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术非遗发展的“广东经验”

2023-12-18吉登凤

少林与太极 2023年10期
关键词:武术文化遗产物质

◎吉登凤

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会议中表示:“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背景下,探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导向下的武术非遗项目,梳理区域性实施路径、归纳地方性成功经验,进一步发展历史长河中留存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成为重要手段。

广东不仅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岭南文化的发源地,更是古时海上丝绸之路的起始点,因此具有众多独具特色、区域内涵丰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作为传统体育项目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其非遗项目更是在体育非遗中数量占比较大,是“推进我国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要载体。通过“点-线-面”形式,全面梳理广东省近些年来武术非遗项目的保护与发展工作,总结该项目成功经验,为探索新时代下民族传统体育中武术非遗项目的发展提供实践借鉴。

一、广东武术非遗发展实践回顾

(一)文化认同:武术非遗发展的心理塑造

文化认同促进文化交融,作为武术非遗项目发展的基础,通过增强民众对本地区武术项目的归属感,在心理上形成对武术非遗项目的高度认同,推进武术非遗项目发展。一是“广东实践”促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文化认同。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施行中,截至2023年,广东省传统拳种蔡李佛拳等5 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州螳螂拳等39 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成功申报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次螳螂拳申遗成功,激起广东人民对本土地区传统武术项目的文化价值认知,提高了民间保护行动意识。特别是本次申遗成功,加强了广东地区武术团体通过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省市级组织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相关赛事,与国内民族传统体育组织、团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促进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成为社会共识发展。二是对武术非遗项目的文化认同。广东省所申报的5 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武术非遗项目共4 项,占比高达80%,国家对广东省武术非遗较为重视,且认为广东武术非遗有较大的体育文化价值和民族体育特色。而广东武术非遗项目的认定,极大激发了社会民众对武术非遗项目发展的关注,推动了广东人民对武术非遗项目的自我认同;同时每年定期举办的广东省武术精英赛等省-市-区武术比赛都包含传统武术项目,促进了各拳种之间的交流互动,为武术非遗发展奠定了认同基础。

(二)文化自信:武术非遗发展的主体激发

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之后必然出现的结果,是具有文化认同人们的行动力量支撑,是武术非遗项目发展的核心动力。自2006 年广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公布后,政府、市场与社会组织开展主动挖掘武术非遗价值,并积极引导,其与省体育文化、民族体育发展相融合,并主动探究武术非遗发展的社会价值等。一是国家引领。将“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纳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明细项目,该措施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展责任,从国家层面用法律法规来规范与发展,表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迈步全新发展阶段。政府紧跟国家体育强国战略,在政策、资金投入、队伍规划上发挥领航效用,发布《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等政策性文件并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为传承人发补助金,以及在广州体院设立广州首个非遗工作站“岭南武术非遗工作站”等,发挥政府提升文化自信的主导作用。二是市场行业辅助。深挖武术所蕴藏的经济价值,完善市场在非遗项目发展中的资源配置与开发作用,如在广州市体育局牵头下联合举办的《大宗师——岭南传统体育非遗展武术篇》展览,通过岭南武术源流、代表人物和武术非遗项目等方面展现了岭南武术文化发展的工作成果,此外将非遗品牌大会,打造成辐射粤港澳大湾区、影响国内外的非遗品牌活动。通过市场协调各方社会力量,引导不同主体参与武术非遗项目的发展与保护,在市场波动中凝聚文化自信。三是社会组织的创新力。社会组织在改善公共服务供给格局上具有创新优越性。社会组织作为政府与市场发挥作用后的主动推动力,是在官方领导和市场引导下扩大传承人培养范围,增强受众黏性,从而达到全民普及效果,实现社会意义。此外,相关专业社会组织,通过与学校联合培养武术非遗项目传承人,开展武术非遗工作进校园、进社区等,例如汕头市潮汕李家教拳系传承中心与当地政府部门联合,组织当地各非遗项目的传承人、机构等进行活动展演,他们将极具潮汕特色的英歌舞通过参加“国家级”百馆联动巡演,将其带到张掖,走进异地有效提高了非广东地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知名度和普及性,在社会活动中壮大文化自信的群众力量,真正做到见人见物见生活。

(三)文化自强:武术非遗发展的时代新法

文化自强并非无本之木,而是必先文化、必须文化自信基础上的内心性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新时代武术非遗项目发展的创新动力,这也是时代交予武术创业者的新兴任务。一是文创吸引。深挖非遗IP 开发文创周边、联名是推广武术非遗文化,成为了解武术非遗项目的新形式。汕头市李家教拳系传承中心推出了含有李家教拳、英歌舞内容的冰箱画、钥匙扣、手摇扇及创意对联等,深深抓住当代年轻人的猎奇心,引起消费者对武术非遗的关注,进一步提高武术非遗项目宣传广度。二是影视加深。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让新型传播方式迅速补位,文化传播方式发生了排山倒海般的巨大变化。近年来,“让文物活起来”的理念影响力得到全面拓展,《国家宝藏》《典籍里的中国》《如果国宝会说话》等文化类节目得到了广泛年轻人的追捧,在服、化、道的加持下讲述器物或人物的前世今生,让历史“活”起来,与历史“面对面”,真正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彰显中华魅力。广东省精品剧目《醒狮》是第一部以非遗为主题的舞剧,通过明星效应、影视化处理,生动展现广东醒狮非遗项目和时代价值。广东省携带44件非遗展品参加在日本东京举办的2022 年中国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展,通过图文展板加视频介绍的形式进行,为使异国人充分参与了解,设线上展览通过手机点击进入就看可到展示项目的中日双语讲解,充分发挥了新媒体优势,现代化传播渠道有效推动了岭南非遗的传播力度和创新发展。三是品牌效应。打造武术非遗项目的品牌价值形象,使得武术非遗文化符号更具市场价值,广东省非遗品牌大会现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辐射粤港澳大湾区、影响海内外的品牌化标杆活动,通过对醒狮、咏春拳等武术非遗项目的推广介绍,充分展现了岭南所独具特色的文化魅力。此外,端午时节举办的赛龙舟活动,会在结束后一起吃上千人的龙舟饭,或赠送生活用品及消费券等,这种从民间风俗活动中的庆祝方式过渡到新时代背景下品牌营销形式,不仅扩大了武术非遗项目的影响力,还有效拉动周边餐饮、交通、纪念品等多种产业的共生发展,一条龙式满足消费者的多层次需求,增加了武术非遗项目的附加值。

(四)活态传承:武术非遗发展的常态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流变性特点,对“人”和文化生态空间依赖性更强,“是以遗产文化的传承与原真性保护为原则,主要通过对传承人的扶持培养、文化生态空间的保护与优化、适当的生产性保护等方法,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与抢救的基础上实现传承、利用与发展,并最终回归民众生活,从而使得民众层面形成主动保护理念”。武术非遗发展,通过文化认同、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形成整体多元且常态化的活态传承发展模式。一是竞技性。相关团体或组织借助参加全国或省市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广东省武术精英赛、武术(传统项目)比赛与传统节日庆典活动,依托咏春拳、蔡李佛拳、洪拳、李家教拳等非遗拳馆或办学机构,全力冲击摘冠军争夺战。第5 届世界武术锦标赛南拳冠军陈仑表示,自己的武术套路中就有关于李家教拳的动作组合。由此可见将非遗拳种择优选取具有自身风格特色的标志性动作编排至竞技性套路中,也不失为一种优异的发展手段,促进了我国武术非遗项目的国际化宣传广度。二是教育性。以学校为主阵营,通过向大中小学生推广和普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挥文化和教育的双重意义。广东省政府信息公开表述,广州市曾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非遗进校园”十大优秀实践案例和十大创新实践案例,是全国唯一一个连续两次双入选的城市。截止到2022年广州市超过500所学校开展“非遗进校园”,合力推广的“武术进校园”“一校一拳”活动涵盖大中小学、幼儿园及特殊教育等学校。例如东莞桥头镇所独有的“莫家拳在校园”“莫家拳操”;广州市绿翠现代实验学校特设龙形拳文化长廊、龙形南拳课间操等多措并举助力非遗拳种普及与传承。“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自2022年启动以来,获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23年首次引入公益组织“爱心非遗室”,打造集展示、体验、传播、教育、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空间,成为学校常态化开展“非遗进校园”的窗口和阵地,迈出了从“非遗进校园”到“非遗在校园”的关键步。三是产业性。“在文旅融合趋势下,非遗与旅游结合不仅能带来经济效益,人员流动与认识也赋予非遗创新传承的动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蔡李佛拳创始处广东新会京梅村是国家3A 级旅游景区,此镇依托其武术文化底蕴打造了“功夫小镇”,将非遗拳种蔡李佛与旅游休闲融为一体,建造的蔡李佛始祖馆也已然成为海内外超千万蔡李佛弟子及游客的“网红打卡点”。此外,佛山通过打造祖庙,“黄飞鸿纪念馆”、舞狮夜场表演等措施有效拉动佛山“夜间经济”增长。与“特种兵”式生活相结合,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例如建立非遗旅游产业链,推动武术表演形式化发展,形成产业化的传承发展机制。四是便捷性。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为非遗的“移动式”传播带来了良好发展机遇。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22 年广东省有61 个非遗项目、96 位传承人陆续进入网络平台,利用话题、新浪微博、抖音视频、哔哩哔哩等新型传播手段,提升传承人信息流通度,通过网络信息和网络交流平台打造全方位动态宣传,打破了非遗传播和传承地域性,扩大了非遗传播受众和用户群体。2023年广东省第四届非遗购物节以抖音小店、微信小程序商城和微信视频号小店云上集市形式进行,邀请抖音达人现场直播,联动粤港澳非遗生活节共同进行展、销一体化宣传,拓宽了非遗项目的辐射力,既拓宽非遗项目的传播渠道,提高了知名度,又可使产生的经济效益用于项目的二次发展。

二、广东武术非遗发展经验凝练

2020 年10 月,习总书记调研广东时指出:“要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非遗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更加迷人的光彩”。新时期,广东省发挥政府作用,创新省内民族非遗项目,充分利用岭南独特优势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武术项目的发展,为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体育文化做出了卓越贡献和宝贵经验。

(一)上下联动是核心

在政策引导和习总书记的热切关注下,广东立足岭南武术资源丰富和地位优势,有效提高地方非遗文化的新时期创造力,通过改善政府、市场、社会组织与传承人等主体的活态流动传承,全面实现上下联动。一把握制度导向,激发利益主体发展活力。充分利用制度优势,准确把握不同时期的工作特点,及时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立身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国家性质的大局观和战略高度固化顶层设计建设,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体育法》等依次出台《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关于开展非遗工坊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通知》以及传承人认定等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办法,创新发展理念,在制度上激发政府、市场和传承人等多方主题的朝气,明确分工任务,协调各方利益,力图做到合作共赢,提升参与主体的发展能动性。二是融入本土资源,创建示范单位优化发展能力。在保留武术独有文化内涵的基础之上以提升政府社会等相关主体的活态传承工作为着重点,以有效促进武术项目的竞技性、教育性、产业性、便捷性发展,提升传承主体的发展能力。三是发挥区位优势,力争实现国际化发展。广东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扬帆之始,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地域优势十分优越,通过有效利用区位优势开展跨国、跨境、跨民族的展示活动或表演赛事,打造武术非遗项目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转化机制,实现武术非遗项目的国际化传播发展和价值转化。

(二)融合创新是根本

“对于部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而言,尽可能原始性地进行传承是对项目最好的保护,但是对于某些项目来说,适当的创新再传承可以使项目焕发新的生命力,并且被更多的人所接受与喜爱”。政府加新型传播的有效应用,实现发展方式有机融合。

一是传统与现代融合。“特种兵”式旅游充分超出了政府、市场的最初预期,提高了大众的主动参与性,新媒体时代为武术非遗项目发展带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新技术、新理念的融入,让广大人民群众在亲眼欣赏和旅行中感知武术非遗项目的文化底蕴,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运动需求融合的发展创新。

二是地方与国家融合。在地方特色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相关发展和帮扶政策,采取“上下”融合方式,充分增强政府、大众和市场的积极性,组织地方政府与社会民众积极参与的国家级、省市级传统武术项目比赛、非遗风俗巡游展演等节假日庆祝活动,例如广东在春节期间推出的“非遗里的广东年”、汕头市打造的迎新春非遗惠民系列活动,其中含有李家教拳、舞龙舞狮、英歌舞等非遗项目,已成为火遍全网的表演品牌项目,从而实现地方非遗文化与国家整体民传非遗发展路径相融合,实现发展创新。

三是农村与城市融合。立足新时代城乡发展实际,紧跟城镇化发展趋势,以文创形式将富有武术非遗项目特色的服饰、器械、动作形象等融入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推出具有地方特色和独具武术非遗气息的文创作品,利用竞赛、巡游展演等创建城乡交流互动机制,打造地方特色武术非遗品牌,缓解现代化快节奏、趋同化、大众化的境地,实现农村与城市融合的发展创新。

(三)品牌特色是手段

竞技体育热潮让我国传统体育的普众性受到冲击,围绕体育强国战略提升大众的民族共同体意识,借民族特色之翼打造地方品牌特色,真正实现“走出去”战略,以传承人、竞技、教育、生活为手段打造品牌特色。一是地方特色品牌化。挖掘整理地方传统武术项目,提炼出具有共同信仰的武术文化内涵,设计编排具有地方特点、民族风情的服饰和武术动作组合,通过展演、竞赛等普及推广手段将其打造成文化品牌项目,形成本区域文化标识,如汕头市李家教拳系传承中心,在李家教拳原有的传统拳术套路基础上融合创新,创编出以板凳、虎叉、双钩为器械的套路组合,与其它的武术项目“和而不同”,共同促进我国民族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多方位一体化”格局的形成。二是传承人培养品牌化。《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以“三公原则”培养一批具有核心、带头、示范作用的传承人,且鼓励长期在粤居住或工作的港澳居民申请,吸纳港澳地区传承人共建文化湾区,齐力配合上级部门进行非遗调查、记录研究和推广公非遗益性宣传等开展传承工作,培养后继人才,使传统体育成为当地群众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上级指导、管理、考核评估、绩效评价及定期提交传承情况报告等,对非遗代表传承人“退出机制”实施动态管理,形成传承人才培养系统化长效机制。三是竞技品牌化。以武术非遗训练基地为载体,坚持地方性、区域化特色,自足的本土的先天优势,按照比赛训练周期开创专项品牌赛事,建构地域性与国际性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武术传统项目赛事体系,提升该武术项目的竞技水平,推动武术非遗项目竞技化发展。四是学校教育品牌化。学校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传承的最佳渠道。实行武术进校园、非遗进校园政策,奉行“一校一品”“一校一拳”活动,采用武术特长生和技术体系传、帮、带政策来健全大-中-小学三级校级发展机制。五是品牌生活化。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民俗形式,定期展演活动健身娱乐形式来发展武术非遗项目,加强引导民众自觉融入到武术非遗项目的发展过程中,做到武术非遗项目品牌生活化、常态化,借此提高当地居民的幸福生活指数。

猜你喜欢

武术文化遗产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