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2023-12-18李佳国家京剧院
李佳 国家京剧院
引言
在我国正面临由经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阶段及政府过“紧日子”财政资金持续压减形势下,如何提升财政资金利用效率,发挥财政资金的效用就显得至关重要。在新时期,事业单位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水平,可以优化财政资金的使用,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对于更好地开展预算工作具有很大助力,为事业单位发展提供资金基础。
一、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概述
事业单位作为社会公共服务主体,经费来源主要来自财政拨款,而财政拨款的主要来源是政府预算。预算绩效管理旨在将预算和绩效相互结合,建立以绩效目标实现为导向,以绩效评价为手段,应用于预算编制、执行、评价监督全过程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二、预算绩效管理在事业单位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财政资金的优化配置
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有利于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预算支出应符合统筹兼顾、勤俭节约、量力而行、讲求绩效、收支平衡的原则。预算的绩效工作贯穿于预算管理的全过程,因此,要加强对财政支出的管控,尽可能发挥出财政资金的资金效果。
(二)提升事业单位管理水平
预算绩效管理以绩效为核心,通过建立科学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提高事业单位管理水平。通过完善的评价体系,事业单位可以很好地对收支资金进行管理和审核,尤其是涉及资金支出的问题,这样可以有效提升资金使用的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资金安排,从而提高单位管理水平。通过监督资金支出情况,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资金使用,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推动事业单位的管理向标准化、规范化前进。
(三)增强事业单位的公信力
预算绩效管理要求事业单位对各个项目及内部的资金使用情况更加透明地对外进行报告,强化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能力,也加强了预算支出的责任和使用效率。通过持续、有效对预算管理的监督,并根据结果,及时对外发布单位的财务情况,让事业单位财务资金使用更加公开和透明,进一步增强事业单位的公信力。
三、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不足
(一)对预算绩效管理的认识不够清晰
总体来讲,预算管理是一套比较系统的内容,涉及的内容要素较多,既有绩效目标设定、预算指标分解、预算编制,也有预算监督、考核评价、结果反馈等工作。但是,就目前来看,一些单位领导对预算管理在思想上不够重视,容易造成单位各个部门对预算绩效管理的忽视,一些不直接分管财务的领导层也没有专门、系统学习绩效管理有关方面的知识,认为预算绩效管理和自己没有太大关系,其他部门人员也认为这只是财务部门的重点工作,因此,没有形成团队效应和氛围。此外,财务人员人手不足,绩效管理工作通常时间较紧、任务较重,财务人员不能完全充分考虑到各个部门的综合情况,业务部门在预算绩效管理上参与度不够,业务部门、财务部门之间缺乏工作上的沟通配合。导致财务人员只能根据自身理解设置预算绩效目标,没有时间和精力整合各部门的情况,也不能结合当年的实际情况进行预算绩效管理,制定出来的绩效管理目标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二)预算绩效管理信息系统融合度不足
为了更好地提升预算绩效管理的成效,很多公司都会在编制预算管理工作中使用到信息管理系统。但在实际编制过程中,一些单位存在信息系统与业务部门融合度较低的情况,尚未完全实现数据的共享与联通,因此在后续的预算实施过程中,其他业务部门既没有参与感,也没能更好地执行和落实,降低了预算管理的效率。现有的信息化系统与绩效管理的契合度较低,影响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
(三)预算绩效指标的编制缺乏科学性
绩效指标设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预算绩效管理的水平。在实际制定的过程中,绩效指标的设置涉及部门较多且专业性强,没有单位各个部门的积极配合是很难贯彻落实的。在实际制定绩效指标的过程中,通常由财务工作人员组织实施,并没有对业务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和调查,加之预算编制的时间非常紧张,财务人员和业务部门人员也未及时更新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知识库,因而编制的预算绩效指标不够细化、存在片面性、不够科学。
(四)预算执行不力
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好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同样需要严格的预算执行才能发挥其本身的价值和意义。但在实际的情况中,一些事业单位在执行层面比较随意,没有严格按照实际要求进行,导致实际执行的情况与现行的管理制度存在不匹配的情况,影响了预算管理的整体执行效率。此外,通常情况下,事业单位在开展预算执行过程中,各个部门只考虑所在部门的实际情况,没有从单位整体出发,导致预算的执行与编制计划不符,背离了预算编制的初衷,导致预算编制的计划无法得到有效的开展实施。
(五)绩效沟通问题显现
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比较复杂,仅靠一个部门很难出色完成,需要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才能有效推动,沟通的效率也就成为影响此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一些事业单位在开展预算绩效管理中尚未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导致后续工作在开展中没能形成统一部署,进程缓慢且混乱。此外,一些部门缺乏大局意识和大局观念,在制度制定过程中只考虑自身,尚未站在全局的角度进行信息对接,对于预算执行的情况没有清晰的认识,导致工作推进不力,对整个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都产生了不利影响。
(六)评价结果应用效果较差,激励约束作用弱
事业单位开展预算绩效管理是为了更好地解决财政预算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事业单位持续优化预算管理工作。但就目前来看,事业单位开展预算绩效管理以及对预算绩效评价的结果都不尽如人意,对于评价的结果利用还不够充分。对整体评价结果而言,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管理内容没有充分联系,激励约束作用弱。项目完成后,绩效评价仅仅满足于得出评价结果,没有将项目完成度同职工年度考核和评优争先相结合,评价结果较好的人员没有表扬及奖励,评价结果中反馈出的预算绩效低的部门以及人员并未被追责,无法充分调动单位工作人员及内部部门的工作主动创造力。
(七)缺乏监督评价机制
要想推动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有效的监督和评价是不可或缺的,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一些事业单位的监督和评价体系还有很多的不足,主要表现就是监督、评价体系不健全,在预算监督方面并未落实到全过程的预算绩效监管。没有建立一个严密的监管机制来确保预算绩效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致使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效果没有实现设定的目标。
四、事业单位提升预算绩效管理的办法
(一)不断强化对预算绩效管理的认识
事业单位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对于推动单位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首先,事业单位的领导层要对预算绩效管理予以应有的支持,提供良好的预算绩效管理内部环境,领导重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才能起到良好的示范效果,其他部门才能给予高度的思想重视,也才能在实际的执行中予以配合,形成单位合力,推动绩效预算管理的整体水平,推动单位的进步和发展。其次,要结合单位实际,建立与预算绩效管理相一致的绩效管理制度,以规范工作流程,提高预算公开透明度,让社会大众成为深化预算绩效管理的监督力量。最后,要强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绩效管理知识的学习。绩效管理知识专业性比较强,要想提高认识、严格落实,明确绩效管理内容至关重要。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开展业务培训的方式和方法,提高单位工作人员对预算绩效的认识;鼓励单位的内部工作人员开展网上学习,如果有条件,可以由单位出面举办预算绩效管理竞赛,对于表现优秀的工作人员提供奖励,提升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整体水平。
(二)用好信息化手段,不断提升绩效管理水平
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新的技术、设备不断更新涌现,事业单位应该抓住这个契机,解决单位存在的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分离、不统一的情况,找准矛盾切入口,利用新的信息技术解决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尽力解决系统不统一的问题,只有疏通障碍,才能更好地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传输,提升数据处理的能力和水平,推动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整体水平提升。
(三)合理设置预算绩效指标
绩效目标是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起点和基础,是预算资金计划在一定期限内预期达到的产出和效果。部门在开展预算安排的时候要以绩效目标为基准,没有设定绩效目标的项目一般不会在项目库中进行展示和管理,也就不能按程序申请预算资金。同时,绩效目标设置是否科学规范直接影响事前绩效评估、运行监控和评价等后续中衡量工作成效。通过实践证明,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指标应该遵循细化和量化的标准,这样才能有利于后续工作的开展和进行。绩效指标可以根据现有的统计数据进行设定,如果没有现成的数据指标,可以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进行调查统计,以获取相关数据信息,根据相关政策标准来设置绩效指标,对于不同的预算指标可采用不同的量化细化方法,以达到提升绩效指标合理的目的。绩效指标应该与政策依据、支出方向等紧密结合,指向明确,保证其与单位本身职责和发展相关。在设计支出绩效目标的过程中,要严格做到明确具体的目标,用确切的数字进行表述,尽量减少定性指标的设置,并且为了保证执行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要明确项目支出的进程和时间点。
(四)强化预算执行分析
预算执行分析是决定绩效产出质量的重点,也是关系事业单位整体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同时也关系到财政资金的效果能否有效发挥。在实际的工作中,事业单位应该在进行全面预算分析的基础上,完善制度建设,建立一种长期而有效的工作机制。为了增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可以尝试建立一种定期会商机制,对单位的预算情况进行讨论交流,了解单位预算的执行情况,也可以对已经开展的工作进行回顾,查摆存在的问题。强化预算执行分析,每月对预算执行进度进行对比分析,实时追踪单位预算执行进度,督促用好财政资金;指导预算单位借助财务核算、内部控制等信息化系统,对财政资金支付各环节实施全程监控,真正强化预算约束的刚性,及时发现并纠正预算执行偏差。
(五)树立全员参与意识
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应该树立全员共同参与意识,共同推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可以加大奖惩力度,对于积极主动参与预算绩效管理的工作人员,或者是对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提供建设性意见的人员可以予以奖励,形成一种长效的激励机制,从而让更多的工作人员参与到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当中。只有不断扩大单位工作人员对于预算绩效管理的参与范围,才能获取更多有价值的意见与建议,为提升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水平提供助力,从而推动事业单位更好地发展和进步。
(六)充分应用预算绩效评价结果
事业单位要充分应用预算绩效评价结果,把其作为预算绩效考核的依据,可以对各部门的预算绩效考核情况进行排名,同时将绩效考核机制与单位奖惩机制关联,对于排名靠前的予以奖励,对于排名靠后的,在奖惩中予以警示,这样才能引起各部门足够的重视,保证每一笔财政资金都花在“刀刃上”,取得良好效果。对于预算绩效评价良好的部门和项目,在下年度安排预算时可以给予优先保障;对于绩效评价结果不好的部门和项目,下年度预算安排时需从严审核把关,并根据实际具体情况考虑是否调整、削减或取消预算资金;对于绩效评价结果不合格的部门和项目,应当向部门或项目负责人进行问责处理。
(七)加大预算绩效评价监督力度
事业单位需要对绩效目标落实程度和预算执行进行跟踪监督,并做好评价工作。在开展绩效评价监督时,根据需要将其委托给第三方机构,组织相关部门、专家学者、科研院所、中介机构、社会公众代表等共同参与评审,提出评审意见,避免评价中内部人为因素影响,选择具备财务相关工作经验,具有较高的专业能力素养,具有较好的个人道德修养的人作为评价监督人员,可以熟悉利用多种方式对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合理验证。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事业单位能够有效提高其整体预算管理水平。事业单位树立预算绩效管理观念,从预算编制源头管控、预算执行过程监督、执行结果绩效评价和评价结果有效应用的全流程预算管理体系,不断提高事业单位预算资金使用效益,严控支出过“紧日子”,促进事业单位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