怎样的,是印象中站在三尺讲台上面对台下一双双眼睛。或是课后俯首案前批改一份份作业……早八晚五,一日日过着波澜不惊的生活。直到我真正以教师的身份开启属于我的教师生涯时,这一切的学习才刚刚开始。
一年级,对刚入小学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崭新的开始,对我来说也是。这样一个活泼的、充满挑战的年级,和我的教师生涯一同开启新的篇章。走进教室的第一天,感受到的是活力,是求知。学生怀着最大的尊重对待每一位走进教室的老师,端正的小身板,专注的眼神仿佛是追光灯一般追寻老师的身影。此时,自己就是学生眼中的唯一,不得不给他们以最多的爱和责任。
如果说“言传”是自己精心备课、审慎思考的结果,那么,走出教室,你会发现身教和言传同样重要。从事教师这一份职业,享受着教师的光环,自身也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身边的教师对待工作的那份认真仔细,对待学生的那种温柔、细心,让人如沐春风,从心底敬佩,也让我觉得成为一个好教师需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
二、学习·积累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单从教学上来讲也有许多不可不说的话。记得我刚教一年级时,有两个多月都在进行拼音教学。由于大部分学生都有拼音学习的基础,我在教学时加快了一些教学速度。一次上课书写时,我大手一挥,在黑板上示范书写了字母“e”,整节课带着学生在课堂上激情洋溢地反复拼读。课后,自己还沉浸在这欢乐热闹的课堂氛围之中,听课的老师也对课堂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但是,有位老师突然给出了一个建议:“这个‘e’起笔的横是非常平的,相当于一个半圆,你在板书示范的时候可以稍微注意一下,毕竟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字母,而你的书写是示范,对他们来说是启蒙,还是非常重要的。”这位老师的话看似是在不经意间提出一个小小的问题,却让我受用至今。她提醒我作为教师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职业,以怎样的责任来对待学生。而后的教学中,我认真检查每一份课件、每一个标点符号。备课时,会将每个需要书写示范的字提前练上好几遍,查看捺和点、撇和竖的转换。说话时,用自己规范的课堂语言引导学生将话讲清楚、讲完整。
三、磨炼·成长
每一位教师的快速成长总是离不开公开课的磨炼,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是教师准备公开课的真实写照。我观摩过许多公开课,看着前辈老师在讲台上收放自如,总是很难想象这样一堂课背后有怎样的付出。直到自己有机会以公开课的形式学习,才知道从最开始的选题到最后的课堂呈现,中间有多少环节需要反复推敲打磨。大到教学设计,每一个板块的定位,小到板书的书写位置,或是一个字笔画的高低,都能让人反复琢磨至深夜。惯用的授课软件上会记录每一次课件修改的痕迹,看着用几千分钟时间修改过上百次的课件,连我自己都觉得惊讶。仅一份课件就需要让人耗费这么多心思。修改过程中很多次都有“差不多行了”“就这样吧”“不改了”的念头,但是又无数次被“还是再改一下吧”的声音提醒。如果说制作课件已经足够让人头大,那么,试课的艰难更是想都不敢想。面对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所有美好的预设或许只能停留在纸上。把握课堂上生成的资源,这才是真的让人紧张惶恐。每一次课上下来,总会感觉想要的还未呈现,已呈现的不够精彩,在无限的挫败之中继续准备下一次的展示。
总之,这样的过程是“煎熬”的。但是,细想每一次“煎熬”的过程,总会有那么一两个瞬间让你有所顿悟,这样的瞬间让所有的付出不至于白费。
四、反思·蓄势
曾经听过一位老师的讲座,他说 “你上十年课不一定能成为名师,但是你坚持写十年反思一定能够成为名师”。当时想着世界上哪有这么绝对的事情,反思只是课后的衍生品,好像已经与课堂内容无关了,写上十年难道还真的能够成为名师吗?
说起反思,也得益于学校让我们青年教师必须手写教案,这样我们不得不同时进行反思。有时候,非得要人推上一把才能够前进。当时做起来觉得繁琐,现在回想确实有满满的收获。翻开一页页的笔记,上面记着的是自己每一课后的心路历程。每一次反思之后,发现自己好像都有改进,改进之后的课堂也有不一样的呈现,心里也渐渐开始认同那位老师说的话了。反思绝不是与课堂内容无关,它是课堂内容的复盘与改进,必然会促进下一次课堂的呈现。它真正的作用是督促每一位教师认真钻研每一堂课,不断改进自己的课堂。所以,名师不是写反思写出来的,而是真正扎根在课堂上钻研出来的。
五、热爱·前行
只有热爱才是坚持做一件事情的永恒动力。进入教师这个行业,身上不自觉地多了份责任。一声“老师”,提醒我要用爱去对待我的学生,我要更耐心一点,更细心一点,更关心一点。自己面对的是小学生,这是无忧无虑的年纪,在这几年的任教过程中我明白,情绪价值远比物质帮助更加重要。
还记得一年元旦,班上有个学生请病假了,而我每年元旦都会给他们准备一个小红包,这位请假的学生自然是不能按时拿到他的小红包了。红包里也不是什么贵重的物品,只是一些鼓励人的话语或者学生喜欢的小物件。不过,我仍是给他妈妈发了信息,请她转告孩子他的红包我给他留着,放假回来找我拿。
放假回来后,其他学生已经争先恐后地前来兑换红包里面的物品,只见这时举起一只小手,迟迟不肯放下。我把他叫起来问有什么疑问,他用小小的声音说:“老师,我还没有红包。”我这才想起来,马上跑到办公室去给他拿红包。这时,我看到他脸上有藏不住的笑意。课后,他紧随着我就来办公室兑换红包了—— 一块巧克力。他拿了之后轻轻说了句“谢谢”就跑走了。放学时,我在走廊等学生整理书包,而他向来手脚麻利,已经整理好个人物品在走廊等待。这时,我只听到他没头没脑地来了一句“好想吃呀”。因为他向来高冷,我不确定他是不是在和我说话,我反问了一句“什么”,他又说“好想吃呀”。说着,将手从兜里拿出来,紧紧攥着那块巧克力。我感到十分震惊,我们约定过在学校里不能吃零食,没想到他能这么严格地遵守。对于一个刚过完节的学生来说,一块普通的巧克力竟让他如此珍视。
自那以后,他总会突然跑到我的身边,说一声“老师好”便笑着跑开了,而我也感受到了来自这个学生的善意。
一声“老师”,让我明白我的学生不仅需要知识,更需要爱。一声“老师”,这是他们给我的爱,让我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