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下基层医院内部审计探究

2023-12-18温小燕高州市人民医院

财会学习 2023年33期
关键词:内审基层医院审计工作

温小燕 高州市人民医院

引言

二十一世纪是数据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移动互联、社交网络、电子商务等高速发展,使得各种数据完全渗透于每一个行业中,数据成了不可缺少的生产与运营因素[1]。随着大数据的广泛运用,各种新技术、新思维不断涌现,基层医院内部审计在思想理念、制度规范、技术手段等方面面临着各种机遇与挑战。对此,基层医院应紧跟时代发展,牢牢地抓住各种发展机遇,从容不迫地应对挑战,对数据进行系统分析与处理,最大化利用数据开展内部审计工作。

一、基层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

(一)内部审计是维护医院利益、提升组织价值的关键

对于基层医院而言,内部审计工作一般覆盖了基建维修项目预决算审计,直接关系到整个医院的运转成本控制效果[2]。组织开展针对性、科学合理的内部审计工作,可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通过认真审计经济合同,可积极防控医院运营风险,有力地保障其综合效益的实现。内部审计还包含了医疗服务中经济效益的审计,可获取最大化的医疗收益,提高医疗水平。另外,通过审计医院各项财务活动,及时发现盲目扩大规模、资金使用不规范、负债经营的情况。通过这些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可对医院综合利益进行有效维护,进一步增加其价值。

(二)内部审计是优化医院内部控制、提高管理质量的途径

在医院科研管理、资产管理、财务管理质量的提高方面,内部审计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优化,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第一时间发现内控系统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针对性、科学合理的措施。另外,内部审计是医院管理体系的重点构成,其能够迅速找到管理漏洞,并迅速反映给上级领导,进一步完善管理体系[3]。

(三)内部审计是提高医院业务活动的合规性与合法性的举措

对于医院内部审计而言,其是以医院相关经济活动为核心所开展的监督、评价与咨询活动[4]。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入,医院是否严格遵守国家法规政策备受关注。作为内部监督部门,内部审计实时、全面地监督医院服务收费政策、“三重一大”决策机制等一系列业务活动,可有力地保障医院相关业务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大数据环境下基层医院内部审计面临的挑战

(一)内部审计风险逐渐加大

当前,基层医院内部审计工作还表现出信息化建设滞后、数据信息获取途径单一、相关数据的关联性不足、信息技术水平不高等问题,不能够有效满足数据分析处理的实际需要。近年来,内部审计发展环境有了很大程度的变化,大数据时代下存在很多未知的影响因素,同时由于数据量日益增多,所包含的范围更广,信息透明化程度更高,对于内部审计工作来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得内审风险不断提升。随着内审工作需求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过去的内部审计工作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的需求,相关数据信息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所带来的内容也更为全面。大数据时代下,内部审计工作更加强调不同事物的关联性。另外,基于数据为基础的分析工作可能让部分风险无法第一时间被找出,不能及时制定有针对性的策略予以防范[5]。

(二)内部审计人员业务素质要求提高

大数据环境下,基层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应当尽快革新过去的工作模式,这不单单需要相关作业人员树立现代化审计理念,同时熟悉应用各种现代审计工具[6]。大数据审计涉及的数据信息更加庞大,如果依旧沿用过去的审计模式必然难以提升审计效率,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必须具备更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力。

(三)内部审计信息安全受到威胁

大数据环境下,基层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也需要解决好相关的安全问题[7]。安全问题涉及诸多不同层面的内容,常见的有信息安全、数据存储安全、传输安全等。在大数据时代,必须依托于完善的制度规定作为支撑,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提供安全保障。内审工作的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医院和患者的隐私,在数据信息量日益增多的背景下,外部环境隐藏的安全隐患以及数据信息传输、存储安全始终存在,数据丢失、损坏等都会对内部审计最终结果带来很大程度的影响,因此这也是新时期下基层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必须重点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三、大数据时代下基层医院内部审计应对措施

(一)树立大数据理念

其一,应当坚持数据为中心,在组织开展大数据审计的过程中,内部审计工作人员需要处理的数据量有了显著提升,不单单涉及各类纸质会计凭证和财务报表等,还存在很多模糊性与相关性的电子数据信息。此时,内部审计工作人员要坚持数据为中心,对海量数据实施分析与验证。其二,应当更加重视信息流,对基层医院内部资金、物资以及各项业务活动实施全面跟踪监控。其三,应当促进多类型数据关联,将医院中存在相关性的利益关系体产生的数据按照具体类别存储于数据库之内,数据库要具备多元化、多层次、多结构的突出特点,内部审计工作人员不能拒绝自己不了解的数据。其四,应当善于应用关联、对比、筛选以及建模等多种手段对收集到的数据信息予以处理,在更大范围中筛选出有价值信息。

(二)创新内部审计方式

基层医院在组织开展大数据审计工作中,依托于大数据技术的有效应用,内部审计工作人员能够转变传统的抽样式采集分析方法,从而实现对内部审计工作模式的革新。

1.连续性的事中持续性审计方式

现阶段,基层医院在组织进行内部审计活动时,因为会计凭证以及基础数据大多数属于纸质文件,对账务的审计即便有清晰的规定,但常常滞后于会计区间,表现出碎片化的特征,不能够第一时间找出跨度较大的关联财务问题。对于资产经济效益而言,海量数据是专项审计的主要对象,但是依然不能够采集获取更加完整系统的数据信息,仅仅可以抽取某一时间段的数据样本来作为基础数据,如此一来,便造成审计结果表现出滞后性的缺陷,不能够把问题与风险真正扼杀在萌芽时期。而大数据环境下,因为电子数据自身表现出实时性的突出优势,内部审计人员能够通过大数据系统平台直接和医院其他业务部门进行联系,第一时间采集到相关数据,从而提升内部审计工作的时效性,真正实现事中持续性审计,找出问题后可以第一时间予以纠正。另外,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构建更为完整的数据库,内部审计工作人员能够选择更长的时间跨度对采集存储的数据实施深入挖掘,从而防止内部审计结果的滞后性[8]。

2.总体审计模式

基层医院日常运行过程中,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医疗数据以及经济运行数据,但因为数字化建设步伐滞后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不够深入,各个系统之间的数据一直以来都相互独立,不能够第一时间采集到外部医疗数据,如此一来,在采用过去的内部审计工作模式时,如针对高值耗材的采购、使用和收费的全流程审计项目来说,仅仅可以分成采购、使用以及收费等若干项目,随后相互独立地开展抽样审计活动,这样便造成最终审计结果在时间以及空间层面上都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够准确完整地体现出实际情况。而在大数据环境下,基层医院推进大数据审计,工作人员能够有效转变过去的审计工作方式,把关注的重心放在内容、项目以及政策等方面,基于全流程着手,灵活利用多维分析、数据挖掘等现代技术,通过构建区块链数据模型,对审计对象的整个发展流程实施全覆盖审计,第一时间找出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提升基层医院的风险管控水平。

3.高效的数据疑点核查方式

在医疗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医院内部以及外部所形成的所有数据信息之间存在非常紧密的联系,唯有借助科学有效的手段才能够更好地收集到有价值的数据并存储于医院审计数据库之内[9]。因此在组织开展大数据审计活动的过程中,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应当借助于已经明确的审计目标,通过Apriori 算法在海量数据信息中高效准确地筛选出频繁项集,随后依托于匹配的数据分析模型分析研究强关联规则,更加便捷地找到存在于海量数据信息中的疑点线索,将其作为内部审计工作的着力点,提升内部审计的科学化水平。在深入开展审计活动时,依靠区块链技术对数据之间可能存在的关联性展开分析,给出初步结论,随后内部审计人员予以配合调查,确保最终结果的准确性。这样的审计工作模式和过去的审计方法比起来,所得出的结论更加科学精准,实际工作效率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比如,针对科室收费类审计,能够通过设置审计模型来筛选非常规检查的患者,将其和收费系统予以关联,可以在更短时间内找出问题所在。

(三)提高大数据内审的安全性

为确保基层医院内审工作的安全性,相关管理部门应当投入更多资金研发相应的系统软件,引入更多现代化设备,充分重视大数据内部审计的安全性,从而保障数据信息的有效利用,不断降低设备和系统漏洞可能产生的风险。首先,医院信息部门应当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管理预案,同时设置更加完善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黑客入侵而导致数据信息丢失和损坏[10]。在实践工作中,相关技术人员要着重对内部审计数据传输环节进行安全防护,与此同时,基层医院还能够投入一定资金来开发构建独立的内部审计数据存储平台,从而帮助医院更加高效便捷地进行数据保护。另外,基层医院也能够寻求社会第三方企业如专门的软件开发公司来定制符合自身需求的审计软件和系统平台,但应强调数据的安全存储与传输,医院内部人员应掌握软件系统的核心操作内容。其次,确保基层医院大数据内部审计安全必须依靠有效监督,一般情况下,内部审计风险管理涉及微观以及宏观两个层面内容,近年来,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让内部审计的隐蔽性不断提升,若没有常态化、全面化的监督管理,必然会对基层医院内审工作的开展带来很大风险,所以为保证相关数据信息的安全完整,应当对内审工作模式予以创新,通过制定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来确保内部审计工作各个环节都不会存在安全隐患。最后,应当对采集到的审计数据实施分级管理,按照数据信息的机密程度和重要性合理分级,对关键数据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保护。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要设置完善的审批管理流程,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予以不断规范,避免出现数据滥用的情况;另一方面,要对采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安全管理,避免数据丢失或损坏。

(四)完善内审相关法律法规

在大数据环境下,基层医院推进实施大数据审计必须依靠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支撑和引领,从而为内部审计活动指明方向,对内部审计工作予以规范,清楚规定不同部门和岗位的具体职责。另外,医疗卫生管理部门也应当尽快出台和现代医疗卫生行业审计需求相符合的制度规范,确保相关医疗机构在组织内部审计活动时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最后,还应当充分维护内部审计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不断减小内审工作的制度风险。在大数据环境下,要尽快对内部审计工作标准予以更新和完善,提升内部审计活动的透明度,定期对内审工作人员进行审查。

(五)提升内部审计人员能力

基层医院属于我国推进医疗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在运营管理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内部审计工作,认识到内部审计对医院经营发展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基层医院各项业务更加丰富、业务类型更加复杂,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必须主动树立互联网思维,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构建大数据审计工作模式,从而有效发挥出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能作用。与此同时,基层医院要推进内部审计人才队伍建设,广泛引入更多专业化、高素质的青年人才,为在岗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组织进行定期培训学习活动,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方式提升内审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构建一支更加专业的内审工作队伍。如在内部实施轮岗学习、专题培训等,在外部积极与兄弟单位开展工作经验交流研讨会议,为医院内部审计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结语

总而言之,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基层医院大数据内审工作目前依旧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相关的工作经验不够丰富,也没有相应的工作模式能够参考借鉴。对内部审计工作人员而言,在实践工作中依旧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因此新形势下基层医院内审人员要主动树立学习意识,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创新,总结反思,善于应用现代化的内部审计工具方法,提升内部审计实效性,进一步增强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出内部审计的价值与作用,确保大数据审计目标的顺利实现。

猜你喜欢

内审基层医院审计工作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微生物检验在基层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聚焦内审转型升级 提升增值服务水平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加强工程结算内审的思路
新监管框架下银行的风控和内审体系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基层医院腹腔镜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附52例报告)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