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袖善舞”之陀螺袖
——以汉唐古典舞《瑶光赋》为例
2023-12-18付秋雯
付秋雯
(成都师范学院 四川 成都 611130)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舞蹈艺术绚烂多彩,在入围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终评的众多作品中,有一部作品让人眼前一亮,那便是由江西省舞蹈家协会选送,九江学院与九江青年歌舞团合力打造的原创舞蹈作品《瑶光赋》。该作品将徐州驮蓝山出土的汉代舞佣形象中的陀螺袖呈现在大众视野,以全新的艺术形态展现了汉代舞蹈的“体如游龙,袖如素霓”。
一、袖舞的历史考证及分类
(一)袖舞的历史考证
中国舞蹈艺术历史悠远,于汉、唐时期最为鼎盛。和平发展的社会环境为舞蹈艺术提供了发展空间。这一时期涌现出大量知名舞者,如“善为翘袖折腰之舞”的戚夫人;能做“掌上舞”的赵飞燕;“一舞剑器动四方”的公孙大娘等。值得一提的是,在舞蹈道具的使用上,汉唐时期可谓是丰富多彩,袖、巾、剑、鼓、盘等道具的使用,形成了不同的舞蹈风格。其中“袖”作为一种由服饰演变而来的舞蹈道具,在舞蹈中使用十分广泛。
文献资料中汉代文艺理论家傅毅的代表作《舞赋》中对袖舞有着精彩的描述:“罗衣从风,长袖交横。络绎飞散,飒沓合并”。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中同样有对袖舞的详尽描写“纷纵体而迅赴,若惊鹤之群罢。振朱履于盘樽、奋长袖之飒俪”。汉代袖舞的大气飘逸,袖舞技法的纵横飒爽,亦如一幅画卷在眼前展开。
在山东、江苏、浙江、河南、四川、湖北、陕西等地出土的画像石、陶俑、玉器等文物资料更是将古代袖舞的繁盛清晰呈现出来。徐州沛县古泗水出土的汉画像石,舞者多身着长袖拖地裙,一臂扶腰,长袖飘逸于身侧做翩翩起舞状。陕西西安出土的拂袖女舞佣,舞女一手扬起,飘拂的长袖落在肩上,一手随乐曲向后摆长袖,似踏着鼓点扭动轻盈的腰肢最为生动。西安市汉宣帝杜陵出土的西汉玉舞人,是汉代宫廷流行的“翘袖折腰”之舞最生动的写照。
袖舞除独立的表演外,还与“盘”、“鼓”等道具结合,在山西离石地区出土的盘鼓舞画像石中可以看到:地上陈设十枚盘鼓,舞伎曲膝向前,回首顾后,正在鼓上踏跃,长袖随风飘扬。除此以外,袖舞与汉代“百戏”联系也极为紧密。
(二)常见袖舞的分类
作为舞蹈道具使用的“袖”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长袖,作为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舞蹈道具,在画像石、陶俑、玉器等文物中时常出现。早在先秦时期,便有关于长袖舞的记载。长袖舞对舞者对袖的控制要求较高,所呈现出的舞蹈画面刚柔并济,既有线条的柔美,又有力量的传递,舞姿动作通常以较大的幅度为主,技法性强。长袖舞在民间与宫廷备受追捧,流行时间长,自戏曲诞生后成为戏曲表演中常见的表演形式。
博袖,是与传统服饰“广袖”最为接近的一种舞蹈道具,因其宽大的袖体舞动时像两只蝴蝶翅膀,故又名蝶袖。东汉时期女性的服饰袖子变得肥大,从《后汉书》中描述的“城中好广袖,四方全成帛”可以看到,当时广袖成为了流行的服饰。受劳动的影响,能穿着广袖者皆为上层人士或文人,因此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博袖舞蹈的发展。在舞剧《孔子》中可以看到大量的博袖舞蹈片段。博袖在舞动时可以更好地体现出飘逸洒脱的感觉,更多适用于男子舞蹈。
筒袖,与长袖的差别在于长度不同,筒袖短一些,且上下宽度一致,是汉代歌舞伎人专有的服饰。因其没有水袖那么长,在表演时更方便灵活,同时又兼具超出手臂长度拉长肢体线条的视觉体验。汉唐古典舞《踏歌》便是筒袖舞蹈的代表作品,通过抛、搭等筒袖动作,展现了轻快秀丽的女子舞蹈场景。
二、《瑶光赋》作品介绍
(一)编导简介
汉唐古典舞《瑶光赋》编导贺嘉佳在汉唐古典舞创始人孙颖先生的《中国汉代舞蹈概论》一书中获得启发,通过对徐州驮蓝山绕襟衣陶舞佣等相关文物研究,在复原的基础上创新出独特的——陀螺袖。该袖上半部分贴合手臂线条呈细长状,袖口处呈喇叭状散开,内以钢丝为支撑,呈螺旋状。陀螺袖在舞剧《妇好》中的《神人畅》等舞段中已初露头角。与常见的长袖在形态上都以“长”为特色,但在舞蹈技法上以及呈现出的视觉效果上差别较大。
(二)创作背景
《瑶光赋》由九江学院与九江青年歌舞团共同打造。通过采风和编创,历时两年完成。作品选用汉代楚地舞蹈为基调,以江西海昏侯墓出土的玉舞人动作造型为灵感,将汉代女性端庄温婉的形象以舞蹈形式呈现出来。
瑶光——北斗七星的第七星名,是古代汉族神话和天文学结合的产物。在古代以为象征祥瑞。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中曾记载:“上飞闼而远眺,正睹瑶光与玉绳。”明代王洪《瑞象赋》中写道:“瑶光之精,至和之珍;彩霞之色,景星之文,兹其所谓瑞象,而特应於我圣君者乎。”取名《瑶光赋》是想以瑶光来比喻女子如玉一般晶莹透亮,纯洁无瑕,瑶光灿灿。
三、《瑶光赋》的形象塑造
(一)人物形象塑造
《瑶光赋》中舞蹈形象以汉代玉舞人的形象为参考。发饰上较为古朴素雅,头顶以半月形玉石为装饰,形似“蓖”,玉石的材质与色彩恰到好处地体现出女子的优雅纯洁之美。鬓角处两束短发增添了女子的俏皮活泼感,长发束于身后,类似于汉代未出阁少女常梳的垂鬟分髾髻。发型整体凸显出年轻女子的温婉与灵动。此发型与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玉舞人发髻较为相似。服装选用淡粉色为主,近似于白色,以黄色腰带为点缀,在灯光的照射下,每一位舞者似乎如玉般透着光。上衣为交领短款,下裙曲裾部分较窄,下摆散开,配合特有的陀螺袖,更加能展示出女子纤细的腰身。整体形象塑造,即贴合了时代背景,又满足了舞蹈所需,将玉舞人的灵性与女子秀丽结合得恰到好处。
最值得一提的便是作为服饰道具的陀螺袖。在该作品中,陀螺袖时刻变换的形态,为整个作品增光添彩。
(二)音乐与动作形象塑造
《瑶光赋》的音乐来自著名音乐制作人张渠。第一段以古琴声为引,节奏清脆,舞者动作由静至动,顿点清晰,仿佛玉舞人渐渐苏醒。笛声起,随着笛声的悠扬旋律,舞者动作也变得优美舒展。至女声出,集体舞段开始,这一段动作幅度加大,陀螺袖的技法融入较多,女子的灵动优雅随歌声与袖子的舞动相得益彰。
第二段音乐节奏感明显增强,清脆悦耳,舞者以两人一组的对舞形式,呈一正一反的舞姿变换,这一表演形式在汉画像与汉舞佣中较为多见,也成为后世常用的舞蹈形式。这一段动作幅度相对较小,更显女子的活泼与俏皮,在音乐的加持下,呈现一幅年轻女子嬉戏游玩的画面。
第三段音乐气势更强,动作频率变慢,幅度增大,陀螺袖变换幅度也增大了许多,大量抛出和收回的动作,增添了画面的丰满感。在大开大合中动作与悠扬的女声中,将袖舞的飞动之美体现得淋漓尽致。最后以古琴声收尾,前后呼应,归于平静。
四、《瑶光赋》中陀螺袖的技法运用
在《瑶光赋》中,运用了大量新颖独特的陀螺袖舞技法,大致可以分为长袖和圆袖两大类。长袖主要是指陀螺袖盖过指尖,呈现长的线条。圆袖主要指陀螺袖短于指尖,呈现圆的形态。
(一)长袖
垂袖,袖口垂于地面,袖体呈较完整的喇叭状,袖口最大圈与地面平行。通常在出现这一形态时舞者大臂需高于肩膀,手臂形态呈圆弧状,指尖向地面下垂,以达到将袖体完全舒展的目的。
上抛袖,握住袖口,将袖子向上抛出,呈上弧线动态,至袖体完全抛出。完成这一动作时,需要舞者对抛出的力度有适当的掌握,舒展袖体的同时,袖体保持上弧线的路线。因内部有支撑,陀螺袖的抛袖动作与长袖的抛袖动作在空中呈现的力度不同,陀螺袖的抛袖技法更能充分展现轻盈感。
后抛袖,握住袖口,将袖子向体后抛出,呈下斜线动态,至袖体完全抛出。这一动作与上抛袖相比更显力度,同时舞者配合身体前倾,保证袖体能够完全抛出。
拖袖,舞者在行进状态下,袖体垂于地面拖行,或在旋转等动态中,手臂前后围抱,袖体自然拖行于体侧。
绕袖,在垂袖的基础上,舞者通过手部的带动,将袖体呈螺旋状转动起来。因陀螺袖内部螺旋状的支撑,绕袖时可呈现出袖体整体的转动,但绕的数量较局限。
牵袖,舞者将一只袖体握住,另一只袖体在展开的同时,末端由握袖的手同时握住,双手之间呈连贯的整体感。通常配以翻身立圆动作以充分地展示袖体的贯通感。亦可双人配合完成,即展开的袖口由另一名舞者牵住,成为双人或多人连贯的造型。
收袖,在袖体完全展开的基础上,手臂向回发力,近似长袖的收袖方法,使袖体收回于掌心或手肘。袖体呈现由长至圆的变化,收袖后袖口可握于掌心,亦可直接穿过手掌,搭在手肘上。形成由长袖至圆袖的变化。
(二)圆袖
握袖,陀螺袖体收回于掌心握住,呈圆形或海螺形态。这一形态充分体现了陀螺袖袖体形态的多变性。
盘袖,在握袖的基础上,以手腕为发力点,带动圆形袖体做盘腕的动作,袖体走平圆路线。
露手袖,将袖体全部收回的同时手掌穿过袖口,袖口搭在手肘或小臂处,指尖可随意完成徒手舞姿动作。该技法可使手掌、指尖动作不受道具的限制,在袖与手之间快速切换,极大地丰富了舞姿动作。
转袖,在露手袖的基础上,手肘带动使袖口呈立圆转动起来。由于内部螺旋支撑,在转动时可以呈现完整的立圆,这也是陀螺袖独有的一种技法。
五、陀螺袖舞的艺术形态
(一)旋涡式的动感
陀螺袖以其内部旋涡式的支撑,可以在展开或收回时完成连续的旋转动态,这在其他道具使用中是无法看到的。陀螺袖的形态以一个个无限循环的圆所组合而成,配合舞者的使用技法,呈现出动态十足的旋涡式动感。
(二)气息的空间感
由于陀螺袖自带的支撑,使其在展开时可以形成喇叭式的圆柱体,不同于长袖展开时只能呈一片式条状的形态。又因袖体本身比较轻薄,展开后没有柱状物体的沉闷厚重感,而是似有透光的空间感。这与传统美学所追求的留白有相似之处。舞者可以明显感受到袖体中部的空间,而将气息通过指尖传递出去。袖体在动作过程中也可以很好地传递出舞者肢体的气息,画面更显轻盈空灵。
(三)多变的新颖感
通常一种道具只能以单一的形态出现,以与陀螺袖最为接近的长袖为例,长袖在抛出时龙飞凤舞动感十足,但在收回后观赏性明显降低,并且舞者在完成动作时也会受到较大的影响,无法达到既体现道具运用的美,又展示手臂姿态的美。而陀螺袖在抛出时以长的形态,可以做到延长手臂线条,丰满舞台画面的作用;收回后亦可以圆的形态,在舞者体侧丰富舞姿造型;还可以挂于手肘,露出小臂与手部,使舞者完成更多的手臂动作,增添了作品的新颖感。
六、结语
汉唐古典舞创始人孙颖先生在其著作《中国汉代舞蹈概论》中曾多次提及陀螺袖这一汉代新颖独特的舞蹈道具,但由于史料中对其少有记载,仅在陶俑和石画像中出现过双层或多层的袖体形式。因此这种形似陀螺的特殊袖体究竟是如何设计,舞动时又有何精妙之处已无法考证。舞蹈工作者们在仅有的少量史料记载中经过反复的摸索和尝试,终于将这一沉睡了两千多年的袖舞形式重新搬上舞台。也许今天的陀螺袖并非既是汉代的陀螺袖,但一代代舞蹈工作者们探索历史,努力创新,抱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极大尊重,肩负起弘扬民族文化的历史使命,勇敢前行。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会消散,精湛的传统技艺必将大放光彩。